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务技术成果利用上的非职务化倾向分析
1
作者 王贵农 李华 《电子知识产权》 1997年第11期7-9,共3页
简析职务技术成果利用上的非职务化现象的表现形式、后果、产生的原因及制止此类现象的措施。
关键词 中国 职务技术成果 职务技术成果 研制者 分类管理 保值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职务技术成果有效保护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徐万鹏 桑娟华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职务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混乱现象 ,尤其是职务技术成果的非法转让使高校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国有资产的不断流失。针对高校职务技术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证 ,明确保护高校职务技术成果...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职务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混乱现象 ,尤其是职务技术成果的非法转让使高校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国有资产的不断流失。针对高校职务技术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证 ,明确保护高校职务技术成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指出高校职务技术成果民事、行政、刑事保护的三大保护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法律 高校 定义 知识产权 职务技术成果转让 民法 行政法 刑法 专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技术成果权利归属的契约制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维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84-88,共5页
市场经济在客观上提出了建立职务技术成果归属契约制度的要求。它可以使发明人和所在单位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使职务技术成果的权利分享趋于合理、平衡。有利于技术的再创造,并为多渠道实现职务技术成果产业化、单位和本单位... 市场经济在客观上提出了建立职务技术成果归属契约制度的要求。它可以使发明人和所在单位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使职务技术成果的权利分享趋于合理、平衡。有利于技术的再创造,并为多渠道实现职务技术成果产业化、单位和本单位发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提供了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发明人 契约制度 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亟待实行契约自由原则 规范职务技术成果认定
4
作者 蒋淑波 潘森林 段长存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0年第3期65-65,共1页
目前我国的科技立法已经落后于科技改革的实践,原科技立法所确定的职务技术成果的部门所有制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之一。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规范技术成果完成人与其所属单位之间的关系,把职务技术成果的部门所有制改变为契约自由的原... 目前我国的科技立法已经落后于科技改革的实践,原科技立法所确定的职务技术成果的部门所有制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之一。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规范技术成果完成人与其所属单位之间的关系,把职务技术成果的部门所有制改变为契约自由的原则,是适应科研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需要。一、实行契约自由原则,有助子适应科技体制改革需要实行契约自由原则,有助于根据科研机构的不同性质分别加以规范。目前的法律规范,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对科研机构进行细分,因此带来了种种弊端:其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认定 契约自由原则 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职务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意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双喜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年第z1期103-104,110,共3页
本文针对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部分教科研人员将职务科技成果的数据和资料据为己有,自行转化或转让侵犯单位合法权益等问题,造成学校知识产权流失的现象,从职务技术成果的概念、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保... 本文针对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部分教科研人员将职务科技成果的数据和资料据为己有,自行转化或转让侵犯单位合法权益等问题,造成学校知识产权流失的现象,从职务技术成果的概念、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学校知识产权的具体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知识产权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企业家环境下职务技术成果的认定
6
作者 张昌松 鲁若愚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02年第2期20-21,共2页
创新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为提高创新能力,不少企业营造了内企业家环境,鼓励员工从事创新活动。本文以是否完成本单位的任务、是否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为变量,对内企业家环境下员工的创新活动分类进行了分析,尤其是... 创新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为提高创新能力,不少企业营造了内企业家环境,鼓励员工从事创新活动。本文以是否完成本单位的任务、是否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为变量,对内企业家环境下员工的创新活动分类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自由创新活动、非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情况下的创新成果是否属于职务成果,从法律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内部利益调控防止高校职务技术成果流失
7
作者 邓行 严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99-100,共2页
防止职务技术成果的流失 ,仅靠在我国现存的法律框架下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强化政府对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的管理力度是不够的 ,必须在职务技术成果权利归属的理论上有所突破 ,实行职务技术成果权利归属的契约制度 ,通过高校内部的利益... 防止职务技术成果的流失 ,仅靠在我国现存的法律框架下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强化政府对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的管理力度是不够的 ,必须在职务技术成果权利归属的理论上有所突破 ,实行职务技术成果权利归属的契约制度 ,通过高校内部的利益调控 ,达到绝其源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利益调控 职务技术成果 契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务发明创造与职务技术成果
8
作者 张玲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了提高综合国力 ,我国正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实施国家创新体系工程。现行专利法和合同法对于职务发明创造和职务技术成果的权利归属的规定没有真正反映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产生的客观规律 ,极大地削弱了广大科技人员进行技... :为了提高综合国力 ,我国正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实施国家创新体系工程。现行专利法和合同法对于职务发明创造和职务技术成果的权利归属的规定没有真正反映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产生的客观规律 ,极大地削弱了广大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因此 ,在修订专利法之际 ,应确定一个合理的权利归属规则 ,由科技人员与单位按份共有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 ,以此激发科技人员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促进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并最终提高中华民族在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技术成果 专利法 权利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视野下职务技术成果制度的检视及完善——以《合同法》第326条为中心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政刚 《科技与法律》 CSSCI 2019年第6期84-94,共11页
《合同法》第326条对职务技术成果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于归法人和其他组织所有的职务技术成果,规定了成果完成人获取奖励和报酬的权利以及该项成果转让时的优先受让权。但在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导向下,以"单位利益优先"... 《合同法》第326条对职务技术成果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于归法人和其他组织所有的职务技术成果,规定了成果完成人获取奖励和报酬的权利以及该项成果转让时的优先受让权。但在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导向下,以"单位利益优先"为原则的立法模式忽视了成果完成人作为成果转化适格主体的现实,无法与《专利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形成协调,不利于我国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通过对《合同法》第326条立法目的分析,并以此为解释基准,对职务技术成果界定标准,奖励和报酬权利主体、方式、数额,优先受让权中的"同等条件"进行解构,基于此提出《合同法》第326条修改完善的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奖励和报酬 优先受让权 成果转化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职务技术成果流失的原因及其防范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永智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2-73,共2页
职务技术成果是指完成者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时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 (一般包括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成果 ) ,其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及收益权均归单位所有。高校每年都有大量技术成果问世于此 ,然而 ,随着市场经... 职务技术成果是指完成者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时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 (一般包括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成果 ) ,其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及收益权均归单位所有。高校每年都有大量技术成果问世于此 ,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高校所完成的技术成果流失数量已呈现出了逐年增多的趋势 ,给高校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尽快改变这一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技术成果流失 成因 职务技术成果 知识产权 科研管理 维权意识 人才流动 专利基金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的区分
11
作者 周大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3-37,共5页
我国专利法和技术合同法都在原则上将技术成果分为职务技术成果和非职务技术成果两类。职务技术成果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非职务技术成果在有些国家又被称为“自由发明”成果或“... 我国专利法和技术合同法都在原则上将技术成果分为职务技术成果和非职务技术成果两类。职务技术成果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非职务技术成果在有些国家又被称为“自由发明”成果或“业余发明”成果。它是指发明创造者在本单位内部工作之外,利用自已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职务发明创造 物质技术 单位 专利法 技术合同法 科技人员 国家 职务发明 完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的界定
12
作者 杨殿春 《中国科技信息》 1993年第9期23-24,共2页
一项科研技术成果,是职务技术成果还是非职务技术成果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这方面的案件愈来愈多,能否正确处理,不仅关系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及广大群众大搞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到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利... 一项科研技术成果,是职务技术成果还是非职务技术成果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这方面的案件愈来愈多,能否正确处理,不仅关系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及广大群众大搞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到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利益,甚至会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社会的进步。因此,如何界定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是当前行政管理和司法实践所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首要的则是科技成果的含义及职务非职务判断的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职务技术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职务技术成果权利归属契约化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维宜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6-49,38,共5页
如何既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开拓新的生产力中的作用,从而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同时又防止科技人员流动中侵犯原单位职务技术成果权益的问题,是法学界、科技界、企业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两个... 如何既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开拓新的生产力中的作用,从而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同时又防止科技人员流动中侵犯原单位职务技术成果权益的问题,是法学界、科技界、企业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有关人士在如何解决这两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产业化开发 发明人 专利申请权 技术合同法 权利归属 科技人员 职务技术成果 研究开发方 必要性
原文传递
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奖励纠纷属于法院主管范围 被引量:2
14
作者 缪健美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7,共3页
【裁判要旨】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奖励纠纷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范围。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民事纠纷 人民法院 主管 奖励 成人 平等主体 裁判
原文传递
关于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奖励纠纷的两个问题思考
15
作者 缪健美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9-120,共2页
201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09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件名单》,刘法新诉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所)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奖励纠纷上诉案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件。其基本案情如下。1999年,农科所与合肥丰... 201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09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件名单》,刘法新诉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所)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奖励纠纷上诉案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件。其基本案情如下。1999年,农科所与合肥丰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出资组建济源丰乐公司。2004年1月24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纠纷 奖励 成人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农业科学研究所 最高人民法院 典型案件
原文传递
职务技术成果,应如何归属?
16
《民主与法制》 2017年第9期63-63,共1页
编辑同志:甲公司聘请乙专职从事新节能技术的开发。因为开发进度没有达到甲公司的要求,甲公司减少了给乙的开发经费。乙于2016年3月辞职到丙公司,获得了更高的薪酬和更多的开发经费。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开发经费 节能技术 公司 同志 辞职
原文传递
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奖励报酬的股权收益分配
17
作者 童海超 《人民司法》 2015年第8期67-70,1,共4页
职务技术成果的所有权归属于单位,单位在对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给予创造性劳动奖励报酬的同时,对其使用和转让职务技术成果获得的收益也应给予相应奖励。在单位直接将股权收益作为员工的职务技术成果奖励报酬且股权增值的情况下,该如何... 职务技术成果的所有权归属于单位,单位在对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给予创造性劳动奖励报酬的同时,对其使用和转让职务技术成果获得的收益也应给予相应奖励。在单位直接将股权收益作为员工的职务技术成果奖励报酬且股权增值的情况下,该如何分配股权收益?单位是应当分配技术成果入股时的作价金额,还是应当分配股权增值并拍卖后的股权转让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报酬制度 收益分配 配股权 奖励 成人 科学技术创新 增值收益
原文传递
关于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的几个法律问题
18
作者 王永源 刘小力 《科技开发动态》 1993年第5期8-9,4,共3页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职务成果 法律问题
原文传递
珠海市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条例——(1999年7月27日珠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
《广东科技》 1999年第10期1-4,共4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行为,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技术成果持有人、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技术成果入股与提...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行为,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技术成果持有人、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适用本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技术成果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珠海市 完成人 第三次会议 出资人 当事人 作价出资 出资入股 技术成果转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有技术权与技术成果保护途径的选择
20
作者 胡建生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8年第9期45-47,共3页
专有技术,也称技术决窍、技术秘密等。它是指那些处于保密状态,仅为特定的个别单位或者个人所掌握的有关生产方面的知识、经验、方法、手段、工艺流程等的总称。专有技术是非专利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却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非专利... 专有技术,也称技术决窍、技术秘密等。它是指那些处于保密状态,仅为特定的个别单位或者个人所掌握的有关生产方面的知识、经验、方法、手段、工艺流程等的总称。专有技术是非专利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却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非专利技术泛指一切没有取得专利的技术,因而它不仅包括处于保密状态,仅为特定的个别单位或者个人所掌握的专有技术,也包括不是处于保密状态,因而也就不是仅为特定的个别单位或者个人所掌握,而是已经处于公开状态,因而也就不是仅为特定的个别单位或者个人所掌握,而是已经处于公开状态,为公众所知的公知技术。是否处于保密状态,这是专有技术与专利技术、公知技术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专有技术权是专有技术的拥有者对其所掌握的专有技术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的总称。专有技术权主要包括对专有技术的使用权、转让权、保密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有技术 保护途径 技术成果 所有权 专利权人 非专利技术 拥有者 职务技术成果 权利义务关系 公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