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赖建民 王致 刘移民 《华南预防医学》 2006年第2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心血管系统 噪声性听力损失 职业卫生研究 职业危害 影响的研究 劳动环境 强度变化 工业噪声 作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性噪声暴露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晋林 《实用医技杂志》 2009年第5期400-400,共1页
在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中,噪声与血压的关系较为肯定,虽然人群调查结果不尽一致,但多数研究认为噪声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声压级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我们采用个体计量仪对轧钢作业生产... 在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中,噪声与血压的关系较为肯定,虽然人群调查结果不尽一致,但多数研究认为噪声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声压级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我们采用个体计量仪对轧钢作业生产中的噪声进行了监测,并对作业工人进行了高血压的调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高血压 患病关系 剂量一反应关系 心血管系统 个体计量仪 调查结果 轧钢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林香山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员工听力、血压指标以及心电图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新入职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0例,跟踪分析职业人群入职1年、2年以后听力损伤、心电图以及血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研究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员工听力、血压指标以及心电图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新入职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0例,跟踪分析职业人群入职1年、2年以后听力损伤、心电图以及血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噪声工作1年以后,高频听力损失者所占比例为3.50%,噪声作业2年后高频听力损伤者所占比例为9.17%;对比分析入职1年、2年后两组职工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在职业噪声暴露2年以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和入职时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入职工人职业性噪声暴露以后对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心电图异常以及高频听力损失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新入职工人 听力 血压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性噪声暴露降低耳声发射的传出抑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建华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3年第6期367-367,共1页
最近,有人提出耳声发射(OAE)的对侧抑制效应可以作为噪声暴露后听觉损伤的早期指标。已有实验显示在给予一耳一小时的倍频程噪声刺激后,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对侧抑制效应显著降低。作者对工作在高强度噪声下工人的OAE传出抑制效应进行... 最近,有人提出耳声发射(OAE)的对侧抑制效应可以作为噪声暴露后听觉损伤的早期指标。已有实验显示在给予一耳一小时的倍频程噪声刺激后,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对侧抑制效应显著降低。作者对工作在高强度噪声下工人的OAE传出抑制效应进行研究,以期找出可以反映耳蜗早期声损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耳声发射 传出抑制 耳蜗早期声损害 纯音气导听阈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工人群体血压、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张娟 李敏 蒋斌 《西藏医药》 202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工人群体血压、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科接受职业健康体检的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群体303名,根据工龄分为1~10年工龄组、11~20年工龄组,>20年工龄组,分析职业性噪声... 目的分析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工人群体血压、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科接受职业健康体检的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群体303名,根据工龄分为1~10年工龄组、11~20年工龄组,>20年工龄组,分析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工人群体血压、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结果>20年工龄组工人群体空腹血糖、DBP、SBP、TG、apoB、CHOL、LDL-C指标水平均高于1~10年工龄组、11~20年工龄组,HDL-C、apoA1指标水平均低于1~10年工龄组、11~20年工龄组(P<0.05);1~10年工龄组血糖、血压及血脂相关指标异常检出率明显低于11~20年工龄组、>20年工龄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DL-C、apoA1与职业性噪声暴露间关联呈负性相关,FPG、DBP、SBP、TG、apoB、CHOL、LDL-C表达与职业性噪声暴露间关联呈正相关(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工人群体血压、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均有一定影响,且工龄越长影响越大,需做好噪音防护、监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工人群体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成人哮喘患者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6
作者 汪洋 李连凤 +4 位作者 石玉琴 张玲 王冬明 陈卫红 周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 探讨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成人哮喘患者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以910例成人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职业性噪声暴露接触史等信息,检测其血浆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补体因子D(CFD)、嗜酸性粒... 目的 探讨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成人哮喘患者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以910例成人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职业性噪声暴露接触史等信息,检测其血浆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补体因子D(CFD)、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1(CCL11)和IL-9的表达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患者血浆中四种因子表达水平的关联,并分析与各混杂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自报有职业性噪声暴露的成人哮喘患者血浆中CCL11、sCD14和CFD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职业性噪声暴露史的患者(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与自报无职业性噪声暴露史的患者相比,自报有职业性噪声暴露史的患者血浆中CFD的表达增加0.17 (95%CI:0.02~0.31)个自然对数单位;当处于缓解期时,自报有职业性噪声暴露的患者血浆中CCL11和sCD14的表达分别增加0.27 (95%CI:0.05~0.49)和0.22 (95%CI:0.02~0.41)个自然对数单位。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史与吸烟、养宠物分别对CCL11和CFD的表达水平均具有显著相乘交互作用(P<0.05)。结论 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成人哮喘患者血浆中CFD、CCL11及sCD14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 成人哮喘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补体因子D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11
原文传递
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施安琪 蒋丽 沙磊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11期1453-1456,共4页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11—2014年南通市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合格的764名新入职工人为调查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11—2014年南通市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合格的764名新入职工人为调查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对听力损伤、血压及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1年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 dB(A)]的检出率为3.40%,筛查检出4名职业禁忌证,其中1名为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 dB(A),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 000Hz、4 000 Hz和6 000 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 dB(A)];职业性噪声暴露2年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 dB(A)]的检出率为4.87%,筛查检出1名职业禁忌证工人,1名疑似职业病工人。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后1年和2年的听力损失检出率均较入职前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高血压现患率在全体人群及性别分层中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2年后心电图检查较入职前,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其中女性工人心电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听力损伤 血压 心电图 新入职工人
原文传递
长期职业性稳态噪声暴露对工人诱发脑电图影响的计算机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存道 王婉芳 +8 位作者 徐妙珍 柯文棋 王学佑 赵光胜 钱岳晟 封根泉 吴玫 赵瑜 卫国华 《心理科学通讯》 1986年第1期25-29,67+24,共7页
一、引言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来说,不仅为世界所公认,而且受到各国的普遍的重视。这不仅是由于近年城市噪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更重要的是由于噪声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其中包括使人烦噪,干扰睡眠、工作和休息,导致耳聋,引起流产,影响消... 一、引言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来说,不仅为世界所公认,而且受到各国的普遍的重视。这不仅是由于近年城市噪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更重要的是由于噪声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其中包括使人烦噪,干扰睡眠、工作和休息,导致耳聋,引起流产,影响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等。然而人们最为关心的还是噪声对脑功能的危害。稳态噪声对人脑功能的危害,国内外都作过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影响 职业性噪声暴露 脑功能 诱发脑电 脑电图 计算机分析 稳态噪声 受试者 阳性率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南通市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听力及血压影响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9
9
作者 施安琪 蒋丽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23期3181-3186,共6页
目的了解2019年南通市职业性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的听力及血压的影响,为保护作业工人身心健康和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19年南通市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在岗期间的4915名有职业性噪声暴露的作业工人... 目的了解2019年南通市职业性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的听力及血压的影响,为保护作业工人身心健康和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19年南通市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在岗期间的4915名有职业性噪声暴露的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分析该职业人群听力情况,并以听力损伤作为累计噪声暴露量(CNE)的替代指标,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工龄的工人的血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4915名在岗期间的有职业性噪声暴露的作业工人,检出电测听异常1987人(40.4%),职业性听力损失1311人(26.7%),需要进行定期监护的1738人(35.4%),需要调离岗位249人(5.1%)。男性工人的职业性听力损失发生率、需要定期监护的百分比以及需要调离岗位的百分比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年龄分层,全体作业工人中,>35岁年龄组的职业性听力损失发生率、其他类型的听力损失发生率、需要定期监护的百分比以及需要调离岗位的百分比均大于≤35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工龄分层,全体作业工人中,其他类型的听力损失发生率和需要定期监护的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职业性听力损失发生率和需要调离岗位的百分比的差异,除女性作业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发病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数在全人群按年龄、电测听结果及电测听评价分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女性作业工人,高血压发病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数在工龄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9年南通市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工人的听力损失和血压有一定影响,应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听力损伤 血压 作业工人
原文传递
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肺功能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欣 汪洋 +3 位作者 李连凤 王冬明 陈卫红 周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6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人群肺功能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1009例社区健康居民和1009例成人哮喘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职业接触史,测定其肺功能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肺功能水平的关系及... 目的分析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人群肺功能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1009例社区健康居民和1009例成人哮喘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职业接触史,测定其肺功能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肺功能水平的关系及生产性粉尘在其中的作用。结果与无职业性噪声暴露史的人群相比,自报有职业性噪声暴露史的健康居民FVC实际值降低0.22 L,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FVC和FEV_(1)实际值分别显著降低0.39 L和0.31 L。当无生产性粉尘暴露史时,有职业性噪声暴露史的哮喘患者FVC、FEV_(1)、PEF水平显著低于无噪声暴露史的患者(P<0.05),且当患者处于持续发作期时,其FEV_(1)、PEF和FEV_(1)/FVC的实际值分别降低1.48 L、3.56 L/s和28.45%。若同时有生产性粉尘和噪声暴露史,健康居民FVC和PEF的水平分别显著降低0.25 L和0.77 L,但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与健康居民以及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均有关,且职业性噪声与粉尘联合暴露对健康居民肺功能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报职业性噪声暴露 自报生产性粉尘暴露 成人哮喘 肺功能
原文传递
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青年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谈柯宏 董翔 +3 位作者 于德财 张娟 尹立红 浦跃朴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青年工人初次职业噪声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方法]以南京市职业健康体检机构2011年至2013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格检查合格的367名新入职青年职工为研究对象,跟踪...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青年工人初次职业噪声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方法]以南京市职业健康体检机构2011年至2013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格检查合格的367名新入职青年职工为研究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体检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HL)、血压和心电图变化。[结果]青年工人噪声作业1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dB(A)]的检出率为4.63%,噪声暴露2年内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为3.77%;入职1年后听力筛查检出3名噪声敏感工人[高频段任一频率,任一耳≥65dB(A)]。工人入职1年收缩压出现显著性上升,且男性工人连续两年收缩压呈上升趋势;女性工人噪声作业1年高血压现患率上升。男性工人入职1年后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可能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噪声暴露第1年,青工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可能与易感人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新入职 青年工人 高频听力损失 血压 心电图
原文传递
职业性噪声暴露对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冬柏 刘晓宇 +5 位作者 李娜 许春杰 郭春月 尹素凤 武建辉 胡泊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8-353,共6页
[背景]在我国,噪声是石油工人作业场所中存在的主要职业有害因素之一,长期接触可能会引发微循环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5-10月某石油企业参加职业健... [背景]在我国,噪声是石油工人作业场所中存在的主要职业有害因素之一,长期接触可能会引发微循环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5-10月某石油企业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共1 104名石油工人纳入本次调查,涉及的岗位有注水岗、外输岗、井下作业岗、电气焊岗、加热岗和化验岗等。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生活行为习惯,工龄、倒班和噪声接触史等职业因素。测量调查对象身高、体重。由经过培训的研究员采集甲襞微循环图像和视频数据,采用双人盲法诊断甲襞微循环障碍;根据是否连续暴露于噪声[每天8 h或每周40 h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 d B(A)]1年及以上者判定石油工人是否接触噪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性噪声暴露对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结果]1 104名石油工人年龄范围为19~64岁,男性占66.2%。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障碍发生率为33.8%,噪声组甲襞微循环障碍发生率(42.4%)高于对照组(21.4%)(P <0.001)。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工龄和倒班的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障碍发生率不同(P <0.05),其中,男性、BMI≥28.0 kg·m^-2、吸烟、饮酒、无体育锻炼和倒班的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障碍发生率高于各自的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工龄20~30年的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障碍发生率最低(28.1%)。调整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和倒班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接触噪声的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障碍发生的风险是不接触噪声的2.50倍(95%CI为1.86~3.36)。[结论]噪声可能是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襞微循环 微循环障碍 职业性噪声暴露 石油工人
原文传递
浙江火电厂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调查
13
作者 陈立新 汤建国 +3 位作者 付红 商明伟 宣逸群 陈玉琴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613-615,共3页
电力行业工业噪声声源多、影响面广,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较多,长期职业性噪声暴露易导致听觉器官受损。为了解其危害,我们对浙江省2个电厂522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听力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噪声作业工人 火电厂 浙江省 听力损失 职业性噪声暴露 调查 工业噪声 电力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对人体神经行为功能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武文方 冯会民 +4 位作者 董志伟 段栓紧 杨洋 高周 刘前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 (WHO—NCTB)的方法对 199名噪声作业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进行测试 ,同时选择 52名在年龄、工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性别等相似的非噪声作业者为对照组。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噪声暴露水平... 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 (WHO—NCTB)的方法对 199名噪声作业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进行测试 ,同时选择 52名在年龄、工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性别等相似的非噪声作业者为对照组。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噪声暴露水平的增强 ,作业工人各项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增多 ,正性情绪因子得分则减少 ,神经行为不良效应明显增多 ,其中超标暴露组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惫—惰性、慌乱—困惑、数字译码、数字广度、目标追踪、视觉保留、简单反应时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而且不同性别间比较 ,部分测试项目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NCTB可以用作噪声危害早期临床前损害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性别差异 人体神经行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南通市制造业工人噪声暴露及对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安琪 蒋丽 +1 位作者 杨惠 沙磊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95-96,101,共3页
目的 了解自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以来,南通市制造业工人噪声暴露对血压的影响情况,为职业健康监护机构探索简便易行的诊断和评定方法、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2021年南通市275家制造业企业... 目的 了解自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以来,南通市制造业工人噪声暴露对血压的影响情况,为职业健康监护机构探索简便易行的诊断和评定方法、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2021年南通市275家制造业企业进行现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噪声暴露对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21 647名作业工人,噪声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5%和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工龄增长,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均呈升高趋势(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性噪声暴露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98,95%CI:1.102~1.302)。结论 噪声暴露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应纳入噪声暴露作业岗位的健康监护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血压 作业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南通市制造业工人噪声对血压影响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施安琪 黄玮奕 沙磊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21期2923-2926,共4页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制造业工人的血压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南通市2016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在岗期间的6 770名有职业性噪声暴露的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以听力损失作为累计噪声暴露量(CNE)的替代指标,对不同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制造业工人的血压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南通市2016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在岗期间的6 770名有职业性噪声暴露的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以听力损失作为累计噪声暴露量(CNE)的替代指标,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工龄的工人的血压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可见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有噪声所致的听力损失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听力正常的工人(P<0.05)。进行性别、年龄分组后,以听力损失为指标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噪声所致的高频听损者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增高仅出现在≤45岁年龄组(P<0.01,OR=1.182,95%CI:1.082~1.293;其中男性:P<0.05,OR=1.103,95%CI:1.005~1.210;女性P<0.01,OR=1.736,95%CI:1.266~2.381)和所有≤10 a的接噪工龄组(≤1 a工龄组:P<0.01,OR=1.384,95%CI:1.149~1.666;2~5 a工龄组:P<0.01,OR=1.344,95%CI:1.173~1.539;6~10 a工龄组:P<0.05,OR=1.214,95%CI:1.040~1.417),而在>45岁年龄组和>10 a工龄组均未发现这种相关性。结论≤45岁年龄组以及≤10 a接噪工龄组的作业工人中噪声所致听力损失与高血压有关,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噪声暴露 听力损失 血压 作业工人
原文传递
长时间工作、久坐不动、噪声、夜班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青(译) 郑武洪(审校)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9-1079,共1页
缺血性心脏病(ischaemic heart disease,IHD)是西方国家人群的主要死因。本文旨在研究职业性噪声暴露、长时间工作、夜班和久坐与IHD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新西兰人口普查时所有年龄20~64岁在业人群的数据,根据住院、处方和死... 缺血性心脏病(ischaemic heart disease,IHD)是西方国家人群的主要死因。本文旨在研究职业性噪声暴露、长时间工作、夜班和久坐与IHD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新西兰人口普查时所有年龄20~64岁在业人群的数据,根据住院、处方和死亡记录获取2013—2018年的IHD事件。从人口普查资料中获得职业和工作时长,并用新西兰工作暴露矩阵评估久坐工作、噪声和夜班的暴露情况。应用Cox回归调整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吸烟和种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回归 缺血性心脏病 社会经济地位 主要死因 人口普查资料 久坐 工作时长 职业性噪声暴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