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的联合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生强 张玲霞 《肝脏》 2005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联合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主要药物 HBV 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 联合治疗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及不良反应分析
2
作者 张志军 郑如添 古慧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5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药物组合治疗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治疗条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采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进行治疗,对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及CD4+T... 目的探讨不同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药物组合治疗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治疗条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采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进行治疗,对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随访调查,对检测及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18个月的HAART治疗患者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数目显著提升,病毒载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ART能够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是目前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 病毒载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联合抗病毒治疗HCV的探索研究
3
作者 齐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I0008-I0008,共1页
背景:对于HCV感染,有大量患者需要无干扰素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HCVNS3蛋白酶抑制剂ABT-450联合低量利托那韦(ABT一450/r)、及NS5B多聚酶的非核苷酸抑制剂ABT-333和利巴韦林治疗HCV感染。方法:我们组织了一项12周2a级开放性... 背景:对于HCV感染,有大量患者需要无干扰素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HCVNS3蛋白酶抑制剂ABT-450联合低量利托那韦(ABT一450/r)、及NS5B多聚酶的非核苷酸抑制剂ABT-333和利巴韦林治疗HCV感染。方法:我们组织了一项12周2a级开放性研究,针对无肝硬化的HCV基因型1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病毒治疗 HCV感染 NS3蛋白酶抑制剂 口服 HCV基因型 开放性研究 利托那韦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联合抗病毒治疗进展
4
作者 涂燕云 张金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第6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西医联合抗病毒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赟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2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结核治疗,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联合抗病毒治疗... 目的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结核治疗,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联合抗病毒治疗组(联合组,n=40)和未联合抗病毒治疗组(未联合组,n=40),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乙肝标志物、肝损伤出现时间、肝功能复常时间、抗痨结束所需时间、肝损伤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2个月、半年、1年联合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未联合组(P<0.05),治疗后1年HBV-DNA(+)比例显著低于未联合组(P<0.05),肝功能复常时间、抗痨结束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未联合组(P<0.05),肝损伤发生率7.5%(3/40)显著低于未联合组40.0%(16/4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0%(8/40)显著低于未联合组35.0%(14/40)(P<0.05)。结论联合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预防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病毒治疗 HBV-DNA 药物肝损伤 结核治疗 阳性患者 预防效果 肺结核 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CRT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何秀琴 郭武华 +2 位作者 尚红娟 疏云 王洪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联合抗病毒治疗 乙肝相关性肝癌 放射性肝损伤 肝癌患者 疗效观察 3D-CRT 三维适形放疗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联合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峻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646-647,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病毒和宿主之间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相互作用,故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疗程较长,对于基层医院医师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抗病毒药物,至关重要,治疗策略应特别考虑药物的长期疗效、安全性、耐药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病毒和宿主之间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相互作用,故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疗程较长,对于基层医院医师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抗病毒药物,至关重要,治疗策略应特别考虑药物的长期疗效、安全性、耐药性[1];另外患者的经济条件也决定患者的依从性,如何选用价格适中,抗病毒疗效确切的药物也是基层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失代偿期 疗效观察 病毒药物 乙型肝炎肝硬化 病毒疗效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复舒联合抗病毒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晓峰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联合抗病毒治疗 贝复舒 临床观察 临床实践 基层医院 延误治疗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9
作者 谢雯 闫杰 赵红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38-45,共8页
干扰素α(IFN-α)、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单药治疗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主要治疗策略,且CHB患者远期预后经抗病毒治疗后获得了显著改善[1-3]。然而单药治疗应答率较低,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停药... 干扰素α(IFN-α)、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单药治疗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主要治疗策略,且CHB患者远期预后经抗病毒治疗后获得了显著改善[1-3]。然而单药治疗应答率较低,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停药后维持应答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专家 单药治疗 IFN-Α 干扰素Α 远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
10
作者 李东 李凤仪 +1 位作者 彭文晴 熊文博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抗病毒治疗时选择用药方案及方法。方法:在不同患者中应用,分别观察并对比其临床疗效以及药物对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在初治、已产生耐药等不同患者中应用...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抗病毒治疗时选择用药方案及方法。方法:在不同患者中应用,分别观察并对比其临床疗效以及药物对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在初治、已产生耐药等不同患者中应用,与单一用药相比,其预防或降低病毒耐药以及抑制病毒复制、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论:联合抗病毒治疗给药方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可作为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联合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似物 病毒交叉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抗病毒治疗:如何联合,为什么要联合?
11
作者 DeenanPillay 《世界医学杂志》 2002年第17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感染 药效学 合理用药 联合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谐捷 贾卫东 +5 位作者 谭行华 岑玉文 陈新林 董永新 何丽云 蔡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高效联合抗病毒时间的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独立领域得分逐渐升高,心理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在开始抗病毒治疗7~24个月的患者得分最高,抗病毒治疗时间长短不同的组间存在差异(P<0.05);CD4+计数及Th/Ts的差异及变化对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未引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化,而在抗病毒过程中出现血液毒性及肝损害的患者在生理领域得分偏低,与未出现这两方面毒副作用的患者有不同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独立领域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联合反转录病毒治疗 生存质量 WHO-HIV生存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浩 李玮 +1 位作者 魏强 周永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在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联合反转录病毒治疗 骨质疏松 艾滋病病毒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高效价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孕妇营养状态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丽 李晶 +3 位作者 李征 郭晓峰 戴卫东 何浩岚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442-3444,共3页
目的研究接受高效价联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妇的营养状况与不良出生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接受正规治疗并定期产检的HIV感染孕妇跟踪研究首次产检和孕期体重及体质指数、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 目的研究接受高效价联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妇的营养状况与不良出生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接受正规治疗并定期产检的HIV感染孕妇跟踪研究首次产检和孕期体重及体质指数、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等多项指标,描述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孕妇的基础营养状况,分析孕妇的营养状况和不良出生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55例孕妇完成调查随访,孕妇孕期体重增加2~20 kg,平均增重(10.35±3.98)kg。分娩孕周31~39+6周,新生儿体重1.8~3.95 kg,平均(2.8±0.47)kg,新生儿评分8~10分,无窒息儿出生。出生低体重儿12例(21.8%),胎儿生长受限7例(12.7%),早产7例(12.7%)。孕期增重不足组33例,占60%,其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值显著低于孕期增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孕期增重正常组(P<0.05)。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孕期增重与新生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0.549,P<0.01)。结论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孕妇营养状况一般,孕期体重增加明显不足,出生低体重儿发生率高,孕期增重不足与新生儿出生低体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价联合反转录病毒治疗 孕期增重 低出生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15
作者 谢雯 闫杰 赵红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64-69,共6页
干扰素α(IFN—α)、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单药治疗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主要治疗策略,且CHB患者远期预后经抗病毒治疗后获得了显著改善。然而单药治疗应答率较低,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停药后... 干扰素α(IFN—α)、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单药治疗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主要治疗策略,且CHB患者远期预后经抗病毒治疗后获得了显著改善。然而单药治疗应答率较低,多数患者需长期用药,停药后维持应答率较低,长期治疗耐药变异率较高,限制了CHB患者单药治疗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专家 单药治疗 干扰素Α 远期预后 长期用药
原文传递
我院500例艾滋病患者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用药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郝言 李小娜 +1 位作者 王曙照 汪晓军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0期91-93,共3页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选择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治疗艾滋病。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3月至5月到医院药房取药的500例艾滋病患者,与其直接沟通,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曾服用和正服用的药品、服药时间、换药原因、对现服药品是...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选择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治疗艾滋病。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3月至5月到医院药房取药的500例艾滋病患者,与其直接沟通,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曾服用和正服用的药品、服药时间、换药原因、对现服药品是否满意、是否有漏服情况等。结果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TDF+3TC+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齐多拉米双夫定[齐多夫定(AZT)+3TC]+EFV是使用人数排前3位的HAART方案,药品的用法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漏服率和依从性,利匹韦林(RPV)是EFV和LPV(r)最常见的替代药物,20~59岁男性患者是目前当地最多见的患病人群。治疗的第7至9年中,只有服用TDF+3TC+EFV组合的患者可以继续服用。结论HAART能有效抑制艾滋病患者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控制机会性感染和减少病毒传播,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对于降低艾滋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决定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药物 艾滋病 高效联合逆转录病毒治疗 合理用药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惠兰 李桂英 +3 位作者 何春梅 赖伟珍 周亚红 王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157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加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157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加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建立随访制度等。结果患者能够重视治疗过程中的定期监测和随诊,能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均未出现擅自停、换药物情况,无1例患者私自退出治疗。157例患者病毒复制被控制,成功实现免疫功能重建。结论优质的护理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联合逆转录病毒治疗 依从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引起血脂异常和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庆年 孙洪清 +2 位作者 刘莉 王江蓉 卢洪洲 《肝脏》 2008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予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的血脂代谢变化和脂肪肝发病情况及临床对策。方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HAART方案为(d4T+3TC+EFV),比较抗病毒...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予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的血脂代谢变化和脂肪肝发病情况及临床对策。方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HAART方案为(d4T+3TC+EFV),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空腹血脂变化(包括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肪肝发病情况,对照组观察随访指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HAART治疗前后血甘油三脂分别为(1.44±0.35)mmol/L和(2.10±0.54)mmol/L(P<0.01),总胆固醇分别为(3.91±0.86)mmol/L和(5.45±0.87)mmol/L(P<0.01),血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1.26±0.21)mmol/L和(1.22±0.05)mmol/L(P>0.05),血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2.29±0.33)mmol/L和(3.11±0.29)mmol/L(P<0.01)。治疗组49例患者到2006年7—8月B超肝脏检查累计发现脂肪肝9例。对照组随访过程中血脂无明显变化,没有发现脂肪肝。结论治疗组患者HAART后血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抗病毒治疗前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无显著变化。影像学B超诊断脂肪肝发生率为18.3%(9/49)。提示HAART与血脂代谢异常及脂肪肝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联合反转录病毒治疗 高脂血症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斌 苟伟斌 +3 位作者 李彬 余爱玲 李莉 屠爱霞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9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HARRT)艾滋病患才(HIV/AIDS)的生存质量,为提高随访管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现住址为正在接受HAART治疗332例HIV/AIDS一般人口学信息,采用MOS-HIV量表对... 目的了解甘肃省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HARRT)艾滋病患才(HIV/AIDS)的生存质量,为提高随访管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现住址为正在接受HAART治疗332例HIV/AIDS一般人口学信息,采用MOS-HIV量表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生存质量评价,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HAART治疗HIV/AIDS总体健康感、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最终评分地区间存在差异(F=10.760,P<0.0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总体健康感、生理健康评分较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高(t=2.642,P<0.01);HIV期总体健康感高于艾滋病期(t=2.601,P<0.05),CD4水平大于350个/mm^3者总体健康感、心理健康最终评分均较少于350个/mm^3者高(FGH=4.974,P<0.01,FMHS=4.739,P<0.01)。结论HAART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低,应提高HIV/AIDS随访管理质量、心理疏导以及救助及关怀措施落实,可提高HIV/AIDS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MOS-HIV量表 高效联合反转录病毒治疗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后外周血CD_8^+CD_(38)^+T细胞与病毒载量同步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辉 胡毅文 +3 位作者 徐六妹 李丽雄 王火生 周伯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 了解艾滋病 (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 (HAART)前后外周血CD+ 3 8抗原在CD+ 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双色荧光抗体检测技术检测CD+ 8CD+ 3 8T细胞 ;用罗式核酸扩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 目的 了解艾滋病 (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 (HAART)前后外周血CD+ 3 8抗原在CD+ 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双色荧光抗体检测技术检测CD+ 8CD+ 3 8T细胞 ;用罗式核酸扩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血浆病毒载量 (VL)。结果 HAART后 2周内CD+ 8CD+ 3 8T细胞数与VL开始同步下降 ,12周后 83%AIDS患者的VL降至 <5 0 0拷贝 /ml,同时CD+ 8CD+ 3 8T细胞计数与治疗前相比非常明显地降低 (P <0 0 0 1)。而且 6 3%的AIDS患者在血浆VL低于检测水平时 ,其CD+ 8CD+ 3 8T细胞数仍继续下降 (与VL开始达到检测水平以下时相比 ,P <0 0 0 1)。结论 AIDS患者在HAART开始后 ,CD+ 8CD+ 3 8T细胞数与VL快速下降 ,在 2 4周左右降至正常水平 ;并且CD+ 8CD+ 3 8T细胞数在VL达到检测不到时仍继续下降 ,提示在血浆VL低于检测水平时 ,CD+ 8CD+ 3 8T细胞数能够作为判断病毒是否复制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 CD8^+ CD38^+T细胞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