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人工智能在CTPA肺栓塞诊断效能及肺栓塞指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作者 杨舒同 李竹君 +7 位作者 金超 侯伟 赵文哲 张宝平 田倩 肖瑶 荐志洁 刘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1,共5页
目的 验证基于CT肺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的肺栓塞人工智能识别系统(PE-AI)的诊断效能及危险分层能力,分析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0日疑似PE患者行... 目的 验证基于CT肺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的肺栓塞人工智能识别系统(PE-AI)的诊断效能及危险分层能力,分析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0日疑似PE患者行CTPA检查病例416例。采用双盲法由2名低年资影像医师与PE-AI分别对收集病例进行栓子检出和诊断,并分别记录诊断时间;以3名高年资影像医师结合临床随访结局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评价AI、人工与PE-AI的诊断效能,并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使用Delong-t检验进行比较。肺栓塞确诊病例分别收集AI及人工计算的肺栓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 PAOI),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PE-AI、人工及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85.6%、90.8%和95.1%,三组AUC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I的读片时间[(0.16±0.07)min]明显低于人工[(4.42±1.85)min,P<0.001]及联合诊断[(4.58±1.84)min,P<0.001]。肺动脉栓塞确诊病例亚组分析中,PE-AI与人工测得的PAO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intraclass correlation efficient, ICC=0.80)。结论 AI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识别肺动脉栓子,辅助放射科医师提高诊断效率;同时通过对肺动脉PAOI的智能检测,有助于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优化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CT血管成像 人工智能 栓塞指数(pa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栓塞指数对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及其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任小倩 崔莹莹 康乐乐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对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及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78例APE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三组的PAOI和右心功能参数,分析PAOI对APE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以及PAOI与右心功能参数的相...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对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及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78例APE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三组的PAOI和右心功能参数,分析PAOI对APE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以及PAOI与右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危险分层的增加,PAOI、RVA/LVA、RVd/LVd、MPAd、RAMSA、SVCd均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PAOI对危险分层具有显著的评估价值(AUC>0.7,P<0.05)。PAOI与RVA/LVA、RVd/LVd、MPAd、RAMSA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PAOI对APE危险分层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与右心功能参数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动脉栓塞指数 急性栓塞 右心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型肺栓塞短期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刘云峰 刘红艳 +3 位作者 孙静 刘颖 何琪圆 赵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栓塞(PE)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中央型PE患者,根据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结果,将观察对象分为发生不良事件组和未发生不良事件组,分析不良事件组临床特征,对两...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栓塞(PE)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中央型PE患者,根据住院期间不良预后结果,将观察对象分为发生不良事件组和未发生不良事件组,分析不良事件组临床特征,对两组患者收集危险因素、CCI、血栓位置分组评分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央型PE患者临床症状以胸闷或呼吸困难最为常见(77.4%),其余依次为咳嗽(35.7%)、胸痛(28.7%)、晕厥(9.6%)、咯血(7.8%)。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症状及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单因素分析中,CCI、血栓位置分组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尿素氮与中央型PE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OR=1.494,95%CI:1.073~2.080,P=0.017)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不良事件组CCI高于未发生不良事件组(P=0.004),多因素分析显示CCI升高(OR=1.342,95%CI:1.022~1.763,P=0.034)为独立危险因素,且CCI每增加1分,发生不良事件风险增加34.2%。发生不良事件组血栓位置分组评分显著高于未发生不良事件组(OR=2.586,95%CI:1.366~4.896,P=0.004),且血栓位置分组评分每增加1分,发生不良事件风险增加1.586倍。结论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CCI升高、血栓位置分组评分升高与中央型PE患者短期发生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 栓塞 危险因素 不良预后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血栓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CT扫描对肺栓塞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4
作者 韩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37-140,共4页
探究CT扫描在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时间范围2024年1月-2024年12月,选择44例例肺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对比分析其CT扫描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在CT扫描肺栓塞的检查结果中,其中共有中央型5例、... 探究CT扫描在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时间范围2024年1月-2024年12月,选择44例例肺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对比分析其CT扫描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在CT扫描肺栓塞的检查结果中,其中共有中央型5例、混合型1l例、周围型9例,其CT敏感度较高,其敏感度较高,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栓塞指数比参照组更高,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CT扫描在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不仅具有敏感度高、速度快的优势,还不会给患者造成侵入性创伤,因此可在肺栓塞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CT扫描 敏感度 栓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彩超、Hcy与急性肺栓塞患者PAOI的关联性及预测疗效价值
5
作者 薛晓艳 姜华 刘聪敏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CT肺栓塞阻塞指数(PAOI)的关联性及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149例APE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AOI分为轻度(PAOI分值<30%)45例,中度(30%≤PAOI分值<50%)58例,重度(...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CT肺栓塞阻塞指数(PAOI)的关联性及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149例APE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AOI分为轻度(PAOI分值<30%)45例,中度(30%≤PAOI分值<50%)58例,重度(PAOI分值≥50%)46例,分析入院时心血管参数、血清Hcy水平与PAOI的相关性以及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重度患者右心房收缩末内径(RAESD)、右心室舒张末内径(RVEDD)、主肺动脉内径(MPA)、肺动脉收缩压(SPAP)参数及Hcy水平高于中度患者和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RAESD、RVEDD、MPA、SPAP参数及血清Hcy水平与PAOI均呈正相关(P<0.05);与有效患者相比,治疗1周、2周、3周后,无效患者RAESD、RVEDD、MPA、SPAP参数及Hcy水平更高(P<0.05);ROC曲线显示,治疗1周、2周、3周后,RAESD、RVEDD、MPA、SPAP、Hcy联合预测APE治疗无效的AUC依次为0.877、0.922、0.934(P<0.05)。结论心脏彩超参数、Hcy可反映APE患者病情状况,且联合应用时能预测APE治疗无效的风险,为完善治疗方案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栓塞 心脏彩超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栓塞阻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和PESI评分对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许令荣 赵卉 +1 位作者 刘云峰 张毅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6期981-984,共4页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和PESI评分对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共有48例患者,应用...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和PESI评分对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共有48例患者,应用χ^2检验比较PAOI、PESI评分系统不同分值患者间死亡率的差异;患者30天预后作为临床观察终点,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来分析两种评分系统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4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死亡12例,非死亡36例。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两种评分系统中死亡组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且随着评分数值升高,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ROC曲线显示,PAOI和PESI评分对疾病预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PAOI、PESI均可用于肺栓塞预后评价,且两种评分无明显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栓塞 paoi PE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APE患者心血管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7
作者 邵孝如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心血管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心血管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分为严重APE组(31例)及非严重APE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参数指标[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d)、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d)、左右心室短轴最大径比值(RVd/LVd)、主肺动脉最大直径(MPAd)、左右心室最大截面积比(RVA/LVA)、PAOI]及预后情况[病死率、机械通气率、心脏支持率]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AOI与心血管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严重APE组患者的PAOI水平高于非严重AP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APE组患者的心血管参数指标RVd、RVd/LVd、RVA/LVA水平均高于非严重APE组患者,LVd、MPAd水平均低于非严重AP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严重APE组患者的病死率、机械通气及心脏支持分别为35.48%、64.52%、48.39%均高于非严重APE组的5.45%、14.55%、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Vd、RVd/LVd、RVA/LVA水平与PAOI呈正相关(r=0.723,0.841,0.794,P<0.05),LVd、MPAd水平与PAOI呈负相关(r=-0.514,0.638,P<0.05)。结论:CT PAOI与APE患者心血管参数及预后密切相关,严重APE患者的PAOI水平更高,其心血管参数指标显示右心室功能减退和肺动脉压力升高。严重APE患者的预后较差,表现为较高的病死率、机械通气率和心脏支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动脉栓塞指数 急性栓塞 心血管参数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栓塞指数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 被引量:27
8
作者 周新卫 王建国 +3 位作者 刘冬 朱力 马钦华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半定量评价急性肺栓塞(APE)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肺血管成像(CTPA)确诊的、无严重基础心肺疾病的APE患者117例,依据肺动脉内栓子阻塞的部位及程度计算PAOI。根据PAOI<30%、30%~50%和...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半定量评价急性肺栓塞(APE)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肺血管成像(CTPA)确诊的、无严重基础心肺疾病的APE患者117例,依据肺动脉内栓子阻塞的部位及程度计算PAOI。根据PAOI<30%、30%~50%和>50%将APE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三组,分析各组的右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 入选患者中,轻度组65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20例。轻度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RVd、LVd、RVd/LVd、RVs、LVs、RVs/LVs、MPA、LPA、IVSD、IVCR;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RVd、LVd、RVd/LVd、RVs、LVs、RVs/LVs、SVC、MPA、RPA、LPA、IVSD、IVCR、AZR;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LVd、RVd/LVd、RVs/LVs。结论 APE患者的PAOI可以反映右心功能情况,并有助于及时确认APE的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血管造影术 动脉栓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与CT肺动脉阻塞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冯宗莲 秦志强 +6 位作者 覃少佳 许承琼 梁世廉 陈桂荣 冯广弘 周怀海 梁秋妹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PE)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与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01~2016-03四家医院呼吸科经 CTPA 确诊的急性 ...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PE)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与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2015-01~2016-03四家医院呼吸科经 CTPA 确诊的急性 PE 患者。采用 Mastora 评分评估PAOI。于治疗前24 h内和治疗后第14天采血检测PLT、FIB、D-D和FDP水平及行CTPA检查评估PAOI,分析这些指标在治疗前后与PAOI的关系。结果四家医院共纳入42例急性PE患者。治疗前 PAOI 与 PLT 水平呈负相关性(r=-0.474,P=0.020),与 D-D 和 FDP 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 分别为0.535、0.392,P 分别为0.000、0.010),与 FIB 水平无相关性。治疗后第14天 PAOI 与 D-D 和FDP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534、0.481,P分别为0.000、0.001),与PLT和FIB水平均无相关性。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 PAOI 变化量与 PLT、D-D 和 FDP 变化量均具有相关性(r 分别为0.399、0.556、0.460,P 分别为0.009、0.020、0.002),与 FIB 变化量无相关性。结论 PLT、D-D 和FDP水平与PAOI均存在一定相关性,尤其是D-D水平与PAOI相关性较高,对于预测急性PE患者的肺血栓栓子溶解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PE) 动脉阻塞指数(paoi) D-二聚体(D-D)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血小板计数(P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栓塞指数在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黎秀文 林艺 +1 位作者 王力鹏 杨祚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对老年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2010年1月—2015年6月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急诊科收治接受CT肺血管成像(CTPA)检查的APE患者120例。基于Mastora评分方法进行PAOI评分,根据PAO1分为...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对老年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2010年1月—2015年6月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急诊科收治接受CT肺血管成像(CTPA)检查的APE患者120例。基于Mastora评分方法进行PAOI评分,根据PAO1分为轻度组(PAOI〈30%)45例、中度组(PAOI 30%-50%)50例、重度组(PAOI〉50%)25例。分析PAOI对APE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同时进行右心功能检测和血气指标分析。结果随着病情程度加重APE患者PaO2、PaCO2和SaO2水平逐渐下降,其中3组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RVd、RVd/LVd、RVs、RVs/LVs水平逐渐增加,其中3组RVd和RV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IVSD、1VCR和AZR出现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其中3组IVSD和AZ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可见PAOI与PaO2呈负相关(r=-0.408,P=0.022),与RVd(r=0.445,P=0.010)、RVd/LVd(r=0.669,P=0.007)、RVs(r=0.429.P=0.012)、RVs/LVs(r=0.387,P=0.031)、IVSD(r=0.558,P=0.005)以及IVCR(r=0.583,P=0.006)存在正相关,而与LVd(r=-0.551,P=0.009)呈负相关。PAOS具有一定的预测诊断价值(AUC=0.834,95%CI 0.511-0.926,P=0.002),最佳切点值58.9%,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89.9%。结论基于Mastora评分系统进行的PAOI评分可以有效估算A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动脉栓塞指数 急性栓塞 老年人 诊断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与休克指数在评价肺栓塞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温勇伟 邬真力 +2 位作者 吴雷 叶桃春 许顶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评价心脏超声右室功能不全指标和休克指数对肺栓塞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肺栓塞(PE)患者发病时有否存在心脏超声提示的右室功能不全及休克指数与否进行分组,分析两者对住院并发症及死亡的预测意义。血流动力学稳定定义为休克指数&l... 目的评价心脏超声右室功能不全指标和休克指数对肺栓塞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肺栓塞(PE)患者发病时有否存在心脏超声提示的右室功能不全及休克指数与否进行分组,分析两者对住院并发症及死亡的预测意义。血流动力学稳定定义为休克指数<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定义为休克指数≥1。结果血流动力学稳定右室功能正常组9例,并发症0例、住院死亡0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右室功能正常组2例,并发症0例、死亡0例。血流动力学稳定右室功能不全25例,并发症2例(8.0%)、住院死亡6例(24.0%)。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右室功能不全组24例,并发症16例(66.7%)、住院死亡15例(62.5%)。右室功能不全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PE患者的近期住院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休克指数(SI)≥1,右室(RV)>30mm,右室/左室舒张末直径(RV/LV)>1,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50mmHg,中重度三尖瓣反流(TR)对肺栓塞患者预后预测有较重要的作用。结论右室功能不全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PE患者有较高的近期住院并发症及死亡率。床旁超声心动图对PE患者近期住院不良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休克指数 超声心动图 右室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lls、修正后的Geneva评分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锦林 王海峰 +1 位作者 屈尔青 陈硕飞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评分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DVT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分为两组,对两组一般情况及Wells、mGeneva评分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进行比较;再以...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评分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DVT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分为两组,对两组一般情况及Wells、mGeneva评分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进行比较;再以是否发生PE作为因变量,以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增高、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D-二聚体是否升高、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是否有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吸烟史、饮酒史、Wells评分、mGeneva评分、PESI分值、左右侧肢体发病、DVT类型、是否并发下腔静脉(IVC)血栓、是否有静脉血栓病史及是否放置了IVC滤器为自变量引入模型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DVT患者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300例DVT患者PE发生率25.3%(76/300)。两组在合并IVC血栓、Wells及mGeneva评分方面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ells评分和合并IVC血栓是发生PE的危险因素,是否放置了IVC滤器是发生PE的保护性因素(OR值=2.262、534.752、0.046;95%的可信区间:1.102~4.646、54.010~5294.568、0.002~0.841)。结论 在DVT患者中Wells评分预测PE的发生价值较大,合并IVC血栓是PE的危险因素,放置IVC滤器是PE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栓塞 WELLS评分 修正Geneva评分 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波 刘成伟 +1 位作者 何蕾 谭安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2例连续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按指南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计算CT肺动脉栓塞指数,用Spearman法计算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危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2例连续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按指南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计算CT肺动脉栓塞指数,用Spearman法计算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相关系数,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T肺动脉栓塞指数对每个危险分层的预测效能。结果:在7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低危组32例、中危组31例、高危组9例,三组CT肺动脉栓塞指数分别为(26.2±16.4)%、(52.9±10.6)%和(85.6±5.4)%,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相关系数为0.881(P<0.01)。肺栓塞指数对危险分层中的高危组预测效能最高,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0.5%,曲线下面积达0.929(P<0.01)。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危险分层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栓塞 CT动脉栓塞指数 CT动脉造影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筛查肺栓塞的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勇强 孙慧 +2 位作者 李治安 赵青 白云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0期986-98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对肺栓塞筛查的价值。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3 1例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和 3 1例常规体检者进行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测量。选择空腹检查条件 ,患者取仰卧位 ,充分显示距下腔静脉入右心...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对肺栓塞筛查的价值。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3 1例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和 3 1例常规体检者进行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测量。选择空腹检查条件 ,患者取仰卧位 ,充分显示距下腔静脉入右心房 2cm以内纵断面的管腔结构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此段血流通畅 ,而后测量吸气、呼气时下腔静脉的内径。结果  3 1例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占 19例 (5 9.4% )。大块肺栓塞组、非大块 /次大块肺栓塞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和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分别为 (1.78± 0 .70 )cm ,(1.49± 0 .61)cm ,0 .14 8± 0 .0 974;(1.0 6± 0 .3 8)cm ,(0 .5 0± 0 .2 1)cm ,0 .5 17± 0 .0 75 ;(2 .3 7± 0 .3 4)cm ,(0 .46± 0 .2 2 )cm ,0 .80 5± 0 .115。结论 无创伤性超声技术对急性、慢性肺栓塞筛查具有较高特异性 ,单独根据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判断肺栓塞可能会出现较高的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超声 动脉高压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为中危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牛志伟 陈希胜 +1 位作者 孙海峰 刘秋红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8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依据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为中危肺栓塞(PTE)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抗凝治疗的PESI评分为中度危险患者88例,出院后接受持续3个月以上的华法林治疗,依据出院前情况判断短期疗效,出... 目的:探讨依据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为中危肺栓塞(PTE)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抗凝治疗的PESI评分为中度危险患者88例,出院后接受持续3个月以上的华法林治疗,依据出院前情况判断短期疗效,出院后随访至少1年时间,分析随访结束前超声心动图、下肢血管彩超情况,观察出血发生率。结果:88例患者短期疗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及好转)86.4%,PESIⅢ级无死亡病例,PESIⅣ级有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患者出院前与入院时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对照,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CO_2、PO_2和SO_2较前上升,TNT及BNP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和随访期间对比,肺动脉收缩压、三尖瓣反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左右径无明显差别。PTE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随访期间血栓再通率61.5%,PTE急性期及随访过程中,总体出血率4.6%,所有病例无PTE复发。结论:依据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为中危肺栓塞(PTE)患者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中危 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抗凝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患者围术期肺血栓栓塞症与体质量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波 闵苏 +4 位作者 魏珂 黎平 何开华 曹俊 熊秋菊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257-2259,2263,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患者围术期肺血栓栓塞症(PE)发生率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2012年该院140例女性手术患者并发PE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7例特发性 PE,83例非特发性 PE(与手术创伤以及恶性肿瘤有关)。BMI分... 目的:探讨女性患者围术期肺血栓栓塞症(PE)发生率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2012年该院140例女性手术患者并发PE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7例特发性 PE,83例非特发性 PE(与手术创伤以及恶性肿瘤有关)。BMI分为6个等级:<22.5、22.5~<25.0、25.0~<27.5、27.5~<30.0、30.0~<35.0、≥35.0 kg/m2。多变量 Cox比例危险度模型变量有年龄、吸烟、生产次数、绝经期,药物摄入包括非甾类抗炎药、华法林使用情况,合并症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结果 BMI与特发性PE(RR=1.08,95%CI:1.06~1.10,P<0.01)和非特发性 PE(RR=1.08,95%CI:1.07~1.10,P<0.01),均有较强的直线相关性。当BMI ≥35 kg/m2,危险度增加6倍。结论女性 BMI增加与 PE的发生有显著的线性相关, BMI可作为评估围术期PE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间 栓塞 体质量指数 女性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危肺栓塞患者肺动脉CT阻塞指数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锦林 王海峰 +1 位作者 屈尔青 陈硕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非高危肺栓塞(PE)肺动脉CTA阻塞指数(CTOI)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及简化PESI(sPESI)评分、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非高危PE患者的CTA图像、临床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 目的探讨临床非高危肺栓塞(PE)肺动脉CTA阻塞指数(CTOI)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及简化PESI(sPESI)评分、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非高危PE患者的CTA图像、临床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CTOI与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TOI与PESI无相关性(r=0.096,P=0.357),CTOI与sPESI及血清BNP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278,P=0.007;r=0.634,P<0.001)。结论对于临床非高危PE患者,CTOI和sPESI及血清BNP水平在反应临床严重程度上存在一致性,而与PESI并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阻塞指数 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在老年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侯银静 秦明照 陈一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探讨简化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在年龄〉80岁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的应用特点。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的老年PTE患者223例,分为年龄〉80岁组78例和年龄≤80岁组145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sPESI与... 目的探讨简化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在年龄〉80岁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的应用特点。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的老年PTE患者223例,分为年龄〉80岁组78例和年龄≤80岁组145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sPESI与老年PTE中危分层的相关性,比较2组危险分层、sPESI以及30d病死率的差异。结票sPESI与中危分层呈正相关(r=0.18,P=0.03)。与年龄≤80岁组比较,年龄〉80岁组低危比例明显降低(0 vs 61.4%),中低危和中高危比例升高(50.0%'US22.8%,50.0%口s15.8oA,P〈0.01);且sPESI显著升高[(1.91±0.76)分 vs (0.51±0.43)分,P〈0.01]。去掉年龄因素重新计算sPESI后,年龄〉80岁组低危比例显著低于年龄≤80岁组(P〈0.01),中高危比例显著高于年龄≤80岁组(P〈0.01),且年龄〉80岁组sPESI显著高于年龄≤80岁组[(0.91±0.74)分733(0.51±0.43)分,P〈0.01]。sPESI预测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的30d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95%CI:0.627~0.752)和0.803(95%CI:0.729~0.864,P〈0.05)。结论sPESI可评价年龄〉80岁非高危PTE患者的严重程度,能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年龄因素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阻塞指数对肺栓塞严重度的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俞静 郭雪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01-403,共3页
目的利用CT肺动脉造影(CTPA)的CT肺动脉阻塞指数(CTI)定量化分析肺栓塞(PE)患者肺动脉阻塞的严重程度。方法以CTPA发现肺动脉内栓子确诊PE患者。采用CTI评价肺动脉阻塞程度。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评价CTI与动脉血气和休克指数(SI)的相... 目的利用CT肺动脉造影(CTPA)的CT肺动脉阻塞指数(CTI)定量化分析肺栓塞(PE)患者肺动脉阻塞的严重程度。方法以CTPA发现肺动脉内栓子确诊PE患者。采用CTI评价肺动脉阻塞程度。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评价CTI与动脉血气和休克指数(SI)的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来评价不同CTI(30%、40%、50%及60%)截断值上下PE患者的动脉血气及SI的差异。结果共纳入临床怀疑PE的患者84例,经CTPA检查确诊PE患者27例。PE患者CTI与PaO2(r=-0.416,P=0.031)、P(A-a)O2(r=0.468,P=0.014)有显著相关性,与PaCO2、SI无明显相关性。取CTI60%为截断值时,不同CTI值PE患者的PaO2、P(A-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I与PaO2、P(A-a)O2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可用于肺栓塞严重度的评估。CTI超过60%表示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CT动脉阻塞指数 CT动脉造影 血气分析 休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对老年肺栓塞预后判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运剑 王晓芳 +1 位作者 罗凌 施举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对老年肺栓塞(PTE)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33例于200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确诊的PTE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n=132)和非老年组(〈65岁,n=101)... 目的探讨简化肺栓塞严重度指数(sPESI)对老年肺栓塞(PTE)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33例于200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确诊的PTE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n=132)和非老年组(〈65岁,n=101),对老年和非老年PTE患者的合并症、临床特征、sPESI以及30d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年龄(76.32±6.77)岁,非老年组年龄(51.93±10.39)岁;30d病死率分别为22.73%和11.8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老年组合并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肺炎者较非老年组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4.39%的老年患者和13.86%的非老年患者合并肿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8),但两组合并肿瘤的构成不同,老年组以肺癌为主,而非老年组以骨肿瘤占多数。老年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非老年组[(59.39±11.00)vs(66.44±13.77)mmHg,P=0.002],而肺动脉收缩压、脑钠肽及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均高于非老年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3和P=O.041)。老年组和非老年组sPESI≥1者分别占73.48%和48.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老年组内死亡者与存活者比较,sPESI≥1的比例分别为90.00%和68.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死亡老年患者的sPESI均值也高于存活老年患者[(2.23±1.52)vs(1.18±1.11),P=0.001]。sPESI评估老年组和非老年组30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4(95%CI0.596-0.812)和0.723(95%CI0.551~0.896)。结论sPESI有助于老年PTE患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栓塞 简化栓塞严重度指数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