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剖胸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急诊手术治疗比较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苟亚军 尹昌林 +3 位作者 陈翔宇 李燕 田铸 刘明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614-2616,2619,共4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剖胸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急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7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胸腔镜组(n=32)与剖胸组(n=15),分...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剖胸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急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7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胸腔镜组(n=32)与剖胸组(n=15),分别实施胸腔镜下与传统剖胸钛镍合金肋骨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围术期血气分析水平变化。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剖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h,胸腔镜组PaO2、SaO2及PaO2/FiO2均高于剖胸组,PaCO2低于剖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剖胸组(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疗效优良率(90.6%)高于剖胸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撕裂伤具有微创、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多种优势,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肺撕裂伤 急诊手术 胸腔镜 传统剖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撕裂伤CT追踪观察(附二例报告)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淑玲 宋希宽 刘旭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7-578,共2页
关键词 肺撕裂伤 CT表现 追踪观察 动态观察 胸部外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与常规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肺撕裂伤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向毅 杨泉 +4 位作者 郭小川 吉洛哈古 郑君 何明学 杜成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184-186,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常规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撕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撕裂伤患者43例,其中25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18例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术后呼...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常规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撕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撕裂伤患者43例,其中25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18例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监护时间、胸引管放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查满意率均优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肺撕裂伤临床效果较满意,患者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肺撕裂伤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及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冬 胡正群 +3 位作者 张淼 武文斌 王珩 崔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其与开胸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其与开胸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胸腔镜组(32例)和开胸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围术期呼吸功能、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胸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P<0.05),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与术前(T_pre)相比,术后即刻(T_0)、术后8小时(T_8)及术后24小时(T_24),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显著升高(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_2)均显著下降(P<0.05);T_8时间点胸腔镜组患者PaO_2和PaO_2/FiO_2均显著高于开胸组(P<0.05),Pa CO_2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SaO_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胸腔镜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虽然相对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其术后恢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多发肋骨骨折 性膈疝 肺撕裂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诊断 被引量:7
5
作者 邹高伟 张亚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779-3781,共3页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认识。方法搜集连续4个月收治的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车祸伤18例,坠落伤6例,撞伤6例,棍击伤2例,挤压伤2例,刀刺伤1例。均行胸部平扫,层厚5.0 ̄10.0mm...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认识。方法搜集连续4个月收治的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车祸伤18例,坠落伤6例,撞伤6例,棍击伤2例,挤压伤2例,刀刺伤1例。均行胸部平扫,层厚5.0 ̄10.0mm。结果肺挫伤33例,CT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33例;小点状、小片絮状影9例;磨玻璃影5例;斑片状、片条状影24例以及叶段分布的大片影3例;以上各种表现混合存在,且合并肺不张3例。肺撕裂伤5例:其中肺气囊肿4例:3例与肺挫伤并存,1例多发,圆形或扁形,可见小气液平面;肺血肿2例,表现为边缘光滑的椭圆形结节影,最大径4.0cm,其中1例也与肺挫伤并存。结论结合病史,CT能明确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撕裂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鹤亮 项昆 +1 位作者 赵新斌 张惠英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5期94-97,共4页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肺撕裂伤患者32位患者48处病灶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与不规则形组病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必须经过...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肺撕裂伤患者32位患者48处病灶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与不规则形组病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必须经过气囊、气液囊、血肿3个阶段;32处病灶靠近胸膜下,16处位于非胸膜下,比较不同演变形式肺撕裂伤病灶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实变加重可使病灶缩小或消失;所有病灶复查中均未继续增大。结论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的观察肺撕裂伤的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肺撕裂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肺挫伤和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唐军 李明 张毅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477-478,共2页
回顾性分析87例肺挫伤和肺撕裂伤患者的影像表现,其中62例肺挫伤患者的CT表现为斑片状或云絮状淡薄影、大片状模糊影或肺叶内实变影;25例肺撕裂伤患者的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圆形或椭圆形的含液气囊腔、长条形或椭圆... 回顾性分析87例肺挫伤和肺撕裂伤患者的影像表现,其中62例肺挫伤患者的CT表现为斑片状或云絮状淡薄影、大片状模糊影或肺叶内实变影;25例肺撕裂伤患者的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圆形或椭圆形的含液气囊腔、长条形或椭圆形的含气囊腔。多排螺旋CT可以快速、清晰地显示肺挫伤和肺撕裂伤的各种影像表现,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撕裂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撕裂伤的256层螺旋CT诊断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鹤亮 项昆 +1 位作者 赵新斌 张惠英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2期35-38,88,共5页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利用256层螺旋CT对32例(48个病灶)肺撕裂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23个(62.2%),非胸膜下14个(37.8%);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利用256层螺旋CT对32例(48个病灶)肺撕裂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23个(62.2%),非胸膜下14个(37.8%);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90.9%),非胸膜下1个(9.1%)。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的发生率高于圆形/类圆形组(χ^2=4.016,P〈0.05)。按照肺撕裂伤的演变形式分为3组,即气囊组(20个)、气液囊组(12个)及血肿组(16个)。其中气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4个(70.0%),非胸膜下6个;气液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83.3%),非胸膜下2个;血肿组病灶位于胸膜下8个(50.0%),非胸膜下8个,3组病灶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1,P〉0.05)。当周围肺组织实变进一步加重时,气囊或气液囊的最大径较前变小;当周围肺组织实变明显吸收好转后,原来变小的气囊或气液囊又恢复到未发生实变前大小。所有病灶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在复查过程中病灶的最大径没有继续扩大,并且在15~90 d完全吸收。结论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地观察肺撕裂伤的位置及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撕裂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小川 向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93-96,共4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07年10月~2019年5月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35例)...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07年10月~2019年5月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35例)与传统开胸组(26例)。胸腔镜组采用胸腔镜辅助行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和肺撕裂伤处修补术,传统开胸组采用开胸手术行肋骨骨折内固定和肺撕裂伤处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胸引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内固定骨折数、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效果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监护时间、胸引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开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的手术效果优良率高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内固定骨折数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术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多发性肋骨骨折 肺撕裂伤 效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新忠 李楠 +1 位作者 赵磊 梁保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4期2650-2651,共2页
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中抽取5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予以分组,胸腔镜组(n=27)应用胸腔镜手... 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中抽取5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予以分组,胸腔镜组(n=27)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开胸组(n=27)应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胸腔镜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胸组,其胸腔引流量均大于开胸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胸腔镜组术后平均VAS疼痛评分是(3.89±1.26)分,低于开胸组的(5.57±1.49)分(P<0.05)。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肯定,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缓解疼痛,并促使其早期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多发肋骨骨折 性膈疝 肺撕裂伤 呼吸功能指标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光 杨圣俊 +3 位作者 李宁 高江峰 李雯 耿广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8例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结果:48例胸部外伤病例中,26例有肺挫伤损伤(上肺3例,下肺17例,双肺6例),22例有肺撕裂伤(14例肺水肿,8例肺内... 目的:探讨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8例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结果:48例胸部外伤病例中,26例有肺挫伤损伤(上肺3例,下肺17例,双肺6例),22例有肺撕裂伤(14例肺水肿,8例肺内血气囊肿)。结论:CT成像技术可全面显示病变征象及范围,应用于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撕裂伤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撕裂伤的256层螺旋CT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鹤亮 洪波 +1 位作者 赵新斌 张惠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9期1576-1578,共3页
目的对256层螺旋CT检查肺撕裂伤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146例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分别为48例、26例、80例,左肺上叶、下叶分别为54例、64例。共累计224个病... 目的对256层螺旋CT检查肺撕裂伤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146例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分别为48例、26例、80例,左肺上叶、下叶分别为54例、64例。共累计224个病灶,其中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的病灶占78.57%(176个病灶),肺中心区域的病灶占21.43%(48个病灶),病灶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病灶累及一个肺叶、两个肺叶的数量远远多于肺中心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气液囊组的人数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气液囊组的病灶数也远远多于气囊组和血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血肿组患者的病灶大小明显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56层螺旋CT用于肺撕裂伤检查及诊断效果较佳,对此病症的救治极具参考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撕裂伤 胸部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邰兆琴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认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76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肺挫伤63例,表现为肺血管纹理增粗、增浓、轮廓模糊、伴有斑点状模糊影7例;小片状、...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认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76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肺挫伤63例,表现为肺血管纹理增粗、增浓、轮廓模糊、伴有斑点状模糊影7例;小片状、条絮状密度增高影9例;单侧或双侧肺内大小形态不一的斑片状、云絮状密度增高影,部分融合成大片状,或局限于一叶灶样分布的较高密度影20例;毛玻璃样改变18例;肺内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实变影,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征9例。肺撕裂伤共13例,17个病灶。其中单腔含气囊肿3个、气液囊肿5个,簇状多发肺气囊4个,肺内血肿5个,肺撕裂伤周围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肺挫伤。结论:肺挫伤及肺撕裂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能明确诊断,并对治疗、转归及预后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撕裂伤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淑芝 杨雪松 《黑龙江医学》 2000年第9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肺撕裂伤 组织 CT表现 挤压 开放性损 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右肺撕裂伤非手术治疗2例追踪报告
15
作者 王树军 刘金山 +2 位作者 张道忠 李杰 刘刚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12期1409-1410,共2页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 肺撕裂伤 追踪报告 闭合性胸部创 皮下气肿 内血肿 并发感染 血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急诊手术应用于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冰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5期66-67,共2页
肋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胸部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患者多合并肺撕裂伤、休克、气胸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引起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取得较... 肋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胸部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患者多合并肺撕裂伤、休克、气胸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引起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经CT、X线等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肺撕裂伤 胸腔镜 急诊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撕裂伤合并肺含气囊肿影像诊断1例
17
作者 陈佳 邹利光 杨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474-475,共2页
肺撕裂伤合并含气囊肿是肺部创伤的一种少见结果,多数由重度胸部钝性创伤所致,主要形成机制是受压肺组织的破裂,并在胸廓复位过程中肺组织进一步撕裂,伴有气体、血液进入,形成含气囊肿或气液囊肿。CT检查能清楚显示病灶,进行早期诊断和... 肺撕裂伤合并含气囊肿是肺部创伤的一种少见结果,多数由重度胸部钝性创伤所致,主要形成机制是受压肺组织的破裂,并在胸廓复位过程中肺组织进一步撕裂,伴有气体、血液进入,形成含气囊肿或气液囊肿。CT检查能清楚显示病灶,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笔者报道1例因车祸引起的肺撕裂伤合并含气囊肿的影像诊断,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撕裂伤 含气囊肿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撕裂伤CT影像特征及动态随访观察
18
作者 黄科峰 伍晓刚 +7 位作者 朱安平 宋君 邓辉 王燕 常顺利 甘红波 张少炎 张罕松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2期177-179,共3页
随着交通事故、高空作业及其他意外事故的增多,全身复合外伤患者越来越多,其中肺撕裂伤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创伤,合并肺挫伤后引起大咯血,继发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死亡率较高,胸部CT无疑是最快最佳影像检查方法,如对该病影像学... 随着交通事故、高空作业及其他意外事故的增多,全身复合外伤患者越来越多,其中肺撕裂伤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创伤,合并肺挫伤后引起大咯血,继发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死亡率较高,胸部CT无疑是最快最佳影像检查方法,如对该病影像学认识不足,可导致误诊。本文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临床及CT随访证实的23例患者的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利用能谱CT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特征 随访观察 肺撕裂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图像后处理技术 影像检查方法 患者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撕裂伤16例的诊治分析
19
作者 毕伟 刘旭军 +3 位作者 江曙光 丁长青 刘德海 刘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5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肺撕裂伤的CT诊断和治疗。方法:收治创伤性肺撕裂伤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CT表现为肺挫伤合并气囊或气液囊(n=9)、肺挫伤合并血肿(n=6)、单纯血肿(n=1)。临床采取对症处理,随访1周~4个月,病灶基本消失... 目的:探讨肺撕裂伤的CT诊断和治疗。方法:收治创伤性肺撕裂伤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CT表现为肺挫伤合并气囊或气液囊(n=9)、肺挫伤合并血肿(n=6)、单纯血肿(n=1)。临床采取对症处理,随访1周~4个月,病灶基本消失。结论:CT在创伤肺撕裂伤诊断及治疗、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撕裂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行胸腔镜急诊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贝荣新 杨泽山 +2 位作者 王昌荣 王俊青 周勇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行胸腔镜急诊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52例,依据患者自愿原则选取剖胸内固定术与胸腔镜下微创术治疗,每组26人。对照组给予剖胸内固...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行胸腔镜急诊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52例,依据患者自愿原则选取剖胸内固定术与胸腔镜下微创术治疗,每组26人。对照组给予剖胸内固定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手术。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资料,术后疼痛以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E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行胸腔镜急诊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手术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中创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肺撕裂伤 胸腔镜急诊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