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1
作者 赵权 张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尚未形成统一认定标准,导致部分案件出现定性争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何为“职务”以及利用了何种“便利”。基于“单一法益说”与“单一手段说”立场剖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职务”应...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尚未形成统一认定标准,导致部分案件出现定性争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何为“职务”以及利用了何种“便利”。基于“单一法益说”与“单一手段说”立场剖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职务”应理解为基于从事单位意志授权的业务而产生的对单位财物的控制、支配地位;“便利”应限定为事前行为人基于职务合法占有单位财产的便利条件,而非事中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所利用的便利条件,进一步提出具体化认定标准,同时强调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相较于其他犯罪所具有的独特性,从而发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认定职务侵占罪中的积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单一法益说 单一手段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单一法益视角下的职务侵占罪
2
作者 马浩予 李芳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职务侵占罪是从贪污罪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对于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行为方式和所侵犯的法益认定,均是参照贪污罪进行理解与适用。但对职务侵占罪的理解不应脱离刑法所欲保护的法益视角,应坚持单一法益... 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职务侵占罪是从贪污罪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对于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行为方式和所侵犯的法益认定,均是参照贪污罪进行理解与适用。但对职务侵占罪的理解不应脱离刑法所欲保护的法益视角,应坚持单一法益侵犯说,以侵占罪为参照标准。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应从“职务”与“便利”两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其行为方式应仅限于侵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单一法益 职务上的便利 行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认定中的三个争议问题剖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肖中华 闵凯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3-126,共4页
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从事公务活动的便利和从事劳务活动的便利。该罪中的“非法占为己有”包括行为人把财物转移给本人以外的他人所有,手段上除侵吞外,也包括盗窃、诈骗及其他非法方法。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 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从事公务活动的便利和从事劳务活动的便利。该罪中的“非法占为己有”包括行为人把财物转移给本人以外的他人所有,手段上除侵吞外,也包括盗窃、诈骗及其他非法方法。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侵占本单位财物中的共同犯罪,应坚持根据共同犯罪案件的整体性质定罪和根据刑法对身份犯的特殊要求定罪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司法认定 职务 非法占为己有 共同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便利”认定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被引量:19
4
作者 卢建平 邢永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第2期97-104,共8页
在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利用职务便利"的认定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分是困扰司法实务部门的疑难问题。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便利"包括"公务便利"和"劳务便利",同时又有别于&... 在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利用职务便利"的认定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分是困扰司法实务部门的疑难问题。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便利"包括"公务便利"和"劳务便利",同时又有别于"工作便利"。对于"利用职务便利"的判断,应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从行为人具体从事的工作入手,结合其工作职责、财物所处的具体状态等判断行为人对财物是否具有"管理控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 职务便利 工作便利 职务侵占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务侵占罪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翔飞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3-75,共3页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构成犯罪。由于新《刑法》未对本罪罪名作出...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构成犯罪。由于新《刑法》未对本罪罪名作出明确规定,最高法院还未作出司法解释。笔者根据新《刑法》规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利用职务之便 其他单位 我国刑法 非法占有 贪污罪 行为人 数额较大 司法解释 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民营企业视角下职务侵占罪的司法适用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艳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5-197,共13页
为保护民营企业利益,《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加大了对职务侵占罪的打击力度,但基于现阶段民营企业经营不规范等现象,司法实践中如何协调法益保护与罪刑法定的关系存在难题。综合运用多种解释方法分析,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不应限定为... 为保护民营企业利益,《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加大了对职务侵占罪的打击力度,但基于现阶段民营企业经营不规范等现象,司法实践中如何协调法益保护与罪刑法定的关系存在难题。综合运用多种解释方法分析,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不应限定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人员,而应按照实际的“职务”标准进行认定;“本单位财物”包括单位现存的财物,也包括确定的收益。若“预期利益”属于单位“必然可得”的财产性利益,亦属于“确定的收益”;“本单位”是行为人所在的被害单位,在两个以上单位的合作关系中,被害单位的确定需要穿透复杂的法律关系,从行为人的劳动归属关系和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损害的利益归属于哪一方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刑罚适用上,应该贯彻实质平等原则,在量刑时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尽可能通过从轻量刑来维系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活力。在此基础上,刑法能够实现依法合理地保护民营企业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保护 职务侵占罪 犯罪主体 本单位财物 被害单位 刑罚适用 司法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司法误区与规范性解读——基于职务侵占罪双重法益的立场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伟琦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9,共10页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必备的行为要件,通说对该罪持"单一法益论"的立场,仅仅关注财产权益,缺失从实质解释论上考证对单位公共权力法益的侵犯,造成对其误解和误判。应在双重法益的指导和制约下对其作实质...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职务侵占罪必备的行为要件,通说对该罪持"单一法益论"的立场,仅仅关注财产权益,缺失从实质解释论上考证对单位公共权力法益的侵犯,造成对其误解和误判。应在双重法益的指导和制约下对其作实质的解读和细致的框定,"职务"范围的认定标准是从事具有控制、支配单位财产地位的事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实质内涵是利用因承担有关事务所具有的控制、支配单位财产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 职务侵占罪 双重法益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之再解读——以单一法益论与侵占手段单一说为立场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啸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48,共13页
我国学界对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既有理解过于模糊。虽然近来学界有新观点对上述要件做出再界定,但都尚存问题。应当说,职务侵占罪所保护的法益仅仅是财产,在这一基础上,该罪的手段也仅仅是侵占一种。以保... 我国学界对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既有理解过于模糊。虽然近来学界有新观点对上述要件做出再界定,但都尚存问题。应当说,职务侵占罪所保护的法益仅仅是财产,在这一基础上,该罪的手段也仅仅是侵占一种。以保护法益单一论与职务侵占罪手段单一说为立场,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解读为"利用基于业务而占有本单位财产的便利"就是应然的理论结论。这一理解能够合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疑难案例,从而具备良好的应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法益 加重构成要件 职务侵占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递员非法占有快件行为的刑法定性——兼论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晓博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8-91,共4页
司法实践中对快递员非法占有快件行为的定性混乱,源于对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其管理、经手等持有本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本罪的实行行为仅指"侵吞";根据"占有... 司法实践中对快递员非法占有快件行为的定性混乱,源于对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其管理、经手等持有本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本罪的实行行为仅指"侵吞";根据"占有说",单位临时占有、管理的他人财物属于本单位财物。应从对快件进行包装的实质目的去认定其是否属于封缄物,并在占有归属上采"区别说"。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之间存在竞合,在定罪数额达不到前者要求而符合后者时,应以后者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件 职务侵占罪 盗窃罪 封缄物 竞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务侵占罪客体 被引量:2
10
作者 臧冬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职务侵占罪是 1 997年《刑法》新规定的犯罪。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所有权和诚实信用的信托关系。经济秩序是被犯罪行为间接侵犯的 ,财务管理制度并非为犯罪行为必然侵犯 ,因此都不是本罪的客体。对于客... 职务侵占罪是 1 997年《刑法》新规定的犯罪。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所有权和诚实信用的信托关系。经济秩序是被犯罪行为间接侵犯的 ,财务管理制度并非为犯罪行为必然侵犯 ,因此都不是本罪的客体。对于客体中的财物所有权 ,没有必要区分其所有制性质。国有单位财物所有权同样也能成为本罪的客体。在公司所有权中 ,从研究本罪的客体的角度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客体 所有权 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若干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文俊 尹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44-47,共4页
职务侵占罪是修订后的刑法吸取的一个犯罪类型,但是由于本罪的渊源与贪污罪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务界,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归类、犯罪对象以及它与贪污罪的关系等问题一直难以廓清,从理论上对此进行理性分析尤... 职务侵占罪是修订后的刑法吸取的一个犯罪类型,但是由于本罪的渊源与贪污罪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务界,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归类、犯罪对象以及它与贪污罪的关系等问题一直难以廓清,从理论上对此进行理性分析尤显重要,并且要不断完善职务侵占罪的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7年 职务侵占罪 刑法 量刑 贪污罪 犯罪对象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肖荣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刑法 职务侵占罪 第271条 非法占有 侵犯对象 本单位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之界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江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2-63,共2页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认定职务侵占罪的关键问题,其既不同于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也不同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而主要指"利用从事集体公务的便利"、"利用从事公司、企业或其他单...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认定职务侵占罪的关键问题,其既不同于贪污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也不同于"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而主要指"利用从事集体公务的便利"、"利用从事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管理事务的便利"及"利用从事劳务的便利"。具体包含主管、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职务便利 劳务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立敏 《昌吉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4-56,共3页
本文探讨了职务侵占罪的构成特征。第一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认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只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将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 ,就可以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第二 ,职务侵占罪的客观特征。构... 本文探讨了职务侵占罪的构成特征。第一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认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只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将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 ,就可以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第二 ,职务侵占罪的客观特征。构成职务侵占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二是非法占有 ,三是数额较大。第三 ,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我们认为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其直接客体不应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或公司、企业出资者的所有权。第四 ,职务侵占罪的主观特征。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刑法 犯罪主体 故意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务侵占罪中的“非法占为己有”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永红 曹跃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作为职务侵占罪客观要件之一的"非法占为己有",不以行为人对本单位财物的合法持有为前提,也不以行为人本人对财物的占有为必要。"非法占为己有"的具体方式包括窃取、骗取和其他手段,但不应包括侵吞。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非法占有已有 合法持有 本人占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被引量:5
16
作者 毕志强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年第10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世界各国 《刑法》 职务侵占罪 犯罪对象 有形财产 无形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占有关系”重新界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鑫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纠缠于行为人利用的究竟是何种便利来区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传统方法往往会使我们陷入概念争执的泥淖,切换到"占有关系"的视角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两罪的关系;应将职务侵占罪归入侵占类犯罪的谱系,同时将该罪的客观行为纯... 纠缠于行为人利用的究竟是何种便利来区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传统方法往往会使我们陷入概念争执的泥淖,切换到"占有关系"的视角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两罪的关系;应将职务侵占罪归入侵占类犯罪的谱系,同时将该罪的客观行为纯化为侵吞这一种方式;"利用职务之便"实际上是在修饰行为人与目标物之间的"占有关系",而非用于描述行为人获取目标物的方式与手段;"职务身份"的判断应让位于"占有关系"的判断,两罪界分的关键点在于考察行为人与目标物之间是否形成了占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盗窃罪 利用职务之便 占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主体的内涵与外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小涛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32-34,77,共4页
长期以来,由于受政治、经济体制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职务侵占罪的立法比较滞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应该包括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中从事公务和劳务的人员。代表国家行使管理职权的人员从事公务时除外。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犯罪主体 犯罪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的处罚困境与解决路径——以利用职务便利盗窃本单位财物行为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莫晓宇 张瑞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利用职务便利窃取本单位财物的行为,无论将其认定为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都会造成罪刑不相适应。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将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纯化为"侵吞"的一种,同时,只要认定为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利用职务便利窃取本单位财物的行为,无论将其认定为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都会造成罪刑不相适应。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将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纯化为"侵吞"的一种,同时,只要认定为职务侵占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就意味着行为人占有了目标物,在自己占有的情况下盗窃无从谈起,利用职务便利窃取的行为也就没有存在的余地。在主客观不一致的场合下,由于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解释,使得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不能并存,在这种情况下认定为无罪显然是不公平的。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盗窃行为,但由于主客观不一致无法认定为盗窃罪,至少可以成立侵占罪,同时行为人主观上的职务侵占故意也可以评价为侵占故意,故行为人在侵占罪的范围内主客观统一,应当认定为侵占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盗窃罪 侵占 侵吞 职务便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与处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锋学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7-129,共3页
职务侵占罪作为一种经济型犯罪,主要指的是那些在公司中具有特定身份的员工,利用其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财产占为己有的一种不良现象。职务侵占罪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职务性犯罪,所以在其罪行的认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文章对职务侵... 职务侵占罪作为一种经济型犯罪,主要指的是那些在公司中具有特定身份的员工,利用其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财产占为己有的一种不良现象。职务侵占罪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职务性犯罪,所以在其罪行的认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文章对职务侵占罪的认定与处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侵占罪 认定 犯罪主体 犯罪客体 主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