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9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主血脉”理论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生物学网络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朱灵妍 周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75-877,共3页
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生物学网络的背景下,分析RAAS生物学网络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特性及其与"心主血脉"理论的相关性。探讨利用网络生物学方法建立RAAS生物学网络与"心主血脉"两者... 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生物学网络的背景下,分析RAAS生物学网络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特性及其与"心主血脉"理论的相关性。探讨利用网络生物学方法建立RAAS生物学网络与"心主血脉"两者间的联系,通过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节点或结构,探索"血"、"脉"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及中医药调控该网络的机制,从中寻找中医药发展的突破口,为现代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主血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生物学网络 血管疾病 思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同环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焦占江 周杰 +2 位作者 崔忠林 钱建平 曾德华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6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同环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螺内酯组,各10只。正常组皮下注射橄榄油,余大鼠予40%CCl4腹壁皮下注射,3 mL/kg... 目的观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同环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螺内酯组,各10只。正常组皮下注射橄榄油,余大鼠予40%CCl4腹壁皮下注射,3 mL/kg,首剂加倍,1次/3 d,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次日,卡托普利组用卡托普利60 mg/kg、氯沙坦组用氯沙坦10 mg/kg、螺内酯组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100 mg/kg、模型组和正常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均于第8周处死各组动物,取肝组织,予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螺内酯组肝纤维化程度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螺内酯组肝纤维化程度相近(P均>0.05),均较模型组明显好转(P均<0.05)。结论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不同环节具有相同的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变化及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杜爱玲 季泰令 +1 位作者 刘建立 李敬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CAF)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关系。方法将10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CAF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2组血清CysC、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CAF)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关系。方法将10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CAF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2组血清CysC、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F组血清CysC、PRA、AngⅡ、Al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CAF组血清CysC水平与PRA、AngⅡ、Al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15、0.489、0.449)。结论 CAF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与其RAAS的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心房颤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透消臌贴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增生 吴黎艳 施维群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第6期395-396,共2页
难治性腹水(RA)是失代偿期早中期肝硬化向晚期演变的主要标志,该类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的特点。因此寻求经济、简便、有效、患者依从性良好、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中药脐透消臌贴为施维群教授研究多年的... 难治性腹水(RA)是失代偿期早中期肝硬化向晚期演变的主要标志,该类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的特点。因此寻求经济、简便、有效、患者依从性良好、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中药脐透消臌贴为施维群教授研究多年的治疗肝硬化的经验方。本研究探索该贴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脐透消臌贴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闻心培 刘韵婵 +3 位作者 廖景峰 张国培 李培 芦源 《贵州医药》 CAS 1991年第6期347-348,共2页
本文对4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含量进行测定,并就其中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作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以观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COPD不同临床阶段的含量变化... 本文对4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含量进行测定,并就其中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作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以观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COPD不同临床阶段的含量变化及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病 肾素 血管紧张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自贵 谭明珍 +3 位作者 邱德贵 刘丽 李秀钧 张国福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03-306,共4页
作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68例次)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和35名正常人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 Ⅱ)水平。结果表明,30例乙肝患者AT Ⅱ明显高于35名正常人;各型乙肝患者AT Ⅱ升高值与病情轻重一致,8例肝肾综合征(HRS)患者ATⅡ显著高于未并... 作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68例次)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和35名正常人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 Ⅱ)水平。结果表明,30例乙肝患者AT Ⅱ明显高于35名正常人;各型乙肝患者AT Ⅱ升高值与病情轻重一致,8例肝肾综合征(HRS)患者ATⅡ显著高于未并发HRS者。用巯甲丙脯酸(CPT)治疗后,ATⅡ明显下降,肾功能改善。提示AT Ⅱ升高可能是HRS发生的原因之一,CPT可能抑制了ATⅡ的产生,对HRS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肾素 血管紧张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麻黄方对大鼠血压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于立杰 肖荷妹 +3 位作者 李凤丹 雷新锋 李炳茂 韩卫红 《河北中医》 2016年第11期1683-168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黄麻黄方对大鼠收缩压、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对照组及大黄麻黄方组,每组各32只。正常对照组予蒸馏水10 m L,大... 目的观察大黄麻黄方对大鼠收缩压、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对照组及大黄麻黄方组,每组各32只。正常对照组予蒸馏水10 m L,大黄麻黄方组予大黄麻黄方药液10 m L,均每日2次灌服,连续4周。2组大鼠最后一次灌胃后分别于02:00、08:00、14:00、20:00四个时间点每组分别取8只大鼠,检测各个大鼠收缩压,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PRA、AngⅡ和ACE,然后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余弦拟合法(cosine fitting),分析并比较2组血压及血浆PRA、AngⅡ和ACE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结果大黄麻黄方组大鼠服药4周后02:00、08:00、14:00、20:00四个时间点收缩压及血浆PRA、AngⅡ、ACE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黄麻黄方组大鼠收缩压及血浆AngⅡ、ACE曲线的中值(M)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收缩压A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RA、AngⅡ的峰值时间(T)明显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麻黄方组大鼠收缩压、PRA、AngⅡ和ACE曲线的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P<0.05)。结论大黄麻黄方可降低血压,同时对维持血压昼夜节律、改善RASS系统功能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昼夜节律 大黄 麻黄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艾灸、针加灸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钠素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英 刘又香 潘克英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0-21,共2页
以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针刺、艾炙、针加灸治疗,观察三种治疗方法的降压效果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钠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治疗方法对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钠素含... 以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针刺、艾炙、针加灸治疗,观察三种治疗方法的降压效果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钠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治疗方法对血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钠素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三者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加灸的作用最强,针刺次之,艾炙的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钠利尿肽类 针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陆春风 辛华 +2 位作者 李怀荆 赵锦程 李永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对35例CHF患者(心功能级10例,心功能级13例,心功能级12例)血中瘦素、血管紧张素(Ang2)、醛固酮(Ald)进行检测,并与15例正常...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对35例CHF患者(心功能级10例,心功能级13例,心功能级12例)血中瘦素、血管紧张素(Ang2)、醛固酮(Ald)进行检测,并与15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F患者血中Ang2、Al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Leptin明显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相关分析表明CHF患者的Leptin与Ang2、Ald呈负相关(P<0.05)。结论:Leptin可作为心肌能量代谢紊乱的间接指标,反映CHF程度。Ang2、Ald可作为RAAS起作用的重要因子参与CHF的发生发展,反映CHF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瘦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梗后心室重构中医证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南 李继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活性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从神经内分泌方面对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证型实质和病情分级进行研究,以期为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医辨证分型提...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患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活性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从神经内分泌方面对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证型实质和病情分级进行研究,以期为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全面而合理的客观量化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辨证分为痰浊闭塞组(15例)、气滞血瘀组(16例)、阴血虚组(13例)、阳气虚组(1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第7天的血浆PRA、AngⅡ、ALD含量,同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得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结果】总体样本心梗后心室重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dLVED)、左室舒张末容积(VLVED)、左室收缩末容积(VLVES)及左室射血分数(pEF)均较正常组显著性增大(P<0.01),而阳气虚组及气滞血瘀组患者的dLVED、VLVES、VLVED均高于痰浊闭塞组及阴血虚组(P<0.01),pEF值则低于痰浊闭塞组及阴血虚组(P<0.01);4组患者之间的血浆PRA、AngⅡ、AL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种指标水平表现为阳气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浊闭塞型、阴血虚型依次递减的规律。【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心梗后心室重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可能存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中医病机 心室复建 肾素-血管紧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高征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改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雁珠 周新秋 +1 位作者 厉芝瑞 李国彤 《青海医药杂志》 1989年第6期1-3,共3页
本文测定了正常孕妇30例及妊高征30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_Ⅱ)、醛固酮(ALD)的含量。结果正常孕妇组 PRA 均值2.41±0.51ng/ml/h A_Ⅱ127.79pg/ml,ALD234.33pg/ml。妊高征组 PRA3.89,A_Ⅱ188,ALD290。妊高征组均比正常孕... 本文测定了正常孕妇30例及妊高征30例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_Ⅱ)、醛固酮(ALD)的含量。结果正常孕妇组 PRA 均值2.41±0.51ng/ml/h A_Ⅱ127.79pg/ml,ALD234.33pg/ml。妊高征组 PRA3.89,A_Ⅱ188,ALD290。妊高征组均比正常孕妇组含量增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本文对此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 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 孕妇组 孕妇血 血管作用 妊娠晚期 母婴死亡率 晚期妊娠 正常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改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冼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于1953年由Gibbon首先运用于临床心内直视手术,它使成千上万的心脏病患者获得了有效的手术治疗。但是,体外循环并不是生理性的循环状态,它的应用对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代谢以及内环境的稳定有...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于1953年由Gibbon首先运用于临床心内直视手术,它使成千上万的心脏病患者获得了有效的手术治疗。但是,体外循环并不是生理性的循环状态,它的应用对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代谢以及内环境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对此,已有很多学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肾素 血管紧张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前列腺素系统的研究
13
作者 李培 芦源 +2 位作者 杨国雄 张国忠 李保罗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84-87,共4页
本文报告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TXA_2和PGI_2的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eto—PGF_1α的浓度及其比值的变化以及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和EH分期的关系。结果表明:EH患者血浆TXB-2、6-Keto-PGF_1α均显著高... 本文报告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TXA_2和PGI_2的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eto—PGF_1α的浓度及其比值的变化以及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和EH分期的关系。结果表明:EH患者血浆TXB-2、6-Keto-PGF_1α均显著高于健康人;Ⅲ期和Ⅱ期患者血浆TXB_2显著高于Ⅰ期患者;血浆TXB_2/6-Keto-PGF_1α比值则无显著差异。此外,R-A-AS、TXB-2、6-Keto-PGF_1α互相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素 血管紧张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转化酶2mRNA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张兆欐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18-20,74,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转换酶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8例自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对照组,测定各组用药前后患者血压变化,外周血来源巨噬细胞ACE、ACE2 mRNA的含量变化。所获数据采用方...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转换酶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8例自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对照组,测定各组用药前后患者血压变化,外周血来源巨噬细胞ACE、ACE2 mRNA的含量变化。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各组治疗4周、8周后血压均降低,厄贝沙坦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厄贝沙坦组ACE2含量为(20.8±5.1)μl,对照组ACE2含量为(15.9±7.8)u/L,两组比较P<0.05,ACE2mRNA厄贝沙坦组为(0.71±0.07)μl,对照组(0.50±0.03)μl,两组比较P<0.01。结论厄贝沙坦降血压降压效果明显,其降压作用一方面通过与AngⅡAT1受体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增加ACE2活性及基因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高血压/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厄贝沙坦/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衰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润钿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为探讨不同血压水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醛固酮 (ALD)水平 :①A组 (n =2 2 )收缩压 ... 目的 为探讨不同血压水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醛固酮 (ALD)水平 :①A组 (n =2 2 )收缩压 (SP)小于 10 0mmHg的患者 ;②B组 ,(n =2 5 )sp >10 0mmHg的CHF患者。③健康人 (对照组健康人 (n =18) 90mmHg <SP <140mmHg。结果 A组及B组血浆PRA、AngⅡ和AL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小于 0 0 5~ 0 0 1) ,A组血清钠、SP及脉压 收缩压显著低于B组 (P小于 0 0 5~ 0 0 1) ;CHF患者脉压 收缩压与血浆AngⅡ及ALD呈显著负相关 (r =- 0 .5 0 1p <0 .0 1;r =- 0 .439p <0 .0 1)。结论 提示CHF患者体内RAAS活性增高 ,且sp <10 0mmHg者较sp >10 0mmHg者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素 血压 血管紧张 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16
作者 叶虹 王金兰 +2 位作者 韩威 巴凤海 潘耀东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2年第4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控制性降压 应激反应 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衰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
17
作者 陈润钿 《全科医生》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探讨不同血压水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肾张素Ⅱ及醛固酮(ALD)水平;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达心口服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革命 丁磊 +1 位作者 谢艳玲 熊尚全 《吉林中医药》 2005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的变化及中药康达心口服液对其影响。方法:选择37例CHF患者给予康达心口服液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中的PRA、Ang、ALD含量,同时设27例正常人为对照...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的变化及中药康达心口服液对其影响。方法:选择37例CHF患者给予康达心口服液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中的PRA、Ang、ALD含量,同时设2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CHF组与对照组比较:PRA、Ang、ALD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CHF患者在康达心口服液治疗前后其血浆PRA、Ang、ALD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高,康达心口服液对CHF患者RAAS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康达心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良颢 程光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李勇军 丁桂华 +5 位作者 王力征 薛兰芳 李德亮 朱蓟勇 彭晓燕 杨吉生 《云南医药》 CAS 1997年第6期523-524,共2页
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临床观察李勇军丁桂华王力征薛兰芳李德亮朱蓟勇彭晓燕杨吉生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诱导药,通过观察应用异丙酚时肾素(PRA)—血管紧张Ⅱ(AⅡ)—醛固酮(AL)系统(R—... 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临床观察李勇军丁桂华王力征薛兰芳李德亮朱蓟勇彭晓燕杨吉生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诱导药,通过观察应用异丙酚时肾素(PRA)—血管紧张Ⅱ(AⅡ)—醛固酮(AL)系统(R—A—A—S)的变化,探讨气管插管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静脉麻醉 肾素 血管紧张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