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7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CP联合LC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马振武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普定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普定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LC和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ERCP联合L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高于手术前,且研究组术后各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ERCP联合LC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手术指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钟东佳 袁阳春 +2 位作者 罗育青 林贵海 吴海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2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开腹胆囊切除术+T管引流术治...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开腹胆囊切除术+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0.48±0.17)h、住院时间(6±2)d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1)d均短于对照组的(1.37±0.32)h、(8±1)d、(5±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远期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外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且该术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小,术后能够在短期得到有效恢复,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胆道镜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开放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俞学军 陈方志 张举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选择...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均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观察中的患者采用LC联合ERCP的微创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其整个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中专开腹比例以及术后并发症,以及结石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分析。然后对其术后卧床时间、整体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其手术指标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其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中的患者其上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起来没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出血、急性胰腺炎、胆漏以及术后感染等情况,但是就发生率来讲两组相比不具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虽然对手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但是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大卫 傅继宁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10X期12-12,1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24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24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研究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残留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邵佳亮 李久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9期00074-00074,共1页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15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两组,A组均给予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B组均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肝外胆...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15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两组,A组均给予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B组均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A组中转开腹比例、术后并发症(胰腺炎、胆汁瘘、术后出血、胆管炎)以及结石残留的情况。结果 A组在术中出血与术后感染方面优于B组,其余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两组具有相似的治疗结果,且LC+ERCP组出血、感染更少,结合考虑两种治疗方法的创伤程度,认为LC+ERCP较传统外科手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ERCP 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董文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8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数字排序法,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刀...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数字排序法,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刀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对比有差异,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与ERCP同期手术对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蔡建荔 宫红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6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与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同期手术对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34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7例。A组给予L... 目的分析与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同期手术对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34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7例。A组给予LC与ERCP同期手术治疗,B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住院费用高于B组,差异均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结石残留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为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LC与ERCP同期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或结石残留等不良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 ERCP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镜联合治疗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路广 李小平 +1 位作者 张俊 杨立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43-046,共4页
了解及分析双镜联合治疗在胆囊结石(GS)伴肝外胆管结石(EBDS)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GS伴EBDS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双镜组,每组各有35人。对照组予开腹手术即开腹胆囊切除术+胆... 了解及分析双镜联合治疗在胆囊结石(GS)伴肝外胆管结石(EBDS)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GS伴EBDS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双镜组,每组各有35人。对照组予开腹手术即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形管引流术治疗,双镜组予双镜(腹腔镜+胆道镜)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双镜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肝功能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双镜组结石清除率都是100%,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双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短(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对照组和双镜组ALT、AST、GGT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术后对照组比较,双镜组ALT、AST、GGT水平显著较低(P<0.01);住院期间,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86%(8/35),双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2/35),经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 对于GS伴EBDS患者,行双镜联合治疗结石清除效果显著,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风险也大大下降,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双镜 疗效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和LCBDE+钬激光碎石分别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黄子臻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 对比在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术式中,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钬激光碎石分别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双色球法对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 目的 对比在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术式中,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钬激光碎石分别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双色球法对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2例进行分组,两组均为46例,且均进行LC,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ERCP治疗,研究组则联用LCBDE+钬激光碎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VAS)、结石复发率以及总胆红素(TBIL)与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术式中,相较于ERCP和LC联用,LC和钬激光碎石辅助下的LCBDE治疗不仅能够减轻手术对患者肝胆功能造成的损伤,并改善其围术期表现,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避免结石复发,加快体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钬激光碎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陈晓 胡春东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3期515-517,共3页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接收的68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31例对照组及37例研究组。对照组予...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接收的68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31例对照组及37例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LC联合胆管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24 h炎症指标,并发症,术后1年肝外胆管结石结石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法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4 h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肝外胆管结石复发率无差异(P>0.05)。结论 LC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能够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的结石清除效果,但LC联合胆管镜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管 开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11
作者 柳扬 范伟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肝损伤标志物[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精氨酸酶Ⅰ(ArgⅠ)、谷氨酸脱氢酶(GLDH)、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2组CRP、TNF-α、IL-1、IL-1β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TBA、α-GST、PNP、ArgⅠ、GLDH及O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vs.17.39%,χ^(2)=4.039,P=0.044)。结论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用于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效果较好,可降低血清炎性指标和肝损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胆管结石 血必净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炎性指标 损伤标志物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联合EPBD序贯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肝郁气滞型患者60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舒亚倩 张琦 +4 位作者 齐伟 于庆生 刘海韦 刘旭 黄龙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374-379,共6页
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序贯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肝郁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 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序贯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肝郁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普外科60例符合标准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ERCP联合EPBD治疗,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以对照组为基础,观察组加服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2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炎性指标、肝功能、血清胆汁生化、鼻胆管引流量、胆汁细菌培养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在临床疗效中,2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1.647,P=0.099)。2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2.108,P=0.039),观察组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指标、肝功能及血清胆汁生化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术后鼻胆管胆汁引流量均呈增加趋势,观察组术后第3、5、7d天胆汁引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汁细菌培养阴性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阴性率(5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结石复发率中观察组(6.66%)与对照组(3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联合EPBD序贯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胆道细菌,降低术后结石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ERCP EPBD 郁气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13
作者 任伟 赵鑫 张晓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酒泉市人民...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酒泉市人民医院肝胆科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施以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观察组施以LC联合ERCP。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情况、手术成功率和残石率、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和住院时间较短,禁食、排气、腹腔引流时间较少,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7.67%)较对照组(81.40%)高,残石率(2.33%)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5);术后24 h,观察组ALT、AST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C+ERCP施以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围术期情况,促康复,极大提升手术成功率,增强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ERCP+L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庆荣 景晓芳 张亚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 目的探讨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ERCP+LC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提高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ERCP+LC术后患者的健康行为,减轻疾病进展恐惧感,也能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预防结石复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达标理论 延续性护理 家庭参与式护理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4联合胆囊收缩素A受体对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靳高超 王玉 +2 位作者 任伟 刘波 赵倩 《腹部外科》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 分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胆囊收缩素A受体(cholecystokinin A receptor,CCKAR)联合对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于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内胆管结... 目的 分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胆囊收缩素A受体(cholecystokinin A receptor,CCKAR)联合对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于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后24个月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36例)和无复发组(64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RBP4、CCKA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复发组血清RBP4、CCKAR与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价值,并采用Z检验比较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 复发组与无复发组比较,TBIL、TNF-α、RBP4[(9.97±2.85) mg/L比(7.81±2.19) mg/L]显著升高(均P<0.05),CCKAR[(91.56±26.49)ng/L比(116.40±29.69)ng/L]显著降低(P<0.05);复发组血清RBP4水平与TBIL、TNF-α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3、0.498,P<0.05),CCKAR水平与TBIL、TNF-α呈负相关(r分别为-0.511、-0.576,P<0.05)。TNF-α、RBP4是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4.168、4.550,P<0.05),CCKAR是保护因素(OR=0.301,P<0.05)。血清RBP4、CCKAR水平联合预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AUC为0.905(95%CI:0.835~0.975),RBP4、CCKAR水平单独预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787(95%CI:0.696~0.879)、0.802(95%CI:0.715~0.890),二者联合预测价值较RBP4(Z=1.993,P=0.023)、CCKAR(Z=1.787,P=0.037)单独预测更高。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病人血清RBP4升高,CCKAR降低,二者联合预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胆囊收缩素A受体 复发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阳 《大医生》 2024年第9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给予胆囊结石(GS)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BDS)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诊治的160例GS合并EBDS患者,根据术... 目的分析给予胆囊结石(GS)合并肝外胆管结石(EBDS)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诊治的160例GS合并EBDS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传统开腹手术)和观察组(120例,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ALT、AST和GGT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可有效改善GS合并EBDS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肝功能,加速术后恢复,对机体刺激小,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宋金珂 田盛霞 +1 位作者 胡家艳 李卿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36-40,共5页
目的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双镜联合(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03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行双镜联合下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42例,实施... 目的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双镜联合(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03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行双镜联合下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42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石清除率]、血清应激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96.3±7.5)min和住院时间(7.5±2.1)d短于对照组的(119.2±10.2)min、(9.4±1.2)d,出血量(25.8±5.4)ml少于对照组的(46.3±6.9)ml,术后VAS评分(2.9±0.8)分低于对照组的(3.4±0.7)分(P<0.05)。术前,两组血清中TNF-α、IL-6、CRP、Co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中TNF-α、IL-6、CRP、Cor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ALT、AST、GG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ALT(43.9±4.3)U/L、AST(40.4±4.1)U/L、GGT(154.2±12.9)U/L均低于对照组的(56.9±6.4)、(49.2±5.1)、(193.3±26.5)U/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采用双镜联合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改善围术期各项指标,并使得术后应激反应得到减轻,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发症风险也大大降低,因此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疗效研究
18
作者 杨平湖 姚志华 《广州医药》 2024年第9期1049-1053,1083,共6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发肝外胆管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间就诊于南平市第一医院的8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发肝外胆管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间就诊于南平市第一医院的8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LC联合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治疗,观察组给予LC联合ERCP、EST在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血管紧张素水平、肝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的(t=12.440,P<0.001),观察组手术用时、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血管紧张素1-7(Ang1-7)、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无患者发生胆漏、结石残留,对照组胆漏、结石残留发生率分别为5.00%、2.50%,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血、胆道感染生率分别为4.35%、2.17%低于对照组10.00%、5.00%,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可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管结石 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腹部CT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研究
19
作者 雷兰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4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腹部CT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广东省顺德新容奇医院诊疗的146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均实施MRCP、腹部CT检查,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 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腹部CT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广东省顺德新容奇医院诊疗的146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均实施MRCP、腹部CT检查,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一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及对不同直径与不同类型结石的检出率。结果: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检出阳性140例、阴性6例;经腹部CT诊断,检出阳性105例、阴性41例;经MRCP诊断,检出阳性114例、阴性32例;经MRCP联合腹部CT检测,检出阳性138例,阴性8例;腹部CT联合MRCP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两种方法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方法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联合诊断略高于单一诊断。腹部CT联合MRCP检测直径≤8 mm、> 8 mm结石检出率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部CT联合MRCP对单纯胆管结石、单纯胆囊结石、单纯肝内胆管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两者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方法对胆囊合并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过程中,为患者实施腹部CT联合MRCP检测,其应用成效显著优于单一检查,可有效知晓结石直径、类型,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腹部CT 结石直径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丁宏 赵志强 张庆钊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济南市钢城区人民医院、济南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就诊的5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5,行纤维胆道镜联...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济南市钢城区人民医院、济南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就诊的5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5,行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n=25,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53.66±17.74)mL、术后排气时间为(2.93±0.65)d、住院时间为(5.70±0.84)d,均少于对照组的(98.43±23.65)mL、(4.32±0.86)d、(7.64±1.4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19、6.447、5.849,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4.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 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减轻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纤维胆道镜 腹腔镜 免疫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