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1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VEGF、CRP、IL-6、PCT变化的研究
1
作者 周舟 周纪亮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8-61,65,共5页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患者胸部CT表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变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患者胸部CT表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变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COPD合并PF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收治的124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胸部CT表现、临床资料及VEGF、CRP、IL-6、PC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OPD合并PF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EGF、CRP、IL-6、PCT水平联合检测对COPD合并PF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COPD合并PF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COPD病程长、有吸烟史、COPD急性加重期、肺功能分级为3~4级、烟雾/粉尘工作环境、急性加重发作频率高以及血清VEGF、CRP、IL-6、PCT水平高(P<0.05);血清VEGF、CRP、IL-6、PCT水平及联合检测诊断COPD合并PF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0、0.689、0.667、0.702、0.913,敏感度分别为63.71%、64.52%、62.10%、71.77%、88.71%,特异度分别为62.90%、69.35%、71.77%、64.52%、81.45%,其中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一检测(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网格状影、毛玻璃状影、点状及蜂窝状影的患者占比更高(P<0.05)。结论胸部CT检查在COPD合并PF患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COPD合并PF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COPD病程长、年龄大、COPD急性加重期、有吸烟史、烟雾/粉尘工作环境、肺功能分级为3~4级、急性加重发作频率高;血清VEGF、CRP、IL-6、PCT在COPD合并PF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中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青松运用三拗抵挡汤化裁辨治肺间质纤维化
2
作者 谢鹏 刘超 +1 位作者 杨洪静 孙增涛 《四川中医》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不可逆的严重肺系疾病,常表现为慢性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静息或劳力性低氧血症,同时伴有吸气相湿啰音。肺纤维化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黄青松主任医师作为四川省名中医,具有丰富的治疗呼吸系...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不可逆的严重肺系疾病,常表现为慢性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静息或劳力性低氧血症,同时伴有吸气相湿啰音。肺纤维化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黄青松主任医师作为四川省名中医,具有丰富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经验,认为该病应归属于中医“肺痿”“肺痹”范畴,并指出该病病机以肺脏本身功能失调为主,肺失宣降、肺络瘀痹贯穿始终。治疗上主张恢复肺气宣降的生理特性,依据分期辨证,采用不同治疗思路。擅长运用三拗抵挡汤化裁治疗该病,通过宣肺祛瘀调气血,并随证灵活加减化裁,在临床获得较满意的的效果。本文将简析黄青松临床治疗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络病理论 中医病因病机 三拗抵挡汤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专病护士为主导的肺间质纤维化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3
作者 刘怡 张晓华 +4 位作者 岳圆圆 荣文丽 胡海波 陆学超 周佩夏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354-363,共10页
目的:构建以专病护士为主导的肺间质纤维化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 目的:构建以专病护士为主导的肺间质纤维化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专病护士为主导的肺间质纤维化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共治疗6个月。分别在训练第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mMRC呼吸困难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所提升,在mMRC呼吸困难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方面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inuous nursing scheme for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led by specialized nurses, and to discuss its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2 to September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inuous nursing program led by specialized nurses.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6 months.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TCM symptom scores and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3rd and 6th month of training, respectively. Compare the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mMRC dyspnea sc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 and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t the 3rd and 6th months of training. Results: After 3 and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an improvement in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decrease in mMRC dyspnea sc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 and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core, all of 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inuous nursing program with specialized nurses as the leading rol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lung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ibrosi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病护士 肺间质纤维化 延续性护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林梦晴 胡玉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肺间质纤维化36例设为研究组,未合并肺间质纤维化56例设为对照组,总结...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肺间质纤维化36例设为研究组,未合并肺间质纤维化56例设为对照组,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肺功能评价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FEV1/FVC分别为(2.98±0.65)L、(3.79±0.82)L、(71.32±3.52)%,高于研究组的(2.12±0.61)L、(3.13±0.74)L、(63.76±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肺功能、反流性食管炎、吸烟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功能、反流性食管炎、吸烟史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OR=4.862、4.745、4.424、5.516,P<0.001)。结论年龄、肺功能、反流性食管炎、吸烟史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应强化对高龄患者的管理,积极改善患者肺功能,做好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有效降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命健康质量,且为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防治标准制定提供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功能 反流性食管炎 危险因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陷汤加减联合尼达尼布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金超阳 汪银霞 金五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升陷汤加减联合尼达尼布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接受治疗的82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 探讨升陷汤加减联合尼达尼布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接受治疗的82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升陷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较对照组(73.1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6MWD较对照组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最大通气量(MM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总量(TLC)、肺活量(VC)较对照组高,中医证候积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升陷汤加减联合尼达尼布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效果较佳,利于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和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升陷汤 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 功能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肺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继发慢性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6
作者 季志娟 佘君慧 +2 位作者 何晓丽 陈海华 朱婷 《四川中医》 2025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肺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继发慢性呼吸衰竭(RF)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IPF继发慢性RF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汤,对比两组中... 目的:观察加味补肺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继发慢性呼吸衰竭(RF)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IPF继发慢性RF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汤,对比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及免疫应激、炎性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IL-6、IL-8、TGF-β1及MD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FVC、FEV_(1)、PEF、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清SO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肺汤结合西药治疗可保护肺组织,改善肺功能,有助于IPF继发慢性RF患者减轻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提升中医证候评分,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慢性呼吸衰竭 应激损伤 中医证候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AI-1、CXCL13、MMP-9对COPD患者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包珍 马亦平 侯婷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趋化因子13(CXCL1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间质纤维化(PI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COP... 目的探讨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趋化因子13(CXCL1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间质纤维化(PI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COPD并发PIF患者作为PIF组,另选取96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非PIF组。比较两组血清PAI-1、CXCL13、MMP-9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发生PIF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AI-1、CXCL13、MMP-9水平对COPD患者发生PIF的预测价值。结果PIF组COPD病程、呼吸困难患者比例、急性期患者比例、PAI-1、CXCL13、MMP-9水平显著高于非PIF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I-1、CXCL13、MMP-9、COPD病程、呼吸困难、临床分期是COPD患者发生PIF的影响因素(P<0.05)。PAI-1、CXCL13、MMP-9联合预测COPD患者发生PI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4,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77.08%,优于PAI-1、CXCL13、MMP-9各自单独预测(P<0.001)。结论COPD并发PIF患者血清PAI-1、CXCL13、MMP-9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COPD患者PIF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因子13 金属蛋白酶-9 慢性阻塞性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秦晓娟 奚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9年12月—2022年3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RA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 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9年12月—2022年3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RA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63例。A组给予强的松,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B组和A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0%(55/63)、69.84%(44/63),与A组相比,B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相比,B组较低;两组晨僵时间均比治疗前短,且与A组相比,B组较短;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肺总量及弥散量均比治疗前高,且与A组相比,B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4%(5/63) vs 12.70%(8/63),P>0.05]。结论 活血通络汤可有效缓解RA致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纤维化 强的松 活血通络汤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艳玲教授诊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探析
9
作者 王国力 邓虎 徐艳玲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48-1252,共5页
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肺系疾病的终末期改变,病情多呈慢性、渐进性进展,其发病机制尚不够明晰,患病率和病死率日益增高。中医药在应对这一疾病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速... 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肺系疾病的终末期改变,病情多呈慢性、渐进性进展,其发病机制尚不够明晰,患病率和病死率日益增高。中医药在应对这一疾病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徐艳玲教授,辽宁省名中医,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40余载,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徐艳玲教授结合古代文献记载,推崇以“肺痹”“肺痿”认识肺间质纤维化。肺肾气阴两虚是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的基础,正虚不运日久,津失输布,成饮酿痰,阻滞气机,肺失宣降,形成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阻滞肺络,痰浊瘀血之标实为肺痹发病之机。肺间质纤维化本于肺肾气阴两虚,日久津亏液竭,虚火灼肺,肺络失养,肺叶焦枯而萎弱失用;或本虚日久,酿生之痰浊瘀血,化热酿毒,灼伤肺络,终成肺叶枯萎不荣之象,谓疾病之本虚为肺痿发病之机。其病机肺肾两虚是本,痰浊瘀血阻肺为标,外邪侵袭是疾病恶化要因,提出益气养阴以治其本、化瘀消痰以治其标、参以扶正祛邪的治疗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思想经验 病因病机 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王焕勤 王利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50-3953,共4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I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I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应用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两组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纤维化指标[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肺通气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治疗期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Ⅲ-C、Ⅳ-C、H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EF、FEV_(1)%pred、FEV_(1)/FVC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联合甲泼尼龙可有效减轻IPF患者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化进程,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甲泼尼龙 吡非尼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真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庞彩苓 王培 王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期39-41,45,共4页
目的分析气阴两虚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保真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气阴两虚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气阴两虚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保真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气阴两虚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真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保真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肺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气阴两虚型 保真汤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芪术肺纤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雯静 尹建坤 +6 位作者 李萌 李辉 李光熙 王秋铭 高扬 刘世刚 李国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索芪术肺纤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40例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及住院的IP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索芪术肺纤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40例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及住院的IP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加百令胶囊,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芪术肺纤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six-minute walk distance,6MWD)、静息状态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圣乔治呼吸问卷(the Sain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分、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水平、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t,HRCT)半定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predict value,DLCO%)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SGRQ总分、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血清KL-6和HRCT半定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分级和HRCT半定量评分呈正相关性(r=0.849,P<0.01)。结论芪术肺纤汤能够延缓IPF患者的肺纤维化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术纤汤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功能 SGRQ KL-6 HR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俊敏 杨宏志 +3 位作者 刘泉 何聪 陶丹 卢曰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6-1197,共2页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是肺虚络瘀,符合络病理论肺络受损致病,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暗合络病理论诊治机理,文章基于络病理论详细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补阳还五汤 络病理论 络虚损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邢清桦 李松伟 +2 位作者 龚晓红 胡文盈 陆超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0-863,共14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试验探究白芍总苷(TGP)主要药物成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作用靶点,揭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根据2个ADEM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试验探究白芍总苷(TGP)主要药物成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作用靶点,揭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根据2个ADEM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30%、类药性(drug likeness, DL)>0.18,筛选出白芍总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的基因靶点;检索DrugBank、GeneCards、OMIM、TTD、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基因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的基因名转换,收集白芍总苷治疗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获取化合物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制作韦恩图;将靶点交集导入到STRING数据库绘制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深入分析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总苷组和托法替布组,通过测定肺脏指数反映肺脏组织的水肿炎症反应,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和踝关节滑膜租住的炎症反应,Masson染色观察肺脏组织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85种白芍总苷的药物成分,根据OB>30%、类药性>0.18,共筛选9种主要成分;从DrugBank、DisGenet、OMIM、TTD和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RA疾病靶点1 625个,肺间质纤维化的疾病靶点1 930个。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分子功能65条目,细胞组分37条目,生物过程350条目和141个富集通路。通过中药-靶点-通路网络图,将Degree排名前十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转录因子Jun(JU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胱天蛋白酶3(CASP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作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关键作用靶点。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关节炎评分和肺脏指数降低;HE染色发现,白芍总苷组的关节和肺脏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Masson染色发现,白芍总苷可减少条索状的纤维化灶,表明白芍总苷不但可治疗RA,还能延缓肺间质纤维化的胶原沉积和减少炎症反应。[结论]白芍总苷通过多种成分作用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细胞分化增殖等方面的多靶点和多通路,通过靶点和通路间的协同相互作用来延缓RA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白芍总苷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纤维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冬虫夏草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思琪 程雨馨 张兴彩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冬虫夏草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冬虫夏草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出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DrugBank数据库检索获得IPF疾病相关靶点,取二者交集靶点作为冬虫夏草治疗IPF的关键作用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冬虫夏草活性成分与IPF疾病的共同靶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根据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将交集靶点基因导入DAVID分析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冬虫夏草活性成分7个,作用于IPF的关键靶点84个;关键活性成分有乙酸亚油酯、花生四烯酸、胆固醇、β-谷甾醇,核心靶点有J原癌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通路有TNF、VEGF、p53、cAMP、MARK、鞘脂等信号通路,涉及癌症、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多个生物进程。冬虫夏草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论:冬虫夏草对IPF的治疗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冬虫夏草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EZF1-AS1调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满君 宋龙飞 刘永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22-29,共8页
目的 探讨FEZ家族锌指1-反义RNA 1(LncRNA FEZF1-AS1)对肺间质纤维化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作用于A549细胞,诱导肺间质纤维化细胞模型,将其... 目的 探讨FEZ家族锌指1-反义RNA 1(LncRNA FEZF1-AS1)对肺间质纤维化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作用于A549细胞,诱导肺间质纤维化细胞模型,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A549细胞组)和模型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观察模型复制是否成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细胞LncRNA FEZF1-AS1和miR-200c-3p基因表达。根据实验目的和转染质粒不同,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TGF-β_(1)+Si LncRNA FEZF1-AS1 NC组、TGF-β_(1)+Si LncRNA FEZF1-AS1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细胞LncRNA FEZF1-AS1和miR-200c-3p基因表达。结果 模型组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 <0.05),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 <0.05);模型组LncRNA FEZF1-AS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 <0.05),miR-200c-3p基因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 <0.05)。与Blank组比较,TGF-β_(1)+Si LncRNA FEZF1-AS1 NC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升高(P <0.05);与TGF-β_(1)+Si LncRNA FEZF1-AS1 NC组比较,TGF-β_(1)+Si LncRNA FEZF1-AS1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降低(P<0.05)。与TGF-β_(1)+SiLncRNAFEZF1-AS1NC组比较,TGF-β_(1)+Si LncRNA FEZF1-AS1组LncRNA FEZF1-AS1基因相对表达量及N-cadherin、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与TGF-β_(1)+Si LncRNA FEZF1-AS1 NC组比较,TGF-β_(1)+SiLncRNAFEZF1-AS1组和Blank组miR-200c-3p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LncRNA FEZF1-AS1通过抑制miR-200c-3p促进肺间质纤维化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LncRNA FEZF1-AS1 miR-200c-3p 上皮-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正虚、湿痰浊瘀痹阻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新蕾 张晓梅 +4 位作者 赖宇鑫 李梦乾 许秋雯 金颖 姜良铎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以气短、活动后气喘、血氧下降为主要表现,肺CT检查可见实变、索条影、网格影、牵张性支气管扩张、蜂窝等,肺功能以弥散功能下降为特征。其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痰浊瘀痹阻肺络;肺纤维化早期...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以气短、活动后气喘、血氧下降为主要表现,肺CT检查可见实变、索条影、网格影、牵张性支气管扩张、蜂窝等,肺功能以弥散功能下降为特征。其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痰浊瘀痹阻肺络;肺纤维化早期疫毒暴戾伤肺急性气阴亏虚与湿浊痰瘀蕴结;后期肺脾气损伤严重者伤及肾阳,瘀血与湿痰浊痹阻于肺深伏肺络,促进肺间质纤维化进展。治疗以补益正气、祛湿化痰浊、活血通络宣痹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肺间质纤维化 正气亏虚 湿痰浊瘀痹阻 祛湿 活血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子燕 魏文海 李兴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肺脏一种进展性的间质纤维化改变,同时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等疾病的终末期形态。缺氧被认为是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肺脏一种进展性的间质纤维化改变,同时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等疾病的终末期形态。缺氧被认为是肺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微环境因素,而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是调节氧代谢的关键因子。HIF-1α可通过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生成、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促进IL-11表达、调控血管生成、调控细胞周期、参与修复等途径调节纤维化过程。本文主要对HIF-1α与IPF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探讨靶向HIF-1α治疗IPF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缺氧诱导因子1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肖琼华 吴琼 +3 位作者 于小林 魏双颖 杨效华 张艳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的气虚血瘀痰阻证型的IPF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的西... 目的探讨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的气虚血瘀痰阻证型的IPF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气活血通络配方颗粒,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检测、6分钟步行距离(6MWD)、胸部CT评分、圣乔治问卷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①试验组在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6MWD、胸部CT评分、圣乔治问卷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间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痹化纤方能够改善IPF患者的低氧血症,延缓肺功能恶化,提高活动耐力,缓解中医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痹纤方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研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芪术肺纤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张雯静 王秋铭 +4 位作者 李萌 刘世刚 高扬 李辉 李国勤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芪术肺纤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和本草组鉴数据库等检索芪术肺纤汤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在GeneCa...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芪术肺纤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和本草组鉴数据库等检索芪术肺纤汤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在GeneCards、Drugbank、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中检索IPF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1.0在线软件获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芪术肺纤汤治疗IPF的核心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图;运用DAVID数据库和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图和中药-成分-靶点-疾病-通路图;最后将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取芪术肺纤汤活性成分445个,靶点4 705个,IPF疾病靶点4 509个,两者交集靶点456个。利用PPI网络筛选到101个核心靶点;GO、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1 148、196个富集结果;熊果酸、芹菜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等成分与核心靶点肿瘤蛋白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B(Akt)1、白细胞介素(1L)1β、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结合能力较强。结论:芪术肺纤汤可能通过熊果酸、芹菜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等成分与TP53、TNF、Akt1、1L-1β、IL-6和VEGFA等靶点结合,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IPF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IPF提供了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国勤 芪术纤汤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