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改的联合代数迭代法及其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申世安 是度芳 +1 位作者 李春芳 刘世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1-484,共4页
少数投影重建算法研究是当今图像重建算法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代数迭代法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将射线穿过像素的长度和像素的灰度综合考虑进迭代公式,有效地抑制了联合代数迭代法的边缘效应,使得重建精度大大提高... 少数投影重建算法研究是当今图像重建算法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代数迭代法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将射线穿过像素的长度和像素的灰度综合考虑进迭代公式,有效地抑制了联合代数迭代法的边缘效应,使得重建精度大大提高,并且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少数投影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重建 联合代数迭代法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网格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德堂 朱光明 张文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83-86,共4页
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即在较细的网格上进行射线追踪,以提高射线路径和旅行时的计算精度,在较粗的网格上进行层析反演成像,使网格像素上射线覆盖的最低次数达到一定要求,以提高成像质量。分析了采用这种双重网... 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即在较细的网格上进行射线追踪,以提高射线路径和旅行时的计算精度,在较粗的网格上进行层析反演成像,使网格像素上射线覆盖的最低次数达到一定要求,以提高成像质量。分析了采用这种双重网格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必要性,模型实验证实了此技术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网格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 线性插值射线追踪 联合迭代法 初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CT在既有铁路路基塌陷精细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剑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1年第5期555-560,共6页
电磁波CT法以其抗干扰能力强、探测精度高等技术优势在复杂人文环境条件下岩溶勘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以某既有电气化铁路路基塌陷抢险工点为例,运用电磁波CT技术进行精细勘察。结果表明,采用完备测量模式,... 电磁波CT法以其抗干扰能力强、探测精度高等技术优势在复杂人文环境条件下岩溶勘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以某既有电气化铁路路基塌陷抢险工点为例,运用电磁波CT技术进行精细勘察。结果表明,采用完备测量模式,发射、接收点距均为1 m,可兼顾工作效率的同时获得足够数据密度,减少网格化盲区。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低通滤波及射线角度控制等技术可消除“X”型干扰,基于反投影结果初始模型,采用联合迭代(SIRT)反演算法可快速得到稳定的视吸收系数值,获得可靠的物探异常,物探异常与钻探揭示情况基本吻合。本次研究基于大量反演数据,利用三维绘图软件对完整基岩面空间形态进行展示,查明了塌陷区平面范围及发育深度,为后续病害整治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CT 铁路路基 联合迭代法 塌陷 视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佳欣 洪启宇 郑需要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206,共19页
射线追踪方法是研究地震波在横向非均匀地壳介质中传播的重要方法.本文推导了理论走时对网格化节点速度的偏导数公式,提出了针对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数据反演的联合迭代法,并使用该方法对横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一条深地震宽角反射... 射线追踪方法是研究地震波在横向非均匀地壳介质中传播的重要方法.本文推导了理论走时对网格化节点速度的偏导数公式,提出了针对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数据反演的联合迭代法,并使用该方法对横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一条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进行了反演和解释.首先,对每一炮的观测数据进行一维反演,在此基础上插值出一个粗略的二维速度模型;然后,使用射线追踪方法计算理论走时,再根据理论走时与观测走时的拟合程度对二维模型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加接近实际的二维速度模型;最后,利用联合迭代法对观测走时进行反演,经反复迭代使所有接收点理论走时与实测走时的残差平方和最小,最终获取该剖面的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测线东段的沉积盖层明显厚于中段褶皱带和西部高原,中部褶皱带部分地区出现基岩裸露;构造转换带两侧的地层分界面近于水平层状分布,其西侧的中、下地壳内各存在一个层间速度间断面;构造转换带内存在薄厚不等的低速层,自西向东有增厚趋势.此外,龙门山断裂带的3条主断裂向下深切结晶基底,这是由于西部松潘—甘孜地块自西向东运动,受到刚性扬子地块的阻挡,沿铲式断裂向上爬升所致;而在断层上盘距地表约15km深处出现的最大剪应力极值区,正是发生汶川M_S8.0地震的震源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深地震测深 联合迭代法 速度结构 走时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电磁波CT不同初始模型成像效果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军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2年第6期868-876,共9页
井间电磁波CT成像是一种高效探测地下介质电磁特性的地球物理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中,其成像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关于初始网格模型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情况讨论不多。本文以溶洞模型为例在正演模拟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三种不同... 井间电磁波CT成像是一种高效探测地下介质电磁特性的地球物理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中,其成像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关于初始网格模型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情况讨论不多。本文以溶洞模型为例在正演模拟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三种不同的吸收系数网格初始模型,利用联合迭代法(SIRT)进行反演成像,得到三种网格初始模型下反演结果,将反演成像结果与原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网格初始模型的反演结果均能较好地反应异常体,其中采用BPT反投影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反演效果最好,水平测线值模型次之,平均值法效果较差。将三种初始模型用于实际工程的井间电磁波CT反演中,结合地质勘察钻孔对比分析,结果与模拟分析结果一致,为今后层析成像的结果解释和判断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CT 联合迭代法 初始模型 BPT反投影 水平测线值法 平均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流场的代数迭代重建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尊营 宋一中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9-1263,共5页
提出了简单自相关代数迭代重建算法(SSART)。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当前有代表性的基本代数迭代法(ART)、联合代数迭代法(SART)、改进的联合代数迭代法(MSART)以及SSART进行了计算模拟,对比分析了各种算法的模拟效果和重建精度。结果发... 提出了简单自相关代数迭代重建算法(SSART)。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当前有代表性的基本代数迭代法(ART)、联合代数迭代法(SART)、改进的联合代数迭代法(MSART)以及SSART进行了计算模拟,对比分析了各种算法的模拟效果和重建精度。结果发现,SSART的均方误差(MSE)在10-4数量级,比ART的降低了78.2%;峰值相对误差(PE)在10-2,降低了92.9%;计算程序上,SSART仅比ART多1个除数因子。所以SSART具有算法简单、重建精度高、稳定性好和自愈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自相关代数迭代法(SSART) 代数迭代法(ART) 联合代数迭代法(SART) 光学计算机 层析(O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