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
1
作者 何坚科 张文富 +1 位作者 吴姗姗 王振常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配合西医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配合西医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口服治疗,分别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肝纤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静脉压力梯度[肝静脉游离压(FHVP)、肝静脉锲入压(WHVP)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HA、LN、PCⅢ、Ⅳ-C、HVPG和WHV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时,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缓解其门脉高压引发的临床症状,抑制肝纤维化,降低肝静脉压力梯度,具有潜在预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柔肝化纤颗粒 肝静压力梯度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延伸护理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刘慧 郑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30-033,共4页
分析规范化延伸护理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05例,接收的时间为2022.08-2024.07期间,分组形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数量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病人采用... 分析规范化延伸护理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05例,接收的时间为2022.08-2024.07期间,分组形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数量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50例为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5例为规范化延伸护理。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SAS、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发现,采用规范化延伸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P<0.05。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接受规范化延伸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等,且生活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延伸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肝硬化高压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胃粘膜变化(50例内镜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子元 徐大毅 +3 位作者 李怀玉 阎柱 黄格非 董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89年第4期218-219,共2页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胃的变化近年来受到关注。但在实践工作中究竟有多大临床意义,目前尚无系统研究的报告。本文对我院做过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病理检查的50例肝硬化作一分析。资料与方法非选择性无近期出血的肝硬化患者50例,男37例,女1...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胃的变化近年来受到关注。但在实践工作中究竟有多大临床意义,目前尚无系统研究的报告。本文对我院做过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病理检查的50例肝硬化作一分析。资料与方法非选择性无近期出血的肝硬化患者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1岁,平均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胃粘膜病变 病理观察 纤维胃镜 活检病理检查 近期出血 胃底静曲张 慢性肝炎 充血性胃炎 活检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伴临床显著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血浆脂质组学研究
4
作者 张瀚文 吴俊嶺 +3 位作者 赵志壮 陈怡 栾哲 孙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8-584,共7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伴临床显著门脉高压(clinically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CSPH)患者的门静脉血浆脂质组学特征。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2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介入下取得门静... 目的研究肝硬化伴临床显著门脉高压(clinically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CSPH)患者的门静脉血浆脂质组学特征。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2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介入下取得门静脉血浆样本,依据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in pressure gradient,HVPG)分为CSPH组(HVPG≥10 mmHg)和非CSPH组(HVPG<10 mmHg),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平台对两组患者样本进行脂质组学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数据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以VIP>1,P<0.05且FC>1.5或<1/1.5为界值筛选差异脂质代谢物。结果CSPH组Hb、血小板和血清白蛋白低于非CSPH组,Child-Pugh评分高于非CS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等人口学信息及Hb、血小板和血清白蛋白之外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分析及OPLS-DA分析显示两组样品脂质组成模式存在差别;共筛选出48个差异脂质代谢物,包括肉毒碱、神经酰胺、半乳糖神经酰胺、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等。结论UPLC/MS平台可有效筛选出肝硬化伴临床显著门脉高压患者与非临床显著门脉高压患者中的差异脂质代谢物。该发现为充分理解肝硬化病程中的代谢改变提供了新的视野,为潜在的诊断治疗靶点发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临床显著高压 血浆 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消臌脐透贴剂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林胜文 施维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3期226-227,共2页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评估消臌脐透贴剂敷脐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消臌脐透贴剂敷脐,疗程为1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治疗前后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评估消臌脐透贴剂敷脐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消臌脐透贴剂敷脐,疗程为1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治疗前后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显著缩小,门静脉及脾静脉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消臌脐透贴剂敷脐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可使门静脉主干内径缩小、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加快。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高压诊断及治疗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病理生理学 肝硬化高压/中医药疗法 @消臌脐透贴剂/治疗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学
6
作者 Jaime Bosch 赖荣陶(译) 《肝脏》 2008年第1期58-58,共1页
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在病理学上以门脉压梯度(门脉压与下腔静脉压之差)增大以及门脉血流形成侧支循环为特征。正常门静脉压力梯度为1~5mmHg,临床上门脉高压的梯度会升高10mmHg以上。梯度在5~9mmHg之间称临床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在病理学上以门脉压梯度(门脉压与下腔静脉压之差)增大以及门脉血流形成侧支循环为特征。正常门静脉压力梯度为1~5mmHg,临床上门脉高压的梯度会升高10mmHg以上。梯度在5~9mmHg之间称临床门脉高压亚临床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病理生理学 临床综合征 压力梯度 侧支循环 血流 亚临床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源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表现 被引量:3
7
作者 纪元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Idiopathocnoncirrhoticportalhypertension,INCPH)是近来提出的名词,代替门脉性肝硬化、隐源性门脉高压、不完全间隔性硬化或再生性结节性增生(NRH)等,用来描述由于未知原因引起肝窦前性门脉高压,其特征... 特发性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Idiopathocnoncirrhoticportalhypertension,INCPH)是近来提出的名词,代替门脉性肝硬化、隐源性门脉高压、不完全间隔性硬化或再生性结节性增生(NRH)等,用来描述由于未知原因引起肝窦前性门脉高压,其特征是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非恶性腹水,侧枝循环),脾肿大,门静脉和肝静脉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非硬化高压 临床特征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8
作者 宋于生 赖卫国 +4 位作者 曾敏 谢士彪 邹嵩 谢可平 李征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77-4079,共3页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中远期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78例确诊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征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以纠正脾功能亢进... 目的:评价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中远期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78例确诊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征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以纠正脾功能亢进及缓解门静脉高压。局麻下应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后插管至脾动脉主干远端,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栓塞微粒球进行栓塞。术前及术后定期观察患者血常规(WBC、RBC、PLT)、肝功能和脾脏大小变化、门静脉主干内径变化,评估PSE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SE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明显升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术后红细胞变化不大,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个月脾脏开始逐渐缩小,3个月后明显缩小,至术后5个月,接近正常大小。术前、术后脾脏大小变化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门静脉主干内径减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PSE可纠正肝硬化门脉高压征患者的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从而减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大部切除术与脾完全切除术比较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阿依甫汗·阿汗 张日新 +5 位作者 张金辉 赵晋明 曹峻 邰沁文 季学文 温浩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690-69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脾大部切除联合断流术和脾完全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2期);MEDLINE(1966.1~2008.8);EMbase(1966.1~2008.8);CBM(1978.1~2008.8);VIP(1989.1~2008.8);CNKI(1... 目的系统评价脾大部切除联合断流术和脾完全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2期);MEDLINE(1966.1~2008.8);EMbase(1966.1~2008.8);CBM(1978.1~2008.8);VIP(1989.1~2008.8);CNKI(1994.1~2008.8)。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及会议论文集中未发表的文献。结果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36例患者,试验组68例,对照组68例。2个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表明,脾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外周血小板水平提高更低[WMD=–39.27,95%CI(–62.57,–15.97)]。另2个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表明,脾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血清Tuftsin水平更高[WMD=165.28,95%CI(159.36,171.21)]。2个研究的合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清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52,95%CI(–0.17,1.21)]。1个研究发现脾大部切除术可提高外周白细胞水平[WMD=–0.93,95%CI(–1.52,–0.34)]。1个研究显示两组血清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5,95%CI(–0.02,0.12)]。另1个研究表明脾完全切除组患者术后均发热天数长于脾大部切除组,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能维持免疫系统的储备功能,有助于保持抗感染能力。鉴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太少,质量均不高,每个研究纳入病例不多,测量指标不全面,随访时间不长,影响了本系统评价的论证强度及全面性。因此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大部切除术 脾完全切除术 断流术 肝硬化高压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朝元 何顺勇 +1 位作者 高全达 张传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肝硬化患者57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及抗Hp-IgG法测定来判断Hp感染。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组H...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肝硬化患者57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及抗Hp-IgG法测定来判断Hp感染。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组Hp感染率为31.3%,显著低于慢性胃炎组(65.5%,P<0.05)和消化性溃疡组(83.3%,P<0.05);Hp感染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无显著性相关(P>0.05);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下降(无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57.1%,有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21.0%,P<0.05;轻度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32.4%,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10.75%,(P<0.05)。结论Hp感染不是PHG的主要致病因素;肝硬化门脉高压影响Hp感染率;Hp感染与患者肝功能分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性胃病 螺杆菌 食管胃静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继武 张亿倬 +1 位作者 庄丽维 姜爱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784-3786,共3页
目的通过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的比较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洛沙坦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32例,随机分为洛沙坦(25mg/d)治疗组和普奈洛尔(30 ̄80mg/d)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 目的通过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的比较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洛沙坦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32例,随机分为洛沙坦(25mg/d)治疗组和普奈洛尔(30 ̄80mg/d)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3周时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每位患者的门静脉内径(DPV)及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对比这两种药物对门静脉压力影响。结果普奈洛尔组治疗后DPV下降、VPV增快,治疗前后的数值分别为,(14.44±1.41)mm,(7.75±1.20)cm/s及(12.13±1.49)mm,(11.25±1.82)cm/s,P<0.05。洛沙坦组治疗后DPV亦明显下降,VPV增快,治疗前后数值分别为,(14.69±1.31mm,7.50±1.22)cm/s及(12.00±1.37)mm,(11.00±1.54)cm/s,P<0.05。但两组药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笔者的研究过程中,这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有意义的不良反应。结论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洛沙坦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一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压力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洛沙坦 普奈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原位脾切除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龙安 梁辉 +1 位作者 张治中 洪德高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2-312,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脾机能亢进 切除方法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奇静断流 肝硬化患者 脾切除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肝冲剂对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辉 周大桥 +1 位作者 熊益群 贺劲松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软肝冲剂对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软肝冲剂,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总有... 目的:观察软肝冲剂对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软肝冲剂,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血清NO、ET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ALT、TBil明显降低,Alb和A/G均明显升高,门静脉内径变窄、血流量增多、血流速度变快,同时NO及ET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软肝冲剂治疗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降低血清NO、E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冲剂 肝炎 肝硬化高压 血清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尿毒症一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合代 黄骞 +2 位作者 廖志军 张明 丁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5-776,共2页
患者男,36岁。因“双下肢水肿、腹胀6年,血液透析治疗2个月”入院。6年前患者出现尿少、水肿、腹胀,半年前出现胸腔积液,间歇引流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近2个月因尿毒症行透析治疗,尿量100—200ml/d,大便如常。查体:血压180... 患者男,36岁。因“双下肢水肿、腹胀6年,血液透析治疗2个月”入院。6年前患者出现尿少、水肿、腹胀,半年前出现胸腔积液,间歇引流胸腔积液,缓解呼吸困难。近2个月因尿毒症行透析治疗,尿量100—200ml/d,大便如常。查体:血压180/100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精神可,贫血貌,肝病面容,步人病房,皮肤黏膜略黄染,结膜苍白。颈部可见深静脉留置管,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右中下肺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左肺叩诊呈清音,左肺呼吸音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部分脾栓塞术 血小板减少症 胸腔积液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兰孟东 王笑梅 +8 位作者 石晓燕 郎振为 沈冰 石晓虹 马佩卿 陈志海 张亮 王培之 成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IPH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对其肝脏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9例IPH中,5例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和黑便,3例体检...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IPH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对其肝脏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9例IPH中,5例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和黑便,3例体检发现脾大脾亢而无临床症状,1例以血管瘤入院。入院检查脾肿大7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6例,腹水征4例,贫血者6例,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9例。病理组织学显示9例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均未见假小叶形成及肝细胞坏死;9例均有不同程度汇管区纤维化,3例汇管区纤细的不全纤维间隔形成并向肝实质延伸,6例有门脉末支管壁纤维化;9例中有6例小叶内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5例肝窦有不同程度的扩张,2例肝窦扩张较明显,肝细胞萎缩,呈血管瘤样结构,2例有轻-中度肝腺胞3区大泡脂变。脾脏组织学符合淤血性脾肿大病理表现。结论IPH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相似,肝穿组织病理学可除外肝硬化,并有一定的特征。诊断时应与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窦阻塞综合征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特发性高压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及TIPS治疗特发性非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静脉曲张出血的长期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原姗姗 张欣 +5 位作者 闫媛 陈晓露 唐海灵 郭汉青 张彦亭 庄坤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特发性非肝硬化门脉高压症(idiopathic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INCPH)患者静脉曲张出血后的长期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内镜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特发性非肝硬化门脉高压症(idiopathic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INCPH)患者静脉曲张出血后的长期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2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行内镜(内镜组)或TIPS(TIPS组)治疗的INCPH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规律随访观察再出血及生存情况。结果在随访时间内,共有12例患者出现静脉曲张再出血,1年、2年、4年再出血率分别是5.0%、10.7%和3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45)。共有8例INCPH患者死亡,所有患者的1年、2年、4年生存率分别为97.4%、92.2%、7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5)。年龄(HR=1.974,P=0.038)和Child-Pugh评分(HR=2.462,P=0.034)是预测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内镜与TIPS可有效预防INCPH患者的静脉曲张再出血,且患者有较高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非肝硬化高压 曲张出血 再出血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表现与舌下络脉积分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雅 熊焰 +2 位作者 张涛 刘凌宇 孙克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通过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舌下络脉变化的相关性研究,为判断肝硬化门脉高压发展程度提供一种安全、可重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方法:观察经临床诊断和超声、内镜诊断确定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58例,研... 目的:通过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舌下络脉变化的相关性研究,为判断肝硬化门脉高压发展程度提供一种安全、可重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方法:观察经临床诊断和超声、内镜诊断确定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58例,研究食管静脉曲张分期与舌下络脉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舌下络脉量化积分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r=0.753,P<0.05)。结论:舌下络脉量化积分与食管静脉曲张呈正相关,积分越高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在判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病程及动态监测过程中,结合舌下络脉的观察能更好地评价食管静脉曲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食管静曲张 舌下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霍宏蕾 董培玲 +2 位作者 范丽娟 王曙照 单晶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219-220,共2页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是指由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另一重要出血因素[1]。为了探讨肝硬化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上消化道出血、门静...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是指由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另一重要出血因素[1]。为了探讨肝硬化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宽度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我们于2008年1~6月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6例肝硬化患者的胃镜及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性胃病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食管胃底静曲张破裂 临床分析 HYPERTENSION 高压性胃病 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宁 罗晓 +5 位作者 孙宝霞 蒋亚新 王斌 翟振兴红 白军军 季德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4期660-662,共3页
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目前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门静脉血栓(PVT)是术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并发症之一([1])。术后PVT可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恶化,门静脉压力增高,甚者小肠坏死危及生命。目前尚无可以预测血栓发生的有效指标... 脾切除贲周血管离断术目前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门静脉血栓(PVT)是术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并发症之一([1])。术后PVT可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恶化,门静脉压力增高,甚者小肠坏死危及生命。目前尚无可以预测血栓发生的有效指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7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周血管断流术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血栓形成 术后 预测 肝硬化高压 血管离断术 压力 血管断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病因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玉兰 肖文斌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化高压 病因 区域性高压 肠系膜静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