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脏叶间动脉血流参数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金克锋 杨秀芹 +2 位作者 常敏 王少泽 张晓飞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叶间动脉血流参数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收治的15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分别测量患者肾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末流速(Vmin)及阻力指数(RI),并分析肾脏叶间动脉... 目的探讨肾脏叶间动脉血流参数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收治的15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分别测量患者肾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末流速(Vmin)及阻力指数(RI),并分析肾脏叶间动脉血流速度及RI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结果 CKD 2期、CKD 3期、CKD 4期患者的Vmax、Vmin及eGF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3期、CKD 4期患者的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KD 2期、CKD 3期、CKD 4期患者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x、Vmin与eGFR呈正相关性(r=0.47,0.62);RI与eGFR呈负相关性(r=-0.38);RI升高组与RI正常组患者的年龄、Vmin、RI、Ccr、eGFR、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患者叶间动脉血流速度与eGFR呈正相关性,RI与eGFR呈负相关性,因此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叶间动脉血流参数可作为诊断CKD患者肾功能状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肾脏叶间动脉血流参数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对KCl和苯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离体肾脏叶间动脉收缩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雯 马克涛 +2 位作者 王洋 司军强 李丽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2,共8页
本文旨在观察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tic acid,18β-GA)对KCl和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诱导的离体大鼠肾脏叶间动脉(renal interlobar artery,RIA)收缩的影响。急性分离大鼠RIA,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观察18β-GA预处理后... 本文旨在观察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tic acid,18β-GA)对KCl和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诱导的离体大鼠肾脏叶间动脉(renal interlobar artery,RIA)收缩的影响。急性分离大鼠RIA,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观察18β-GA预处理后大鼠RIA对内皮非依赖血管收缩剂KCl和PE的反应情况。用微动脉段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100μmol/L 18β-GA对血管段上平滑肌细胞的膜电容(Cinput)、膜电导(Ginput)和膜电阻(Rinput)的影响。结果显示,KCl(30~100 mmol/L)和PE(0.1~30μmol/L)均可以引起大鼠RIA浓度依赖的收缩;100μmol/L的18β-GA预处理后,KCl和PE对大鼠RIA的缩血管作用明显降低(P<0.01)。给予100μmol/L 18β-GA后,RIA血管段上平滑肌细胞的Rinput、Ginput和Cinput与单个平滑肌细胞数值十分接近。以上结果提示,18β-GA可抑制KCl和PE对大鼠RIA的收缩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18β-GA对缝隙连接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 肾脏叶间动脉 18Β-甘草次酸 压力肌动图技术
原文传递
缝隙连接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叶间动脉收缩增强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雯 马克涛 +3 位作者 刘卫东 王洋 李丽 司军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探讨肾叶间动脉(RIA)的缝隙连接(GJ)在自发性高血压病中的变化。方法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Wistar大鼠RIA对内皮非依赖血管收缩剂氯化钾(KCl)和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的差异,以及应用GJ阻断剂后血管收... 目的探讨肾叶间动脉(RIA)的缝隙连接(GJ)在自发性高血压病中的变化。方法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Wistar大鼠RIA对内皮非依赖血管收缩剂氯化钾(KCl)和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的差异,以及应用GJ阻断剂后血管收缩反应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比较SHR及Wistar大鼠RIA连接蛋白45(Cx45)的表达差异。结果 1 KCl和PE诱导SHR RIA的收缩反应要强于Wistar大鼠,应用GJ阻断剂18β-甘草次酸(18β-GA)(100μmol/L)干预后,KCl和PE引起的RIA血管的收缩明显降低,SHR较Wistar大鼠收缩降低幅度更为显著。2 SHR大鼠RIA Cx45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SHR RIA收缩作用的增强可能是通过上调Cx45增强平滑肌细胞间GJ通讯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缝隙连接 肾脏叶间动脉 连接 蛋白 压力肌动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节律杓型和非杓型对PSV、RI的影响
4
作者 崔颖超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节律杓型和非杓型对肾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北辰医院2017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24 h动态监测结果分为对照组(非杓型...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节律杓型和非杓型对肾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北辰医院2017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24 h动态监测结果分为对照组(非杓型高血压)和观察组(杓型高血压)各90例,比较两组血压、血清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24 h、白天、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V、舒张期末速度(EDV)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肱指数(ABI)、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PSV、EDV、PI、RI与血压类型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为降低肾功能损害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节律 杓型 非杓型 肾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阻力指数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I及AASI与CK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邓荣芳 王利民 +1 位作者 黄远莲 李建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肾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RI)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相关性,以及与血尿酸(UA)、血肌酐(S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肾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RI)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相关性,以及与血尿酸(UA)、血肌酐(S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研究组,CKD未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8例为对照组。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计算AASI;行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双肾叶间动脉RRI;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LVEF;并完善NT-proBNP、UA、Scr、TG、CHO等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KD合并心力衰竭与RRI、AASI指标相关性。结果研究组AASI、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AASI与LVEF(r=-0.403,P<0.01),NT-proBNP(r=0.387,P<0.01),提示AASI、NT-proBNP与心力衰竭是正相关,LVEF是负相关。同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组RRI与AASI(r=0.263,P<0.01)、UA(r=0.201,P<0.01)、Scr(r=0.409,P<0.01),提示AASI、UA、Scr均与肾脏叶间RRI具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P<0.01)。结论CK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AASI、UA、Scr与RRI正相关,临床可通过对RRI、AASI、NT-proBNP进行动态监测,有效防治CKD合并心力衰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慢性肾脏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