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癌治疗相关癌性疲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学芬 谭翔文 +4 位作者 陈正 李和根 马恰怡 孙建立 周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93-298,319,共7页
目的采用简易疲乏量表中国版(BFI-C)、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评测中医综合治疗对肺癌治疗相关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使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成组设计研究,将2015年4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25例肺癌经手术、... 目的采用简易疲乏量表中国版(BFI-C)、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评测中医综合治疗对肺癌治疗相关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使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成组设计研究,将2015年4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25例肺癌经手术、化疗、放疗后出现治疗相关癌性疲乏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静滴,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适宜技术(耳穴、敷贴、隔姜灸)治疗,2组干预措施均以10d为1次,每月干预1次,共干预2次。分别于第1次干预前、第2次干预前、第2次干预后20d对2组患者进行BFI-C和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评测,比较2组肺癌不同治疗方式患者各项评分;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及第2次干预后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统计2组干预2次后症状疗效。结果2组中肺癌不同治疗方式患者BFI-C中疲乏程度均分、疲乏影响均分经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试验组手术患者疲乏程度均分、放疗患者疲乏影响均分在第2次干预前与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干预后第20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P均<0.05);试验组化疗患者第2次干预前和第2次干预后第20天疲乏程度均分、疲乏影响均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P均<0.05)。2组中手术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经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组别与时间交互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放疗患者组别与时间交互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化疗患者第2次干预前、第2次干预后第20天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试验组放疗患者第2次干预前中医症状积分与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干预后第20天较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症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暨中医适宜技术可改善肺癌治疗相关癌性疲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综合治疗 肺癌 治疗相关癌性疲乏 简易疲乏量 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