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个体化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测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影响
1
作者
傅诚
章建华
储小兵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3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测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6例,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的股骨假体旋转角度在术前由影像学手段确定,而对照组患者的旋转标志物为后髁轴...
目的观察个体化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测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6例,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的股骨假体旋转角度在术前由影像学手段确定,而对照组患者的旋转标志物为后髁轴,旋转角度为3°,方向为外旋。两组患者均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术中行髌骨置换、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比例,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KSS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术前的KSS评分及术中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髌骨置换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3个月时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测量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D打印截骨导板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杨
王鑫光
+1 位作者
田华
陶立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2766-2771,共6页
目的:比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PSI)和传统手术器械(CI)在股骨假体旋转对线上的差异。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前瞻性连续纳入8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其中女63...
目的:比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PSI)和传统手术器械(CI)在股骨假体旋转对线上的差异。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前瞻性连续纳入8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其中女63例,男17例,平均年龄69岁。根据区组随机(区组大小为4)的方法,分为PSI-TKA组和CI-TKA组,每组患者4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股骨假体的旋转角度,旋转对线的偏移率,术后1年随访时的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以及膝前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股骨假体旋转角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TKA组0.7°,PSI-TKA组0.6°, P=0.279),但PSI-TKA组患者旋转角度的变异系数低于CI-TKA组(1.50比2.14)。所有患者总体力线偏移(内旋/外旋>2°)率是13.5%,其中CI-TKA组为19.4%,PSI-TKA组为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85)。共有6例(8.1%)患者在术后1年随访时出现了膝前痛。两组在术后1年时的膝前痛发生率和膝关节HSS评分及WOMAC总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SI和传统器械手术一样,可良好地重建TKA术后股骨假体旋转对线,且展现出了减少力线偏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膝
置换
3D打印
个性化截骨导板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
原文传递
股骨假体旋转角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3年随访
被引量:
16
3
作者
谢军
刘巍
袁凤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283-4287,共5页
背景:股骨假体旋转不良可造成屈曲间隙不平衡和髌骨轨迹不良,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旋转角对患者膝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江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全膝关节...
背景:股骨假体旋转不良可造成屈曲间隙不平衡和髌骨轨迹不良,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旋转角对患者膝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江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46例(186膝)。置换后进行CT扫描检查并测量股骨髁扭转角评价股骨假体旋转位置,根据股骨髁扭转角分为3组,正常组74例(外旋3°-内旋3°),内旋组15例(内旋>3°),外旋组58例(外旋>3°),置换后随访3年。结果与结论:①膝关节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正常组活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内旋组和外旋组,外旋组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内旋组(P<0.05);在活动功能评分中3组的标准活动评分、自由活动评分及高级活动评分中,正常组明显高于内旋组和外旋组,外旋组高于内旋组(P<0.05);但3组的站立与行走评分、满意度评分和期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结果证实:股骨假体旋转角影响全膝关节置换后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因此应注意避免置换中股骨假体旋转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人工
假
体
骨关节生物力学
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
股骨
髁扭转角
膝关节功能
活动能力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内旋
外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体化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测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影响
1
作者
傅诚
章建华
储小兵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3期6-7,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个体化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测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6例,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的股骨假体旋转角度在术前由影像学手段确定,而对照组患者的旋转标志物为后髁轴,旋转角度为3°,方向为外旋。两组患者均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术中行髌骨置换、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比例,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KSS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术前的KSS评分及术中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髌骨置换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3个月时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测量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打印截骨导板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杨
王鑫光
田华
陶立元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2766-2771,共6页
文摘
目的:比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PSI)和传统手术器械(CI)在股骨假体旋转对线上的差异。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前瞻性连续纳入8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其中女63例,男17例,平均年龄69岁。根据区组随机(区组大小为4)的方法,分为PSI-TKA组和CI-TKA组,每组患者4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股骨假体的旋转角度,旋转对线的偏移率,术后1年随访时的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以及膝前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股骨假体旋转角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TKA组0.7°,PSI-TKA组0.6°, P=0.279),但PSI-TKA组患者旋转角度的变异系数低于CI-TKA组(1.50比2.14)。所有患者总体力线偏移(内旋/外旋>2°)率是13.5%,其中CI-TKA组为19.4%,PSI-TKA组为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85)。共有6例(8.1%)患者在术后1年随访时出现了膝前痛。两组在术后1年时的膝前痛发生率和膝关节HSS评分及WOMAC总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SI和传统器械手术一样,可良好地重建TKA术后股骨假体旋转对线,且展现出了减少力线偏移的趋势。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膝
置换
3D打印
个性化截骨导板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
Keywords
Arthroplasty,knee,replacement
3D printing
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
Femoral component rotational alignment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股骨假体旋转角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3年随访
被引量:
16
3
作者
谢军
刘巍
袁凤来
机构
江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283-428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011)~~
文摘
背景:股骨假体旋转不良可造成屈曲间隙不平衡和髌骨轨迹不良,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旋转角对患者膝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江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46例(186膝)。置换后进行CT扫描检查并测量股骨髁扭转角评价股骨假体旋转位置,根据股骨髁扭转角分为3组,正常组74例(外旋3°-内旋3°),内旋组15例(内旋>3°),外旋组58例(外旋>3°),置换后随访3年。结果与结论:①膝关节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正常组活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内旋组和外旋组,外旋组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内旋组(P<0.05);在活动功能评分中3组的标准活动评分、自由活动评分及高级活动评分中,正常组明显高于内旋组和外旋组,外旋组高于内旋组(P<0.05);但3组的站立与行走评分、满意度评分和期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结果证实:股骨假体旋转角影响全膝关节置换后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因此应注意避免置换中股骨假体旋转不良。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人工
假
体
骨关节生物力学
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
股骨
髁扭转角
膝关节功能
活动能力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
内旋
外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Keywords
,Tissue Engineering
Femur
Knee Joint
分类号
R3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个体化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测量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影响
傅诚
章建华
储小兵
《中国乡村医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D打印截骨导板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影响
李杨
王鑫光
田华
陶立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原文传递
3
股骨假体旋转角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3年随访
谢军
刘巍
袁凤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