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胡震霆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信迪利单抗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肝癌标志物(G73、AFP-L3及AFP)及细胞凋亡因子(sFas、sFasL及Caspase-3)水平.[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肝癌标志物及sFas、sFas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肝癌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贝伐珠单抗 信迪利单抗 肝癌标志物 细胞凋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肝癌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松泽 周展骥 +2 位作者 陈振侬 谭维中 洪瑞香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对197例原发性肝癌、良性肝胆疾病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进行AFP异质体、γ-GTP-Ⅱ、5'-NPD-V、Ⅵ、GPDA及AFP测定.结果: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检出率为98.10%,在AFP<400μg/L组阳性率为96.27%.联合应用二种及三种标志物时,在AFP&g... 对197例原发性肝癌、良性肝胆疾病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进行AFP异质体、γ-GTP-Ⅱ、5'-NPD-V、Ⅵ、GPDA及AFP测定.结果: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检出率为98.10%,在AFP<400μg/L组阳性率为96.27%.联合应用二种及三种标志物时,在AFP>400μg/L组,以AFP异质体+GPDA、AFP+GPDA+γ-GTP-Ⅱ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7.61%和100%;在AFP<400μg/L组,以AFP异质体+5'-NPD-V、Ⅵ和AFP异质体+γ-GTP-Ⅱ+5'-NPD-V、Ⅵ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3.55%和9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 肝癌标志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标志物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孟宪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4-6,共3页
肝癌标志物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孟宪镛一.甲胎蛋白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国内学者认为甲胎蛋白(AFP)>500μg/L持续1月或AFP200~500μg/L持续2月,在排除其他引起AFP增高的因素后,结合定位检查,即可作出肝... 肝癌标志物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孟宪镛一.甲胎蛋白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国内学者认为甲胎蛋白(AFP)>500μg/L持续1月或AFP200~500μg/L持续2月,在排除其他引起AFP增高的因素后,结合定位检查,即可作出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已知A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原发性肝癌 肝癌标志物 异质体 诊断价值 阳性率 中华消化杂志 肝癌特异性 早期诊断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标志物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陆士中 顾公望 《医学研究杂志》 1991年第1期6-8,共3页
迄今已发现了甲胎蛋白(AFP)、LCA结合性AFP亚型、岩藻糖酰化AFP亚型、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癌胚同功铁蛋白(或酸性铁蛋白)、肝癌特异性α<sub>1</sub>-抗胰蛋白酶(α<sub>1</sub>-ATI或AATI)、肝... 迄今已发现了甲胎蛋白(AFP)、LCA结合性AFP亚型、岩藻糖酰化AFP亚型、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癌胚同功铁蛋白(或酸性铁蛋白)、肝癌特异性α<sub>1</sub>-抗胰蛋白酶(α<sub>1</sub>-ATI或AATI)、肝癌特异性r-谷氨酰转肽酶(r-GTP或r-GTⅡ)、醛缩酶同功酶A(ALD-A)、ATM、碱性磷酸酶同功酶(ALP-1)等肝癌特异性标志物,以及许多与肝癌有关的肿瘤标志物[如铁蛋白(SF)、α<sub>1</sub>-抗胰蛋白酶(α<sub>1</sub>-AT或AAT)、组织多肽抗原、癌胚抗原(CEA)、α<sub>1</sub>-抗糜蛋白酶(AAC)等],对各种标志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比较,筛选出应用价值高的标志物,已成为当务之急。孟宪镛等对SF、α<sub>1</sub>-AT、AAC、ALP-Ⅰ、γ-GTⅡ、γ-谷氨酰转移酶(G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标志物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组织多肽抗原 岩藻糖 肿瘤标志 癌胚抗原 孟宪镛 谷氨酰转肽酶 醛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5
作者 陆士中 《医学研究杂志》 1989年第4期5-10,共6页
由于原发性肝癌诊断早期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肝癌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本文介绍近几年的研究新进展。(一)甲胎蛋白(AFP)AFP是所含电荷、分子大小、糖基结构均不同的一类糖蛋白分子。近几年致力于其糖链结构异质性研究。武田... 由于原发性肝癌诊断早期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肝癌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本文介绍近几年的研究新进展。(一)甲胎蛋白(AFP)AFP是所含电荷、分子大小、糖基结构均不同的一类糖蛋白分子。近几年致力于其糖链结构异质性研究。武田等首先发现胚胎AFP和肝癌AFP的免疫性虽未见差异,但其糖链结构可有所不同,这可根据AFP对大豆凝集素(ConA)和小扁豆凝集素(LCA)亲和性的差异进行分类。小林道男等通过植物血凝素的交叉吸附电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标志物 糖链结构 原发性肝癌 小扁豆 甲胎蛋白 良性肝病 CONA 异常凝血酶原 肝癌患者血清 早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进展
6
作者 武长恩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7期150-150,共1页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为恶性肿瘤之首。迄今为止,诊断PHC的标志物甚广,如AFP、AFP异质体、血清酶学、铁蛋白、血清唾液酸,血免疫抑制性蛋白,自身抗体,分子生物学检测P53基因等。现就其标志物对诊断PHC...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为恶性肿瘤之首。迄今为止,诊断PHC的标志物甚广,如AFP、AFP异质体、血清酶学、铁蛋白、血清唾液酸,血免疫抑制性蛋白,自身抗体,分子生物学检测P53基因等。现就其标志物对诊断PHC意义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标志物 检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成像技术与肝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彦飞 刘敏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6-80,共5页
质谱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展现出可靠的价值,它可以利用离子质荷比的特性发现各种已知和未知分子,并获取这些分子的空间信息,使得分子检测更加精准可靠。肝细胞癌起病隐匿,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难以根治,而且现有诊断方法主要靠活... 质谱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展现出可靠的价值,它可以利用离子质荷比的特性发现各种已知和未知分子,并获取这些分子的空间信息,使得分子检测更加精准可靠。肝细胞癌起病隐匿,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难以根治,而且现有诊断方法主要靠活组织检查,易给病患带来痛苦和压力。因此,发现一种可以早期诊断肝癌的标志物十分必要。质谱成像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成像技术 肝细胞癌 肝癌标志物 质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肝癌标志物被发现
8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259-259,共1页
哈医大药学院朱大岭教授课题组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下,首次发现羧酸酯酶-2(hCE-2)在肝癌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减少,从而为原发性肝癌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此项成果近日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键词 肝癌标志物 科技攻关计划 标志 肝癌患者 羧酸酯酶 肝癌诊断 科技进步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标志物——人肝癌组织中碱性酸磷酶糖链结构分析
9
作者 傅红梅 《国外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 2000年第2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肝癌标志物 碱性酸磷酶 肝癌组织 糖链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标志物的最新临床应用进展
10
作者 陈进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47-150,共4页
按照世界卫生机构国际恶性肿瘤疾病研究署发布的世界上最新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统计分析报表(LOBOCAN00)显示,原发性肝癌患病率居恶性肿瘤疾病第六位。HCC已经强烈危及到人体健康,因此作好对HCC的三级预防工作必不可少。各种人体血清中肿... 按照世界卫生机构国际恶性肿瘤疾病研究署发布的世界上最新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统计分析报表(LOBOCAN00)显示,原发性肝癌患病率居恶性肿瘤疾病第六位。HCC已经强烈危及到人体健康,因此作好对HCC的三级预防工作必不可少。各种人体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对HCC的检测有着一定重要性,而最新研究与发展的液体切片检查技术也是目前检测技术的重大进展,与各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HCC的治疗与预后评估、和对早期HCC的筛选都有着巨大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标志物 临床应用研究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进展
11
作者 向雪琼 《基层医学论坛》 2006年第4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肝癌标志物 实验室检测 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AFP异质体 分子生学检测 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 血清唾液酸 血清酶学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早期血清标志物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嵘 罗小玲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世界肿瘤死亡第二位,肿瘤标志物是诊断早期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各种新的肿瘤标志研究进展迅速,在诊断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或复发和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各具优势,本文就以上最具...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世界肿瘤死亡第二位,肿瘤标志物是诊断早期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各种新的肿瘤标志研究进展迅速,在诊断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或复发和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各具优势,本文就以上最具代表性的肝癌标志物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清标志 肝癌早期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癌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附... 被引量:7
13
作者 沈鼎明 沈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3-226,共4页
关键词 肝癌标志物 肝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检验中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颜培莉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1期120-122,共3页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01月01日~2022年12月31日我院接诊的22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在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1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原发性...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01月01日~2022年12月31日我院接诊的22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在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1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原发性肝癌肿瘤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甲胎蛋白、γ-谷胺酰转肽酶、血清胆碱酯酶、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应用在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检验中,能够检测出来肿瘤生物标志物,同时提升各项阳性检测率,对肿瘤的早期筛查、临床诊断、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 原发性 肝癌肿瘤标志 化学发光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肝癌血清标志物在罗氏E601和贝克曼DXI800检测系统的评估比较
15
作者 郭锋 汪显运 方星星 《哈尔滨医药》 2021年第5期105-106,共2页
目的比较罗氏E601和贝克曼DXI800检测3种肝癌血清标志物的评估结果。方法收集180例肝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以罗氏E601为比对方法(A),贝克曼DXI800为实验方法(B),检测患者血清样本中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 目的比较罗氏E601和贝克曼DXI800检测3种肝癌血清标志物的评估结果。方法收集180例肝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以罗氏E601为比对方法(A),贝克曼DXI800为实验方法(B),检测患者血清样本中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对比分析两组实验数据,计算相关系数r、预期偏差及相对偏差。结果罗氏E601与贝克曼DXI800检测AFP、CEA、CA199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9、0.9991、0.9937,均大于0.95,相关性较好,实验数据可接受。两系统检测的3种肝癌血清标志物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及相对偏差较小,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两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良好,能够满足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血清标志 罗氏E601 贝克曼DXI800 评估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麦芽对二乙基亚硝胺所致大鼠肝癌、伴癌综合征及血糖调节相关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家国 赵洪进 +2 位作者 刘艳娟 刘永旺 王小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5,共6页
雄性SD大鼠233只,随机分成6组.组Ⅰ~组Ⅲ为富硒麦芽(SEM)处理组,日粮中添加SEM使硒含量分别为0.3、1.0、3.0 mg·kg-1;组Ⅳ~组Ⅵ,分别为亚硒酸钠(SS)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日粮中添加SS至硒含量分别为3.0、0.1、0.1 mg·kg... 雄性SD大鼠233只,随机分成6组.组Ⅰ~组Ⅲ为富硒麦芽(SEM)处理组,日粮中添加SEM使硒含量分别为0.3、1.0、3.0 mg·kg-1;组Ⅳ~组Ⅵ,分别为亚硒酸钠(SS)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日粮中添加SS至硒含量分别为3.0、0.1、0.1 mg·kg-1.组Ⅰ~组Ⅴ,饮水中添加二乙基亚硝胺(DEN,100mg·L-1)诱癌,连续16周.18周末采血、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肝脏形态学、肝癌标志物、肝功能、血糖、血钙及血糖调节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发现,某些剂量的SEM能显著地减少肝癌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目,降低肝癌标志物甲胎球蛋白、谷胱甘肽-硫-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含量,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抑制血糖水平下降和血钙升高,提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等激素水平并改变其相对关系,且作用显著强于SS组.血糖与上述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SEM比SS能更有效地抑制DEN所致肝损伤,延缓肝癌进程,保护肝脏;肝癌大鼠低血糖症、高血钙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麦芽 大鼠 血糖 血钙 肝癌标志物 激素 伴癌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特异性GGT诊断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沈卫东 黄介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9-1122,共4页
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及其同工酶作为肝癌的标记物日益受到重视,GGT-Ⅱ已成为AFP以外的最佳肝癌标志物,并在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有了较多新的进展.本文就GGT基因的分子结构和基因构成、肝内分布特点及... 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及其同工酶作为肝癌的标记物日益受到重视,GGT-Ⅱ已成为AFP以外的最佳肝癌标志物,并在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有了较多新的进展.本文就GGT基因的分子结构和基因构成、肝内分布特点及肝癌时的异常表达机制、检测及临床价值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特异性 T诊断 Γ-谷氨酰转移酶 肝癌标志物 GGT-Ⅱ GGT基因 分子结构 临床应用 检测方法 表达机制 临床价值 标记 同工酶 A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FP、AFU、GGT-Ⅱ测定对原发性肝癌检出率的比较及联合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靖 高志民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9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比较三种肝癌标志物AFP(甲胎蛋白)、AFU(α-L-岩藻糖苷酶)、GGT-Ⅱ(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Ⅱ)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阳性率及联合测定的意义,提高实验室对肝癌的检出率。方法:AFP采用放射免... 目的:比较三种肝癌标志物AFP(甲胎蛋白)、AFU(α-L-岩藻糖苷酶)、GGT-Ⅱ(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Ⅱ)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阳性率及联合测定的意义,提高实验室对肝癌的检出率。方法:AFP采用放射免疫法,AFU采用比色法,GGT-Ⅱ为电泳法。三项指标同步检测。结果:在86例PHC患者中GGT-Ⅱ81例阳性,占94.1%,若以非癌性肝病和肝外肿瘤判为假阳性,GGT-Ⅱ特异性为93.4%;在86例PHC中AFP阳性68例,阳性率为79.1%,若以非癌性肝病和肝外肿瘤判为假阳性,AFP特异性为88.9%;在86例PHC中AFU阳性54例,占62.7%,若以非癌性肝病和肝外肿瘤判为假阳性,AFU特异性为90.4%。三项联合对PHC的检出率可达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AFP AFU GGT-Ⅱ 原发性肝癌 检出率 肝癌标志物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影象学诊断进展
19
作者 全冠民 戴洪修 刘闽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58-61,57,共5页
原发性肝癌(HCC)占恶性肿瘤的第4位。其发病率男性为14.52/10万,女性为5.61/10万。HCC以往治疗效果甚差,部分原因是不能早期诊断。随着外科技术。外科解剖和诊断技术,尤其是影象学的发展以及肝癌标志物如系列癌胚抗原和AFP的测定,已能... 原发性肝癌(HCC)占恶性肿瘤的第4位。其发病率男性为14.52/10万,女性为5.61/10万。HCC以往治疗效果甚差,部分原因是不能早期诊断。随着外科技术。外科解剖和诊断技术,尤其是影象学的发展以及肝癌标志物如系列癌胚抗原和AFP的测定,已能发现小肝癌(直径1cm)和无症状肝癌;外科则可进行80%的肝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癌标志物 影象学检查 肝癌 诊断进展 癌胚抗原 碘油 肝切除 肝动脉 肝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与α-L-岩藻糖苷酶联合测定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20
作者 洪锡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1997年第S1期10-10,共1页
目前,甲胎蛋白(AFP)的测定在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较多,其敏感性和特异亦能为临床接受.但是仍有部分原发性肝癌病人,特别是直径小于5cm的肝癌病人由于AFP呈阴性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近来一些肝病专家推荐一种肝癌标志物,即α~L-岩藻糖苷酶... 目前,甲胎蛋白(AFP)的测定在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较多,其敏感性和特异亦能为临床接受.但是仍有部分原发性肝癌病人,特别是直径小于5cm的肝癌病人由于AFP呈阴性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近来一些肝病专家推荐一种肝癌标志物,即α~L-岩藻糖苷酶(AFU),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也较满意.尤其可以弥补对AFP呈阴性的小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的不足.我院采用AFP和AFU联合测定,使两个指标互相补充,提高了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岩藻糖苷酶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联合测定 肝癌诊断 慢性活动性肝炎 早期诊断率 阳性率 肝血管瘤 肝癌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