1
|
水体耗氧系数与CBOD/NBOD相关关系的实验研究 |
马巍
雒文生
张金存
|
《水电能源科学》
|
2000 |
2
|
|
2
|
耗氧系数(k1)几种实验室求法的计算和讨论 |
于秀玲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7 |
1
|
|
3
|
由河流实测资料估算耗氧系数与初始BOD浓度的线性回归法 |
郭建青
|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4
|
东莞运河水中耗氧系数k_1的测定 |
陈舰
丁艳芳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6 |
2
|
|
5
|
水质模型中耗氧系数K_1的估值方法综述 |
张美一
|
《东北水利水电》
|
2005 |
5
|
|
6
|
饮用水源汤浦水库水中耗氧系数k1的确定 |
胡绵好
袁菊红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7
|
一种新的耗氧系数计算方法 |
黄才安
|
《教育与研究》
|
1997 |
1
|
|
8
|
穆棱河耗氧系数与复氧系数的同时估计 |
许万才
韩晓君
|
《黑龙江水利科技》
|
1992 |
0 |
|
9
|
BOD降解耗氧系数K_1估算方法的程序实现 |
孟冲冲
杨欢
孙鹏
苏平定
|
《陕西水利》
|
2017 |
0 |
|
10
|
水体自净系数的研究 |
王平
史晓新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0
|
|
11
|
总有机碳与生化需氧量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 |
黄昌筑
|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12
|
同化容量与数学模型 第二部分 数学模型 五、河流溶解氧模型改进 |
夏青
廖庆宜
庄大帮
张兴国
沈晓悦
朱萱
鲁纪行
马小莹
陈飞星
胡康萍
高荣松
邓联木
叶闽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3
|
S-P模式应用中k_1、k_2系数求解方法的探索 |
杨星宇
|
《贵州环保科技》
|
2002 |
1
|
|
14
|
卫运河水质模型参数的试验测定 |
吕贤弼
张思聪
王裕玮
苑志荣
|
《水资源保护》
CAS
|
1994 |
2
|
|
15
|
基于多河段水质模型的高海拔河流水质预测——以福清河为例 |
宗永臣
|
《西藏科技》
|
2011 |
2
|
|
16
|
江苏清安河水质污染预测模型的改进分析 |
王启平
叶金杰
谢能刚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0 |
|
17
|
东江水库有机物自净能力分析 |
李精华
|
《水电站设计》
|
1999 |
4
|
|
18
|
清江源头Streeter-Phelps模型分析 |
丁越
钟琴
吴海洋
刘乐乐
彭诚
|
《科技视界》
|
2015 |
0 |
|
19
|
水团追踪模拟法推求山区河流BOD自净作用初探 |
方明
|
《环境科学动态》
|
1985 |
0 |
|
20
|
松花江吉林江段有机物(BOD)环境容量计算 |
陈虹
|
《黑龙江环境通报》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