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PETase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
作者 刘炫伶 方婕 +3 位作者 林佳琪 王儒星 钟可尔 尹龙飞 《化工科技》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合成聚酯,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处理的土壤污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了来源于Schlegelella brevitaleapetase的基因,通过化学合成petase基因,再将其连接到...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合成聚酯,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处理的土壤污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了来源于Schlegelella brevitaleapetase的基因,通过化学合成petase基因,再将其连接到基因表达载体pET-28b上并导入E.coli BL21,成功构建出高效表达PETase的重组基因工程菌BL21-pET28b-petase。进一步对PET降解活性进行测定,t=40℃,pH=7,ρ(酶)=30μg/mL,孵育时间为18 h, PETase降解PET的效果最佳,且表现较强的酶稳定性。为PET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治理等绿色环保的处理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降解酶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petase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林青 曾军 +5 位作者 高雁 史应武 杨红梅 楚敏 娄恺 霍向东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7,共10页
为探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甜菜、番茄、玉米、马铃薯、花生和棉花6种作物,分别铺覆PBAT膜和传统PE膜种植,收获期前采集膜下土壤,测定理化性... 为探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PBAT]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选取甜菜、番茄、玉米、马铃薯、花生和棉花6种作物,分别铺覆PBAT膜和传统PE膜种植,收获期前采集膜下土壤,测定理化性质,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解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和菌群组成及预测群落功能。结果表明:同一作物(除棉花外)2种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无明显差异。所有处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同一作物2种膜下的多样性指数(棉花组谱系多样性例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群落中丰度占比较高的门有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等,属有H16、Pontibacter、Arenimonas等。多数细菌门、属丰度占比在同一作物2种膜下无显著差异(P>0.05)。化能异养、需氧化能异养、硝化作用、好氧氨氧化、含硫化合物的呼吸作用等菌群功能丰度相对较高。多数细菌群落功能相对占比在同一作物2种膜下无显著差异(P>0.05)。部分土壤理化性质和优势细菌菌群呈极显著(P<0.01)相关或显著(P<0.05)相关。同种作物铺覆PBAT生物降解膜和PE膜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基本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己二酸丁二 地膜 生物降解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拓扑结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性能
3
作者 殷杰 韩翎 +3 位作者 王珅 贾雪飞 张龙贵 祝桂香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通过溶液流延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拓扑结构带支链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Kx)薄膜,利用^(1)H NMR、GPC、TG、DSC、XRD、流变测试等方法对PBST-Kx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支化剂的引入不会影响PBST-Kx分... 通过溶液流延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拓扑结构带支链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Kx)薄膜,利用^(1)H NMR、GPC、TG、DSC、XRD、流变测试等方法对PBST-Kx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支化剂的引入不会影响PBST-Kx分子链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但随支化剂官能度的增加,PBST-Kx的支链数增加,Mn呈减小的趋势,分子量分布变宽。支化结构的引入增加了PBST-Kx的熔体黏度,使其具有更高的弹性和更长的松弛时间,且随着支化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支化度的增加,PBST-Kx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支化剂 熔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异山梨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品中异山梨醇的迁移量
4
作者 吴泽春 曾莹 +1 位作者 莫单评 李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测定异山梨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制品中异山梨醇迁移量的方法。方法考察不同色谱条件对目标物异...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测定异山梨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制品中异山梨醇迁移量的方法。方法考察不同色谱条件对目标物异山梨醇分离度的影响,选择HP-5作为分离柱,260℃为进样口温度;考察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浸泡液中异山梨醇提取的效果,橄榄油浸泡液经甲醇提取、正己烷净化并过滤后上机分析,95%乙醇和异辛烷浸泡液经过滤后直接上机测定,其他食品模拟物浸泡液用甲醇稀释后直接上机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异山梨醇在2.5~40.0 mg/L(水性模拟物)、0.6~10.0 mg/L(油脂替代溶剂模拟物)和1.5~25.0 mg/kg(油脂模拟物)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该方法对异山梨醇迁移量的检出限为0.8 mg/kg(水性模拟物)、0.2 mg/kg(油脂替代溶剂模拟物)和0.5 mg/kg(油脂模拟物),定量限为2.5 mg/kg(水性模拟物)、0.6 mg/kg(油脂替代溶剂模拟物)和1.5 mg/kg(油脂模拟物),加标回收率为92.0%~112.3%,相对标准偏差为0.2%~4.3%(n=6)。结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灵敏度和准确度高,能够满足改性PET制品中异山梨醇迁移量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山梨醇 迁移量 改性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食品接触材料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性能影响分析
5
作者 李建伟 张启纲 《塑料包装》 CAS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使用不同比例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共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性能改善,研究了PEF对PET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改善效果。力学性能表明:随着PEF含量的增加,PE... 本文通过对使用不同比例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共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性能改善,研究了PEF对PET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改善效果。力学性能表明:随着PEF含量的增加,PET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增加;阻隔性测试表明,PEF对PET阻隔性能有着较明显的提升;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试结果表明:PEF较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耐热性能好。另外使用电镜分析PEF和PET共混相容效果,表明两种材质有极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呋喃二甲酸己二醇(PEF)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pet) 热分析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化因子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酶法解聚效率的影响与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慧转 范玲玲 +2 位作者 刘嘉唯 董维亮 姜岷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6期671-684,共14页
生物酶解法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塑料废弃物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促进PET的循环再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石化资源依赖,推动塑料可持续管理和绿色经济发展。PET酶解聚效率与底物特性以及反... 生物酶解法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塑料废弃物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促进PET的循环再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石化资源依赖,推动塑料可持续管理和绿色经济发展。PET酶解聚效率与底物特性以及反应条件密不可分。为强化PET解聚效率,对PET解聚过程进行系统性、多角度的分析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常用的PET降解率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系统综述PET解聚过程中涉及的PET解聚酶的修饰和改造策略、底物性质(比表面积、结晶度等)的影响以及不同解聚环境条件(温度、pH等),并总结改善酶促PET解聚的多种策略,希望为后续PET生物降解的有效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而推动环保型PET废弃物生物酶解法处理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pet) 酶法解循环 pet 废塑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50改性的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镁/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孟祥亮 武钰铃 +1 位作者 曹成林 张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7,共6页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MgO/Ag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基质中制备改性PBST/MgO/Ag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进...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MgO/Ag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基质中制备改性PBST/MgO/Ag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纳米粒子与PBST基质的相容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显著提高。此外,复合薄膜还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B)的抑菌率均超过99%。在保鲜实验,使用3%改性抗菌剂所制复合膜(K5-PMA-3)包裹的樱桃番茄的质量损失率仅为5.6%。所有这些性能表明,制备的生物膜作为食品包装薄膜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氧化镁 表面改性 抗菌活性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1期185-189,共5页
文中以选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研究对象,通过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试验,考察其处于粉末状与颗粒状两种不同形态并以不同含量、不同方式掺入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不适用于PET塑料对沥青混合料的改... 文中以选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研究对象,通过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试验,考察其处于粉末状与颗粒状两种不同形态并以不同含量、不同方式掺入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不适用于PET塑料对沥青混合料的改性,建议将PET以干法掺入沥青混合料中且推荐掺量区间为3%~6%;颗粒状与粉末状PET对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且提升幅度相似,但其均会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产生劣化影响,控制掺量在6%以内可满足规范水稳定性技术要求;同一掺量下,颗粒状PET对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提升优于粉末状PET.综合而言,推荐使用PET颗粒进行沥青混合料干法改性且最佳推荐掺量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pet)塑料 形态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融包覆制备缓释肥的研究
9
作者 林叶春 令狐昌开 +4 位作者 龙勇 符德龙 冯小芽 李洪勋 罗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89,共8页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进行增塑,进一步提高熔体流动性,使PBAT改性材料能够在120℃下用简单的搅拌工艺对复合肥颗粒进行环境友好的无溶剂熔融包覆,在此基础上填充一定量的疏水钙镁磷肥粉提高缓释效果,得到包膜完整且达到缓释要求的缓释复合肥,并对包膜形态进行评估,对缓释肥料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钙镁磷肥粉的填充显著增强了缓释性能,在土柱淋溶实验中,24 h的养份释放低于15%,28 d养份累计释放约为80%,养份持续释放达20 d以上,为经济便捷地制备绿色环保的缓释肥提供借鉴,也为拓展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钙镁磷肥 熔融包覆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淀粉材料迁移物的体外肾毒性
10
作者 王旭锴 陈聪颖 +4 位作者 让一峰 肖雪蔓 李银焕 王俊明 柳春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94,共12页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迁移物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sirtuin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l alpha,PGC-1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介导的肾脏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迁移物能够增加HK-2细胞的肾脏损伤分子1质量浓度,升高炎症因子水平和降低抗氧化因子水平。同时,迁移物能够上调HK-2细胞p-AMPK/AMPK比值,下调p-mTOR/mTOR比值和SIRT1、PGC-1α、NRF1、TFAM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表明,PBAT-改性淀粉材料在接触不同种类食品模拟液时,其迁移物会诱发HK-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并且可能通过AMPK通路介导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肾损伤,从而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改性淀粉共混材料 迁移物 肾损伤 氧化应激和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补强生物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性能
11
作者 傅国娟 胡嵩 史新妍 《弹性体》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了应对塑料废物的堆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以生物可降解性塑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采用新型纳米填料(聚乙酸乙烯酯接枝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简称CNC-PVAc)作为补强材料,探究了其用量对PBAT复合材... 为了应对塑料废物的堆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以生物可降解性塑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采用新型纳米填料(聚乙酸乙烯酯接枝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简称CNC-PVAc)作为补强材料,探究了其用量对PBAT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C-PVAc在PBAT中实现了纳米级分散,改变了PBAT的结晶动力学,提高了PBAT/CNC复合材料结晶结构的完整性;随着CNC-PVAc用量增加,PBAT/CNC的力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CNC-PVAc用量为1份时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18.7 MPa,相比于纯PBAT,提高了49.6%;适量CNC-PVAc的加入提高了PBAT的阻隔性能,在保证PBAT可降解的基础上实现了PBAT综合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 纳米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系统和金属组稳态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解宏鑫 费钰茜 +6 位作者 曹浩楠 陈瑞 崔丽巍 陈栋梁 于永亮 李柏 李玉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8-1065,共8页
纳米塑料(NPs)是全球关注的新兴污染物,然而有关它们对陆生植物毒性的知识仍然有限。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nPET)对水稻幼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 mg/L)的nPET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水稻... 纳米塑料(NPs)是全球关注的新兴污染物,然而有关它们对陆生植物毒性的知识仍然有限。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nPET)对水稻幼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 mg/L)的nPET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水稻根中的MDA含量和SOD活性都明显增加,GPx活性变化主要反映在水稻茎部和叶片,表明nPET会干扰水稻光合作用系统,并引发氧化应激。此外,nPET还改变水稻幼苗中钙(Ca)、锰(Mn)、铁(Fe)、镍(Ni)和锌(Zn)的含量,表明暴露于nPET会影响植物体内的金属组稳态平衡。总之,nPET会影响水稻苗的光合作用,造成氧化损伤,并干扰体内金属组的稳态平衡,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纳米塑料 微塑料 水稻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低聚物组成的双检测器色谱法分析
13
作者 李丽娜 高峰 +2 位作者 王勇军 陈文兴 吕汪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中的低聚物会显著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终端产品的品质。为探究PET中低聚物的组成,通过一步沉淀法提取PET中的低聚物,借助超高效聚合物色谱(AP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和示差折光检测器(RID)对自制的低...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中的低聚物会显著影响其加工性能和终端产品的品质。为探究PET中低聚物的组成,通过一步沉淀法提取PET中的低聚物,借助超高效聚合物色谱(AP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和示差折光检测器(RID)对自制的低聚物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标定,由外标法拟合各组分的标准曲线,建立定量检测低聚物组成的方法。结果表明:在240 nm吸收波长下,可获得分离度高且重复性好的低聚物色谱图;在测定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相对标准偏差RSD<2.00%,方法的线性关系及重复性良好。对未知浓度的试样进行检测可知,PET纤维中的低聚物包括环状二聚体、含一个二甘醇的环状二聚体、环状三聚体、环状四聚体,其中以环状三聚体和环状四聚体为主;所测试样品中,物理法再生PET中低聚物总含量最多,原生PET次之,化学法再生PET中低聚物含量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pet) 超高效合物色谱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示差检测器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离聚物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荧光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胡晨曦 茹越 +3 位作者 戚桂村 高易 高达利 张晓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0-1428,共9页
以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马来酸酐离聚物并将其用于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利用荧光光谱法、FTIR、DSC等方法研究了它的荧光性能及对PET荧光、非等温结晶性能及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 以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马来酸酐离聚物并将其用于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利用荧光光谱法、FTIR、DSC等方法研究了它的荧光性能及对PET荧光、非等温结晶性能及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酐离聚物具有荧光性能,将其加入PET后,PET改性物的荧光强度增加、结晶温度升高。Jeziorny法和Mo法计算结果表明,加入马来酸酐离聚物后,PET改性物的结晶速率、晶体生长维数增加,且马来酸酐离聚物添加量越高,PET改性物的结晶改善效果越好,马来酸酐离聚物可增加PET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马来酸酐共 成核剂 荧光 非等温结晶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聚体的沉淀分离提纯与开环聚合
15
作者 高倩倩 王松林 +2 位作者 刘明 李院院 包永忠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3期217-225,共9页
通过低溶液浓度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解聚成环(CDP)反应可制备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聚体(CET),但解聚粗产物组成复杂,影响CET高值化应用。本研究对PET解聚产物进行选择性沉淀分离提纯,研究了沉淀温度、沉淀剂种类等对CET... 通过低溶液浓度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解聚成环(CDP)反应可制备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聚体(CET),但解聚粗产物组成复杂,影响CET高值化应用。本研究对PET解聚产物进行选择性沉淀分离提纯,研究了沉淀温度、沉淀剂种类等对CET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了纯化CET的热性能和开环聚合行为。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沉淀剂时,选择性沉淀得到的CET中线性低聚物和催化剂残留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沉淀温度为30℃时线性低聚物和催化剂残留量较低;以正己烷等饱和烷烃为沉淀剂,沉淀温度为30℃时,可得到不含线性低聚物组分的CET,且以正己烷为沉淀剂,CET收率最高(72.69%)。纯化CET在不加催化剂或添加1%(质量分数)三氧化二锑催化剂、320℃下开环聚合8 min,可分别制得特性黏数为0.56 dL/g和0.64 dL/g的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成环 环状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选择性沉淀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纬编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晨曦 万爱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 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参数的纬编单面面料对运动休闲T恤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开发了13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通过对PBT/PET纬编单面针织物的透气率、透湿量、热阻、水分蒸发速率和液态水分管理能力这5个指标进行测试,探究织物组织结构和单丝线密度对织物厚度、面密度、孔隙率及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在表征5个单项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灰色聚类分析对这13款纬编单面运动T恤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织物的组织结构、厚度、单丝线密度、孔隙率以及面密度与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显著相关;组织结构为平纹、单面提花(1)和单珠地网眼的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较好,因此更适合应用于运动休闲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单面T恤面料 热湿舒适性 透气性 透湿率 聚对二甲酸丁二醇/聚对二甲酸乙二醇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碳点热解法制备及其在阻燃改性中的应用
17
作者 邴琳涵 王锐 +3 位作者 吴雨航 刘博同 黄寒江 魏建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能,以PET废弃物为前驱体,采用热解法制备了PET基碳点(PET-CDs),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将其与PET混合制备PET复合物(PET-CDs-PET)。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PET-CDs进行...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阻燃性能,以PET废弃物为前驱体,采用热解法制备了PET基碳点(PET-CDs),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将其与PET混合制备PET复合物(PET-CDs-PET)。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PET-CDs进行结构分析,借助荧光光谱仪、紫外分析仪研究了PET-CDs的光学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及锥形量热探究了不同添加量下PET-CDs对PET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材料强力测试仪研究了PET-CDs-PET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ET-CDs的荧光为激发波长依赖型,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分别为320 nm和420 nm,荧光量子产率为25.73%;当PET-CDs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时,LOI值达30%,UL-94等级达到V-2级,总热释放量及总烟释放量略有降低,CO释放峰值下降42%,CO_(2)释放峰值下降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碳点 热解 阻燃改性 共混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模板法构筑多孔高吸湿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18
作者 胡超凡 顾殿宽 +4 位作者 吴伟 韩俊峰 李继丰 封其春 杜兆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7,共7页
本研究通过双螺杆挤出工艺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CaCO_(3)微粒共混制备成母粒,经熔融纺丝和酸处理制得具有多孔结构的再生PET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多孔结构的再生PET纤维的回潮率达到1.36%,这是公定回潮率的4.5倍。所制... 本研究通过双螺杆挤出工艺将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CaCO_(3)微粒共混制备成母粒,经熔融纺丝和酸处理制得具有多孔结构的再生PET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多孔结构的再生PET纤维的回潮率达到1.36%,这是公定回潮率的4.5倍。所制备的多孔再生PET纤维具有孔隙分布均匀、可纺性高和亲水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多孔纤维 回潮率 CaCO_(3) 熔融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晶行为改性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美珍 赵恬娇 +6 位作者 董亚鹏 崔文举 宁丁怡 郝新宇 曾思梦 林福华 王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8,共8页
本文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结构带来的结晶行为特性出发,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PET结晶行为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共聚改性、共混改性、扩链反应改性、加工条件改性、多种协同作用改性等方面。其中,共聚改性可通过柔性... 本文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结构带来的结晶行为特性出发,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PET结晶行为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共聚改性、共混改性、扩链反应改性、加工条件改性、多种协同作用改性等方面。其中,共聚改性可通过柔性链段的引入改变PET分子链的规整性,使其聚集态结构更加稳定,但其制备流程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共混改性可通过异相成核的方式改善PET的结晶行为,但其与PET界面相容性较差的问题仍对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扩链反应改性后的PET具有优异的结晶性能,但其对力学性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加工条件改性虽没有额外化学品的添加,但其宏观性能的改变限制了PET的应用范围。多种协同作用改性通过优势互补使得PET的结晶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其复杂的作用机理仍有待明确。最后,指出目前PET改性方法和改性剂应用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优化改性PET专用助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改性 结晶行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共聚酯PBCAT
20
作者 王婧茹 严娟 +4 位作者 许铭育 郭国民 魏锋 王应民 武建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8,共10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但PET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为缓解该问题,文中对废弃PET进行解聚回收并将产物转化为新型可生物降解共聚酯。首先确定了以丁二醇(1,4-BDO)为醇解...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但PET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为缓解该问题,文中对废弃PET进行解聚回收并将产物转化为新型可生物降解共聚酯。首先确定了以丁二醇(1,4-BDO)为醇解剂的最佳醇解条件,PET的解聚率可达99%,醇解产物的实际产率可达理论产率的80%。借助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等,证明醇解产物主要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少量的二聚、三聚体(记为BHBT)。分别以醇解产物BHBT及对苯二甲酸(PTA)为原料制备了新型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环己烷二甲醇酯(分别记为rPBCAT和PBCAT);分析对比了rPBCAT和PBCAT的结构及性能,发现BHBT可以替代PTA参与共聚反应,rPBCAT具有与PBCAT相同的化学结构,rPBCAT具有同样优良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其T-5%为344.2℃,拉伸强度为9.98 MPa,断裂伸长率达726.7%。综上表明,废弃PET可成功回收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新型共聚酯,为解决非降解型聚酯的白色污染提供了新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二元醇解 可降解共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