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园园
何兆鹏
+5 位作者
代拥军
李卫
尉学蕊
楚志芬
魏明
卢瑞云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4期2193-2195,2199,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隔无张力疝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及耻骨直肠肌离断(部分切除)术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出口梗阻型便秘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种术式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前后排便情况...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隔无张力疝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及耻骨直肠肌离断(部分切除)术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出口梗阻型便秘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种术式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前后排便情况及肛门直肠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肛管静息压、肛管排便压、直肠最大收缩压、最小松弛容积,统计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排便的基本情况患者的出口梗阻情况及便秘情况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期间对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显示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肛管静息压、肛管排便压、最小松弛容积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直肠最大收缩压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包括切口感染(5.00%)、切口出血(5.00%)、切口部分裂开(2.50%)、急性尿潴留(7.50%)、肛门失禁(7.50%),其中1例切口部分裂开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干预。结论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性便秘
经吻合器
直肠
黏膜环切
术
直肠
阴道隔无张力疝修补
术
耻骨直肠肌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合术式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代拥军
刘浩
+3 位作者
杨静
胡金
王园园
徐菲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3578-3581,3585,共5页
目的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直肠阴道隔薄弱补片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联合(三术式)治疗及单纯PPH治疗,评定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术后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170例患者,行三术式...
目的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直肠阴道隔薄弱补片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联合(三术式)治疗及单纯PPH治疗,评定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术后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170例患者,行三术式联合治疗85例,单纯行PPH术85例,2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及术后1、3、6个月便秘缓解情况评分加以对比分析总结。结果随访1~6个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3、6个月排便情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排粪造影力排像在直肠前突程度、肛直角角度、肛直角增大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会阴下降程度、静息位肛直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三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低创伤、成功利率高、近远期疗效稳定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出口梗阻性
直肠
前突
耻骨直肠肌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园园
何兆鹏
代拥军
李卫
尉学蕊
楚志芬
魏明
卢瑞云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三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4期2193-2195,2199,共4页
基金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52777177)
河北省卫计委青年科技课题(编号:20170488)
文摘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隔无张力疝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及耻骨直肠肌离断(部分切除)术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出口梗阻型便秘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种术式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手术前后排便情况及肛门直肠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肛管静息压、肛管排便压、直肠最大收缩压、最小松弛容积,统计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排便的基本情况患者的出口梗阻情况及便秘情况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期间对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显示初始排便阈值、最大排便阈值、肛管静息压、肛管排便压、最小松弛容积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直肠最大收缩压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包括切口感染(5.00%)、切口出血(5.00%)、切口部分裂开(2.50%)、急性尿潴留(7.50%)、肛门失禁(7.50%),其中1例切口部分裂开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干预。结论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
出口梗阻性便秘
经吻合器
直肠
黏膜环切
术
直肠
阴道隔无张力疝修补
术
耻骨直肠肌离断术
Keywords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OOC
PPH
rectovaginal septum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puborectal muscle dissection
分类号
R256.3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术式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代拥军
刘浩
杨静
胡金
王园园
徐菲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
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外科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3578-3581,3585,共5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60675)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编号:152777177)
文摘
目的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直肠阴道隔薄弱补片修补术、经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联合(三术式)治疗及单纯PPH治疗,评定其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术后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170例患者,行三术式联合治疗85例,单纯行PPH术85例,2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及术后1、3、6个月便秘缓解情况评分加以对比分析总结。结果随访1~6个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3、6个月排便情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排粪造影力排像在直肠前突程度、肛直角角度、肛直角增大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会阴下降程度、静息位肛直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三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低创伤、成功利率高、近远期疗效稳定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便秘
出口梗阻性
直肠
前突
耻骨直肠肌离断术
Keywords
constipation
outlet obstruction
proctocele
puborectal muscle dissection operation
分类号
R442.2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种术式联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王园园
何兆鹏
代拥军
李卫
尉学蕊
楚志芬
魏明
卢瑞云
《河北医药》
CAS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联合术式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代拥军
刘浩
杨静
胡金
王园园
徐菲
《河北医药》
CAS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