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7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花米草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缪伏荣 林平冬 +5 位作者 岳稳 陈鑫珠 李忠荣 邱华玲 林勤 刘景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1-200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互花米草黄酮提取物(SFE)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80只健康的昆明(KM)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 本试验旨在探究互花米草黄酮提取物(SFE)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80只健康的昆明(KM)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5%(SFE1组)、1.0%(SFE2组)、1.5%(SFE3组)和2.0%SFE(SFE4组)的饲粮。预试期2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终末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SFE3组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层厚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CON组相比,SFE3组小鼠肠道封闭蛋白(occludin)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5)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各组间小鼠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度和均匀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SFE1组、SFE2组和SFE3组肠道菌群构成与CON组有明显差异,SFE4组肠道菌群与CON组相似。各组共有操作分类单元(OTU)和特有OTU数目无明显差异。在门水平上,与CON组相比,SFE2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以及SFE4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均有所降低,SFE3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有所提高。在属水平上,与CON组相比,SFE1组和SFE2组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均有所提高;SFE3组鼠杆菌科未分类属(Muribaculaceae_unclassified)相对丰度有所提高,毛螺菌科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和阿克曼氏菌属相对丰度有所降低;SFE4组阿克曼氏菌属相对丰度有所提高,毛螺菌科NK4A136群相对丰度有所降低。综上所述,饲粮添加1.5%SFE可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和体液免疫功能,并对肠黏膜机械屏障和生物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和维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黄酮提取物 小鼠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析因设计探讨皮内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方对恶性肠梗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修俊青 周雍明 +1 位作者 宋学敬 王佳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基于析因设计探讨皮内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方对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135例MB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不... 目的基于析因设计探讨皮内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方对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135例MB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不符合纳入标准,最终纳入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甘油灌肠;B组:甘油灌肠+皮内针;C组:中药灌肠;D组:皮内针+中药灌肠,每组各30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肠动力功能指标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析因方差设计分析比较各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患者症状评分、胃肠动力功能指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关联。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症状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症状评分均有差异(P<0.05);②4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差异(P<0.05),D组治疗后各评分最低;③4组患者症状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胃肠动力功能指标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胃肠动力功能指标均有差异(P<0.05);②4组患者胃肠动力功能指标均有差异(P<0.05),D组治疗后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最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最高;③4组患者胃肠动力功能指标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对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D-乳酸、内毒素(endotoxin,ET)、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均有差异(P<0.05);②4组患者D-乳酸、ET、DAO水平均有差异(P<0.05),D组治疗后较其他三组水平低;③4组患者D-乳酸、ET、DAO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灌肠与皮内针的交互效应显著,D-乳酸:F=10.317,P<0.001,偏η^(2)=0.376;ET:F=18.025,P<0.001,偏η^(2)=0.599;DAO:F=20.114,P<0.001,偏η^(2)=0.623。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各症状评分、胃肠动力功能指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P<0.05)。对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KPS评分进行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KPS评分有差异(P<0.05);②4组患者KPS评分有差异(P<0.05),D组治疗后较其他三组评分高;③4组患者KP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A、B、C、D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3.33%、70.00%、80.00%和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三组比较,D组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皮内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方可以改善患者肠梗阻相关症状,提高MBO患者胃肠动力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 大承气汤 皮内针 肠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腹腔镜根治术效果及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3
作者 李磊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效果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入组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以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两组,每组各48例,分别实施开放性...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效果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入组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以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两组,每组各48例,分别实施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较A组长(P<0.05),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A组早(P<0.05);手术后3d,B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A组低(P<0.05);手术后3 d,B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较A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术,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程度,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腹腔镜根治术 开放性手术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AM5/Drp1/PINK1/Parkin轴调控线粒体自噬探讨清解化攻方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朱晓东 刘锟荣 +3 位作者 冯敏超 班莹 唐曦平 陈国忠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究清解化攻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构建SAP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清解化攻方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 目的探究清解化攻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构建SAP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清解化攻方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回肠组织线粒体情况;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回肠组织中PGAM5、Drp1、PINK1、Parkin、LC3B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胰腺和回肠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回肠组织线粒体结构异常、自噬小体数量减少;血清中DAO、D-LA含量上升(P<0.01);回肠组织中PGAM5、Drp1、PINK1、Parkin、LC3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乌司他丁和清解化攻方各剂量组中的胰腺和回肠病理改善,回肠线粒体损伤减轻,自噬小体数量增多;血清中DAO、D-LA含量均有降低;回肠组织中PGAM5、Drp1、PINK1、Parkin、LC3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升。结论清解化攻方可能通过调控PGAM5/Drp1/PINK1/Parkin轴以提升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自噬水平,从而改善肠上皮细胞的修复水平,发挥保护SAP肠黏膜屏障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解化攻方 PGAM5/Drp1/PINK1/Parkin轴 线粒体自噬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黏膜屏障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孟利军 郭晓鹤 +2 位作者 李文静 杨艳 朱艳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705-709,共5页
目的回顾性探究沙利度胺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05例难治性UC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采用沙利度... 目的回顾性探究沙利度胺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05例难治性UC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采用沙利度胺治疗51例为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54例为联合组。对比两组疗效、用药安全性、肠壁厚度、UC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评分、肠道菌群数量、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ET)]、炎症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黏膜层厚度、肠壁总厚度及UCE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D-乳酸、DAO、ET、HIF-1α、TNF-α低于对照组,TGF-β1、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大肠杆菌较对照组少,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UC可改善肠道菌群,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抑制肠道炎症反应,有提高临床缓解率趋势,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溃疡性结 沙利度胺 布拉氏酵母菌 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乳剂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林彩霞 刘海金 赖玲治 《吉林医学》 2025年第3期700-704,共5页
目的:探究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乳剂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2021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66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肠内... 目的:探究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乳剂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2021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66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干预,研究组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干预,评估两组营养状态、炎性因子水平、肠道黏膜屏障指标、免疫指标、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G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CRP、P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毒素、二胺氧化酶、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LB、PAB、HGB、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乳剂应用于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营养 感染性休克 营养状态 肠黏膜屏障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屏障修复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梁巧俐 陈柏辉 +2 位作者 陈映西 潘娜 黄晓燕 《中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健脾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43只SPF级雄性KM小鼠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为造模组。造模组小鼠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连续14 d,复制UC小鼠模型。造模完成后,随... 目的:探讨健脾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43只SPF级雄性KM小鼠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为造模组。造模组小鼠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连续14 d,复制UC小鼠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选取3只评定模型。模型建立后,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西药组予美沙拉秦肠溶片灌胃,中药组予健脾愈疡汤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剂量的蒸馏水灌胃,连续14 d。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肠黏膜通透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组织中ZO-1蛋白、Tricellulin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部分出现毛躁、懒动、黏液血便症状,DAI评分、肠黏膜通透性及组织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ZO-1、Tricellul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小鼠DAI评分、肠黏膜通透性、组织学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西药组结肠ZO-1、Tricellul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结肠Z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Tricellulin蛋白相对表达量未见明显升高。结论:健脾愈疡汤对于UC小鼠肠黏膜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 健脾愈疡汤 肠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加贝酯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张杰 于秋霜 +1 位作者 李凌勖 汪华学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究甲磺酸加贝酯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SA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连续... 目的:探究甲磺酸加贝酯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SA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甲磺酸加贝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天。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尿乳果糖/甘露醇(L/M)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IL-6、PCT、hs-CRP、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P患者予甲磺酸加贝酯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有效促进其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甲磺酸加贝酯 连续性血液净化 肠黏膜屏障功能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食管早癌ESD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彩凤 姜旭 +4 位作者 姬娟娟 张超群 张龙 杜学芳 韩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究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食管早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ESD术的食管早癌病人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干预组(n=48)。对照... 目的:探究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食管早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ESD术的食管早癌病人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干预组(n=48)。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术前禁食、术后基础治疗及营养支持,干预组术前第3天予开始注射丙氨酰-谷氨酰胺和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术后第1~7天同时予以丙氨酰-谷氨酰胺和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肠道菌群分布、肠黏膜屏障功能、营养指标、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术后7 d,干预组病人肠道不耐受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8%vs 37.50%,P<0.05)。术后,干预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对照组增多,大肠杆菌较对照组少,二胺氧化酶、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较对照组低,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水平较对照组高,白细胞介素(IL-1β、-6、-8)水平较对照组低,CD3^(+)和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提高食管早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改善营养状况,提升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丙氨酰-谷氨酰胺 微生态制剂 肠黏膜屏障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提取物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Th17/Treg细胞免疫稳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群 吴云峰 吴旭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究银杏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Th17/Treg细胞免疫稳态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银杏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硝基苯磺酸、乙醇... 目的:探究银杏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Th17/Treg细胞免疫稳态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银杏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合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相应体积生理盐水,共给药14 d。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并追踪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采用腹壁回撤反应(AWR)检测大鼠内脏敏感程度,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2、IL-6、IL-8、IL-10、TNF-α水平,检测肠道菌群及结肠组织中TLR4、NOD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饮水量、体质量、肛温显著升高,DAI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饮水量、体质量、肛温显著降低,DAI、AWR显著升高,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及血清IL-2、IL-10水平显著降低,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Th17/Treg和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升高,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显著升高,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TLR4、NOD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杏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饮水量、体质量、肛温显著升高,DAI、AWR显著降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及血清IL-2、IL-10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Th17/Treg和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显著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中TLR4、NOD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银杏提取物的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银杏提取物可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OD2 mRNA及蛋白表达,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维持Th17/Treg细胞免疫稳态,抑制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提取物 溃疡性结 大鼠 肠黏膜屏障功能 Th17/Treg细胞免疫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灌胃对脂肪肝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1
作者 侯洪涛 张建 +4 位作者 裘艳梅 李苹苹 郑吉敏 王玉珍 刘改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灌胃对脂肪肝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脂肪肝模型后,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的SD大鼠10只,记为对照组。各组大鼠喂养... 目的观察姜黄素灌胃对脂肪肝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脂肪肝模型后,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的SD大鼠10只,记为对照组。各组大鼠喂养8周后,姜黄素低剂量组给予200 mg/(kg·d)姜黄素灌胃,姜黄素高剂量组给予400 mg/(kg·d)姜黄素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各组大鼠灌胃8周后处死。取各组大鼠肝脏、小肠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取大鼠门静脉血,测定门静脉血浆LPS、二胺氧化酶(DAO)及血清ALT、AST。取小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肠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堆积,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肝细胞脂肪变减轻;对照组绒毛无充血及水肿,模型组绒毛结构破坏,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绒毛缺失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浆LPS、DAO及血清AST、ALT水平均升高(P均<0.05),但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小肠组织MDA含量均升高(P均<0.05),但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小肠组织SOD活性均降低(P均<0.05),但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小肠组织中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且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姜黄素灌胃可改善脂肪肝大鼠的肠黏膜屏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改善肠道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脂肪肝 肠黏膜屏障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芩与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
12
作者 黄伟 罗雅琴 +2 位作者 于新阳 董红敬 王晓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08-414,共7页
目的探讨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 目的探讨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诱导法,建立湿热型UC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枯芩组、条芩组给药剂量均为5.25 g·kg^(-1)·d^(-1),美沙拉嗪组给药剂量为0.266 g·kg^(-1)·d^(-1),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无菌粪便,解剖取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进行匀浆,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黏蛋白2(MUC2)、咬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表达水平;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肠道菌群数量及丰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IL-6、TNF-α、IL-1β炎症因子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Claudin-1、MUC2、Occludin、ZO-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给药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结肠黏膜IL-6、TNF-α、IL-1β水平均出现显著的降低(P<0.01),Claudin-1、MUC2、Occludin、ZO-1m RNA表达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枯芩组比较,条芩组、美沙拉嗪组在降低IL-6、TNF-α、IL-1β、Claudin-1、Occludin、ZO-1 mRNA表达水平方面均优于枯芩组(P<0.05或P<0.01),对MUC2指标改善不明显,以美沙拉嗪组药效最好。肠道菌群测序结果显示,湿热型UC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物种多样性及丰度降低,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明显减少(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枯芩组、条芩组对厚壁杆菌门、拟杆菌门明显增多(P<0.05),变形菌门明显减少(P<0.05),美沙拉嗪组调节菌群作用不明显(P>0.05)。枯芩组和条芩组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枯芩组长于增加厚壁菌门,条芩组长于增加拟杆菌门。结论枯芩、条芩可能通过回调失衡的肠道菌群,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枯芩 条芩(或子芩) 提取物 湿热型溃疡性结 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
13
作者 杜力巍 田笑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丙与丁4组,各43例。4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乙组另接受依达...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丙与丁4组,各43例。4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乙组另接受依达拉奉治疗,丙组另接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丁组另接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病死率。结果4组双歧杆属、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在治疗前、治疗7 d及14 d后均依次升高(P<0.05),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高于甲组、乙组(P<0.05),丁组治疗7、14 d后高于丙组(P<0.05);4组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相对丰度在治疗前、治疗7 d及14 d后均依次降低(P<0.05),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低于甲组、乙组(P<0.05),丁组治疗7、14 d后低于丙组(P<0.05);4组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在治疗前、治疗7 d及14 d后均依次降低(P<0.05),乙组、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低于甲组(P<0.05),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低于丙组(P<0.05),丁组治疗7、14 d后低于乙组(P<0.05);丁组住院时间短于甲组、乙组、丙组(P<0.05),丁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甲组(P<0.05);4组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治疗7及14 d后均依次降低(P<0.05),乙组、丙组、丁组治疗7、14 d后均低于甲组(P<0.05),丁组治疗7、14 d后低于乙组、丙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能够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给予依达拉奉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者均可减轻病情,且二者联合可增强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对病情的控制作用,还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依达拉奉 重症急性胰腺炎 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片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萌 崔瑞洁 +2 位作者 李彩芳 高琦 李斐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片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纳入UC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治疗+复方谷氨酰胺,试验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小檗碱片,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的疗效...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片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纳入UC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治疗+复方谷氨酰胺,试验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小檗碱片,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的疗效、改良Mayo评分、肠黏膜屏障功能、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白细胞介素(IL)-17、IL-6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2%vs. 76.5%,P<0.05)。治疗后,2组改良Mayo评分中的排便次数、便血、内镜发现、医师总体评价评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s RAGE、IL-17、IL-6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小檗碱片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UC疗效确切,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谷氨酰胺 溃疡性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逐瘀汤结合安胰颗粒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介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曾晨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逐瘀汤结合安胰颗粒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炎性介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SAP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安胰... 目的:观察大黄逐瘀汤结合安胰颗粒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炎性介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SAP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安胰颗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结合大黄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炎性介质、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胰腺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40%vs 89.61%)(P<0.05);研究组腹痛消退时间、腹胀消退时间、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半乳糖凝集素-9(Gal-9)、乳果糖/甘露醇(L/M)、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MCTSI、MO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逐瘀汤结合安胰颗粒治疗SAP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肠道粘膜屏障功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逐瘀汤 安胰颗粒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性介质 肠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黏膜屏障探讨炎症性肠病从脾论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姣 文颖娟 +1 位作者 彭高强 赵欢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从肠黏膜屏障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影响,脾与IBD的相关性,中医脾与肠黏膜屏障具有相同的功能基础,治脾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4个方面入手综述基于肠黏膜屏障的IBD从脾论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指出肠黏膜作为防止IB... 从肠黏膜屏障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影响,脾与IBD的相关性,中医脾与肠黏膜屏障具有相同的功能基础,治脾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4个方面入手综述基于肠黏膜屏障的IBD从脾论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指出肠黏膜作为防止IBD发病的第一道屏障,与中医脾为之卫的功能密切相关,实验表明脾虚会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健脾行气法可对IBD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 肠黏膜屏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凤 郝蕊 +2 位作者 陈鹏德 韩雪 姚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8-1319,共12页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测多评法对玉液汤冻干粉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芒果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控制玉液汤冻干粉的质量。将45只Wistar大鼠按照...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测多评法对玉液汤冻干粉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芒果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控制玉液汤冻干粉的质量。将45只Wistar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组(M组)和玉液汤组(YYD组;5.03 g·kg^(-1))。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1),佐以附子,青皮,枳壳灌胃8周构建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期间YYD组大鼠同时干预玉液汤提取物。期间分别检测一次各组大鼠每周体质量和血糖水平,并记录大鼠的体征变化、摄食量和饮水量、游泳时间以及尿量。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肌酐(SCr)、尿氮素(BUN)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肾脏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的尿蛋白浓度和血清中IgG、IgM、cAMP和cGMP的含量;16S rRNA对大鼠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部分菌群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和IL-6蛋白水平及结肠组织肠道屏障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玉液汤水提物冻干粉得率为27.36%,其中玉液汤中有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为0.3496 mg·g^(-1)、芒果苷的含量为0.1851 mg·g^(-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0429 mg·g^(-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倦怠、乏力等证候表征,提高大鼠游泳时间,降低饮水量和进食量等症状;增加粪便中拟杆菌门和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改善模型大鼠血脂四项、血糖、肾功指标、免疫指标IgG、IgM以及机体能量平衡因子cAMP、cGMP水平;HE染色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肾脏及结肠黏膜屏障损伤;抑制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显著提高结肠动力蛋白CHRM3、5-HT3A以及黏膜屏障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水平。结论玉液汤可能通过纠正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延缓肠黏膜损伤,改善肾脏和结肠炎症,发挥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阴两虚证 糖尿病肾病 玉液汤 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轩 韩叙 +1 位作者 程砚儒 代金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直肠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直肠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尿液乳果酸与甘露醇的比值(L/M)、血清D-乳酸(D-LA)、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血清脂多糖(LPS)]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腹痛、腹泻和脓血便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IBD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腹痛、腹泻和脓血便评分低于对照组,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D-LA、DAO、LPS和尿中L/M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腹部疼痛、过敏、顽固型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直肠型UC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腹痛、腹泻和脓血便等症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缓解肠黏膜屏障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熊去氧胆酸 型溃疡性结 肠黏膜屏障功能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肠黏膜屏障损伤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小优 万燕 +1 位作者 陈超超 蓝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9-946,共8页
肠道是人体持续暴露于外部环境的最大器官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物理及化学屏障作用保护人体免受致病菌侵害,肠黏膜屏障作为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性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起关键作用,肠黏膜屏障破坏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及易位,与多种疾... 肠道是人体持续暴露于外部环境的最大器官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物理及化学屏障作用保护人体免受致病菌侵害,肠黏膜屏障作为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性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起关键作用,肠黏膜屏障破坏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及易位,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对肠道损伤具有特异性,在肠道发生损伤、缺血、肠黏膜屏障损伤及通透性增加时会迅速释放入血液循环,I‑FABP水平升高是反映肠道损伤的重要标志物,临床上很多疾病常合并肠道功能障碍,本文主要对I‑FABP的结构特征、功能及其与肠黏膜屏障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 结构特征 功能 肠黏膜屏障 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探讨白及修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霞 樊官伟 +5 位作者 蒲翔 陈云志 孔祥艳 陈帅 柴艺汇 王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3-460,共8页
目的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探讨白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3 g·kg^(-1))及白及低、中、高剂量组(0.3、0.6、1.2 g·kg^(-1... 目的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探讨白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3 g·kg^(-1))及白及低、中、高剂量组(0.3、0.6、1.2 g·kg^(-1)),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设定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21 d。在给药干预的第1、11、21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NETs相关蛋白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紧密连接(TJs)相关蛋白封闭蛋白2(CLDN2)、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明显升高(P<0.05);结肠组织黏膜层出现大面积变性坏死且肠腺结构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累及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MPO、NE、VEGF、CLDN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Z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DAI均明显降低(P<0.05);柳氮磺胺吡啶组和白及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肠腺结构完整清晰,黏膜未见明显变性及坏死,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MPO、NE、VEGF、CLDN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ZO-1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及可能通过调控NETs激活及TJs相关蛋白表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发挥治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溃疡性结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肠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 炎症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