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肘后入路Y形钢板治疗肱骨髁部骨折 被引量:6
1
作者 樊良 陈维善 +1 位作者 赵晓峰 金以军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7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10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采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术后配合肘关节功能锻炼,早期应... 目的:探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10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采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术后配合肘关节功能锻炼,早期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按Cassebaum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1.3%。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化性肌炎、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发生。结论: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具有暴露安全充分、内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粉碎性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肱骨髁部骨折3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
作者 常玲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951-952,共2页
婴幼儿肱骨髁部骨折是很常见的骨折,婴儿内髁或外髁未完全骺化,X线不能显示,早期诊断和处理较为困难。肱骨髁部骨折常有肘前血管神经受压发生继发性损伤,引起前臂高度肿胀,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致患肢功能障碍[1]。因... 婴幼儿肱骨髁部骨折是很常见的骨折,婴儿内髁或外髁未完全骺化,X线不能显示,早期诊断和处理较为困难。肱骨髁部骨折常有肘前血管神经受压发生继发性损伤,引起前臂高度肿胀,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致患肢功能障碍[1]。因而,手术治疗是肱骨髁部骨折重要方法之一,要使手术治疗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2]。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婴幼儿肱骨髁部骨折35例,经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儿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肱骨髁部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背外侧支撑钢板在肱骨髁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智能 谢丽丽 +2 位作者 孙正友 倪永伟 吕一 《中医正骨》 2013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背外侧支撑钢板在肱骨髁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15例肱骨髁间及髁上骨折患者,采用侧卧位肘后侧入路,暴露骨折部位,选择性克氏针临时辅助固定,肱骨背外侧支撑锁定型解剖钢板,固定肱骨外髁,恢复肱骨外侧柱,并连接内侧柱,术后... 目的:探讨肱骨背外侧支撑钢板在肱骨髁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15例肱骨髁间及髁上骨折患者,采用侧卧位肘后侧入路,暴露骨折部位,选择性克氏针临时辅助固定,肱骨背外侧支撑锁定型解剖钢板,固定肱骨外髁,恢复肱骨外侧柱,并连接内侧柱,术后石膏外固定3~5 d可行辅助被动关节功能锻炼,术后4周,主动功能锻炼活动,6~8周后逐步负重活动。结果:15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23个月,中位数11个月,无死亡,全部病例临床或骨性骨折愈合,未见肢体短缩、成角畸形和临近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等,无1例发生尺神经迟发性损伤。结论:支撑稳定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的手术体位和暴露方法、稳定的支撑固定,早期有序的康复锻炼与有效内外固定相统一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避免远期尺神经损害以及防止内置物失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背外侧支撑 早期有序康复锻炼 侧卧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肱骨髁部骨折21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林冲 冯勇强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1期71-72,共2页
肱骨髁部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cm以内的骨折,为一种常见的骨折。本文所涉及的肱骨髁部骨折包括成人肱骨髁上骨折、成人的肱骨髁间骨折、肱骨远端粉碎骨折。2010--2012年手术治疗21例,经肘后侧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现... 肱骨髁部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cm以内的骨折,为一种常见的骨折。本文所涉及的肱骨髁部骨折包括成人肱骨髁上骨折、成人的肱骨髁间骨折、肱骨远端粉碎骨折。2010--2012年手术治疗21例,经肘后侧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成人 肱骨远端粉碎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 肱骨骨折 手术治疗 总结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钢丝组成张力带治疗成人肱骨髁部骨折
5
作者 朱耀宗 潘梅圃 王强 《中国厂矿医学》 2008年第5期568-569,共2页
目的寻找更多有效的方法治疗肱骨髁部骨折。方法对16例成人肱骨髁部骨折病人取肘后正中切口,均行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复位时先整复髁间骨折,再复位髁上骨折。在肱骨内外上髁选择恰当的进针点,内上髁要避开尺神经,用2mm克氏针穿出近端背... 目的寻找更多有效的方法治疗肱骨髁部骨折。方法对16例成人肱骨髁部骨折病人取肘后正中切口,均行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复位时先整复髁间骨折,再复位髁上骨折。在肱骨内外上髁选择恰当的进针点,内上髁要避开尺神经,用2mm克氏针穿出近端背面骨皮质2~3mm,远端折弯后剪掉多余部分,钢针首尾用0.3mm钢丝环扎收紧,在肱骨远端背面形成两个交叉张力带,以克服肱肌、肱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张力,用"Y"延长法严密缝合肱三头肌舌状瓣。结果采用改良Aitken-Rorabeck评分系统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12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钢针钢丝组成张力带固定术,解剖清楚,固定强度满意,易操作,费用少,预后良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钢针 钢丝 张力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78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森 刘颖 +2 位作者 刘文斌 何宝强 任洋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索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78例,据骨折部位取肘内侧、肘外侧或肘内、肘外侧双切口。行骨折复位,拇指顶压鹰嘴窝,远近骨折端对合平整,注意尺或/... 目的探索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78例,据骨折部位取肘内侧、肘外侧或肘内、肘外侧双切口。行骨折复位,拇指顶压鹰嘴窝,远近骨折端对合平整,注意尺或/和桡侧缘平滑,克氏针临时固定,选用适当直径、长度的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部(先外侧后内侧),保持提携角10°~15°。术中避免重复操作,争取一次固定成功。结果本组7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1.5年。根据手外科分会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总优良率97%。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部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害,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在骨折断面产生自动加压作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肱骨髁部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肱骨髁部骨折治疗分析
7
作者 张天会 路远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8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肱骨髁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与儿童肱骨髁部骨折的区别。方法:肘后入路将骨折断端解剖拖出切口外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肘关节复位并分层缝合切口。结果:21例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HSS肘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成人肱骨髁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与儿童肱骨髁部骨折的区别。方法:肘后入路将骨折断端解剖拖出切口外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肘关节复位并分层缝合切口。结果:21例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HSS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3例,良4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为81%。结论:成人肱骨髁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成人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板在肱骨髁部骨折中的应用
8
作者 夏志锋 谢学然 +1 位作者 黄润堂 白金广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7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5例,C1型14例,C2型5例,C3型3例,均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1~30个月,按改良Cassebaum评价,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 目的探讨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7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5例,C1型14例,C2型5例,C3型3例,均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1~30个月,按改良Cassebaum评价,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结论应用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内固定Y形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骨折
9
作者 宋志军 孙鸣晓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7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骨折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手术治疗36例肱骨髁部粉碎骨折患者,采用Cassebaum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术后平均11个月即可达到骨性愈合。按照Cas... 目的探讨采用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骨折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手术治疗36例肱骨髁部粉碎骨折患者,采用Cassebaum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术后平均11个月即可达到骨性愈合。按照Cassebaum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15例,可3例,差3例。结论采用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操作方便,损伤小,骨折端暴露相对充分,能满足操作要求,术后早期即可行关节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内外侧入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10
作者 王洪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第11期126-126,128,共2页
目的:观察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A、B、C、D、4组,A组采取交叉克氏针+石膏外固定方式治疗,B组采取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型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C组采取肱三头肌腱内外侧... 目的:观察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A、B、C、D、4组,A组采取交叉克氏针+石膏外固定方式治疗,B组采取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型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C组采取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D组采取铰链式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方式治疗,比较四组疗效差异。结果:B、C、D组术中及术后情况优于A组,差异明显(P<0.05);4组切口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4种方式各具特点,Y型钢板内固定方式操作简单、方便,铰链式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方式可提高肘关节侧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方式 肱骨粉碎性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上髁粉碎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昱成 问肃生 +4 位作者 商鸿 雷晓亭 赵溪林 杨林 温东宏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上髁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肱骨外上髁粉碎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伤口愈合良好,骨折均愈合。肱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与肱骨远...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上髁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肱骨外上髁粉碎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伤口愈合良好,骨折均愈合。肱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与肱骨远端前倾角恢复均良好,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满意,无神经症状。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90分12例,75~89分6例,60~74分2例。结论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上髁粉碎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骨折固定术 HERBERT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部骨折致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
12
作者 王传铭 王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期241-241,共1页
0 引言 肱骨髁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由于内固定不牢固或术后处理不当,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使上肢正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骨折术后引起肘关节功能障碍,在适当时机施行手术松解,可以部分地改善肘关节功能.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肘关节功能障碍 治疗 肘关节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三头肌两侧进路治疗肱骨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王用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6期104-104,共1页
目的观察肱三头肌两侧进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35例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患者运用肱三头肌两侧进路进行手术治疗,按照Cassebaum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所需时间平均为10个月。关节功能恢... 目的观察肱三头肌两侧进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35例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患者运用肱三头肌两侧进路进行手术治疗,按照Cassebaum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所需时间平均为10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评定为优秀15例,良好15例,一般5例。结论通过肱三头肌两侧进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简便易行,创伤小,暴露充分,并且术后能够尽快地进行早期关节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骨折 两侧进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庆 隆海莲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9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体会。方法:取肱骨远端内外侧切口,充分显露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并选用双钢板内固定。结果:治疗2例并随访1年,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2例肘关节不同程度僵硬... 目的:探讨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体会。方法:取肱骨远端内外侧切口,充分显露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并选用双钢板内固定。结果:治疗2例并随访1年,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2例肘关节不同程度僵硬。结论: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双钢板内固定,骨膜剥离范围较大,骨愈合受影响。使用非锁定钢板,固定强度差,不能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易并发关节僵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粉碎性骨折 双钢板 关节僵硬
原文传递
可吸收螺钉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肖睿 宋跃明 +3 位作者 杨天府 黄富国 李箭 池雷霆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5-1057,共3页
探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在治疗松质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采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58例,其中内踝骨折25例,肱骨髁部骨折1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外踝骨折3例。术后定期摄X线片,对全... 探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在治疗松质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采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58例,其中内踝骨折25例,肱骨髁部骨折1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外踝骨折3例。术后定期摄X线片,对全身及局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在松质骨骨折或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疗效明显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生物材料 可吸收螺钉 可吸收螺钉 临床观察 自身增强聚丙交酯 螺钉内固定治疗 关节内骨折 松质骨骨折 初步 肱骨髁部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尺神经炎最初的描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Panas Photinos 李晓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084-1084,共1页
本人经治1例肱骨髁骨折治愈12年后发生的尺神经麻痹患者,由此作如下讨论。众所周知,肱骨骨折有时会合并神经损伤,但如果说肱骨髁部骨折,在治愈后数年仍作为尺神经进行性麻痹的原因,许多人便会疑惑,但此种情况确实存在。有时患者自己对... 本人经治1例肱骨髁骨折治愈12年后发生的尺神经麻痹患者,由此作如下讨论。众所周知,肱骨骨折有时会合并神经损伤,但如果说肱骨髁部骨折,在治愈后数年仍作为尺神经进行性麻痹的原因,许多人便会疑惑,但此种情况确实存在。有时患者自己对骨折的记忆已经模糊,说不定会忘记告诉医生。也有时由于间隔时间太久,医生也常常会把骨折与神经麻痹看作是不相关的两件事,很容易会想到风湿病或脊髓障碍等疾病所引起的麻痹。但有时确实是由于机械原因所致的末梢神经麻痹。据称波罗尼亚大学的Duchenne教授3年前曾经误诊过1例这样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尺神经炎 尺神经麻痹 肱骨骨折 肱骨髁部骨折 神经损伤 肱骨骨折 治愈后 进行性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op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17
作者 俞学中 李俊 梁刚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3年第3期182-185,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jury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of op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Methods: The data of 32 patients with op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hospitalized in our departmen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jury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of op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Methods: The data of 32 patients with op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hospitalized in our department in the recent 20 year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On an average, 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30 month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acture type, situation of wounds, operating time, operating method and time for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final function of elbow joint were evaluated with Flynn scoring standard. Results: Excellent therapeutic effect was found in 14 cases, good in 12 and bad in 6, with the percentage of fine therapeutic effect of 81.25 %. Conclusions: For the patients with op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debridement and internal fixation should be made as early as possible, for thorough debridement and correct internal fixation are the key points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eral fractures DEBRIDEMENT Internal fixato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