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定加压接骨板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王清山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股骨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自体骨...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股骨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成骨质量、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6、12个月,两组Lane-Sandhu X射线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骨小梁面积、周长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髋关节等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动力化联合自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无菌性骨不连患者可提高Lane-Sandhu X射线评分、成骨质量、关节活动度和治疗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自体骨移植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无菌性骨不连 锁定加压接板动力化 自体移植术 Lane-Sandhu X射线评分 质量 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40例的磁共振成像表现与临床特点分析
2
作者 李勇 沈钧康 +3 位作者 严军 陆之安 龚建平 张彩元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4-265,276,共3页
分析40例儿童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Perthes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和临床表现特点。结果:单侧32例(左侧28例,右侧4例),双侧8例。临床表现为髋痛36例,膝酸痛14例,跛行18例,生长障碍4例。有家族史者3例。MRI示坏死区位于前上部27个,位... 分析40例儿童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Perthes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和临床表现特点。结果:单侧32例(左侧28例,右侧4例),双侧8例。临床表现为髋痛36例,膝酸痛14例,跛行18例,生长障碍4例。有家族史者3例。MRI示坏死区位于前上部27个,位于外中部32个。信号表现以混杂信号多见,有7个可见线样征,有5个股骨头双线征,43个髋关节有关节积液,15个有骨髓水肿,27个股骨头软骨不光滑或增厚。结果表明:儿童股骨头骨骺无菌坏死好发于右侧,男性多见,多来自低收入家庭,临床主要表现为髋痛、膝酸痛、跛行、生长障碍;MRI能较准确地、全面地反映儿童股骨头骨骺无菌坏死情况,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无菌坏死 儿童 磁共振成像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的最新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伟 陈华 唐佩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9-525,共7页
目的对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的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并进行总结。结果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髓内钉动力化应慎重选择,其临床预后不确定。更换... 目的对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的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并进行总结。结果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髓内钉动力化应慎重选择,其临床预后不确定。更换髓内钉适合于股骨干峡部的肥大型骨不连。更换外侧钢板适用于合并明显畸形的骨不连患者。但当合并明显内侧缺损时,应采用波形钢板或双钢板。附加钢板提高了髓内钉治疗骨不连的成功率,但对畸形或骨缺损明显的患者应慎重选择。Ilizarov牵张成骨技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骨不连,尤其是合并复杂畸形或大段骨缺损者。膜诱导技术也是治疗骨不连伴大段骨缺损的重要手段。阻挡钉技术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证据支持。生物学刺激物多用于萎缩型骨不连,单独使用的临床效果仍存在争议。结论由于缺乏不同手术方式之间的对照研究,临床实践应根据患者情况和骨不连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无菌骨不连 手术治疗 髓内钉 钢板 生物学刺激
原文传递
核素骨显像在儿童髋关节疼痛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唐熙 姜建隽 +1 位作者 张蓉 顾兆祥 《上海医学影像》 2006年第4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儿童髋关节疼痛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三相显像以及针孔淮直显像对64例单侧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患儿进行股骨头显像。结果12例显像结果正常;42例患儿呈滑膜炎表现;10例呈股骨头...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儿童髋关节疼痛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三相显像以及针孔淮直显像对64例单侧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患儿进行股骨头显像。结果12例显像结果正常;42例患儿呈滑膜炎表现;10例呈股骨头坏死表现。此10例中平面平行孔显像检出2例,占20%;针孔准直显像检出10例,占100%。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儿童滑膜炎与早期Perthes病鉴别诊断敏感,采用三相技术及应用针孔准直器可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三相显像 针孔准直器 儿童无菌股骨骺坏死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