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型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
1
作者 高佳瑶 燕晶晶 +2 位作者 龙泓 于晶 伍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79-180,共2页
患者男性,58岁。因“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10余年,复查增大3个月”为主诉入院。10年来患者规律复查胸部CT,结节未见明显变化,3个月前于外院复查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结节增大。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气短,无呼... 患者男性,58岁。因“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10余年,复查增大3个月”为主诉入院。10年来患者规律复查胸部CT,结节未见明显变化,3个月前于外院复查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结节增大。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气短,无呼吸困难,体重无明显变化。饮酒30年,吸烟30余年。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6.78 ng/ml(正常值:0~5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周围型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在不同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2
作者 李红 沈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28-32,36,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不同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0例PMEC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行HRCT平扫和增强检查,基于术后病理分为低级别组(n=16)、高级...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不同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0例PMEC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均行HRCT平扫和增强检查,基于术后病理分为低级别组(n=16)、高级别组(n=14),分析比较两组病灶位置、大小、是否钙化、强化程度及伴随征象等影像特征。结果:PMEC患者年龄多为50~60岁,其中女性患者多见,占67%,肿块最大径及左右肺分布在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PMEC患者8例(8/30)为周围型,22例为中央型(22/30),且左右两肺的分布无差别;肿块边界清晰,无分叶共19例,其中低级别组PMEC共12例;PEMC中密度均匀者13例,多见于低级别PMEC;平扫CT值50~60 HU,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15例,且中-重度强化多见于高级别PMEC;伴瘤内钙化者共11例,其中低级别组6例,高级别5例。淋巴结转移、胸腔积液、胸膜牵拉凹陷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EC可见于老年患者,常表现为管腔内或中央型肿块,伴钙化或阻塞性改变;相对于高级别PMEC,低级别PMEC多表现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轻度强化的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黏液表皮样癌 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进展
3
作者 胡雨润 李渠北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851-2856,共6页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PMEC)是一种发起源于呼吸道黏膜下层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因病例罕见,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目前对于PEMC的治疗还没有统一标准。完全切除所有肿瘤负荷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PMEC)是一种发起源于呼吸道黏膜下层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因病例罕见,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目前对于PEMC的治疗还没有统一标准。完全切除所有肿瘤负荷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对于切除方式的选择还存在争议,并且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PMEC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就近年在儿童PMEC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 被引量:10
4
作者 尤小芳 肖湘生 +1 位作者 孙希文 陈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结果 10例为中央型,1例为周围型;形态分别为椭圆形(7例)、分叶状(2例)及不规则形(2例)。9例边界清楚,2例边缘毛糙。10例为实性病灶,1...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结果 10例为中央型,1例为周围型;形态分别为椭圆形(7例)、分叶状(2例)及不规则形(2例)。9例边界清楚,2例边缘毛糙。10例为实性病灶,1例为囊实性病灶。增强CT显示7例肿瘤实质部分密度较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其中5例密度明显高于胸壁肌肉,4例密度与胸壁肌肉相仿,2例密度明显低于胸壁肌肉。3例支气管腔内结节周围见环形低密度液体影,2例见周围新月形或环形气体影。所有病例在CT上均可见支气管狭窄或阻塞(8例见阻塞性肺炎,5例见远端支气管扩张伴黏液栓塞,5例见肺不张)。5例可见纵隔、肺门或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肿大,1例见同侧肋骨转移。结论大部分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庄武 王文娴 +7 位作者 林雪平 黄韵坚 许春伟 陈燕坪 方美玉 朱有才 陆燕 陈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7期1382-1386,共5页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对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13例病理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特征和分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为1 5.3 8%(2/13),且2例均为L861Q点突变,EGFR基因状态与性别(P=1.0 ...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对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13例病理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特征和分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基因突变率为1 5.3 8%(2/13),且2例均为L861Q点突变,EGFR基因状态与性别(P=1.0 0 0)、年龄(P=1.0 0 0)、吸烟史(P=0.848)及分期(P=1.000)均无相关性;MAML2融合基因阳性率为45.45%(5/11),MAML2融合基因状态与性别(P=0.521)、年龄(P=0.521)、吸烟史(P=1.000)及分期(P=0.924)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黏液表皮样癌中EGFR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为L861Q,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中存在MALM2基因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分子特征 EGFR基因 MAM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外科诊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辉 初向阳 +1 位作者 张连斌 马克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讨论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的临床特点、外科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4年7月23例在我院接受手术的PME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 目的讨论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的临床特点、外科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4年7月23例在我院接受手术的PME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3例中,高度恶性7例,低度恶性1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全肺切除4例,肺叶切除17例,开胸活检术2例。高度恶性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明显短于低度恶性组的44个月(P<0.01);高度恶性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的(71.4%vs 6.3%,P<0.01)。术后6例接受化疗。结论手术是治愈PMEC的唯一方法,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恶性程度,高度恶性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外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T1-MAML2融合基因在肺黏液表皮样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聂玲 张孟尼 +3 位作者 龚静 陈雪芹 陈铌 周桥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96-298,共3页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是支气管-肺少见的恶性肿瘤,仅占成人肺原发性肿瘤的1%,但在儿童肺原发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可达9%。PMEC好发于大气道,表现为管腔内肿物或支气管周病变,少数情况下可以...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是支气管-肺少见的恶性肿瘤,仅占成人肺原发性肿瘤的1%,但在儿童肺原发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可达9%。PMEC好发于大气道,表现为管腔内肿物或支气管周病变,少数情况下可以发生在肺实质,甚至胸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非小细胞 MECT1-MAML2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巩书磊 钟欣文 +3 位作者 张曙光 李文雅 刘相利 张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1-363,共3页
肺黏液表皮样癌(MEC)较罕见。本文分析了20例肺MEC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肺ME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CT 外科治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黏液表皮样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
9
作者 丁楠 丁玺 崔俊丽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11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肺黏液表皮样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方法临床药师查阅指南及相关文献,对1例肺黏液表皮样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方案提出用药建议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医师部分...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肺黏液表皮样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方法临床药师查阅指南及相关文献,对1例肺黏液表皮样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抗凝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方案提出用药建议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医师部分采纳药师建议,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顺利出院。结论通过这例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药学监护,为今后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诊断研究
10
作者 卢红 陈家飞 黎海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其CT表现特点。结果肿瘤位于右侧支气管8例,左侧支气管6例,左肺叶周边1例。7例肿块内见钙化... 目的通过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其CT表现特点。结果肿瘤位于右侧支气管8例,左侧支气管6例,左肺叶周边1例。7例肿块内见钙化灶。平扫肿块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不一,与肿瘤成分有关。10例伴有阻塞性肺炎、肺不张。3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肺黏液表皮样癌多沿支气管长轴生长,其内多有钙化,增强扫描呈持续性强化,多伴有阻塞性改变,CT检查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CT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预后模型建立
11
作者 赵璐 卢春亚 +1 位作者 屠蒙 张国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0期5574-5578,共5页
目的通过SEER数据库收集并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收集1998—2015年240例P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方法比较生存曲线差异,Cox模型进行单... 目的通过SEER数据库收集并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收集1998—2015年240例PM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方法比较生存曲线差异,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并建立可视化预后模型,对模型通过C-index进行准确性检验。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肿瘤无扩散组、肿瘤浸润组、远处转移组患者平均总生存期分别为202.06、140.67和36.02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3组生存曲线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扩散、手术、放疗、化疗(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49岁、病理分级Ⅲ级、肿瘤大小≥46 mm、肿瘤远处转移、未手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建立预后模型,该模型一致性较好(C-index为0.912)。结论年龄≥49岁、病理分级Ⅲ级、肿瘤大小≥46 mm,肿瘤远处转移、未手术是影响PME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可准确预测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特征 SEER数据库 列线图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学特征
12
作者 赵凯 张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2期4049-405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5例原发性PME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在25例患者中,17例(68.0%)为中央型P...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5例原发性PME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在25例患者中,17例(68.0%)为中央型PMEC,8例(32.0%)为周围型PMEC。15例(60.0%)病灶长轴与支气管平行,10例(40.0%)病灶长轴与远端支气管成锐角。CT平扫示所有病灶呈不均匀稍低或等密度,8例(32.0%)肿瘤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示11例(44.0%)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7例(28.0%)为中度强化,7例(28.0%)轻度强化。4例(16.0%)出现“空气新月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气管阻塞表现。病理结果示14例(56.0%)为低级别PMEC,11例(44.0%)为高级别PMEC。20例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治疗,4例接受药物治疗,1例放弃治疗。结论原发性PME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中央型PMEC多见,肿瘤密度不均匀,钙化多见,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2例
13
作者 杜芳 姬宏莉 +2 位作者 王辉 马永全 王庆康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第2期109-109,共1页
例1 男,60岁.于2007年10月因出现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伴胸闷,到外院行胸部X线、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占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为:右总支气管口近隆突约1 cm处可见新生物堵塞管腔,远端不能窥视,活检病理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例1 男,60岁.于2007年10月因出现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伴胸闷,到外院行胸部X线、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占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为:右总支气管口近隆突约1 cm处可见新生物堵塞管腔,远端不能窥视,活检病理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考虑黏液表皮样癌,行局部放射治疗,EP方案全身化疗4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胸部CT检查 局部放射治疗 活检病理 痰中带血 胸部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6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师晨阳 李文才 +5 位作者 李彦鹏 张岚 姜国忠 郑湘予 刘新奎 陈壬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5,共4页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是一种涎腺型恶性肿瘤,在所有肺癌的占比不足1%,由黏液细胞、中间型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根据组织形态学和细胞形态学特征,其可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大类[1]。PMEC...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是一种涎腺型恶性肿瘤,在所有肺癌的占比不足1%,由黏液细胞、中间型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根据组织形态学和细胞形态学特征,其可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大类[1]。PMEC因发病率极低,以往的报道多为个案报道或是小样本研究,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性,病理组织学上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低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历程 刘慧 +3 位作者 郭亮 马云飞 刘百龙 董丽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6-1439,I0021,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放射疗法(放疗)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无法手术切除、EGFR敏感突变低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患者的疗效,分析该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明确诊断... 目的:探讨局部放射疗法(放疗)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无法手术切除、EGFR敏感突变低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患者的疗效,分析该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明确诊断为PME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患者影像学和临床症状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女性,22岁,因胸闷气短、干咳2个月入院。病理诊断为PMEC,基因检测示EGFR基因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无法手术切除。患者入院后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1口服,同步局部放疗2 Gy/次,25次,共50 Gy。经局部放疗联合口服吉非替尼治疗后,患者病灶较放疗前缩小,持续口服吉非替尼至今,病灶进一步缩小;患者除皮疹外无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FS)已达18个月。结论:对于EGFR敏感突变、不可手术切除的低级别PMEC,放疗联合EGFR-TKIs的治疗模式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 吉非替尼 放射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洋 彭昭文 +4 位作者 易舒婧 尤海玲 冯高飞 刘传波 胡凯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手段和预后,为该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目的: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手段和预后,为该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男性,59岁,因“诊断肺癌1年余,乏力1周”入院。查体,双胸廓对称,双肺语音震颤无增强,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根据既往史明确诊断为肺黏液表皮样癌。入院时胸部CT片提示右上肺纵隔旁见团块影,密度减低,CT值为29~43 Hu,胸膜边缘模糊,大小为68 mm×40 mm,增强后动脉期CT值为73 Hu,静脉期CT值为83 Hu。右肺门及纵隔可见淋巴结影。既往右肺肿物根治性切除术后,化疗后复发,且不能耐受继续化疗和靶向治疗,遂行CT引导下右肺肿物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明显缩小,密度减低,CT值为34 Hu,大小为23 mm×26 mm,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较前缩小。结论:肺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癌,可无明显阳性体征,高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术后易复发,化疗效果差,缺乏疗效确切的靶向药物。氩氦刀冷冻治疗可局部消融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肺黏液表皮样癌 绿色治疗 冷冻消融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俊 李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1-1334,共4页
肺黏液表皮样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对传统化疗和放疗缺乏特异性。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且缺乏大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因此对其最佳的治疗标准尚未确立。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作为一项极具潜... 肺黏液表皮样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对传统化疗和放疗缺乏特异性。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且缺乏大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因此对其最佳的治疗标准尚未确立。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新方法已经逐渐成为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治疗的一部分。本文对其靶点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分子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与鳞状细胞肺癌的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8
作者 官红莲 肖泽彬 +2 位作者 刘加夫 王洁 曹代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1期48-51,共4页
目的对照分析肺内经病理证实的2 6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MEC)与34例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肺MEC患者资料,并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分析其影... 目的对照分析肺内经病理证实的2 6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MEC)与34例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肺MEC患者资料,并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分析其影像资料。将不易鉴别的22例中央型肺MEC挑选出来,并与中央型肺癌进行征象对比分析。结果病变主要为中央型22例,外周型4例。中央型肺MEC与中央型肺癌相比,年龄、性别比、病灶最大径、形态、边界、分叶率、液化坏死率、强化均匀程度及远端支气管扩张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MEC的临床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详细地分析CT征象,有助于其与中央型肺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伴食管、脑、脾脏转移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媛 王雯 江传燊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79-380,共2页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moid carcinoma,PMEC)是一种少见的肺恶性肿瘤,属于肺黏液腺癌的一种,起源于气管和大、中支气管的浆液腺和黏液腺[1]。根据生长特征和组织学表现,PMEC可分为低度及高度恶性,高分化者恶性程度低,而...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moid carcinoma,PMEC)是一种少见的肺恶性肿瘤,属于肺黏液腺癌的一种,起源于气管和大、中支气管的浆液腺和黏液腺[1]。根据生长特征和组织学表现,PMEC可分为低度及高度恶性,高分化者恶性程度低,而低分化者较多出现转移,例如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较常见,食管转移则较少见[2]。现将我科经CT引导下肺穿刺病理确诊的PMEC伴食管、脑、脾脏转移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转移性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特征及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歌 江海涛 王旭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1期83-86,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归纳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CT表现,对比高级别与低级别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CT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PMEC,术前均进行过CT扫描(1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且临床和病... 目的分析归纳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CT表现,对比高级别与低级别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CT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PMEC,术前均进行过CT扫描(1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且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20例患者。分析其CT表现,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特点及阻塞性改变。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析不同病理级别的PMEC的CT特点。结果 20例PMEC均为肺内单发病灶,以中央型居多(15例),在CT平扫上出现超过55%的征象:圆形或类圆形(11例)、边缘清楚(13例)、密度均匀(11例)、不同程度的肺内阻塞性改变(17例);增强CT中有约60%的病灶呈中度以上强化。20例PMEC的病理分型为低级别13例,高级别7例,低级别PMEC组与高级别PMEC组的位置、边缘、密度均一性和强化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形状及肺内阻塞性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E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根据肿瘤的位置、边缘、密度均一性及强化特点等可以预测其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黏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