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动脉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冰 纪旭 马春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前外侧(ALT)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动脉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7例行ALT穿支皮瓣移植术的患者,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体表定位穿支动脉的穿筋膜点,识别穿支动脉类型和源动脉,将超声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前外侧(ALT)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动脉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7例行ALT穿支皮瓣移植术的患者,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体表定位穿支动脉的穿筋膜点,识别穿支动脉类型和源动脉,将超声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共定位38条穿支动脉,其中2条未能在术中发现。术中发现1条超声漏报的穿支动脉。超声定位穿支动脉的阳性预测值为94.7%,灵敏度为97.3%。超声识别穿支动脉类型为肌皮支和肌间隔皮支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和50.0%,灵敏度分别为78.1%和50.0%。超声识别源动脉的阳性预测值较高,而灵敏度较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定位ALT穿支皮瓣的穿支动脉,提供较为可靠的穿支动脉类型和源动脉信息,可以作为ALT穿支皮瓣移植术前评估穿支动脉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外侧穿 穿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骨骼超声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倩芸 徐文韬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2072-2076,共5页
目的:研究肌肉骨骼超声联合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s flaps,ALTP)移植术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四肢创面修复患者120例为... 目的:研究肌肉骨骼超声联合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s flaps,ALTP)移植术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四肢创面修复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肌肉骨骼超声联合ALTP移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ALTP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t=20.941,P<0.001)、术中出血量(t=58.588,P<0.001)、住院时间(t=2.556,P=0.01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皮瓣切取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5.00%)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2,P=0.023);两组供区变更、皮瓣并发症、供区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创面修复中采用肌肉骨骼超声联合ALTP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面修复 肌肉骨骼超声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超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楼旭鹏 杨晓东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游离超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共28例;足踝部12例,胫前3例,手背以及手腕部10例,指背3例;缺损面积为2.0cm×2.6cm^12.0cm×1... 目的游离超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共28例;足踝部12例,胫前3例,手背以及手腕部10例,指背3例;缺损面积为2.0cm×2.6cm^12.0cm×18.2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结果本组28例超薄穿支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5个月,原缺损部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游离超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在功能和外观上有不错的效果,为修复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损 外侧 穿 超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彬 林跃 +3 位作者 吴太东 杜凡 韦玉新 唐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术前是否依靠CT血管...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术前是否依靠CT血管成像实施穿支动脉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1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皮瓣成活率和移植皮瓣并发症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中改变供区位置、供区发病率以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服务的过程中,运用CT血管成像的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穿动脉设计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晓东 黄辉强 +2 位作者 邹云 陈锦涛 张沛钠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m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ing flag,ALTPF)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峰医院手足外科84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对照组给予腹部...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m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ing flag,ALTPF)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峰医院手足外科84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对照组给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手部皮瓣晚期效果评价、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分级等。结果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皮瓣评价、患肢感觉功能恢复、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24%、90.48%、88.10%,较对照组的78.57%、73.81%、69.05%显著提高,术后受区并发症发生率为9.52%,较对照组的16.19%显著降低(P<0.05)。结论骨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受区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 腹部带蒂修复 手部软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在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邹永通 刘晓军 +3 位作者 练祝平 徐火荣 张宝清 戴胜安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惠东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四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导致的骨和肌腱外露的患者20例,对患者进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观察患者术后并...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惠东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四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导致的骨和肌腱外露的患者20例,对患者进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进行植皮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均成活,切口为Ⅰ级愈合。切除的皮瓣面积范围为(8×9)^(12×22)cm。出现皮肤边缘坏死患者有2例,12例患者皮神经成功吻合,8例吻合效果不佳。随访发现2例患者出现皮肤感觉异常现象;2例患者存在明显的瘢痕。感觉恢复情况:在行股外侧皮神经吻合的11例患者中,随访6个月,恢复至S2患者共4例,S3+共7例,其余9例未行股外侧皮神经吻合。结论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穿 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中帅 崔新华 +2 位作者 林栋 赵泽 葛玉珍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以2015年5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 目的分析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以2015年5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皮瓣面积6cm×8cm~14cm×16cm,术后出现皮瓣血管危象3例,经松解包扎、光子治疗仪照射后恢复正常。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无坏死。随访6~18个月,皮瓣柔软,弹性好,无臃肿,肤色接近正常皮肤,外观满意28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87.5%。肌腱损伤8例患者经肌腱重建后肌力均达3级,关节活动度63.3°±4.3°。供区感染4例,经加强创面护理后好转,肌肉坏死1例,经创面修整后愈合,瘢痕明显5例,色素沉着4例。结论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满意的外观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软组织缺损 外侧分叶穿 改良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宜之 张子清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期311-315,共5页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创伤外科常见的病种之一,特别是合并血管、神经、肌腱、骨关节损伤时,处理难度较大。传统的修复方法多采用腹部及上肢皮瓣覆盖创面,但受区的感觉缺失和供区瘢痕暴露是此方法的一大弊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股前外...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创伤外科常见的病种之一,特别是合并血管、神经、肌腱、骨关节损伤时,处理难度较大。传统的修复方法多采用腹部及上肢皮瓣覆盖创面,但受区的感觉缺失和供区瘢痕暴露是此方法的一大弊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了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征以及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时的适应证与优缺点,精准定位穿支位置对于提高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穿 手部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治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路晓灵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6期1238-123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CTA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治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创面修复治疗,患者在术前完成... 目的探讨分析CTA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治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创面修复治疗,患者在术前完成供区的CT扫描,经由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取供区的动脉血供三维成像,对骨前外侧皮瓣血供的具体走向、起源以及分型、血管蒂长度、穿支点具体位置以及管径情况。依照三维图像的有关参数,完成皮瓣设计及修复指导,之后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16cm×11cm~27cm×19cm面积。结果所有患者的皮瓣移植均成功,并且未出现血管危象情况。在患者行手术治疗之后10月左右时间随访,成活皮瓣的整体质地相对较为柔软、血运较为良好,且修复缺损的外形并不臃肿肤色也基本正常,与正常皮肤接近,且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也相对较为良好。结论通过对患者在术前行CTA三维重建,选择定位合适的穿支动脉完成股前外侧的穿支皮瓣移植治疗,取得了有效的治疗疗效,且此种方法较为可靠使用,可以在当前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三维重建技术 外侧穿移植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在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传新 王光华 侯自明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四肢严重创伤患者的皮肤缺损修复中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四肢严重创伤皮肤缺损患者(3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经过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进行修复...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四肢严重创伤患者的皮肤缺损修复中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四肢严重创伤皮肤缺损患者(3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经过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进行修复治疗,总结修复情况。结果在此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穿支皮瓣都成活,而且切口良好愈合,皮瓣切除面积在8.0cm×9.0cm-12.1cm×22.3cm之间。有3例患者的皮肤边缘出现坏死,在酒精擦拭、敷药后愈合;11例患者的皮神经吻合效果不佳,19例患者的皮神经成功吻合;在术后给予患者半年随访,发现供区都恢复正常,也没发生畸形和肌力下降。而有3例患者的皮肤感觉存在异常;受区同正常皮肤的差异不明显,未出现坏死、炎症、臃肿、畸形等现象;有3例患者瘢痕比较明显。患者感觉的恢复情况:19例皮神经成功吻合患者中,12例患者S3+,7例患者S2。结论在四肢严重创伤患者的皮肤缺损修复中,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严重创伤 肤缺损 外侧穿 移植 修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检查在对患者施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育锋 寿奎水 朱泽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178-179,共2页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对患者施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徐州仁慈医院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对其施行下肢CTA检查,对其股前外侧动...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对患者施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徐州仁慈医院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对其施行下肢CTA检查,对其股前外侧动脉降支第一穿支穿出阔筋膜点进行体表定位,评价该穿支的分型及内径,然后与术中测量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在进行CTA检查后,均成功完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为其移植的所有皮瓣均成活。在这些患者中,经CTA检查准确定位皮瓣股前外侧动脉降支的第一穿支穿出阔筋膜点的患者有43例,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的符合率为87.7%。这些患者皮瓣的第一穿支起始部内径的术前影像学测量值为(1.963±0.164)mm,术中实际测量值为(2.013±0.104)mm,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74)。在这些患者中,有6例(占12.2%)患者皮瓣动脉的穿支为肌间隙皮支,有36例(占73.4%)患者皮瓣动脉的穿支为肌皮动脉穿支,有7例(占14.2%)患者皮瓣动脉的穿支为直接皮动脉穿支。结论 :CT血管造影检查在对患者施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进行股前外侧穿支定位、皮瓣移植方案设计等方面推广应用,可作为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检查的常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穿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三维重建技术在游离双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面中的效果
12
作者 蓝波 傅尚俊 +2 位作者 刘涛 吴建龙 杨锦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5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技术在游离双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面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及浙江省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四肢皮肤不同程度受损患者30例,根据术...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技术在游离双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面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及浙江省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四肢皮肤不同程度受损患者30例,根据术前是否进行CTA三维重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观察组:术前进行CTA三维重建,男9例,女6例,年龄17~67(49.7±4.2)岁;对照组:术前进行手持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男10例,女5例,年龄20~69(50.4±5.0)岁。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长、麻醉复苏时间、出血量、穿支定位准确率、供区与受区血管吻合率、皮瓣切取时间、皮瓣成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电话或门诊进行术后3个月的随访,每个月随访1次,评估患者满意率。建立多准则决策模型,并对两组效益值、风险值及决策模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麻醉复苏时间、出血量和皮瓣切取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穿支定位准确率、供区与受区血管吻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2/15),低于对照组的53.3%(8/15)(P=0.020)。效益指标中,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最大的是供区与受区血管吻合率和皮瓣成活率,风险指标中,影响较大的是静脉危象和皮瓣坏死。观察组的效益-风险值为77,对照组为56,两组相差21(95%CI:14~26),并且在0~100%风险相对权重范围内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多准则决策评价模型的稳定性较好。结论CTA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游离双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面的供区与受区血管吻合率及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三维重建 外侧穿 四肢创面 血管吻合率
原文传递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张宏 王军 +3 位作者 范向达 王娟 张建伟 宋一丁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因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术后造成的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患者...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因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术后造成的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范围制备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最大切取面积为32.0 cm×12.0 cm,最小切取面积为3.5 cm×7.0 cm,大腿部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的成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受区及供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后38例患者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术后出现静脉危像,1例患者术后出现动脉危像,经急诊抢救取出血栓后皮瓣存活,大腿部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且均一期愈合,术后每3~6个月复查1次,大腿部供区均恢复良好,其中1例口颊癌因病期较晚术后1年肿瘤复发,予以免疫化疗(信迪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及二次手术治疗。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因其血管与颈部血管粗细一致,术后皮瓣成活率高,且对供区影响小,可有效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的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外侧穿 头颈部恶性肿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与手持多普勒彩超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定位中的价值及研究
14
作者 张宏 邵蓉 +4 位作者 王军 范向达 王娟 张建伟 宋一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手持多普勒彩超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头颈颌面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头颈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患者,根据术前定位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术前运用...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手持多普勒彩超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头颈颌面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头颈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患者,根据术前定位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术前运用CTA进行穿支血管定位,B组术前运用手持多普勒彩超进行穿支血管定位,根据定位穿支点对患者皮瓣进行术前设计及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穿支血管吻合率、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A组患者有24例穿支完全吻合,吻合率为96%(24/25),且皮瓣穿支定位准确率高,术后皮瓣全部存活,可明显缩短手术所用的时间。B组患者有22例探测到穿支,其中有3例患者术前探测到的穿支位置与术中切开后发现的穿支位置不一致,1例是来自股直肌表面发出的穿支,1例发现穿支来源于横支,并非降支,切取横支穿支皮瓣,1例术中发现穿支血管较细,穿支搏动无力,向上仔细寻找发现穿支来源于升支,并非降支;3例患者未探测到穿支,吻合率为76%(19/25)。A组穿支血管吻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术后,A组未发生血管危象,B组有1例发生动脉危象,1例发生静脉危象,经急诊手术抢救后,2例皮瓣均成活,其余皮瓣未出现坏死。A组手术时间(100±20)min短于B组的(150±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CTA检查可精准定位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可提高穿支定位的准确率,为术前设计和术中切取皮瓣提供指导,明显缩短取瓣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皮瓣移植成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手持多普勒彩超 外侧穿 修复重建 头颈颌面部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比较
15
作者 万绍乐 沈永辉 +3 位作者 蔡森 徐凌涛 胡增勇 梅佳 《中国医刊》 2025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比较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24例,采用信封法分为股前皮瓣组和胸腹皮瓣组,每组62例。观察两组术后1... 目的比较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24例,采用信封法分为股前皮瓣组和胸腹皮瓣组,每组62例。观察两组术后1个月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1周的血流灌注量相对值、血流速度和血清白介素(IL)-6、IL-8水平,术后1个月的Jamar握力、关节活动度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并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股前皮瓣组治疗优良率为85.48%,明显高于胸腹皮瓣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皮肤缺损处血流灌注量相对值、血流速度及血清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皮瓣血流灌注量相对值、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术前,且股前皮瓣组明显高于胸腹皮瓣组,而血清IL-6、IL-8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股前皮瓣组明显低于胸腹皮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股前皮瓣组Jamar握力和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胸腹皮瓣组,DASH评分明显低于胸腹皮瓣组(P<0.05)。股前皮瓣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胸腹皮瓣组(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胸腹带蒂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好,可明显改善手部功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穿 胸腹带蒂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手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郭天龙 韩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ALTPF)治疗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胸腹带...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ALTPF)治疗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的皮瓣修复效果、康复效果、炎症因子水平、手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修复优良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停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Michigan手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行ALTPF治疗能够加快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手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组织缺损 外侧穿修复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李康 岳文强 张宏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8例四肢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12 cm×9.34 cm~15.23 cm×32.74 cm,均行股前外侧穿支...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8例四肢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12 cm×9.34 cm~15.23 cm×32.74 cm,均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7.35 cm×10.34 cm~17.63 cm×34.49 cm。观察手术疗效、术后损伤部位功能、感觉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通过皮瓣供血优良度判断,术后优86例,良12例;DASH评分为18~24分,平均(21.46±1.27)分,下肢功能LEFS量表评分为36~52分,平均(43.97±5.57)分。79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至S3,其余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觉为5.3~8.2 mm。供区皮肤饱满红润,无感觉功能障碍。出现并发症共4例(4.08%),其中,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皮瓣边缘坏死1例,经换药或皮瓣移植后愈合,未发生血管危象、感觉障碍等情况。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疗效显著,能够改善缺损部位的外观和功能,恢复损伤肢体感觉,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穿 游离移植 四肢 肤缺损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精准设计:十年1079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举玉 孙念哲 +9 位作者 吴攀峰 俞芳 曾磊 卿黎明 肖勇兵 潘丁 刘睿 符劲飞 贺继强 李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516,共7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重建各种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23年1月采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各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107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切取1013例(其中... 目的探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重建各种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23年1月采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各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107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切取1013例(其中小儿65例)、横支为血管蒂切取40例、斜支为血管蒂切取26例(小儿1例),以旋股内侧动脉或股动脉来源穿支为蒂切取9例。其中传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441例、带蒂转移27例、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术式511例、衍生术式100例。修复下肢787例,上肢264例,躯干部17例,头颈部4例,上述多部位7例。并对各种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本组107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术后顺利成活1063例,其中发生血管危象行探查术成活14例,总成功率为98.52%。比较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带蒂转移、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术式和衍生术式各组成功率,结果显示各组间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107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静脉危象35例(3.24%),动脉危象22例(2.04%),感染19例(1.76%),切口延迟愈合6例(0.56%),完全坏死16例(1.48%),部分坏死35例(3.24%)。统计学分析显示静脉危象方面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类型组发生率低于衍生术式组(P<0.001),切口感染方面带蒂转移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07),切口延迟愈合方面传统游离移植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4),皮瓣部分坏死方面带蒂转移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08)。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个性化精准设计,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穿 个性化 精准重建 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举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1-585,共5页
股前外侧皮瓣自1984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发展成为头颈、颌面、躯干与四肢重建的主力皮瓣[1~5],特别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该皮瓣的临床疗效,减少了供区并发症的发生[6~9]。虽然该皮瓣临床应用较为成熟,成... 股前外侧皮瓣自1984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发展成为头颈、颌面、躯干与四肢重建的主力皮瓣[1~5],特别是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该皮瓣的临床疗效,减少了供区并发症的发生[6~9]。虽然该皮瓣临床应用较为成熟,成功率高,但在移植过程中仍然会发生一些并发症[10~13],一旦发生并发症,轻者可能影响创面愈合、供受区外观与功能、延长疗程、增加病人痛苦及医疗费用,重则可能导致皮瓣坏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正确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进一步提高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成功率与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外侧穿 临床疗效 坏死 手术并发症 受区 移植过程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
作者 战杰 孙鹏 +5 位作者 吴锦生 王思夏 马俊伟 申林 邢长泰 刘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4-569,共6页
目的报道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1月至2024年4月,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168例。皮瓣切取面积24 cm×7 cm~37 cm×10 cm。穿支皮瓣的动脉、静脉、... 目的报道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1月至2024年4月,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168例。皮瓣切取面积24 cm×7 cm~37 cm×10 cm。穿支皮瓣的动脉、静脉、皮神经分别与受区动脉、静脉、皮神经吻合,168例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术后随访5个月~7年,随访方式门诊及微信,内容包括皮瓣血运、色泽及质地、外观、感觉恢复及供区愈合情况。结果165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1例单叶皮瓣坏死,2例皮瓣完全坏死,二次手术清创,待创面清洁后予以游离皮片移植,创面愈合。皮瓣供区一期美容缝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5个月~7年,成活皮瓣血运良好,色泽、质地与受区相近,其中3例外形略臃肿,二期行皮瓣整形手术,术后外形满意。皮瓣供区术后呈线形瘢痕,位置隐蔽,无明显增生。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由旋股外侧动脉滋养,该动脉解剖分支位置相对稳定,穿支多,适合进行分叶皮瓣的设计。分叶设计及切取的方式既可以修复位置相近的多处创面;又可以将受区的宽度转化为供区的长度,使供区一期闭合创口;同时,在手足解剖分界部位通过分叶设计可以展现良好的生理折线。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一种理想的的修复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叶 穿 外侧动脉 软组织缺损 四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