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麸皮硒化多糖的肝保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吕青青 陈寒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4-699,共6页
为了探讨硒化改性对小麦麸皮多糖生理活性的影响,文章以麦麸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法和DEAE纤维素-52层析法分离得到一多糖组分,命名为W2。利用HNO_(3)-Na_(2)SeO_(3)法改性获得富硒产物SeW2-3,并研究其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 为了探讨硒化改性对小麦麸皮多糖生理活性的影响,文章以麦麸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法和DEAE纤维素-52层析法分离得到一多糖组分,命名为W2。利用HNO_(3)-Na_(2)SeO_(3)法改性获得富硒产物SeW2-3,并研究其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活性。结果表明:与天然的小麦麸皮多糖相比,小麦麸皮硒化多糖SeW2-3具有更强的保肝活性;与模型组相比,硒化多糖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且丙二醛(MDA)的量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硒化多糖组小鼠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降低,且肝脏中Caspase-3和Caspase-8相对活性显著降低。该文结果表明SeW2-3具有显著的肝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麸皮 多糖 硒化多糖 肝保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葛菜种子中1个新的酚苷类化合物及其肝保护活性研究
2
作者 王柯莉 侯勇 +4 位作者 马国需 许旭东 闵芳芳 宋玉清 林凤梅 《食品与药品》 202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 研究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种子水提取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并评价其肝保护活性。方法取诸葛菜种子20 kg,以10倍量纯水煎煮提取,所得水煎液浓缩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 目的 研究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种子水提取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并评价其肝保护活性。方法取诸葛菜种子20 kg,以10倍量纯水煎煮提取,所得水煎液浓缩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MCI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重结晶等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高分辨电喷雾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SQC)、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核奥氏效应谱(NOESY)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损伤模型对新化合物进行肝细胞保护活性评价。结果 从诸葛菜种子水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结构为诸葛菜酚苷A (1),(-)-(7S,8R,7'E)-4,7,9,4',9'-pentahydroxy-3,5,3',5'-tetramethoxy-8,4'-oxyneolignan-7'-ene-4,9'-di-O-β-D-glucopyranoside (2),7S,8R,8'R-(-)-5-methoxylariciresinol-4,4'-bis-O-β-D-glucopyranoside(3),甲基-2-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4),异它乔糖甙(5),对羟基苯丙酸(6),4-羟基间苯二甲酸(7),桂皮酸(8),原儿茶酸(9),水杨酸(10)。浓度为10μmol/L时,化合物1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作用相当,在APAP诱导的HepG2细胞损伤模型中,具有显著的肝细胞保护作用。结论 化合物1为自然界未发现过的新酚苷类化合物,命名为诸葛菜酚苷A,其具有显著的肝细胞保护活性。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诸葛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菜 诸葛菜酚苷A 新化合物 结构鉴定 肝保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柱肖菝葜中的3个2,3-二酮喹喔啉类生物碱及其肝保护活性
3
作者 杜茸茸 郭馨怡 +6 位作者 秦文杰 孙华 段秀梅 苑祥 杨桠楠 李昆 张培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3-417,共5页
从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 Gagnep.)中分离得到3个2,3-二酮喹喔啉类生物碱,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5′-(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基]核糖醇基-2,3-二酮... 从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 Gagnep.)中分离得到3个2,3-二酮喹喔啉类生物碱,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5′-(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基]核糖醇基-2,3-二酮-1,2,3,4-四氢-6,7-二甲基喹喔啉(1)、1-[2′-(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基]核糖醇基-2,3-二酮-1,2,3,4-四氢-6,7-二甲基喹喔啉(2)和1-核糖醇基-2,3-二酮-1,2,3,4-四氢-6,7-二甲基喹喔啉(3)。其中化合物1和2是新化合物,化合物3是首次从短柱肖菝葜中分离得到,通过肝保护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3具有良好的肝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柱肖菝葜 百合科 2 3-二酮喹喔啉 肝保护活性
原文传递
马齿苋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周璐 宋新龙 +3 位作者 吕军苹 贺薏帆 庞宗然 鲁碧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43,共9页
目的:探讨马齿苋保护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200 mg·kg^-1)及马齿苋高、中、低(2,1,0.5 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5 d,除正常组小鼠外,各组小... 目的:探讨马齿苋保护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200 mg·kg^-1)及马齿苋高、中、低(2,1,0.5 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5 d,除正常组小鼠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2%CCl4花生油溶液10 mL·kg^-1,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23 h后,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全自动分析法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分析差异基因及功能富集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CYP)26A1,CYP2C37,CYP2C44,CYP2C50,CYP2C54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甘油三酯(T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马齿苋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ALT,AST,TBIL,MDA水平(P<0.05),明显升高SOD活性(P<0.01),降低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程度;与正常组比较,急性肝损伤小鼠的CYP2C44,CYP2C50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马齿苋各剂量组小鼠的CYP26A1,CYP2C37,CYP2C44,CYP2C50,CYP2C54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马齿苋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色素P450相关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肝保护活性 四氯化碳急性损伤 转录组测序 细胞色素P450 小鼠
原文传递
大蓟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宁恺佳 马勤阁 +1 位作者 张肃 曹康宁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7-21,共5页
为进一步阐明大蓟的化学成分,运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Diaion-101)、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薄层色谱技术对大蓟进行提取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和参考文献等手段从中鉴定了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爵床脂素B(1),6'-羟基爵床脂素A... 为进一步阐明大蓟的化学成分,运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Diaion-101)、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薄层色谱技术对大蓟进行提取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和参考文献等手段从中鉴定了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爵床脂素B(1),6'-羟基爵床脂素A(2),6'-羟基爵床脂素B(3),山荷叶素(4),爵床脂素A(5),6-羟基-4-(4-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5-甲氧基-3,4-二氢(3R,4S)-2-醛基萘(6),6-羟基-4-(4-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3R,4S)-2-醛基萘(7),4'-去甲基鬼臼毒素(8),鬼臼毒素(9).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大蓟中分离得到.同时,本研究用D-氨基半乳糖对HL-7702细胞诱导产生毒性,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9)进行肝保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3,4,7和8(10μm)具有一定的肝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蓟 木脂素 肝保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果实中的三个新化合物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旭 邵思远 +3 位作者 冯子明 姜建双 杨桠楠 张培成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96-2501,共6页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Seph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连翘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个新的化合物,包括两个苯乙醇苷类衍生物forsyside A(1),forsyside B(2)以及一个倍半萜forsysacid A(3).通过UV,IR,H...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Seph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连翘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个新的化合物,包括两个苯乙醇苷类衍生物forsyside A(1),forsyside B(2)以及一个倍半萜forsysacid A(3).通过UV,IR,HRESIMS,一维NMR和二维NMR等波谱数据鉴定了它们的立体结构.化合物1和3的绝对构型通过比较实验和计算圆二色谱的方法进行了确定,化合物2的绝对构型通过激子手性法进行了确定.此外,对所有化合物的肝保护活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化合物2在10μmol·L^(-1)浓度下对N-乙酰基-对氨基苯酚(APAP)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苯乙醇苷衍生物 倍半萜 肝保护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