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8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徐向杨 梅菊香 +2 位作者 张莉 刘金龙 尹永胜 《海南医学》 2025年第3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30 d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分为术后...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30 d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分为术后合并肺部并发症组(并发症组,n=28)和术后未合并肺部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n=9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119例老年CRC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28例(23.53%)。并发症组患者的年龄大于无并发症组,吸烟史、肺部疾病史、术前衰弱、ASA分级中Ⅲ(Ⅳ)级及开腹手术的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复苏时间明显长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5.387,95%CI:1.672~17.354)、复苏时间(OR=1.054,95%CI:1.007~1.104)、术前衰弱(OR=7.277,95%CI:1.290~41.054)、手术方式(OR=0.136,95%CI:0.020~0.924)均是影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史、复苏时间、术前衰弱、手术方式均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结直肠癌 肺部并发症 术前衰弱 术前评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病房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倪爽 路子蕴 +4 位作者 孙行 史敏科 张楼乾 杨如松 李冰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病房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快速康复病房管理模式下首次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的6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病房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快速康复病房管理模式下首次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的6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PPC分为PPC组和非PPC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209例(33.5%)患者发生PP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天数(OR=1.478,95%CI:1.043~2.094)、术后第1天引流量(OR=1.008,95%CI:1.006~1.011)、病理结果为恶性(OR=1.564,95%CI:1.037~2.359)是PPC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16(95%CI:0.673~0.760),基于Hosmer-Lemeshow检验的校准曲线P值为0.105,提示预测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均较好。结论: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天数、术后第1天引流量、病理结果为恶性是快速康复病房管理模式下行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患者发生PPC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根据其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为防治术后发生PPC提供个体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快速康复病房 肺部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肝细胞癌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金剑翔 俞世安 +1 位作者 於敏 徐菁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老年(年龄≥60岁)肝癌行手术切除治疗的4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肝癌手术组327例,开腹肝癌...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老年(年龄≥60岁)肝癌行手术切除治疗的4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肝癌手术组327例,开腹肝癌手术组164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总体情况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更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也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的发生率较低,术后住院时间也较短,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电阻抗断层成像引导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老年衰弱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范美含 马育蕾 +2 位作者 任奥林 王敏 朱敏敏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评估胸电阻抗断层成像(EIT)引导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对接受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老年衰弱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6例,年龄≥65岁,衰弱评分(Fried衰弱指数)≥3分... 目的评估胸电阻抗断层成像(EIT)引导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对接受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老年衰弱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6例,年龄≥65岁,衰弱评分(Fried衰弱指数)≥3分。随机分为2组:EIT引导的个体化PEEP组(I组)和固定PEEP组(P组),每组33例。I组患者根据EIT结果接受个体化PEEP设置,P组患者统一采用5 cmH 2 O(1 cmH 2 O=0.098 kPa)的PEEP设置。预充氧前(T1)、插管后5 min(T2)、气腹后30 min(T3)、1 h后(T4)及拔管后15 min(T5)抽取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OI)。记录PEEP滴定后5 min(t1)、30 min(t2)、1.5 h(t3)以及拔管前(t4)的气道峰压、平台压、驱动压和动态顺应性。记录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组术中气道峰压、平台压及动态顺应性均显著高于P组,驱动压明显低于P组(P<0.05)。I组患者T2—T4时点PaO_(2)和OI均高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5时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比P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衰弱患者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中,EIT引导的个体化PEEP虽未显著减少术后7 d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改善了术中氧合状态和呼吸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呼气末正压 术后肺部并发症 衰弱患者 呼气末正压滴定 肺保护性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艾英 路盼 牛晓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明确诊断为NEC,施行小肠结肠部分切除手术的患儿电子病历系统资料。依据术后7 d内有无发生PPCs将患...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明确诊断为NEC,施行小肠结肠部分切除手术的患儿电子病历系统资料。依据术后7 d内有无发生PPCs将患儿分为两组:PPCs组与非PPCs(non-PPCs)组。收集并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资料,通过单因素自变量筛选出PPCs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组间具有差异性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NEC患儿发生PPCs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216例,其中有86例(40%)发生了PPCs,130例(60%)non-PPCs。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术前低体质量、低胎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高、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术中容量控制通气、术中未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术中发生低氧血症与PPCs的发生相关(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校正共线性变量,将组间具有差异性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术前低体质量(OR=0.262,95%CI:0.144~0.447,P<0.001)、术中容量控制通气(OR=0.471,95%CI:0.261~0.850,P<0.05)、术中未使用PEEP(OR=0.064,95%CI:0.007~0.623,P<0.05)是NEC患儿发生PPCs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体质量、术中容量控制通气、术中未使用PEEP是NEC患儿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通气模式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压导向呼气末正压滴定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6
作者 张振 池元龙 林葆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驱动压导向呼气末正压(PEEP)滴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143例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对照组(n=75,采用常规麻醉)和滴定组(n=68,采用PEEP滴定... 目的探讨驱动压导向呼气末正压(PEEP)滴定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143例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对照组(n=75,采用常规麻醉)和滴定组(n=68,采用PEEP滴定)的围手术期指标、呼吸动力学指标、气体交换指标、血清炎症指标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滴定组在T_(2)、T_(3)、T_(4)时间点氧合指数(OI)、肺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高于对照组,而驱动压(ΔP)、血清炎症指标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滴定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6.7%、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驱动压导向个体化PEEP滴定有助于改善术中氧合,提高肺动态顺应性,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压 呼气末正压滴定 呼吸动力学 肺部并发症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平 王辉 +4 位作者 郑翔 闻作川 田浩 陈鹏 刘冠群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10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n=22)与无并发症组(n=84)。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10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n=22)与无并发症组(n=84)。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并发症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合并肺部疾病、胸膜粘连严重、肺大疱数量、术后24 h疼痛分级、术中出血量高于无并发症组,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无并发症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1.240,95%CI=1.064~1.445)、合并肺部疾病(OR=26.154,95%CI=1.224~558.648)、胸膜粘连严重(OR=23.289,95%CI=2.940~184.520)、肺大疱数量>2个(OR=2.878,95%CI=1.787~4.633)是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56~0.874),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33%与65.47%。结论:年龄、合并肺部疾病、胸膜粘连严重、肺大疱数量是影响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检查 单孔 术后肺部并发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预康复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前预康复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70例老年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从就诊日至术前,对照组仅... 目的:探讨超前预康复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70例老年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从就诊日至术前,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预康复宣教,观察组在常规预康复宣教的基础上,落实经过循证理论的超前预康复护理方案,从就诊日至术前进行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在就诊日、术前1 d进行肺功能评估;两组患者在就诊日、术前1 d、术后6 d行6 min步行试验(6MWT)以评定疗效;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就诊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前1 d肺功能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 6 MWT均高于就诊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前1 d和术后6 d 6MWT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预康复可有效提高老年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能显著降低术后1月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康复 肺癌手术 肺功能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膈肌超声在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郭高锋 阮孝国 +1 位作者 王洋洋 张加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评估床旁膈肌超声在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记录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3、5 d床旁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DE1d、DE3d、DE5d)。根据... 目的评估床旁膈肌超声在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记录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3、5 d床旁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DE1d、DE3d、DE5d)。根据是否发生PPCs将患者分为两组(PPCs组和非PPCs组)。将单变量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筛选PPCs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通过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膈肌超声预测PPCs的效能。结果共纳入患者934例,其中537例发生PPCs(57.5%)。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PPCs组比较,PPCs组糖尿病患者占比、术后24 h活动VAS评分增加;胸管拔除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PPCs组患者术后DE1d、3d手术侧、健侧;DE5d手术侧DE值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肺通气时间延长、糖尿病、术后(DE1d、3d)手术侧、健侧和DE5d手术侧DE值降低是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后DE1d、3d的手术侧、健侧预测PPCs的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797、0.821、0.933、0.929);术后DE5d手术侧、健测预测PPCs效能较弱(AUC分别为0.703、0.512)。结论术后相应时间DE降低、单肺通气时间延长、糖尿病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 d应用床旁超声评价DE对PPC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 肺叶切除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器对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肺部并发症影响分析
10
作者 陈露 王露 秦小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81-0084,共4页
分析呼吸训练器对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肺部并发症影响。方法 将实验样本选择时间设定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将时间段内的全部100例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观察组、对照组共2个实验组,并以随机数字表作为分... 分析呼吸训练器对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肺部并发症影响。方法 将实验样本选择时间设定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将时间段内的全部100例老年食管癌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观察组、对照组共2个实验组,并以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配至不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结合吸训练器,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高于对照组,FVC高于对照组,PEF低于对照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 PAO2、PACO2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段U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训练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提高其呼吸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器 老年 食管癌切除术 肺功能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资源下创新性吸气肌训练方案对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泽汝心 王渝强 +2 位作者 周亚馨 郭应强 喻鹏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69,共7页
目的:探究有限资源下匹配中国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的强化吸气肌训练方案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以择期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5例。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物理... 目的:探究有限资源下匹配中国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的强化吸气肌训练方案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以择期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5例。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物理治疗干预方案,干预组额外增加术前3天的强化吸气肌训练。术后14天内,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记录,在入院和出院当天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测试,并统计患者术后住院时长。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经术前3天强化吸气肌训练后,干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出院时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0.01),而出院时的肺功能与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期间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术前3天强化吸气肌训练方案在择期心脏瓣膜患者中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出院时的运动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肌训练 术后肺部并发症 心脏瓣膜病 预康复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切除术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昌娥 张儒舫 +1 位作者 魏嵘 张马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患儿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肺切除术56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34例,女232例,年龄≤6岁,ASAⅠ或Ⅱ级。根据患者术后7 d内是否发生PPCs分为两组:PPCs组和非PPCs组。将单因素分析中... 目的分析患儿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肺切除术56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34例,女232例,年龄≤6岁,ASAⅠ或Ⅱ级。根据患者术后7 d内是否发生PPCs分为两组:PPCs组和非PPCs组。将单因素分析中P≤0.2以及临床认为可能有意义的协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有123例(21.7%)发生PPC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肺通气时间长、单肺通气时呼吸频率快、手术医师经验不足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最大PEEP升高(最大为7 cmH2O)是保护因素。预测模型为Logit(P)=-4.410+0.006×单肺通气时间+0.063×单肺通气呼吸频率+0.569×手术医师经验不足(赋值为1)-0.160×最大PEEP值,该模型预测患儿胸腔镜肺切除术PPCs发生率的AUC为0.682(95%CI 0.631~0.734),敏感性76.4%,特异性69.6%。结论单肺通气时间长、单肺通气时呼吸频率快、手术医师经验不足是患儿胸腔镜肺切除术PPCs的危险因素,术中最大PEEP升高是PPCs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单肺通气 胸腔镜 肺切除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琳 王东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7期45-49,共5页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18年的专家共识指出PPC是一系列具有共同病理生理机制的呼吸道疾病,包括肺不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误吸。根据加泰罗尼亚外科患者呼吸风险预测模型,PPC发生率在低危患者中为...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18年的专家共识指出PPC是一系列具有共同病理生理机制的呼吸道疾病,包括肺不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误吸。根据加泰罗尼亚外科患者呼吸风险预测模型,PPC发生率在低危患者中为1%~3%、中危患者中为6%~13%、高危患者中为38%~45%。PPC的发生对患者的近远期预后均有负面影响。短期内,PPC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显著提高了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再入院率;长期看,PPC伴随5年生存率降低、肿瘤复发增加和非恶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PPC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如吸烟)、手术类型和围手术期管理等。预防措施如戒烟、术前预康复和使用微创手术技术等可降低PPC发生率,但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结局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雾化吸入戊乙奎醚对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欢 李文霞 +2 位作者 王辰雁 倪妙然 高秀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721-72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室(PACU)雾化吸入盐酸戊乙奎醚,了解其对术后咽喉部不适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行全身麻醉且术后拔管进入PACU的545例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室(PACU)雾化吸入盐酸戊乙奎醚,了解其对术后咽喉部不适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行全身麻醉且术后拔管进入PACU的5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主要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观察组(272例)和对照组(273例),分别在PACU给予戊乙奎醚0.5mg+0.9%生理盐水(5.5~6ml)、地塞米松5mg+0.9%生理盐水(5~6ml)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雾化前后咽喉部不适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雾化后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对照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4.1%)显著高于观察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ACU预防性吸入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咽喉部不适并降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研究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乙奎醚 全身麻醉 肺部并发症 雾化吸入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后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的预后意义
15
作者 魏政道 周建丰 +4 位作者 杨玉赏 张含露 郑轶峰 廖世均 陈龙奇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95-30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新辅助治疗后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和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对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1年至2021年期间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性切除的441例食管癌...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新辅助治疗后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和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对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1年至2021年期间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性切除的441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重点关注PPC和AL。采用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患者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新辅助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PPC和AL的发生率分别为23.8%(n=105)和5.2%(n=2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PC与较短的无病生存期相关,而AL与较短的总生存期相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新辅助治疗后的PPC是无病生存期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PPC和AL分别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负相关。PPC是新辅助治疗后食管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治疗 肺部并发症 吻合口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淑雅 明晶 袁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全文数据库(VIP)、We...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全文数据库(VIP)、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 7个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2月21日的相关文献,经Endnote软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研究类型均为队列研究,总样本量45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长期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癌症分期Ⅲ~Ⅳ期、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切口疼痛评分4~10分、开胸手术、引流管留置时间≥4 d(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60岁、长期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COPD、癌症分期Ⅲ~Ⅳ期、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切口疼痛评分4~10分、开胸手术、引流管留置时间≥4 d均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要关注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情况,及时进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套囊压力控制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痛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17
作者 刘超 陈昌 +2 位作者 吉林 王曙 施我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6-11,共6页
目的探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控制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痛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4例,均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套囊压力控制组(实验组)与非导管套... 目的探究气管导管套囊压力控制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痛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4例,均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套囊压力控制组(实验组)与非导管套囊压力控制组(对照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管插管后的套囊压力、术中出血量,以及咽喉痛、咽喉干、发声困难、吞咽困难等咽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24 h咽喉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出手术室前15、10和5 min的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两组术后7 d的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套囊压力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咽喉痛、咽喉干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术后1和24 h咽喉痛VAS评分均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出手术室前15、10和5 min的SpO_(2)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Sp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Sp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pO_(2)高于对照组;(3)两组SpO_(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分级情况较差(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中气管导管套囊压力控制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咽喉痛,并减少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套囊压力 气管插管 血氧饱和度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联合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18
作者 杨唯奕 刘冉 +2 位作者 刘海林 张志捷 苏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3886-3890,共5页
目的:筛选胸腹联合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PPCs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该类患者PPCs的早期识别和防治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2年03月至2022年08... 目的:筛选胸腹联合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PPCs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该类患者PPCs的早期识别和防治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2年03月至2022年0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胸腹联合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天内是否发生PPCs,将患者分为PPCs组与非PPCs组。运用SPSS 26.0软件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PPCs的危险因素。运用R语言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临床决策(DCA)曲线分别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5例患者,发生PPCs 79例。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肺年龄、术前PEF百分比、术前WBC、术后24 h血糖变异系数是胸腹联合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21,特异性73.3%,敏感性79.7%,校准曲线一致性良好,DCA决策曲线净收益良好。结论:男性、肺年龄、术前PEF百分比、术前WBC、术后24 h血糖变异系数是胸腹联合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Nomogram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PPCs预测效能,能帮助早期识别PPCs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联合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评估胸大肌参数对老年肋骨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测
19
作者 宫颢 夏洪刚 +4 位作者 朱鹏志 孙忠义 张永民 张海泉 王冬滨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目的 探讨CT评估胸大肌参数对老年肋骨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因肋骨骨折于天津市天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老年患者,术后根据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8例)和无并发症组(77例),利用CT... 目的 探讨CT评估胸大肌参数对老年肋骨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因肋骨骨折于天津市天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老年患者,术后根据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8例)和无并发症组(77例),利用CT测算患者的胸大肌参数,包括胸大肌指数(PMI)及胸大肌密度(PMD);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肋骨骨折患者一般资料及胸大肌参数对老年肋骨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有28例,发生率为26.7%。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有吸烟史、有肺部基础疾病史、病程≥72 h、肋骨骨折≥5根均可导致老年肋骨骨折患者术后产生肺部并发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有吸烟史、有肺部基础疾病史、病程≥72 h、肋骨骨折数量≥5根,双侧肋骨骨折及PMI、PMD均是导致老年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PMD预测肋骨骨折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0.746~0.918),PMI预测肋骨骨折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773~0.937),两者对于患者肋骨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均有不错的预测效果。结论 通过CT评估患者的胸大肌参数是预测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有效工具,根据患者的预测结果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肺部并发症 胸大肌指数 胸大肌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因素及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20
作者 阿米娜汗·吐尔尼牙孜 张阳 +3 位作者 朱翊 刘梅 常丽蓉 赵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906-91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因素,探讨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胆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 目的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因素,探讨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胆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效果,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5.00%,9/60)低于对照组(36.67%,22/60)(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后30 d再次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31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纳入PPCs组,89例患者纳入非PPCs组。PPCs组既往胆道手术史率、术前白蛋白(ALB)高于非PPCs组(P<0.05),PPCs组手术时间长于非PPCs组(P<0.05),PPCs组、非PPCs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结石类型、结石部位、术中使用胆镜率、合并胆肠吻合率、术中输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前总胆红素(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别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长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ALB水平高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术前ALB有关,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可降低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胆管结石 术后肺部并发症 围术期肺康复训练 影响因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