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G4相关性肝脏炎性假瘤合并肝组织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廖思敏 罗贵 +4 位作者 金京玉 赵倩倩 朱剑 张江林 赵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3-789,共7页
目的报道1例以多发肺、肝结节为临床表现的IgG_(4)相关性肝脏炎性假瘤(HIPT)合并肝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并复习文献,以期帮助临床医师诊治及鉴别IgG_(4)相关性肝脏炎性假瘤。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发肺、肝结节的IgG_(4)相关性疾病(... 目的报道1例以多发肺、肝结节为临床表现的IgG_(4)相关性肝脏炎性假瘤(HIPT)合并肝组织感染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并复习文献,以期帮助临床医师诊治及鉴别IgG_(4)相关性肝脏炎性假瘤。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发肺、肝结节的IgG_(4)相关性疾病(IgG_(4)-RD)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综合文献结果,总结IgG_(4)相关性HIPT和肝组织感染的临床影像特点。结果本例为64岁女性,因“纳差乏力1年余、干咳4个月”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住院,仅有肺、肝多发结节,无眼睑、腮腺、颌下腺、胰腺等受累,血IgG_(4)(14.1 g/L)及C反应蛋白(CRP,82.1 mg/L)水平均升高。肺CT提示双肺多发实性结节、边界清楚。腹部增强磁共振检查显示肝S7段结节,周围有假包膜,边界清楚,均匀强化;肝S5段结节,边界模糊,环形强化;最终肝结节通过病理和病原学宏基因测序证实S7段结节为IgG_(4)相关性HIPT,S5段结节为肝组织感染。经足疗程抗感染和甲泼尼龙、来氟米特治疗后,复查肺、肝结节基本消失。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截至2023年9月),未见IgG_(4)-RD肝脏受累同时合并感染的病例报道。目前共报道26例IgG_(4)-RD肝脏受累病例,男性居多(92.3%),平均年龄51岁,多以肝功能异常为首发症状就诊,血炎症指标正常,影像表现以单个结节多见(88.5%),边界清楚,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均可见,常同时合并胰腺、胆道受累,病理为确诊该疾病的金标准。结论本例肝内多发结节为IgG_(4)相关性HIPT与感染共存。在诊治以肝多发结节为表现的IgG_(4)-RD患者时,若结节影像学特征不一致,需考虑原发病与其他情况并存的情况,该病容易误诊,须获取病理组织帮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肝脏炎性假瘤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脓肿合并巨大肝脏炎性假瘤1例
2
作者 石项天 杨瑞 +2 位作者 李爽 乔山 王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140-143,共4页
自1953年首次报道肝脏炎性假瘤以来,该疾病的报道在不断增加,但罕见合并巨大细菌性肝脓肿(PLA)病例。肝脏炎性假瘤及肝脓肿均为肝脏炎症性病变,前者含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后者含肝脏炎性局灶坏死病变,均较难通过无创性检查与其... 自1953年首次报道肝脏炎性假瘤以来,该疾病的报道在不断增加,但罕见合并巨大细菌性肝脓肿(PLA)病例。肝脏炎性假瘤及肝脓肿均为肝脏炎症性病变,前者含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后者含肝脏炎性局灶坏死病变,均较难通过无创性检查与其他肝脏良、恶性肿瘤相鉴别,且二者之间通过影像学检查同样难以鉴别。肝脏炎性假瘤在众多肝脏良性肿瘤仅占约5%,较为少见,且目前病因尚未明确。而其大多病例最终以病理结果才得以诊断明确,误诊率高达70%以上,给患者治疗带来一定负担。肝脏炎性假瘤合并肝脓肿的患者更为罕见,且直径>10 cm罕有报道,而两种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治疗方案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该病例特点结合文献研读对该疾病综述和讨论,分析总结该类疾病相关特点,优化该疾病的诊疗过程,提供更早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肝脓肿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 肝良性肿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增强CT扫描表现
3
作者 吴鹤林 吴卉卉 沈春林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23-626,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炎性假瘤(IPL)病灶CT扫描的表现特征,尽可能帮助作出术前诊断。方法2018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32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为IPL。结果在32例IPL患者中... 目的分析肝脏炎性假瘤(IPL)病灶CT扫描的表现特征,尽可能帮助作出术前诊断。方法2018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32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为IPL。结果在32例IPL患者中,经CT平扫发现肝内病灶位于肝右叶19例,肝左叶8例,尾状叶5例;直径为2.5~5.0 cm;单发低密度病灶20例,多发病灶12例;形态多样;在平扫时,IPL呈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边缘不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见13例病灶明显强化,7例病灶周边轻、中度环形强化,6例病灶中央呈核心样强化,边缘可见“钟乳石”样或结节样强化,6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延迟期见部分病灶仍呈不同程度的轻度强化;CT扫描还可见肝内病灶旁间接征象,如胆管局限性狭窄或扩张、肝实质萎缩、门静脉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门静脉分支穿过或包绕病灶等。结论使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IPL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分析总结,以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CT平扫和增强扫描 特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俞佩佩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5期683-685,共3页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IPT-like FDCS)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滤泡树突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一般指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s...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like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IPT-like FDCS)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滤泡树突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一般指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sarcoma,FDC S),其形态学表现类似于肝脏炎性假瘤。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肝脏IPT-like FDC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滤泡树突细胞肉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MRI辨别诊断肝脏炎性假瘤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邱艳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探究采用MRI对肝脏炎性假瘤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肝脏炎性假瘤患者和3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均接受MRI扫描及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MRI诊断肝脏炎性假瘤与... 目的:探究采用MRI对肝脏炎性假瘤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肝脏炎性假瘤患者和3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均接受MRI扫描及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MRI诊断肝脏炎性假瘤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准确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76例患者中的肝脏炎性假瘤、肝内胆管细胞癌的T1WI、T2WI、DWI、ADC值、边缘强化状态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病理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的满意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MRI诊断可以有效辨别肝脏炎性假瘤与肝内胆管细胞癌,可以大幅度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满意度,为随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诊断 肝脏炎性假瘤 肝内胆管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与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静 李向红 +1 位作者 吕亚莉 宋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及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肝脏炎性假瘤及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各1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V-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检...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及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肝脏炎性假瘤及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各1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V-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症状包括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发热、肝肿大、体重减轻等。大体肿瘤呈实性,境界清楚;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波浪状排列,其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以及散在分布的大的多形性细胞,核仁明显。肝脏炎性假瘤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镜下表现均与肝脏炎性假瘤十分相似,但肿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嗜酸性,除R-S样细胞外,还可见到不少形态怪异的巨细胞,且免疫表型CD21、CD35阳性,EBER(EBV-encoded RNA原位杂交)阳性。结论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是罕见的肿瘤,诊断时需注意与肝脏梭形细胞肿瘤甚至霍奇金淋巴瘤鉴别,树突状细胞免疫标记CD21、CD35阳性,特别是EBER原位杂交阳性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肝脏炎性假瘤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13例MRI征象 被引量:12
7
作者 程伟中 严福华 +2 位作者 周康荣 蒋亚平 施伟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分析 13例肝脏炎性假瘤 (IPL)在MRSE序列和FMPSPGR序列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征象 ,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13例经手术证实的IPL ,术前均行MRI检查。行SE序列T1WI、FSE序列T2 WI和FMPSPGR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成像。... 目的 分析 13例肝脏炎性假瘤 (IPL)在MRSE序列和FMPSPGR序列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征象 ,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13例经手术证实的IPL ,术前均行MRI检查。行SE序列T1WI、FSE序列T2 WI和FMPSPGR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成像。统计病灶数目 ,观察病灶在各序列上的信号变化和强化特征。结果 共发现病灶 15个 ,在SET1WI上 ,5个病灶为等信号 ,其余 10个病灶为略低信号。在SET2 WI上 ,5个病灶为略高信号 ,10个病灶为等信号。在SE序列上病灶的边界显示不清。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 ,15个病灶均无明显强化 ,在门脉期和 /或延迟期 ,所有病灶可见到强化表现 ,如 :(1)周边环形强化 (12 / 15 ,80 .0 % ) ;(2 )小结节状强化 (6 / 15 ,4 0 .0 % ) ,位于边缘呈“钟乳石”状或位于中心呈核心状 ;(3)分隔强化 (8/ 15 ,5 3.3% )。结论 MRSE序列对IPL的检出和定性有一定困难 ,FMPSPGR多期动态增强可反映病灶的病理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磁共振成像 IPL 诊断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丛文铭 吴孟超 +3 位作者 张晓华 陈汉 董荣春 张秀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5-196,T005,共3页
本文对1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年龄较轻,平均37.2岁;男性多见,占82.4%;近65%的患者无特殊病史;76.5%的患者具有以右上腹隐痛为主的临床症状;病程较短,中位时间3个月;82.4%的结节为单... 本文对1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病年龄较轻,平均37.2岁;男性多见,占82.4%;近65%的患者无特殊病史;76.5%的患者具有以右上腹隐痛为主的临床症状;病程较短,中位时间3个月;82.4%的结节为单个,并有完整包膜;结节体积多较小,平均直径3.8cm(中位数3.2cm);发生部位以肝右叶多见,占76.5%;病变以炎性增生性纤维组织为基本结构。本文对该病的病因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误诊一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靳二虎 沈爱东 +1 位作者 马大庆 张忠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16-817,共2页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诊断 误诊 病例报告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雄伟 傅志仁 +3 位作者 丁国善 胡志前 陈学云 徐冠南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5-965,966,共2页
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tory pseudutumor of the liver,IPL)是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的局灶性病变,为临床上少见的良性病变,本院自1990年6月-2004年8月共收治8例IPL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 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tory pseudutumor of the liver,IPL)是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的局灶性病变,为临床上少见的良性病变,本院自1990年6月-2004年8月共收治8例IPL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诊断 治疗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单云峰 周伟平 +3 位作者 傅思源 姚晓平 陈汉 吴孟超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342-342,共1页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 ,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5 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该组平均年龄 4 4岁 ,男性多见 ,占 6 8%。 5 0例患者中 2 5例无明显症状 ,2 1例有右上腹疼痛...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 ,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5 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该组平均年龄 4 4岁 ,男性多见 ,占 6 8%。 5 0例患者中 2 5例无明显症状 ,2 1例有右上腹疼痛 ,4例出现发热。病灶位于右叶占 80 %。其中 84 %患者 B超表现为低回声或略低回声 ,6 6 %边界清楚 ,72 %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CT检查示均为低密度影 ,形态不规则 ,只有 19.4 %的患者增强扫描后出现不同时期的增强。 17例患者行 MRI检查 T1加权为低信号 ,不均匀 ,边缘模糊 ,质子加权为等信号 ;T2加权 4例等低信号 ,2例等信号 ,11例为略高信号 ,病灶内似有分隔 ,增强后只有 2例轻度强化。 5 0例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B超发现肝脏炎性假瘤的重要手段 ,动态 CT扫描及 MRI对于鉴别其它肝脏占位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肝脏炎性假瘤 超声检查 CT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旭 戴朝六 +3 位作者 贾昌俊 田大治 徐峰 崔凯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9例肝脏炎性假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病人 1例体检发现 ,8例因上腹部不适就诊 ;8例术前疑为肝癌 ,其中 1例合并肝硬化 ,1例疑为腹膜后恶性肿瘤 ;9例均...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9例肝脏炎性假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病人 1例体检发现 ,8例因上腹部不适就诊 ;8例术前疑为肝癌 ,其中 1例合并肝硬化 ,1例疑为腹膜后恶性肿瘤 ;9例均行手术切除。结论 肝脏炎性假瘤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 ,难以与肝癌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病理 肝切除术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肝脏炎性假瘤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永才 叶慧义 +3 位作者 高凤霄 张宏伟 蔡幼铨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对肝脏炎性假瘤 (IPL)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6例IPL的MRI表现 ,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 :病理诊断前 1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 ,3例误诊为恶性肿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 12例 :血管炎型 5例... 目的 :探讨MRI对肝脏炎性假瘤 (IPL)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16例IPL的MRI表现 ,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 :病理诊断前 1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 ,3例误诊为恶性肿瘤。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 12例 :血管炎型 5例、浆细胞肉芽肿型 3例、坏死型 4例 ;T1WI和T2WI低信号组 2例 :坏死型和硬化型各 1例 ;T1WI和T2WI等信号、高信号各 1例均为血管炎型。 2例血管炎型于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度强化 ;3例血管炎型和 2例浆细胞肉芽肿型于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度强化 ;3例坏死型于门脉期和延迟期周边轻度强化。结论 :IPL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能将多数IPL诊断为良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MRI IPL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的CT和MRI诊断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进 周鸣 王强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5期774-775,共2页
本文回顾分析了经病理确诊的16例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1材料与方法肝脏炎性假瘤患者16例(手术5例,CT引导下活检11例),男9例,女7例,年龄23~68岁,平均41岁。7例患者体检... 本文回顾分析了经病理确诊的16例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1材料与方法肝脏炎性假瘤患者16例(手术5例,CT引导下活检11例),男9例,女7例,年龄23~68岁,平均41岁。7例患者体检时行B超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9例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感或不规则发热、纳差。13例AFP检查结果为阴性,3例AFP检查结果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峰 徐宪虎 +2 位作者 杨广顺 陈汉 吴孟超 《肝胆外科杂志》 1997年第4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肝癌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礼坤 喻宗繁 +3 位作者 潘晋芳 梁启新 于庆生 王汉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81-582,共2页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鉴别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斌 姚丽青 +1 位作者 吴钦穗 郑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1例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肿瘤、7列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及1例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1例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肿瘤、7列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及1例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V-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和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镜下表现比较相似,但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在临床上可以无症状或右上腹不适或疼痛、肝肿大、发热、体重减轻等。肿瘤呈实性,与周围组织间有明显界限。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卵圆形,呈束状、席纹状排列,并散在分布于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背景中。梭形细胞核较小,常被扭转和不规则折叠,呈空泡状,但核仁明显。还可见到R-S样细胞,且免疫表型CD21、CD35阳性,EBER原位杂交阳性。结论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其形态的复杂性、相似性,使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和EBER原位杂交成为诊断这类肿瘤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 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 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 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征象 被引量:16
18
作者 崔静 张雪林 《肝脏》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MRI征象 CT 纤维组织增生 liver 增生性病变 炎细胞浸润 影像学表现 诊断准确性 回顾性分析 良性病变 病理证实 恶性肿 the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表现(附20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丹 管庶春 莫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423-424,共2页
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IPI。)是肝内的一种病因不很明确的、病理上以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性增生病变,是一种少见但不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因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呈多样性,既往文... 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IPI。)是肝内的一种病因不很明确的、病理上以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性增生病变,是一种少见但不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因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呈多样性,既往文献中的名称,包括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炎症性纤维肉瘤、假肉瘤等(2002年WHO将其定名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为习惯计,本文仍延用旧称)。其CT及MRI表现多样化,与其他肝脏肿瘤病变的影像表现有相似处,但部分有其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MRI表现 CT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 炎性增生病变 炎性细胞浸润 纤维组织增生 肝脏良性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MRI表现(附21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晓林 杜丽娟 王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并分析其鉴别诊断。方法 :2 1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 ,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 1例计 2 3个病灶 ,多位于右叶 ,呈圆或类圆形。平扫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 ,增强后动脉期多不强化 ,而门静脉期及延迟扫...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并分析其鉴别诊断。方法 :2 1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 ,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2 1例计 2 3个病灶 ,多位于右叶 ,呈圆或类圆形。平扫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 ,增强后动脉期多不强化 ,而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为周边环状强化为主。结论 :肝脏炎性假瘤MRI表现有其特殊性 ,有助于与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炎性假瘤 磁共振成像 MRI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