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王宏保
邓兵
邓南伟
|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2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的影响 |
陈强
刘志红
胡伟新
陈朝红
陈惠萍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
2003 |
9
|
|
3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
俞佳利
项彦琳
薛金贵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24 |
0 |
|
4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单药治疗及联合应用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表达的影响 |
章晓燕
於佳炜
刘春凤
滕杰
钟一红
丁小强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5
|
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赵鹃
曲秀芬
苗润芳
王惠卿
黄永麟
|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6
|
α-Adducin基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
窦相峰
孙凯
黄晓红
刘晓宁
鞠振宇
张红叶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7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邱春光
樊晓寒
李凌
黄振文
刘瑞云
樊红霞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8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牛建清
沈志霞
张蕴霞
李宏芬
代琪
王健
范淑英
|
《中国医药》
|
2006 |
7
|
|
9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
和姬苓
孙洪英
王永福
杨国安
陈鹏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0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的关联性分析 |
李才明
张成
卢锡林
冯慧宇
曾缨
张鸿炼
邱淑莲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1
|
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ACE、PAI-1活性的相关性 |
张玉玲
周淑娴
赵晓燕
雷娟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2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
邱春光
樊晓寒
樊红霞
黄振文
刘瑞云
|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
2003 |
2
|
|
13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PAI-1活性的相关性 |
张玉玲
阎继锋
张舒林
黄振文
刘瑞云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4
|
塔克拉玛干“沙漠人”热习服生理特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区C-344T多态性的相关性 |
曹海涛
邱长春
程祖亨
丁志坚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5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慢性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临床干预研究进展 |
何军
刘晓方
|
《宁夏医学杂志》
CAS
|
2002 |
8
|
|
16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疗效的相关性 |
牛秋丽
刘雅
温绍君
|
《中国医药》
|
2010 |
1
|
|
17
|
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器和SARS病毒受体的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
林福玉
绳纪坡
邓继先
|
《生物技术通讯》
CAS
|
2005 |
1
|
|
18
|
血管紧张素1-7对培养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表达的影响 |
王江
宋熔
聂凌
田颖
谭红梅
李楠
祝善俊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保护作用及其对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
周安宇
余凌
李惊子
张峻峰
王海燕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20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成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
高艳玲
葛志明
|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