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风险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金玉 黄轶 +1 位作者 廖海江 李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5,共5页
研究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提出了职业危害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汽车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解决权值... 研究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提出了职业危害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汽车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解决权值分配的问题。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方法来确定汽车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风险级别具有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危害风险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汽车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模式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曾为民 郑庆辉 李晓妃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0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模式间的关系。方法确定危害等级(HR),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固有危害性,并确定暴露等级(ER),依据职业卫生调查,评估职业危害风险等级。结果确定控制措施优先级,按照职业危险在不同场所表现出的不同等级,制... 目的探讨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模式间的关系。方法确定危害等级(HR),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固有危害性,并确定暴露等级(ER),依据职业卫生调查,评估职业危害风险等级。结果确定控制措施优先级,按照职业危险在不同场所表现出的不同等级,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结论通过采取对应的职业危险应对对策,可有效减少职业危险的发生,需要后续跟踪评价防控措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危害风险 风险评估 管理模式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煤矿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宾 汉锋 +2 位作者 张思雨 康宁 陈永青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11-312,共2页
对4座煤矿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运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主要煤尘作业岗位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采煤机和掘进机司机风险等级为重度危害,综采系统支架工和刮板机司机风险等级为中度危害。该方法评估得出的结果得到了现场调查... 对4座煤矿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运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主要煤尘作业岗位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采煤机和掘进机司机风险等级为重度危害,综采系统支架工和刮板机司机风险等级为中度危害。该方法评估得出的结果得到了现场调查和文献报道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煤尘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职业危害风险辨识与防控
4
作者 李蓉华 戚作秋 +1 位作者 李月华 张筱晓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第3期82-84,共3页
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燃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硫化物,主要为二氧化硫。近年来,我国相关机组大都增设了烟气脱硫装置,进行烟气脱硫。目前,普遍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本文主要以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为基础... 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燃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硫化物,主要为二氧化硫。近年来,我国相关机组大都增设了烟气脱硫装置,进行烟气脱硫。目前,普遍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本文主要以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为基础,在对其基本工艺及组成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各工艺过程或系统可能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期为该法脱硫过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或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火力发电厂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烟气脱硫装置 职业危害因素 二氧化硫 脱硫过程 职业危害风险 工艺过程
原文传递
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关素清 《当代化工研究》 2018年第9期105-106,共2页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矿业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职业病的危害也在加深。为了对煤尘职业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现如今对不同的四座煤矿的环境和卫生进行现场的考察和分析,对主要受煤尘影响的工作岗位利用...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矿业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职业病的危害也在加深。为了对煤尘职业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现如今对不同的四座煤矿的环境和卫生进行现场的考察和分析,对主要受煤尘影响的工作岗位利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煤尘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 职业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市某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粉磨技改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6
作者 王剑飞 王华 陈杰 《水泥助磨剂》 2013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是了解和掌握长治市某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粉磨生产线通过技术改造后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技术改造工程后,作... 目的是了解和掌握长治市某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粉磨生产线通过技术改造后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技术改造工程后,作业场所空气中水泥粉磨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波动在0.25~0.87mg/m2,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12~0.41mg/m2,设备产生的噪声强度为705~92.0dB(A)。结论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版)》,该水泥有限公司划归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严重企业,需加强重点监管,维护职工健康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行业 职业危害风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法在水泥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刘凯 俞兵 +5 位作者 秦文彬 孙道远 叶萌 刘丽华 吴鹏 黄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选取湖北某地区3家水泥制造企业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采用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法评估其职业健康风险,并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探讨此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显示,3家企业共计578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317人(54.84%)。... 选取湖北某地区3家水泥制造企业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采用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法评估其职业健康风险,并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探讨此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显示,3家企业共计578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317人(54.84%)。浓(强)度超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水泥粉尘、噪声和矽尘。存在危害因素风险等级为Ⅱ级包括氮氧化物3家、水泥粉尘3家、一氧化碳2家、噪声3家、矽尘1家,风险等级为Ⅲ级的矽尘1家;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均为B级,综合风险为乙类2家和丙类1家。近三年,3家企业中需复查的工种主要为接触粉尘和噪声的原料车间破碎操作工。提示,水泥制造企业粉尘和噪声问题依然突出,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法可初步识别管控此类企业职业健康风险的关键职业病危害因素,但后续仍需提高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制造企业 职业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法 职业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方法在地铁运营企业内部职业卫生分级管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吉振鹏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索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方法在地铁运营企业内部职业卫生分级管理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取某地铁运营企业,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获取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接触人数,按照《关于开展职业卫生分类... 目的 探索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方法在地铁运营企业内部职业卫生分级管理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取某地铁运营企业,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获取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接触人数,按照《关于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方法进行各岗位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的分级。结果 该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化学物质和噪声、手传振动、工频电场、微波辐射、X射线等物理因素,其中,粉尘、噪声和手传振动存在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分级结果显示,16个接害岗位中Ⅲ级(高风险)岗位为3个(占18.75%),包括车辆检修工,线路检修工(工程车、捣固、打磨),变电检修工;Ⅱ级(中风险)岗位为6个(占37.50%);Ⅰ级(低风险)岗位为7个(歧路43.75%),分级结果区分度良好。结论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方法能够对各接害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有效分级,有助于把控重点管理岗位,实现企业高效管理,但在实际使用中仍需根据企业特点进行调整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运营企业 职业危害风险 职业卫生分级管理
原文传递
硫酸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9
作者 延敏芳 《化工管理》 2016年第24期13-13,共1页
目的:探究硫酸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同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该公司的卫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职业卫生情况和防护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同时制定出合理化建议。结果:该企业属于无机化合物制造业,结合具体情况,将其... 目的:探究硫酸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同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该公司的卫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职业卫生情况和防护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同时制定出合理化建议。结果:该企业属于无机化合物制造业,结合具体情况,将其职业病危害风险定位为严重级别。结论:对于经常接触H_2SO_4,SO_2,SO_3强腐蚀性化合物的工作人员。必须强化个体防护,必须在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定值岗位强化通风,使用有效方式,减少工人工作时长,降低其接触粉尘量,做好基础化防护用品佩戴工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制造业 职业风险危害 现状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砷黄金矿开采企业井下作业人员接触砷及其化合物危害风险评估
10
作者 陈宣宇 毛晖 蔡练功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研究多途径暴露砷及其化合物的健康风险,为企业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岳阳市某国有大型高砷黄金矿开采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危害因素检测。经呼吸道吸入危害评估按照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 目的 研究多途径暴露砷及其化合物的健康风险,为企业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岳阳市某国有大型高砷黄金矿开采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危害因素检测。经呼吸道吸入危害评估按照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推荐的美国环境保护署吸入风险评估模型。经口摄入及皮肤接触途径危害的风险评估参考HJ 25.3-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推荐的单一污染物风险评估模型。结果 非致癌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各接触组危害商值HQ_(经口)、HQ_(经皮肤)均>1,除放矿运输工外其他接触组HQ_(吸入)均>1;致癌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井下作业人员中除放矿运输工致癌的吸入超额个人风险,即IR_(经口)<10~(-4)外,其余各接触组IR_(经口)、IR_(经皮肤)及IR_(吸入)均≥10~(-4),为高风险水平。结论 作业人员经口摄入、皮肤接触砷及其化合物的非致癌性及致癌性健康风险均为不可接受风险;经呼吸道吸入砷及其化合物的非致癌性及致癌性健康风险除放矿运输工外其他接触组均为不可接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及其化合物 井下作业 职业接触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煤矿职业病危害综合管理风险矩阵研究
11
作者 刘利江 郭金玉 +2 位作者 张悦 燕利芳 王雪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81-686,共6页
目的分析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分级和风险矩阵方法相结合用于煤矿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综合管理的意义,为煤矿单位制定更加精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综合管理策略。方法2021年4—11月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法确定神东煤炭集团所属13家煤矿单... 目的分析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分级和风险矩阵方法相结合用于煤矿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综合管理的意义,为煤矿单位制定更加精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综合管理策略。方法2021年4—11月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法确定神东煤炭集团所属13家煤矿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常用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方法对比分析,选取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对煤矿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计算。将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估分级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级结合,构建适用于煤矿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综合管理风险矩阵。结果煤矿单位多因素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运输作业为低度风险作业(0.2)、采煤作业为高度风险作业(3.7)、掘进作业为极度风险作业(10.0)。煤矿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管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采煤作业和掘进作业职业病危害综合管理风险属于较重风险级别(B)、运输作业属于轻微风险级别(D)。不同综合管理风险级别对应不同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结论职业病危害综合管理风险评估结果与煤矿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情况基本相符,职业病危害综合管理风险矩阵能够较好指导煤矿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综合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 风险指数法 职业危害综合管理风险矩阵
原文传递
风险计算在某印刷线路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与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金玉 张忠彬 孙庆云 《职业与健康》 CAS 2010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选择某印刷线路板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探讨风险计算方法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与分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运用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法和职业危害风险公式计算法,选择典型印刷... 目的选择某印刷线路板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探讨风险计算方法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与分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运用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法和职业危害风险公式计算法,选择典型印刷线路板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结果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检测结果和整改后复测结果,该类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根据职业危害风险计算结果,该类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轻微的企业。结论现场检测法和职业危害风险计算法相结合,能够更科学地对企业的职业危害状况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危害风险计算 印刷线路板生产企业 职业危害因素 现场检测
原文传递
上海市27个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素蓉 戴云 +3 位作者 高金平 吴世达 陈良 卢伟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42-846,共5页
[目的]运用定量方法分析上海市27个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方法]综合比较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和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将行业固有危害性、接触危害性和职业危害作用3个系数相乘得到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系数。选取... [目的]运用定量方法分析上海市27个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方法]综合比较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和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将行业固有危害性、接触危害性和职业危害作用3个系数相乘得到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系数。选取上海市1996--2003年职业卫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上海市27个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结果]对上海市27个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病危害风险系数(R值)为0.0280-3.5811;汽车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相对最小,R值只有0.0280;玻璃及其制品制造业等3个行业的R值在3.0000~3.4999;皮革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相对最大,R值为3.5811。[结论]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定量分析要有相对足够的资料和合适的方法,本研究首次运用定量方法对一个地区一段时期的多个行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析。在20世纪经济结构调整中,上海市的汽车制造业、设备制造、化工等支柱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得到相对控制,而玻璃、文教、日用五金以及皮革制品业的职业病危害凸显,职业病危害风险相对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方法 职业危害风险 行业固有危害系数 接触危害系数 职业危害作用系数 职业病危险系数
原文传递
不同锅炉烟气脱硝工艺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对比分析
14
作者 张倩 马骏 黄德寅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8-61,共4页
选取天津三个大型企业的锅炉烟气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等方法,对不同脱硝工艺导致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充分阐述各脱硝工艺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危害程度、职业... 选取天津三个大型企业的锅炉烟气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等方法,对不同脱硝工艺导致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充分阐述各脱硝工艺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关键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氨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风险在中等风险水平,直接使用液氨或氨气作为还原剂的脱硝工艺风险指数较高;液氨卸车工况下氨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指数最高。提示急性氨中毒事故的防控、高噪声设备的选型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应为脱硝装置日常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烟气脱硝 化学毒物 职业危害风险分析 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危害控制
原文传递
两种风险评估法在某黑色金属铸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爱红 冷朋波 +3 位作者 李晓海 王群利 谷少华 张美辨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9-913,共5页
[目的]综合评估宁波市某黑色金属铸造企业接触矽尘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探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该企业主要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应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和ICMM职... [目的]综合评估宁波市某黑色金属铸造企业接触矽尘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探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该企业主要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应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和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分为风险评级表法和赋值定量法)对该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并对产生矽尘的关键岗位开展风险评估。[结果]该企业为一家中型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不良,制芯岗位和成型岗位矽尘呼吸性粉尘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92 mg/m3和0.79 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制芯岗位和成型岗位接触矽尘致职业健康危害的等级为中度危害,需要采取减少接触时间、加强防护等控制措施,其余岗位为轻度危害。ICMM风险评级表法评估发现制芯岗位和成型岗位接触矽尘引起最常见危害和最严重危害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其余岗位为中风险;ICMM赋值定量法对5个关键岗位的评估结果均为"不可接受的风险",需要采取"立即关停"的措施。[结论]ICMM风险评级表法评估的健康危害明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较为符合,在该企业接触矽尘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 黑色金属铸造 矽尘
原文传递
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在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噪声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梁志明 曾庆民 +5 位作者 邓永愈 李丽泉 余建文 梁晓燕 苏世标 张美辨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49,共6页
[背景]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发病率仅次于职业性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2017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但还未制定关于噪声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目的]探索不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某大... [背景]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发病率仅次于职业性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2017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但还未制定关于噪声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目的]探索不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使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模型和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对某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中噪声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收集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工人听力异常率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该企业噪声作业岗位均未设置工程降噪设施,现场调查发现很少工人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噪声作业岗位工人的听力异常率为16.67%~50.00%,非噪声作业岗位工人无听力异常。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评估结果显示,所有噪声作业岗位的风险比值均为3级,非噪声作业岗位均为2级。ICMM模型评估结果显示,所有噪声作业岗位的风险比值均为5级,非噪声作业岗位均为2级。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评估结果显示,各噪声作业岗位的风险比值为1~4级。[结论]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均能用于噪声风险评估。ICMM模型较为保守;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相对简单;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能综合考虑噪声影响健康风险的各项要素,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 设备制造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 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模型 有害作业分级法
原文传递
煤矿井下系统职业病危害风险模糊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叶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为全面系统的评价煤矿井下系统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结合煤矿井下系统的主要特点,依据法律法规及实践经验,筛选出煤矿井下系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风险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因子的权重系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井... 为全面系统的评价煤矿井下系统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结合煤矿井下系统的主要特点,依据法律法规及实践经验,筛选出煤矿井下系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风险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因子的权重系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井下系统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采用指派法建立相应的风险分级隶属函数;最后通过构建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对某矿综采工作面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优先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建议,为煤矿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井下系统 职业危害风险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煤焦油沥青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一文 边洪英 +1 位作者 张思雨 胡伟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评估煤焦油沥青(CTP)生产、加工行业内CTP主要暴露工种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选取2家炭素厂、1家煤焦油生产厂为研究对象,对主要暴露岗位的空气样本采集并检测,每天采集8 h,连续采集3 d;... 目的评估煤焦油沥青(CTP)生产、加工行业内CTP主要暴露工种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选取2家炭素厂、1家煤焦油生产厂为研究对象,对主要暴露岗位的空气样本采集并检测,每天采集8 h,连续采集3 d;收集CTP的毒理学、流行病学等文献资料,采用新加坡化学物半定量风险评估法、职业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法及相对危险度(RR)、标化率比率(SRR)等指数对CTP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炭素厂成型及焙烧车间设备的自动化、密闭化程度较低,CTP烟逸散较为严重,11个岗位的CTP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远超过中国标准限值0.2 mg/m3;煤焦油加工厂装置为露天布置,出料位及皮带运输机旁设有喷淋装置,2个岗位的CTP暴露水平(CTWA)为26.3和7.4 mg/m^3,分别超过限值130倍和37倍;采用上述2种风险评估法对13个岗位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主要暴露工种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均为很高风险;以RR和SRR指数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炭素厂和油毡厂作业人员的致肺癌风险等级为中等至很高风险等级。结论炭素生产企业、煤焦油加工厂及油毡厂生产厂CTP主要暴露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已处于中等以上风险,建议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沥青(CTP) 化学物半定量风险评估法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法 很高风险水平
原文传递
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职业健康风险综合评估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蕾 李宾 +4 位作者 王龙义 陈玉珅 陈云 唐天统 阙凌云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21期2885-2890,共6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该行业高效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8—10月选取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获得各岗位作业条件和职业病危害暴露水平,采用职业... 目的了解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该行业高效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8—10月选取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获得各岗位作业条件和职业病危害暴露水平,采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该企业7个关键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固有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现场检测结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采用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分体系对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抵消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煤尘、矽尘、CO、NO、NO_(2)、SO_(2)、NH_(3)、Cl_(2)、HCl、H_(2)S、N_(2)H_(4)、SF_(6)、H_(2)SO_(4)、噪声和高温等。粉尘、噪声和毒物样品检测结果超标率分别为69.61%、63.33%和0.74%。除灰渣巡检岗位接触的矽尘所致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极度危害";锅炉巡检岗位接触的矽尘所致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高度危害";输煤、锅炉和汽机3个巡检岗位的噪声所致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中度危害",其余岗位为"轻度危害"或"无危害"。评估结果与现场检测结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相符。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为"一般"。结论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为粉尘和噪声。企业应根据各岗位风险级别采取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政府监督部门应加大对该行业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职业健康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 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分体系
原文传递
有毒作业分级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芬 夏昭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初步建立一种有毒作业分级方法,为正确评价和持续改进有毒作业的职业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参考《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修改评价毒物危害程度的指标及分级依据,并采用定量积分法对毒物危害程度进行分... 目的初步建立一种有毒作业分级方法,为正确评价和持续改进有毒作业的职业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参考《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修改评价毒物危害程度的指标及分级依据,并采用定量积分法对毒物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其次,选择有毒作业场所评价分级指标,综合考虑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接触时间和接触强度)、危害的严重性(健康效应)以及接触人数和防护措施,合理地给予一定的等级权重,建立职业危害风险指数以划分有毒作业职业危害风险等级并相应地对有毒作业进行分级,初步建立有毒作业分级方法。结果职业危害风险指数初步划分为5级,分别为无危害(≤6)、轻度危害(6<C≤12)、中度危害(12<C≤24)、高度危害(24<C≤80)和极度危害(>80)。有毒作业相应地也分为五级,即0级(安全作业)、一级(轻度危害作业)、二级(中度危害作业)、三级(高度危害作业)和四级(极度危害作业);应用风险指数法对苯、甲苯和丙烯腈有毒作业部分操作岗位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结论初步建立了一种新的有毒作业分级方法,分级结果较《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国标-90)更为客观和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危害程度 定量积分法 有毒作业分级 职业危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