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麻醉处理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王海霞 刘忠涛 张苗苗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右美托咪定(DEX)麻醉诱导对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81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给予观... 目的探讨应用右美托咪定(DEX)麻醉诱导对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81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DEX、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和丙泊酚麻醉诱导,随后给予DEX、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滴注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DEX,其余麻醉用药与观察组相同。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结果在肝门阻断、麻醉后1 h、麻醉后6 h和麻醉后24 h时,对照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98.1±10.8)U/L、(168.5±13.2)U/L、(196.7±14.9)U/L和(179.1±13.7)U/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86.6±10.1)U/L、(124.3±11.3)U/L、(143.8±12.4)U/L和(121.3±11.5)U/L,P<0.05】,AST水平分别为(118.4±11.7)U/L、(186.3±14.0)U/L、(226.3±16.5)U/L和(192.3±15.4)U/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92.3±12.1)U/L、(133.6±13.4)U/L、(161.8±15.3)U/L和(136.8±14.0)U/L,P<0.05】,在麻醉后6 h和24 h,对照组血清TBIL水平分别为(26.4±5.1)μmol/L和(31.5±4.8)μmol/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18.2±4.8)μmol/L和(22.4±5.0)μmol/L,P<0.05】;在麻醉后1 h、麻醉后6 h和麻醉后24 h时,观察组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SOD和G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EX加入诱导麻醉能减轻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的PLC患者HIRI,可能与缓解了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细胞因子分泌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叶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因子 诱导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术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麻醉管理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馥瑞 陈莹 +2 位作者 张蕾 欧阳杰 思永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392-1398,共7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手术过程中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是导致手术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引起HIRI的机制很多,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与自噬、线粒体损伤和钙超载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围...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手术过程中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是导致手术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引起HIRI的机制很多,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与自噬、线粒体损伤和钙超载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可以减轻炎症、抑制细胞凋亡、缓解氧化应激、防止线粒体损伤,从而改善HIRI。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围术期防治HIRI相关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旨在总结HIRI主要病理机制和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未来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HIRI)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liver injury during liver resection surgery and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unsuccessful surgery,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ere are many mechanisms that can cause HIRI, includ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oxidative stress, cell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mitochondrial damage, and calcium overload.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rioperative anesthesia management can reduce inflammation, inhibit cell apoptosis, alleviate oxidative stress, prevent mitochondrial damage, and thus improve HIRI.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esthesia drug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IRI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iming to summarize the main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of HIRI and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nesthesia drug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围术期 麻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肠道菌群通过干扰小鼠海马脂质代谢调节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昼夜节律性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项红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09,共1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等肝外代谢紊乱。既往研究表明肝脏活动(如消化和吸收、合成和摄取、同化和解毒等)表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振荡,而HIRI也存在昼夜节律性差异。最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等肝外代谢紊乱。既往研究表明肝脏活动(如消化和吸收、合成和摄取、同化和解毒等)表现出显著的昼夜节律振荡,而HIRI也存在昼夜节律性差异。最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肝损伤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肠道菌群在认知功能障碍及昼夜节律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重视。基于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项红兵教授课题组深入探索了肠道菌群及昼夜节律在HIRI模型小鼠认知功能改变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性 附属同济医院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脏手术 麻醉学 同济医学院 认知功能障碍 常见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汤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铁死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桢 凌琪华 +1 位作者 王倩 方荣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观察清胰汤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清胰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清胰汤组小鼠于造模前7 d连续灌胃相应剂量药物,假手术组及模型... 目的 观察清胰汤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清胰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各清胰汤组小鼠于造模前7 d连续灌胃相应剂量药物,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以夹闭小鼠肝左叶及肝中叶动静脉血流的方法构建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以ELISA法检测血清肝酶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缺血情况;DHE荧光探针观察肝细胞活性氧(ROS)水平;酶标仪检测肝组织亚铁离子含量及脂质过氧化水平(MDA);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GPX4表达情况。结果 清胰汤中、高剂量均可以明显改善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降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P<0.05),减少肝组织缺血坏死情况,降低肝细胞ROS水平,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肝组织亚铁离子含量及脂质过氧化水平(P<0.05),恢复GPX4活性(P<0.05)。结论 清胰汤中、高剂量均可减轻模型小鼠的肝脏氧化应激,减少肝缺血坏死,改善肝功能,对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与干预肝铁死亡的发生有关,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损伤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清胰汤 铁死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通过诱导HO-1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杨轶涵 陈华梅 +2 位作者 方育 王玉鑫 展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4-22,共9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是否通过调控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活性来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是否通过调控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活性来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方法建立大鼠70%肝脏热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和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诱导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和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组(n=6)。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HE染色评估肝组织病理学损伤;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和HO-1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测定LSECs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LSECs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结果与I/R组相比,罗格列酮预处理能显著降低肝IRI大鼠ALT、AST水平(P<0.01),减少肝细胞凋亡并减轻肝组织IRI(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能上调PPAR-γ和HO-1蛋白的表达(P<0.01)。此外,罗格列酮预处理(10,30μmol/L)能改善OGD/R诱导的LSECs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ROS含量,并呈剂量反应相关性(P<0.01)。使用ZnPP阻断HO-1活性后,罗格列酮对大鼠肝IRI的保护作用均消失。结论罗格列酮通过上调HO-1活性介导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减轻大鼠肝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PPAR-Γ HO-1 窦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肝移植术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潜在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奕涵 姚伟锋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84-388,共5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传统肝移植术中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严重程度受到来自供体和受体的多方面因素影响,最严重者可导致术后早期移植肝无功能。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外泌体已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与...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传统肝移植术中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严重程度受到来自供体和受体的多方面因素影响,最严重者可导致术后早期移植肝无功能。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外泌体已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与免疫调节的能力,这一治疗作用在HIRI的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文旨在综述BMSCs及其外泌体在移植肝HIRI防治中潜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移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7nAChR介导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7
作者 黄贺鑫 王贤裕 蒙臣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18-622,F0002,共6页
目的:研究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是否介导了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中的肝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 目的:研究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是否介导了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中的肝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4只:⑴对照组(SHAM组),大鼠只暴露肝脏但不做肝缺血处理;⑵SHAM+DEX组,腹腔注射DEX(25μg/kg),之后处理同SHAM组;⑶HIRI组与⑷HIRI+DEX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或DEX(25μg/kg),后建立HIRI模型;⑸SHAM+DMSO组与⑹HIRI+DMSO组,腹腔注射DMSO,之后处理同SHAM组或HIRI组;⑺HIRI+DEX+DMSO组与⑻HIRI+DEX+MLA组,腹腔注射DMSO或MLA(α7nAChR抑制剂;4 mg/kg),之后处理同DEX+HIRI组。先使大鼠肝脏缺血1 h,再灌注6 h,制作HIRI模型。行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行肝损伤评分,检测眼球血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肝组织中的α7nAChR、JAK2、p-JAK2、STAT3、p-STAT3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SHAM+DEX组的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肝损伤评分降低(P<0.001),ALT(P<0.01)与AST(P<0.001)含量显著减少,α7nAChR、p-JAK2、p-STAT3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01)。而使用α7nAChR抑制剂使DEX处理后的肝损伤再次加重(P<0.01),ALT(P<0.01)与AST(P<0.05)含量升高,α7nAChR、p-JAK2、p-STAT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α7nAChR胆碱能抗炎通路部分介导了DEX对HIRI肝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右美托咪定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STAT3 JA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超 曾名望 +7 位作者 张文福 钟瑞蓬 蓝青海 王钰菲 陈靖 朱芸燕 张传武 梁伟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9-364,共6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间接损伤,可造成进行性肝内血栓形成/肝淤血、肝细胞凋亡、坏死等,是导致患者术后肝功能障碍和肝衰竭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围术期的转归和预后。多年来,HIRI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策略研...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间接损伤,可造成进行性肝内血栓形成/肝淤血、肝细胞凋亡、坏死等,是导致患者术后肝功能障碍和肝衰竭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围术期的转归和预后。多年来,HIRI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一直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围术期麻醉药物处理、缺血预处理及低温充氧灌注技术等措施对减轻HIRI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围术期HIRI相关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发生机制 保护策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影响的Meta分析
9
作者 陈星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6-0089,共4页
系统评价依达拉奉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肝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研究类型关于依达拉奉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检索时... 系统评价依达拉奉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肝的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研究类型关于依达拉奉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20日。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共 164只大鼠,Meta 分析结果显示,经依达拉奉治疗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与未经治疗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相比,手术后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更低 ( X2 = 505.45, P = 0.00001,I2 = 99%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也较低 ( X2 = 77.66, P = 0.003,I2 = 9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更高( X2 = 1187.57, P = 0.003,I2 = 1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肝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肝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具体表现在依达拉奉能明显的减缓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ALT、TNF-α损伤标志物的水平降低和升高抗氧化酶SOD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外泌体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润生 曲明海 +2 位作者 何伟 董鑫宇 邢雪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01-0007,共7页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在血流供应减少或者血流被阻断一定时间后恢复血供时引起的损伤,也是肝移植术和肝脏肿瘤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该过程会显著增加移植免疫排斥与感染导致的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因此,如何缓解HIRI亟待解决。外...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在血流供应减少或者血流被阻断一定时间后恢复血供时引起的损伤,也是肝移植术和肝脏肿瘤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该过程会显著增加移植免疫排斥与感染导致的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因此,如何缓解HIRI亟待解决。外泌体(exosomes,Exo)是许多细胞都可以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具有诸多特性,可以作为细胞间进行沟通的一种媒介。间充质、骨髓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因具有抗炎和抗凋亡等作用,使得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缓解和修复成为了可能,因此具有一定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外泌体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莲心碱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伟 海军 +2 位作者 宋晓雪 常虎林 杜立学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068-2072,共5页
目的:考察甲基莲心碱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10、30、60 mg/kg),每组8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给药结束... 目的:考察甲基莲心碱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甲基莲心碱低、中、高剂量组(10、30、60 mg/kg),每组8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给药结束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夹闭肝蒂60 min后再灌注6 h复制肝I/R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炎症评分,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αm RNA、IL-6 m RNA及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6以及肝组织中MDA、SOD、TNF-αm RNA、IL-6 m 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间质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炎症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甲基莲心碱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TNF-α和肝组织中TNF-αm RNA、MDA、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肝组织炎症评分降低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小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甲基莲心碱中、高剂量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病理损伤得到显著改善。结论:甲基莲心碱对肝I/R损伤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肝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莲心碱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小鼠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红梅 张建龙 +2 位作者 腾清蕾 王新星 孙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2-44,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即刻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min再...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即刻再灌注组(I/R组)、缺血30min再灌注后1h组(I/R1h)、缺血30min再灌注后2h组(I/R2h)、缺血30min再灌注后4h组(I/R4h),每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谷丙转氨酶(GTP)、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含量及观察肝脏组织HE染色,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iNOS在肝组织的表达,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结果肝脏I/R过程导致了肝脏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肝血清酶升高(P<0.01),肝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甚至有细胞坏死。病理组织学变化与GTP变化一致。肝组织iNOS在I/R组即有表达增高(P<0.01),I/R组与I组、I/R1h组与I/R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凋亡指数I/R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I/R组与I组,I/R2h组与I/R1h组、I/R4h组与I/R2h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iNOS与肝细胞凋亡指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52),P<0.01)。结论肝脏I/R损伤可引起肝组织损伤及肝细胞凋亡,肝细胞的凋亡与iNOS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粉防己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毓杰 刘忠民 +1 位作者 黄勇平 邱晓俊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4-137,144,共5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HIRI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TI组)、粉防己碱预处理组(TET组)及乌司他丁联合粉防己碱预处理组(UTI+TET组),每组8只。五组分别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 L/kg)、生理盐水(5 m L/kg)、UTI(5 m L/kg)、TET(5 m L/kg)以及UTI(5 m L/kg)+TET(5 m L/kg)。于肝缺血再灌注6 h后收集大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大鼠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大鼠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 B,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1)HIRI组、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血清LDH活性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1),HIRI组及TET组血清ALP活性均较Sham组升高(P<0.05,P<0.01),但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血清LDH及ALP活性均明显低于HIRI组(P<0.01);UTI+TET组血清LDH及ALP活性明显低于TET组及UTI组(P<0.01)。(2)HIRI组、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MPO活性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1)、GSH-Px活性均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但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低于HIRI组(P<0.01)、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HIRI组(P<0.01);UTI+TET组肝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低于TET组及UTI组(P<0.01)、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TET组及UTI组(P<0.01)。(3)HIRI组、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1);UTI组、TET组及UTI+TET组肝组织中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HIRI组(P<0.01);UTI+TET组肝组织中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UTI组及TET组(P<0.01)。结论 UTI联合TET对HIRI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体内抗氧化能力及下调肝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粉防己碱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洁 杨红梅 +1 位作者 裴瑞 王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0-701,共2页
灵芝是我国医学宝库珍品,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作用。灵芝多糖(GLP)是灵芝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最近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etap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灵芝是我国医学宝库珍品,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作用。灵芝多糖(GLP)是灵芝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最近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etap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是导致肝叶切除、肝移植术后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已有研究表明.GLP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脏、肠等有保护作用,但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复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GLP对家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为其在肝脏外科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灵芝多糖 保护作用 缺血灌注损伤 缺血灌注模型 清除氧自由基 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Sirt1-p53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苟毅 余天雾 +1 位作者 黄中荣 张雷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SD大鼠20只[体质量(200±20)g]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n=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雄性6周龄SD大鼠20只[体质量(200±20)g]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n=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RES预处理组、RES预处理+抑制剂组。建立大鼠肝脏70%热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注6 h),并提前1 h给予RES及Sirt1抑制剂(EX527)。建模后检测血清标本中ALT活力及肝组织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irt1、乙酰化p53、Bax表达水平。结果 RES能够显著降低由HIRI引起的ALT活力升高(P<0.01)并增加SOD活性(P<0.01),显著缓解由HIRI引起的肝脏病理学改变(P<0.01)和减少肝细胞凋亡(P<0.01),显著提高Sirt1和Bax mRNA表达水平(P<0.01,P<0.01),提高Sirt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1)并降低乙酰化p53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RES能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脏损伤,该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激动Sirt1-p53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sirt1-p5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PI3K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丽 任锋 +3 位作者 郑素军 张晶 陈煜 段钟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夹闭...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夹闭C57BL/6J小鼠的肝动脉和门静脉以阻断肝脏向头侧肝叶血供90 min,随后取下血管夹恢复血供,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sham)、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PTEN抑制剂bpv(HOpic)干预组(BPV+IR)、PI3K抑制剂wortmannin干预组(WM+IR).检测小鼠血清ALT水平,行肝组织病理检查,以评估抑制PTEN/PI3K对肝脏IRI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p-GSK3β的表达,分析抑制PTEN/PI3K对其下游关键效应分子AKT/GSK3β磷酸化的调控.采用定量PCR法检测炎性因子IL-12p40、IL-10及TNF-α的基因表达,分析抑制PTEN/PI3K对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血清ALT及肝组织学改变均提示,抑制PTEN使IR诱导的肝损害明显减轻,相反,抑制PI3K则使IRI加剧.随着再灌注的发生,缺血期去磷酸化的AKT/GSK3β逐渐恢复其磷酸化活性.抑制PTEN增强了再灌注触发的AKT/GSK3β磷酸化,而阻断PI3K则使其明显削弱.阻断PTEN抑制了促炎基因IL-12p40、TNF-α的表达,并使IL-12/IL-10比值下调,该结果与抑制PI3K产生的效应完全相反.结论:PTEN/PI3K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PTEN抑制和/或PI3K活化可能通过上调p-AKT/p-GSK3β以及抑制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L-精氨酸联合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放 赵不非 +4 位作者 马跃 徐岩松 李鹏 肖福斌 王宏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710-6712,共3页
目的观察L-精氨酸(L-Ar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两者分别应用和联合应用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L-Arg预处理组(L-Arg组)、SOD预处理组(SOD组)、L-Arg和SOD联合预处理组(L-Ar... 目的观察L-精氨酸(L-Ar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两者分别应用和联合应用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L-Arg预处理组(L-Arg组)、SOD预处理组(SOD组)、L-Arg和SOD联合预处理组(L-Arg+SOD组)。治疗组大鼠肝缺血前分别及联合给予L-精氨酸和SOD,再灌注后分别分析血液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切取肝脏组织测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组织病理学观察肝细胞各种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ALT、AST活性较I/R组有所降低(P<0.05),L-Arg+SOD组降低更明显(P<0.05)。和I/R组相比较,治疗组e NOS的表达、NO的量增加(P<0.05),诱导型NOS(i NOS)表达增加不明显,和I/R组相比较却有所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上各项指标在各治疗组中均以L-Arg+SOD组变化更明显(P<0.05)。I/R组示肝组织破坏明显,治疗组明显改善。结论 SOD与L-精氨酸均能够对大鼠肝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两者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L-精氨酸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导致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对策 被引量:17
18
作者 于金玲 朱江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CO2气腹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生理改变 脏器功能 胃肠道肿瘤 根治切除 操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抑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活化的Kupffer细胞产生MCP-1和MIP-1α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玮 宋越 王作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库普弗细胞中MCP-1,MIP-1α基因的表达和其分泌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对肝脏缺血/再灌注6h后的活化库普弗细胞进行分离培养,使用PGE1处理的活化的库普弗...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前列腺素E1(PGE1)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库普弗细胞中MCP-1,MIP-1α基因的表达和其分泌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对肝脏缺血/再灌注6h后的活化库普弗细胞进行分离培养,使用PGE1处理的活化的库普弗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库普弗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浓度,并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库普弗细胞中MCP-1mRNA与MIP-1α mRNA的表达。结果PGE1在体外可以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活化的库普弗细胞分泌过度的TNF-α和IL-1β,并可降低其中MCP-1mRNA和MIP-1αmRNA的表达,其效应具有剂量依从关系。结论PGE1在体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活化的库普弗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GE1可能通过直接抑制库普弗细胞的活化及其分泌炎性因子的途径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KUPFFER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季松 刘海威 张先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2-737,共6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中叶肝蒂构建70%HIRI大鼠模型。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H...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中叶肝蒂构建70%HIRI大鼠模型。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HIRI组和RGZ组,每组10只。再灌注2 h后,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表达水平,以及肝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ontent and 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HE染色检测肝病理形态;Western印迹检测肝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磷酸化修饰的PPAR-γ(p-PPAR-γ)、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 1,HO-1)、还原型辅酶/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表达量。结果:与HIRI组相比,RGZ组ALT,AST,LDH和MD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p-PPAR-γ,Nrf-2,ARE,HO-1和NQO-1表达水平,以及CAT,GPX和SOD活性均明显增高(均P<0.05),此外,肝组织肿胀和坏死以及病理损伤均明显减轻(均P<0.05),而PPAR-γ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RGZ能减轻肝HIRI,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激活Nrf2/ARE信号途径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