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半规管BPPV采用耳石复位治疗的护理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洪显钗 叶维敏 +2 位作者 舒美春 林碎丽 孙海秋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0期1883-188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耳石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确诊为后半规管性BPPV的患者216例,采用Epley和/或Semont耳石复位法及药物治疗,并同时给予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耳石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确诊为后半规管性BPPV的患者216例,采用Epley和/或Semont耳石复位法及药物治疗,并同时给予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耳石复位治疗进行顺利,疗效显著。治疗2周后的痊愈率为77.4%,有效率为89.4%;治疗4周后的痊愈率为87.5%,有效率为96.3%。结论采用耳石复位加药物治疗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利于提高BPPV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复位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石复位治疗后应注意什么
2
作者 刘明勇 《医师在线》 2021年第9期25-25,共1页
耳石复位治疗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通过手法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耳石症手法复位一般一次见效,3~4次痊愈,个别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才能治愈。一般在门... 耳石复位治疗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通过手法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耳石症手法复位一般一次见效,3~4次痊愈,个别患者需要多次复位才能治愈。一般在门诊治疗即可,个别患者需住院多次复位。患者复位时会诱发眩晕,偶尔会发生呕吐(需有家属陪同),但一般持续时间短暂,无明显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头部 手法复位 门诊治疗 受累部位 耳石 耳石复位治疗 持续时间 神经末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邓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96-99,共4页
探究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选15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75例,分别采取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实验组)和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对照组)。结果 临床相关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 探究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选15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75例,分别采取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实验组)和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对照组)。结果 临床相关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抗焦虑联合手法耳石复位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帮助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恢复效果也会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抗焦虑治疗 手法耳石复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书晓 《系统医学》 2018年第8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2例该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法... 目的分析不同复位方式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2例该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法复位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耳石治疗仪复位法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7.6%高于对照组82.9%(χ~2=4.987,P=0.026);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法复位 耳石治疗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性与复发性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及复位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哲 王恩彤 +4 位作者 单希征 高云 余滋中 朱俊 李国义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38-741,共4页
目的比较初发性与复发性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multiple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vertigo, MC-BPPV)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诊断为MC-BPPV的住院患者96例,... 目的比较初发性与复发性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multiple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vertigo, MC-BPPV)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诊断为MC-BPPV的住院患者96例,分为初发病例组和复发病例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点和复位治疗效果及愈后复发率。结果初发病例43例(44.8%),复发病例53例(55.2%),初发和复发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相应的复位治疗均可得到治愈,所需复位次数分别为(3.3±2.2)次和(3.9±1.9)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显示,治愈后有22例(22.9%)BPPV复发,但均系累及单一半规管,且多为原有半规管之一。复发病例组的复发率(17/53, 32.1%)明显高于初发病例组(5/43, 11.6%)(P <0.05),前者12个月累积复发率(44.7%, 17/38)也明显高于后者(5/32, 15.6%)(P <0.05)。BPPV复发者可经复位治疗再次治愈。结论 MC-BPPV以复发病例多见,但和初发病例一样可得到有效的复位治疗;而愈后复发病例组的复发率较高,也仍可得到成功的复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复位治疗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耳石复位系统模拟手法Epley复位法治疗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分析
6
作者 马福然 王金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41-43,共3页
观察多轴耳石复位系统模拟Epley复位法对于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PC-BPPV患者43例,应用SRM-IV全自动BPPV诊疗系统,对受试者进行2次仪器辅助模拟手法Epley复位;分别在复位2小时和复位后3-5天,观察受试者的位置性眼震引出率,以及在复位3... 观察多轴耳石复位系统模拟Epley复位法对于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PC-BPPV患者43例,应用SRM-IV全自动BPPV诊疗系统,对受试者进行2次仪器辅助模拟手法Epley复位;分别在复位2小时和复位后3-5天,观察受试者的位置性眼震引出率,以及在复位3天后评估患者的主观感受(痊愈、改善、未愈);结果 患者在接受2次复位治疗后静坐2小时,再次行Dix-hallpaike试验,11.63%(5/43)患者引出位置性眼震,88.37%(38/43)患者位置性眼震消失,位置性眼震引出率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68.083,P<0.01)。在接受复位治疗后3-5天后,患者复诊,再次行Dix-hallpaike试验,9.31%(4/43)患者引出位置性眼震,90.69%(39/43)的患者位置性眼震消失,位置性眼震引出率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71.362,P<0.01);与复位后2小时对比位置性眼震引出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00,P>0.05)。在接受复位治疗后3-5天后,让患者主观评估治疗效果,选择“痊愈”79.06%(34/43)、“改善”16.27%(7/43)、“未愈”4.65%(2/43)。结论 多轴耳石复位系统辅助模拟手法Epley复位是一种有效又安全的PC-BPPV复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复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仪器辅助诊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哲 彭新 +2 位作者 刘金梅 王恩彤 单希征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766-769,共4页
目的总结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multi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MC-BPPV)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中国武警总医院眩晕科被诊断为BPPV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MC-BPPV的... 目的总结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multi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MC-BPPV)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中国武警总医院眩晕科被诊断为BPPV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MC-BPPV的临床特征、复位治疗策略与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在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定期随访,分析与评价其复发情况及预后。结果在96例多半规管BPPV病例中,双侧后半规管管石症型26例(27.1%);一侧后半规管管石症型合并对侧水平半规管管石症者5例(5.2%);一侧后半规管合并同侧水平半规管65例(67.7%)。平均复位(3.60±2.07)次;复位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2%、11.5%、19.8%和31.4%。结论 MC-BPPV通过细致检查可得到明确诊断及有效地复位治疗,复位治疗后虽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但仍可得到成功复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Dix—Hallpike试验 仰卧翻滚试验 耳石复位治疗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诊治研究进展与现代理念思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单希征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013-1016,共4页
眩晕(vertigo)是一类多发病、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眩晕的发生涉及内耳前庭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机制复杂。尽管如此,国内外专家经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仍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给广大眩晕患者带来了希望。笔... 眩晕(vertigo)是一类多发病、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眩晕的发生涉及内耳前庭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机制复杂。尽管如此,国内外专家经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仍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给广大眩晕患者带来了希望。笔者就如何树立现代诊治理念,提高眩晕性疾病的诊治水平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梅尼埃病 耳石复位治疗 上半规管裂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颌手术后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恩彤 杜彩霞 +1 位作者 王彬 单希征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牙颌手术后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诊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北京电力医院眩晕门诊收治的牙颌手术后继发性BPPV患者4例,对其临床特点、诊疗... 目的探讨牙颌手术后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诊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北京电力医院眩晕门诊收治的牙颌手术后继发性BPPV患者4例,对其临床特点、诊疗过程、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1例,女3例,年龄33~54岁。病因明确,均在牙颌手术后0~3 d发病,表现为典型的头位变化诱发的位置性眩晕症状,且反复发作,位置试验阳性并表现有特异性位置性眼震,明确诊断为牙颌手术后继发性BPPV。经1~2次复位治疗均得到治愈,复诊及随访3~18个月,均未出现BPPV复发。结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依据特征性的位置性眩晕症状和眼震表现,牙颌手术后继发BPPV不难诊断,并可通过复位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牙颌手术 耳石复位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晕心慌,竟是耳朵里的“小石头”在捣鬼
10
作者 顾欢欢 庄建华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9期14-15,共2页
李女士,50岁,夜里睡醒想去卫生间,在起床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天旋地转,旋转持续约半分钟,同时出现恶心、呕吐、不敢睁眼、四肢无力、心慌等不适,她马上躺回床上保持静止后好转,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只要李女士起床、翻身、抬头就会出现上... 李女士,50岁,夜里睡醒想去卫生间,在起床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天旋地转,旋转持续约半分钟,同时出现恶心、呕吐、不敢睁眼、四肢无力、心慌等不适,她马上躺回床上保持静止后好转,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只要李女士起床、翻身、抬头就会出现上述症状,保持不动后症状马上消失。因害怕眩晕发作,李女士只能平卧,不敢活动,严重影响生活。家里人无奈之下把她送到眩晕门诊,经眩晕医生问病史和查体后,诊断李女士患的是“耳石症”,予以耳石复位治疗后李女士的眩晕彻底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耳石复位治疗 头晕 眩晕 心慌 恶心 卫生间 四肢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石症复位后避免侧卧
11
作者 朱洪山 《保健与生活》 2023年第23期57-57,共1页
正常人的内耳里有一种极其微小的碳酸钙结晶,即耳石。当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能引起耳石脱离,刺激半规管的毛细胞,导致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发生耳石症,可以通过徒手或者仪器进行耳石复位治疗,操作简便,约5分钟即可完成,且效果良好。
关键词 耳石 特定位置 头部运动 毛细胞 半规管 碳酸钙结晶 耳石复位治疗 侧卧
原文传递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4
12
作者 单希征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8-420,共3页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研究历程,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突破:对BPPV高发病率的充分认识;手法复位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BPPV诊断治疗设备的诞生。文章对BPPV的诊断与复位治疗的方法和进展进行讨论,介绍了BPPV诊疗系...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研究历程,提出了三个重要的突破:对BPPV高发病率的充分认识;手法复位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BPPV诊断治疗设备的诞生。文章对BPPV的诊断与复位治疗的方法和进展进行讨论,介绍了BPPV诊疗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该系统进行全自动化的诱发试验和定位定量定速复位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其优势。介绍了后半规管和前半规管360°的合理化复位方法。提出了今后对BPPV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耳石复位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