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
作者 徐文博 汪利合 +1 位作者 李松伟 史鹏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15-3226,共12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若能早期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将有助于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发展。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若能早期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将有助于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发展。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次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发生股骨头坏死组(n=100)和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组(n=814)。采用单因素、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确定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同时将数据集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同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列线图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①股骨头坏死组与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组患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狼疮性肾炎、呼吸系统受累、胃肠道受累、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补体C3降低、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生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最大日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采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10个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风险相关的预测变量,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呼吸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生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最大日剂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训练集中预测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42-0.862),测试集预测发生股骨头坏死风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45-0.876);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训练集,P=0.447;验证集,P=0.870);决策曲线显示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是有益的;④月经异常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之一;⑤此次研究结果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是多因素的,同时建立了一个包含9个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将其用于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此外,首次报道了月经异常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股骨头坏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月经异常 LASSO回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倩 乔卫平 +2 位作者 袁冬 尹夏 孟月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688-690,共3页
目的:了解股骨头坏死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与身体意象感、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升患者病耻感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就诊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 目的:了解股骨头坏死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与身体意象感、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升患者病耻感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就诊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身体意象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股骨头坏死患者社会影响量表得分为(60.25±4.96)分,病耻感与身体意象呈正相关(P<0.05),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文化程度、身体意象、领悟社会支持是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能独立解释病耻感因变量的54.2%(P<0.01)。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病耻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依据股骨头坏死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策略,以降低其病耻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耻感 身体意象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丰哲 陶奕孜 +3 位作者 冯琳 吕和 魏纪湖 鲁世金 《蚌埠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骨细胞凋亡,进而引发股骨头形态改变、塌陷以及髋关节活动受限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关节活动受限、屈伸不利、行走时呈现跛行状态以及髋部出现剧烈的疼痛感等[1]。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劳动能...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骨细胞凋亡,进而引发股骨头形态改变、塌陷以及髋关节活动受限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关节活动受限、屈伸不利、行走时呈现跛行状态以及髋部出现剧烈的疼痛感等[1]。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劳动能力丧失的风险[2]。该病临床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极大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探讨活血化痰饮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作用机制
4
作者 陈彦华 谢文鹏 +3 位作者 牟淑敏 武凯 张宏建 王凤铭 《吉林中医药》 2025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基于自噬探讨活血化痰饮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与造模组(n=24),采用罗天有改良激素联合脂多糖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后的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基于自噬探讨活血化痰饮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与造模组(n=24),采用罗天有改良激素联合脂多糖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后的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中药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低、中、高剂量中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中药灌胃,连续给药8周。干预结束后手术取出双侧股骨头,通过HE染色、光镜观察进行组织形态学及空骨陷窝率比较,蛋白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小梁结构紊乱,部分骨小梁变薄甚至断裂,脂肪细胞明显增多,各中药组骨小梁损伤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造血细胞及髓内组织丰富。空骨陷窝率结果显示,模型组及中药各组空骨陷窝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空骨陷窝率下降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造模后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明显增强,模型组及各中药组LC3Ⅱ、Beclin-1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中药组LC3Ⅱ、Beclin-1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活血化痰饮能够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骨坏死表现,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自噬的过度表达发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痰饮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晓萍 张亚衡 周明旺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29-432,共4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是一种由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难治性骨代谢疾病,发病率、隐匿性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劳作能力,然而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了。研究发现,激素通过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功...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是一种由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引起的难治性骨代谢疾病,发病率、隐匿性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劳作能力,然而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了。研究发现,激素通过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功能干扰骨代谢平衡;同时,激素也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管生成障碍,从而加重骨坏死。此外,激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也可能在SONFH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对SONFH发病机制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发现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SONFH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发病机制 血供 代谢 炎症 基因多态性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生姜汤热敷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程度缓解、血液流变学恢复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鑫 张猛 +1 位作者 刘健 何海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15-321,共7页
【目的】探究桑枝生姜汤(由生姜、桑枝、桂枝、透骨草、鹿角胶等中药组成)热敷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程度缓解、血液流变学恢复的疗效机制。【方法】将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就诊的104例股骨头坏死患... 【目的】探究桑枝生姜汤(由生姜、桑枝、桂枝、透骨草、鹿角胶等中药组成)热敷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程度缓解、血液流变学恢复的疗效机制。【方法】将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就诊的10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枝生姜汤热敷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骨代谢指标、股骨近端和腰椎松质骨骨密度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48/52),对照组为71.15%(37/52),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膝酸软、跛行、心烦失眠、下肢酸困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改善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升高幅度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骨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端骨钙素(N-MI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N-MID、β-CTX、T-PINP水平的下降幅度和血清25-(OH)D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骨密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股骨近端和腰椎松质骨骨密度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桑枝生姜汤热敷治疗,能有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调节骨代谢及骨密度,恢复血液流变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生姜汤 热敷 股骨头坏死 疼痛程度 关节功能 血液流变学 骨代谢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成骨细胞铁死亡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绵钰 韩杰 +2 位作者 曾浩 陈相汕 高振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背景:有研究发现成骨细胞铁死亡可作为重要的发病机制诱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发展。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有学者发现某些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及中成药等可通过多种通路机制调控成骨细胞铁死亡,最终起到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背景:有研究发现成骨细胞铁死亡可作为重要的发病机制诱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发展。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有学者发现某些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及中成药等可通过多种通路机制调控成骨细胞铁死亡,最终起到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目的:探讨成骨细胞铁死亡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及中草药调控成骨细胞铁死亡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铁死亡,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成骨细胞,中草药,糖皮质激素,铁代谢,活性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为中文检索词,以“ferroptosis,Hormonal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steoblast,Chinese herbal medicine,glucocorticoid,iron metabolism,ROS,GPX4”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Pub Med、万方及维普数据库,筛选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成骨细胞铁死亡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及中草药干预调控研究相关的文章,最终纳入74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成骨细胞铁死亡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成骨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受到多种机制通路调控,如细胞内铁超载引起铁死亡;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引起铁死亡;细胞膜上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通过影响谷胱甘肽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活性,从而诱导铁死亡;细胞内发生芬顿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引起铁死亡等。(3)中药单体淫羊藿苷等、中药复方青娥丸等及中成药补肾活血颗粒等均可通过调控成骨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有助于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4)目前关于成骨细胞铁死亡相关机制尚不明确,继续深入探明两者的作用机制,有望为临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铁死亡 中医药 成骨细胞 糖皮质激素 铁代谢 活性氧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髋关节MRI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
8
作者 晋继明 郝阳泉 +4 位作者 赵汝顺 张玉婷 姜永宏 许鹏 鲁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0-1896,共7页
背景:MRI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金标准,以往基于MRI图像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方法多需要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联合评估。然而由于股骨头坏死好发于双侧,临床上大多医院检查时多行双侧髋关节MRI扫描,但双髋扫描仅可查看冠状面及横断面图像,难... 背景:MRI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金标准,以往基于MRI图像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方法多需要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联合评估。然而由于股骨头坏死好发于双侧,临床上大多医院检查时多行双侧髋关节MRI扫描,但双髋扫描仅可查看冠状面及横断面图像,难以获取矢状面图像,从而影响塌陷风险的评估。因此,建立一种应用双髋MRI可获取的图像评估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的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目的:建立一种应用双髋关节MRI冠状面与横断面图像评估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门诊确诊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11例(181髋)的病历资料。根据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塌陷情况分为2组,其中塌陷组69髋,未塌陷组112髋。在MRI影像系统上测量正中冠状面、横断面或其上下各一个层面图像上的坏死范围角度,以冠状面、横断面上坏死角两角之和作为联合坏死角,并取每髋3种联合坏死角的平均值得到每髋的平均联合坏死角。最后,分析3种联合坏死角及平均联合坏死角与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4种联合坏死角预测塌陷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与结论:①末次随访69髋(38.1%)发生股骨头塌陷,纳入塌陷组;112髋(61.9%)未发生塌陷进展,纳入非塌陷组;②塌陷组与未塌陷组在ARCO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年龄、体质量指数、随访时间、性别分布、发病侧别、致病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提示,4种联合坏死角均与塌陷显著相关(P<0.0001);且ARCOⅠ期、Ⅱ期中塌陷组与未塌陷组患者的联合坏死角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1);④在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中,平均联合坏死角曲线下面积大于正中下一层面、正中层面、正中上一层面上的联合坏死角;⑤平均联合坏死角塌陷预测准确度高于正中下一层面、正中层面、正中上一层面上的联合坏死角;⑥提示平均联合坏死角对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的预测精准度较高,临床实用性较强,可考虑使用该方法对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塌陷预测 MRI 冠状面 横断面 联合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人术前临床病史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应璞 许岳 +3 位作者 蒋晓伟 缪逸鸣 薛燚 路通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目的研究创伤性股骨头坏死(FHN)病人术前临床病史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2年5月共172例因创伤性FHN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行单侧THA术的病人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在THA术后行... 目的研究创伤性股骨头坏死(FHN)病人术前临床病史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2年5月共172例因创伤性FHN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行单侧THA术的病人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在THA术后行常规低分子肝素(LWMH)抗凝,并于术后第3天行双下肢静脉B超检查。按检查结果将病人分成DVT组(男22例,女4例,平均年龄64.35岁)和非DVT组(男102例,女44例,平均年龄62.35岁)。分别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基本临床病史如既往VTE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CHD)等与DVT的具体相关性并通过多变量分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DVT组中CHD发病率为73.08%(19/26),显著高于非DVT组的31.51%(46/146)。创伤性FHN病人合并CHD[OR=6.63,95%CI:(1.49,29.59),P=0.013]或长期吸烟史[OR=4.58,95%CI:(1.26,16.62),P=0.021]是THA术后DVT的发生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和吸烟史是创伤性FHN病人行单侧THA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病人需重视术前疾病控制,同时应规范手术操作以减少术后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临床病史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Ⅱ型受体在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俊辰 王更宏 +3 位作者 徐西林 李志刚 申意伟 张晓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4,共6页
大麻素Ⅱ型受体(CB2R)是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镇痛、抗炎、抗癫痫、抗纤维化及调节骨代谢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研究。近年来利用CB2R治疗多种疑难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目前针对早... 大麻素Ⅱ型受体(CB2R)是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镇痛、抗炎、抗癫痫、抗纤维化及调节骨代谢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研究。近年来利用CB2R治疗多种疑难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目前针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尚无疗效确切的方法,由于CB2具有抗炎、缓解疼痛、促进BMSCs成骨分化以及维持骨重塑稳态等作用,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希望CB2R能成为治疗ONFH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Ⅱ型受体 股骨头坏死 炎性反应 骨重塑 BMS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热针抑制成骨细胞凋亡延缓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1
作者 田心保 马良辰 +4 位作者 田富宝 刘园园 许建峰 林瑞珠 朱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6161-6166,共6页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骨科常见的进展性、致残性和高发病率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内热针治疗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内热针对兔激...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骨科常见的进展性、致残性和高发病率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内热针治疗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内热针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组织中成骨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内热针组(n=8),后两组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造模4周后内热针组实验兔进行臀部内热针干预,每周1次,20 min/次;其余两组不予干预。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后取材,采用TUNEL法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观察各组兔股骨头组织成骨细胞凋亡情况及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股骨头组织中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空白组中骨髓腔内造血细胞丰富,骨小梁结构清晰有序,脂肪细胞少,空骨陷窝少见;模型组中骨髓腔内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并伴有增生、部分骨细胞脂肪变性和更多的空骨陷窝;内热针干预后,脂肪细胞和中空骨陷窝数量少于模型组,但比空白组明显;②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股骨头组织中成骨细胞凋亡明显增加,Ba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01);内热针干预后,成骨细胞凋亡明显降低,Ba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01),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01);③结果表明,内热针可通过抑制股骨头组织中成骨细胞凋亡,延缓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成骨细胞凋亡 BCL-2 BAX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角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粪便代谢组学分析
12
作者 柴金莲 孙铁锋 +5 位作者 李威 张博淳 李广政 周忠起 梁学振 王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6187-6197,共11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鹿角胶中的核心蛋白聚糖可进入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对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目的:通过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鹿角胶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鹿角胶中的核心蛋白聚糖可进入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对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目的:通过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鹿角胶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右侧臀肌注射生理盐水(每周前3 d注射,连续注射3周),同时给予纯净水灌胃(1次/d,连续灌胃6周);模型组(n=10)右侧臀肌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周前3 d注射,连续注射3周)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同时给予纯净水灌胃(1次/d,连续灌胃6周);鹿角胶组(n=10)同样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同时给予鹿角胶灌胃(1次/d,连续灌胃6周)。灌胃结束后收集盲肠粪便与股骨头,分别进行粪便代谢组学分析与骨组织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结论:①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鹿角胶组与模型组相比共233种差异代谢物,具有显著差异和明确注释的代谢物共65个,其中脂质和氨基酸类代谢物含量显著升高,胆酸、硫酸固醇脂、麻黄碱、次黄嘌呤、甜菜碱、左旋肉碱、B-鼠胆酸、胞啶、4-嘧啶酸、牛磺酸、N-乙酰-d-葡萄糖胺、丁酸是影响度最高的几种代谢物(变量权重值VIP>5),牛磺酸和次牛磺酸的代谢途径在代谢调控网络中的重要性最高(通路影响因子=0.42857)。②骨组织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模型组与鹿角胶组大鼠股骨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股骨头轮廓欠规整,股骨头软骨下骨中的骨小梁缺失和紊乱,部分可见囊性变结构;与模型组相比,鹿角胶组大鼠骨小梁损伤程度较轻。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和鹿角胶组大鼠股骨头软骨下骨的骨小梁稀疏或中断,空骨陷窝率和脂肪细胞侵袭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鹿角胶组大鼠股骨头软骨下骨的空骨陷窝率和脂肪细胞侵袭有所减少。③结果表明,鹿角胶可能通过牛磺酸的代谢过程及相关通路代谢途径发挥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胶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代谢组学 胆汁酸代谢 牛磺酸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识别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线粒体自噬诊断标志物及免疫浸润分析
13
作者 黄柯琪 陈跃平 +1 位作者 陈尚桐 李加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02-2410,共9页
背景:线粒体自噬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具体生物标志物及调控机制尚未明确。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线粒体自噬的关键标志物及免疫浸润分析。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股骨头坏死数据集GSE123568... 背景:线粒体自噬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具体生物标志物及调控机制尚未明确。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线粒体自噬的关键标志物及免疫浸润分析。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股骨头坏死数据集GSE123568和GSE74089,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和对照组之间选择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加权共表达分析。从MitoCarta 3.0数据库下载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然后与差异基因和模块基因取交集。利用两种机器学习算法鉴定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线粒体自噬关键基因,利用外部验证集进行验证。采用CIBERSORT和免疫浸润分析免疫细胞占比,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线粒体自噬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差异分析共获得1163个差异基因,其中有663个上调基因和500个下调基因;加权共表达分析鉴定出4个相关模块,共1412个模块基因;②最终与线粒体自噬基因取交集初步筛选出39个交叉基因可能是疾病相关线粒体自噬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过程主要涉及血红素代谢、线粒体运输、核苷酸双磷酸代谢和硫酯代谢过程,细胞组分主要涉及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外膜、细胞器外膜和线粒体内膜,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脂肪酸连接酶活性、铁-硫簇结合和辅酶A连接酶活性;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映射出6条通路,主要涉及脂肪酸降解、线粒体自噬、丁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和辅因子生物合成;③经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分析最终得到4个核心基因(ALDH5A1、FBXL4、MCL1和STOM),4个核心基因和诊断列线图外部验证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均大于0.9;④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中心记忆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有关;⑤结果显示,4个关键的线粒体自噬基因ALDH5A1、FBXL4、MCL1和STOM通过破骨细胞分化和免疫机制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均具有较好的疾病预测效果,可能作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线粒体自噬 机器学习 免疫细胞浸润 关键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4
作者 张才东 罗晓中 +3 位作者 丁勇 童祎 石维祥 王佳琦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疗效。方法将34例早期ONF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器人导航组(采用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18例,25髋)和传统组(采用传统髓芯减压植骨治疗,16...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疗效。方法将34例早期ONF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器人导航组(采用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髓芯减压植骨治疗,18例,25髋)和传统组(采用传统髓芯减压植骨治疗,16例,21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保髋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17.3±4.2)个月。术中钻孔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机器人导航组均少(短)于传统组(P<0.05)。3例3髋(机器人导航组1例1髋、传统组2例2髋)保髋失败,保髋失败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1例(43髋)股骨头坏死进展均比较缓慢。剔除保髋失败者,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治疗早期ONFH能延缓骨坏死进展,减少股骨头塌陷,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髋关节功能,短期疗效肯定。与传统方式相比,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具有术中透视及钻孔次数减少、手术时间缩短、电离辐射伤害降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坏死 机器人导航 髓芯减压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外展肌锻炼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三维步态及塌陷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颖嘉 易艳梓 +6 位作者 李津 王珂 王煜 林天烨 张庆文 何伟 魏秋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7211-7216,共6页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疑难的关节疾病,保留自身的股骨头对于年轻的患者而言意义重大,目前尚缺乏规律、统一的保髋功能锻炼方案。目的:观察髋外展肌锻炼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三维步态及塌陷率的影响,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疑难的关节疾病,保留自身的股骨头对于年轻的患者而言意义重大,目前尚缺乏规律、统一的保髋功能锻炼方案。目的:观察髋外展肌锻炼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三维步态及塌陷率的影响,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效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非创伤性、非手术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1例81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髋外展肌锻炼组(n=41)。对照组接受常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髋外展肌锻炼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髋外展肌锻炼。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的步态情况(髋关节活动度、步长差值、触地时间差值);采用BIODEX-S4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髋外展等速肌力的力矩峰值;对比臀中肌宽度比。治疗后1年对比两组患者股骨头塌陷率的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侧别、体质量指数、病因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侧髋关节活动度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患侧髋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髋外展肌锻炼组患侧髋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步长差值、触地时间差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步长差值、触地时间差值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治疗后髋外展肌锻炼组步长差值、触地时间差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两组患者臀中肌宽度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周两组臀中肌宽度比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治疗后髋外展肌锻炼组臀中肌宽度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股骨头塌陷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髋外展肌锻炼组(22%)显著小于对照组(45%);⑥提示髋外展肌锻炼可有效改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步态,降低患者股骨头塌陷率,建议将髋外展肌锻炼作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保髋基础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髋外展肌 步态 功能锻炼 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衰老关键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鉴定和验证
16
作者 丘博元 刘飞 +2 位作者 童思文 欧志学 王伟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5608-5620,共13页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衰老紧密相连,但调控靶点和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分析并加以实验验证,确定细胞衰老介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将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提供新思路。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衰老紧密相连,但调控靶点和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分析并加以实验验证,确定细胞衰老介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将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提供新思路。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衰老核心基因并进行实验验证,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的GPL15207平台获取了GSE123568数据集,其中包含了3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与1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清样本基因表达谱;从CellAge数据库获取了279个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数据。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基因谱进行差异分析及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两者与衰老相关基因取交集再取并集得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衰老潜在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机器学习方法筛出枢纽基因,构建Nomogram模型,进行共识聚类及免疫浸润分析。最后收集临床股骨头样本通过qPCR及Westernblot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①共获得41个潜在基因,主要富集在衰老及氧化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以及FoxO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中。②机器学习鉴定后得到枢纽基因过氧化氢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叉头框蛋白O3、胰岛素受体底物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1,Nomogram模型预测能力良好。③共识聚类分析将患者分为a,b和c共3组,过氧化氢酶、叉头框蛋白O3、胰岛素受体底物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1在3个分子亚型之间表达存在差异(P<0.05),免疫浸润结果显示活化CD4+T细胞、活化CD8+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丰度在3个分子亚类中存在差异(P<0.05)。④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过氧化氢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叉头框蛋白O3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1比对照组表达降低(P<0.05),胰岛素受体底物2的表达升高(P<0.05)。⑤上述结果证实,通过结合生物信息学与机器学习深入分析,并进一步实验验证,最终确定了5个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衰老相关枢纽基因,分别是过氧化氢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叉头框蛋白O3、胰岛素受体底物2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1,这些基因可能通过调控细胞衰老过程为未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潜在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衰老 WGCNA分析 机器学习 免疫浸润分析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病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17
作者 杨辉 黄易 +2 位作者 鲍星安 陈有泉 刘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3,共8页
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 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Ⅲ、Ⅳ期的ONFH并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程分为短病程组(病程≤3年)与长病程组(病程>3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失血量、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臀中肌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骨盆倾斜角度(pelvic obliquity angle,PO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短病程组149例,长病程组70例。与短病程组相比,长病程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01)、住院时间久(P=0.036)、总失血量多(P=0.016),术后3 d、5 d、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高(P=0.034、<0.001、<0.001),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低(P<0.001),术前双下肢不等长明显(P<0.001),臀中肌脂肪浸润程度大(P<0.001),术前术后骨盆倾斜角大(P<0.001),而在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双下肢不等长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病程长的患者相比,病程短的患者在接受THA治疗后短期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病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治疗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杨祥军 王丛悦 +3 位作者 徐西林 胡海 申意伟 张晓峰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95-203,共9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调节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调节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ignaling pathway,JAK2/STAT3)影响骨组织保护的潜在机制。方法:5周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虎杖苷低剂量组(虎杖苷-L)、虎杖苷高剂量组(虎杖苷-H)及虎杖苷-H+Colivelin(JAK2/STAT3通路激活剂)组,每组10只。通过脂多糖和醋酸泼尼松龙诱导SONFH模型。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每日分别灌胃给予虎杖苷-L 10 mg·kg^(-1),虎杖苷-H 20 mg·kg^(-1),虎杖苷-H+Colivelin组腹腔注射Colivelin 1 mg·kg^(-1),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6周。观察指标包括血清钙(calcium,Ca)、血清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micro-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和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虎杖苷-L和虎杖苷-H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显著提升,空骨陷窝率显著下降(P<0.05)。Micro-CT分析表明,虎杖苷处理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和厚度增加,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0.05)。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发现,虎杖苷-L和虎杖苷-H组大鼠血清Ca、P浓度恢复,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虎杖苷显著抑制了模型组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同时促进了Runx2、BMP2、OPN等成骨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P<0.05)。与虎杖苷-H组相比,虎杖苷-H+Colivelin组的这些改善效果有所减弱,显示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虎杖苷作用中的重要性。结论:虎杖苷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分化,改善骨微观结构,对大鼠SONFH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JAK2/STAT3信号通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成骨分化 骨组织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正新从“肾虚、血瘀”论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经验
19
作者 白浪 周正新 +2 位作者 朱磊 杨建澳 张宗逸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453-458,共6页
总结周正新教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临床经验。周教授认为SANFH的发病以肝肾亏虚、筋骨痿弱为本,气滞血瘀、筋骨失养为标,以祖国医学理论指导分析该病的发生机制及病理变化,擅长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局部结合整体对患者进行... 总结周正新教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临床经验。周教授认为SANFH的发病以肝肾亏虚、筋骨痿弱为本,气滞血瘀、筋骨失养为标,以祖国医学理论指导分析该病的发生机制及病理变化,擅长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局部结合整体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周教授指出血瘀是贯穿SANFH全过程的病理因素,遵循“散结、攻留”的理念,依照“活血、祛瘀、生新”的立法原则,提出了活血化瘀、补肾壮骨的治疗大法,另结合中药外治法,标本同治,内外合治,配合患者适度功能锻炼,突出整体观念。周教授在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丁锷教授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学说思想基础上倡导补肾活血通络之法,自拟骨痹通消颗粒治疗该病,强调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正新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骨痹通消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祛瘀生新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谭妙 程延 +2 位作者 刘祯垚 徐鹏 王明明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祛瘀生新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祛瘀生新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祛瘀生新胶囊6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有效活性成分;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ONFH的疾病靶点;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结果:筛选得到祛瘀生新胶囊36个有效活性成分和203个相应靶点蛋白;ONFH疾病相关靶点2992个,相交的靶点基因134个;核心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鼠李糖醇等;核心靶点包括PTGS2、PTGS1、NCOA2、PRSS1、RXRA等;主要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IL-17、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祛瘀生新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防治ON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祛瘀生新胶囊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