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衰宁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微炎症状态及肾纤维化的影响
1
作者 鲍芳 王孟孟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肾衰宁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微炎症状态及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衰竭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肾衰宁低剂量组、肾衰宁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代文),对大鼠进行连续4周的药... 目的 探讨肾衰宁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微炎症状态及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衰竭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肾衰宁低剂量组、肾衰宁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代文),对大鼠进行连续4周的药物干预后留取肾脏组织,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生化法评估肾功能变化;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肌酐、尿素氮浓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模型组,各药物干预组肌酐、尿素氮明显降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2)模型组相较于正常组IL-1β、IL-6、TNF-α的表达明显上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肾衰宁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IL-1β、IL-6、TNF-α表达下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宁低剂量组IL-1β、IL-6表达明显下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肾衰宁胶囊可以有效改善大鼠肾功能,下调IL-1β、IL-6、TNF-α表达,减轻大鼠微炎症状态,抑制肾纤维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肾衰宁胶囊 微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肺卫-膜原-肾”论治消渴肾衰
2
作者 张鹏 王海娇 南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15,共5页
国医大师南征教授针对糖尿病肾病,提出了“消渴肾衰”的中医新病名,创立了“毒损肾络”病机理论学说,基于“肺卫-膜原-肾”论治消渴肾衰,认为肺肾相关、肺卫受损为消渴肾衰始动因素,邪毒稽留膜原为消渴肾衰病变枢机,毒损肾络为消渴肾衰... 国医大师南征教授针对糖尿病肾病,提出了“消渴肾衰”的中医新病名,创立了“毒损肾络”病机理论学说,基于“肺卫-膜原-肾”论治消渴肾衰,认为肺肾相关、肺卫受损为消渴肾衰始动因素,邪毒稽留膜原为消渴肾衰病变枢机,毒损肾络为消渴肾衰发病根本原因。并创立“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其核心治疗要义为调散膏、达膜原、解毒通络、导邪外出,同时联合中药灌肠方外用,内外同治,攻补兼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毒损 肺卫-膜原- 消渴肾衰 膜原 南征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治疗对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唐礼 张圣武 +3 位作者 娄梦 董有智 雷凤 张新斌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血液透析+内科治疗)及研究组(n=30,在...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血液透析+内科治疗)及研究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RRT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肾功能、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尿素氮、血肌酐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治疗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心、肾功能,并有利于减少电解质紊乱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运动理论浅析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
4
作者 邝旭怡 何馨然 +3 位作者 石莉 李磊 尚星妤 傅博 《新中医》 2025年第1期182-185,共4页
慢性肾衰是由肾脏本身,或他脏病及,或其他因素损害引起的慢性、渐进性、隐秘性虚损性衰竭综合征。基于五脏相关的脾肾相关理论,广东省名中医李顺民教授总结出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方——健脾益肾方。此方在临床上颇有成效,其治疗思路与圆... 慢性肾衰是由肾脏本身,或他脏病及,或其他因素损害引起的慢性、渐进性、隐秘性虚损性衰竭综合征。基于五脏相关的脾肾相关理论,广东省名中医李顺民教授总结出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方——健脾益肾方。此方在临床上颇有成效,其治疗思路与圆运动理论如出一辙,故本文结合圆运动理论,浅析慢性肾衰的病机及健脾益肾方的处方用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圆运动理论 健脾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D联合精准护理对慢性肾衰患者生活能力及血清BUN、Scr水平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孙彬 纪卫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9-012,共4页
分析慢性肾衰患者经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中,再给予精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生活能力、血清BUN、Scr水平会发生什么改变。方法 在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就诊的慢性肾衰患者中随机纳入80例进行讨论,再用1:1随机法分2组,各患者均接... 分析慢性肾衰患者经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中,再给予精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生活能力、血清BUN、Scr水平会发生什么改变。方法 在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就诊的慢性肾衰患者中随机纳入80例进行讨论,再用1:1随机法分2组,各患者均接受CAPD治疗,2组(对照组vs观察组)区分护理方式,即常规护理、精准护理,对比患者生活能力、自护能力、肾功能指标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GSES评分、ESCA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BUN、Scr指标更低(P<0.05)。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经CAPD治疗中,辅以精准护理干预,能提升其自护理能力和生活能力,更好的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D 慢性肾衰 精准护理 生活能力 BUN 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宁胶囊配合非奈利酮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6
作者 刘平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观察肾衰宁胶囊配合非奈利酮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数字抽签法随机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8例。在维持既往降糖方案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非奈利酮治疗,试验组予以肾衰宁胶囊... 目的 观察肾衰宁胶囊配合非奈利酮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数字抽签法随机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8例。在维持既往降糖方案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非奈利酮治疗,试验组予以肾衰宁胶囊配合非奈利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微炎症指标[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8周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79.31%,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Cys C、BUN、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上述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IL-1β、TNF-α、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上述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对照组为10.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衰宁胶囊配合非奈利酮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改善肾功能,减轻微炎症状态,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奈利酮 肾衰宁胶囊 微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前列地尔联合肾衰宁片治疗早期(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邝金枝 伍彩娇 《大医生》 2025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究注射用前列地尔联合肾衰宁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于开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采用肾衰宁片治疗的40例... 目的探究注射用前列地尔联合肾衰宁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于开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采用肾衰宁片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单纯治疗组,将采用注射用前列地尔联合肾衰宁片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炎症因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MDA、SOD、NLR、CRP、IL-10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均低于单纯治疗组(均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配合肾衰宁片治疗方案,针对早期(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显著提升其免疫功能与肾功能状态,有效遏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进程,同时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上升。该联合疗法展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并实施于相关患者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肾衰宁片 早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乙方颗粒质量控制研究
8
作者 程正 张冰冰 +2 位作者 曹雅婷 郑如程 朱建勇 《广州化工》 2025年第4期50-55,100,共7页
通过薄层色谱法对肾衰乙方颗粒中的制大黄、徐长卿、土茯苓、陈皮、黄芪予以定性鉴别,同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落新妇苷及橙皮苷的含量,以此建立该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薄层鉴别分离佳、专属性强、无阴... 通过薄层色谱法对肾衰乙方颗粒中的制大黄、徐长卿、土茯苓、陈皮、黄芪予以定性鉴别,同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落新妇苷及橙皮苷的含量,以此建立该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薄层鉴别分离佳、专属性强、无阴性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高,RSD低。建立的方法具备准确性高、专属性强、操作简易的优势,能够作为肾衰乙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乙方颗粒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落新妇苷 橙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1号方联合瑶药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临床观察
9
作者 张大成 关建国 +2 位作者 陈俊文 赵先锋 赵荣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2期4539-4542,共4页
目的观察肾衰1号方联合瑶药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3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10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肾衰1号方联合瑶药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3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10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衰1号方口服,同时采用瑶药灌肠方结肠透析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衰1号方联合瑶药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定,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慢性肾衰 肾衰1号方 瑶药灌肠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林成 宋明爱 +2 位作者 李建锋 程维丽 常茵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6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期间某院接诊的1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期间某院接诊的1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肾衰宁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肾纤维化指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蛋白(Col-Ⅳ)]、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TGF、TGF-β1、Col-Ⅳ、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9%)高于对照组(79.07%,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81%)低于对照组(16.28%,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患者肾纤维化进程,减轻微炎症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 百令胶囊 肾衰宁片 纤维化 微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RA联合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颜建军 韦辉 +5 位作者 李利萍 胡杨 程木子 程玲 张文静 张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 探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联合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DK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2组各60例。对照组行GLP-1RA治疗,联合组行GLP-1RA联合... 目的 探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联合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DK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2组各60例。对照组行GLP-1RA治疗,联合组行GLP-1RA联合肾衰宁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代谢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肾功能指标(尿微量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胱抑素)、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IL-18)、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治疗后,2组FPG、FINS、HOMA-IR、HbA1c、LDL-C、TG、TC、IL-6、IL-18、CRP、NL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HOMA-β、HDL-C、红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GLP-1RA联合肾衰宁胶囊可有效改善DKD患者糖脂代谢和肾功能,缓解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脏病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肾衰宁胶囊 糖代谢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致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12
作者 罗玉芳 李怀玉 +3 位作者 吕森浩 涂欣欣 揭植浪 杨军平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评估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阳虚相关指标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采用腺嘌呤灌胃构建肾阳虚型CRF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 目的:评估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阳虚相关指标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采用腺嘌呤灌胃构建肾阳虚型CRF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肾衰泄浊汤(9.375、18.75、37.5 g/kg),西药以氯沙坦钾作为阳性对照,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28 d。观察大鼠的一般活动,记录体重、尿量和饮水量指标;检测血清中的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皮质酮(CORT)的含量水平。结果:肾衰泄浊汤能改善CRF大鼠肾阳虚相关的弓背蜷缩、背部发凉、爬行缓慢、反应迟钝和体重增长缓慢表现,降低饮水量和尿量;减轻肾组织病理破坏,降低血清Scr和BUN水平;提高血清CRH、ACTH和CORT的含量。结论:肾衰泄浊汤能减轻腺嘌呤致CRF大鼠的肾阳虚证型相关表现,降低血清中的Scr与BUN含量,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并提高HPA轴中的CRH、ACTH和COR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肾衰泄浊汤 腺嘌呤 阳虚 下丘脑-垂体-上腺轴 氯沙坦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饮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miRNA-21/PTEN/AKT/自噬途径的作用及影响
13
作者 刘烨 任艳玲 +2 位作者 王柏山 郭玲 李志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35,共6页
目的以miRNA-21/PTEN/AKT/自噬途径为切入点,探讨肾衰饮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后,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即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50只,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 目的以miRNA-21/PTEN/AKT/自噬途径为切入点,探讨肾衰饮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后,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即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50只,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再随机分为组:模型组,肾衰饮低剂量组,肾衰饮中剂量组,肾衰饮高剂量组及尿毒清组。分别按人与大鼠1∶1/2,1∶1,1∶2和1∶1灌胃各给药组大鼠,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15ml/10g灌胃,M组:9.56 g/kg/d。实验期间进行一般情况观察,灌胃治疗14d后结束实验,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2h,第二日早8:00称重,进行取材。收集24小时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次性检测尿肌酐(UCr)、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髂总动脉分支处穿刺采血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相关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肾脏组织miRNA21及相关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倦怠,明显消瘦,排便、排尿异常。Scr、BUN、Ucr、β2-MG、mAlb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HE染色肾组织结构紊乱,肾小管官腔明显扩张,排列稀疏,肾小管间质明显增宽,间质内有炎性细胞浸润;Masson模型组肾间质区及系膜区增宽伴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肾脏组织miR-21、p62、FN、CollagenⅢ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或P<0.05),PTEN、Atg13、LC3、Beclin-1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肾脏组织FN、CollagenⅢ、p62、AKT、p-AKT、m TOR、p-m TOR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PTEN、Atg13、LC3、Beclin-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经给药治疗后,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或P<0.05),其中以肾衰饮高剂量组最为显著,明显优于尿毒清组(P<0.01或P<0.05)。结论肾衰饮可能通过下调miR-21及其介导的PTEN/AKT/m TOR通路,从而促进自噬的发生而有效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 间质纤维化 MIRNA-21 自噬途径
原文传递
肾衰泄浊汤改善肾纤维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14
作者 吕森浩 李怀玉 +4 位作者 涂欣欣 欧阳毅 魏泽宏 李玮婷 杨军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12-3618,共7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干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并从let-7b-5p微小RNA(let-7b-5p)/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1)轴探究其可能的作用...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干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并从let-7b-5p微小RNA(let-7b-5p)/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1)轴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18.75 g/kg、37.5 g/kg)组,每组组8只。采用腺嘌呤灌胃21 d构建CRF大鼠,中药组给予相应浓度肾衰泄浊汤灌胃,其余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28 d。HK-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含药血清组以及20%含药血清组,TGF-β_(1)处理HK-2细胞24 h以构建纤维化模型,含药血清组中加入相应浓度含药血清。检测大鼠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评估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TGF-βR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肌动蛋白(α-SMA)及纤连蛋白(F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法检测肾组织及HK-2细胞中let-7b-5p微小RNA(let-7b-5p)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K-2细胞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结果:1)体内实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8.75 g/kg组、中药37.5 g/kg组血清Scr、BUN水平低(P<0.05);与中药18.75 g/kg组比较,中药37.5 g/kg组血清Scr、BUN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肾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病变及结构破坏改善,结晶沉淀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8.75 g/kg组、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低(P<0.05);与中药18.75 g/kg组比较,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CollagenⅠ、FN蛋白表达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et-7b-5p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8.75 g/kg组、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et-7b-5p表达高(P<0.05);与中药18.75 g/kg组比较,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et-7b-5p表达高(P<0.05)。2)体外实验结果:含药血清干预HK-2细胞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1.35%、54.53%。因此设定后续给药时间为24 h,含药血清浓度为10%、20%。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K-2细胞let-7b-5p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10%、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let-7b-5p表达高(P<0.05);与10%含药血清组比较,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let-7b-5p表达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K-2细胞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10%、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中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低(P<0.05);与10%含药血清组比较,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中TGF-βR1、CollagenⅠ、FN蛋白表达低(P<0.05)。结论:肾衰泄浊汤能减轻体内外模型的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et-7b-5p/TGF-βR1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肾衰泄浊汤 慢性肾衰 let-7b-5p微小RNA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 let-7b-5p微小RNA/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轴 大鼠 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宁胶囊对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硫酸吲哚酚和硫酸对甲酚的影响
15
作者 肖达平 孔祥静 +2 位作者 徐静琳 吴雨阳 韩颖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918-920,共3页
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与硫酸对甲酚(p-cresol sulphate,PCS)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相关的蛋白结合尿毒症毒素(protein-bound uremic toxins,PBUTs),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的增殖和迁移,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并对... 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与硫酸对甲酚(p-cresol sulphate,PCS)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相关的蛋白结合尿毒症毒素(protein-bound uremic toxins,PBUTs),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的增殖和迁移,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并对多种器官具有直接有害影响[1-4],常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白蛋白紧密结合而具有大分子物质的特性。有研究表明IS和PCS在患者体内的浓度与透析或透析前慢性肾病患者的长期不良预后之间有关联[5]。然而临床上腹膜透析(PD)治疗只能清除游离态的IS和PCS,透析后总的IS和PCS水平减低不明显[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吲哚酚 内皮功能障碍 慢性病患者 肾衰宁胶囊 腹膜透析患者 大分子物质 一氧化氮 硫酸对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方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张群 施莉莉 鲍照盼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肾衰方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06月-2023年06月收治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39,再加肾衰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 目的探讨肾衰方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06月-2023年06月收治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39,再加肾衰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较对照组76.92%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Scr、BUN及Ccr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均较对照组低,Ccr则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肾衰方加减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与肾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 慢性肾衰 临床疗效 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宁胶囊联合氯沙坦钾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张金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195-198,共4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被称为慢性肾炎,属于肾脏疾病中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会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近年来,肾衰宁胶囊联合氯沙坦钾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卓越的效果,该用药方案不仅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显著降低了中医证候积分,为慢性... 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被称为慢性肾炎,属于肾脏疾病中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会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近年来,肾衰宁胶囊联合氯沙坦钾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卓越的效果,该用药方案不仅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显著降低了中医证候积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肾衰宁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具有利尿、降压的作用,而氯沙坦钾是一种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的药物,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从而减轻慢性肾小球肾炎对肾脏的损害。随着联合药物的应用也在最新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上述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和血尿的发生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对肾衰宁胶囊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宁胶囊 氯沙坦钾 慢性小球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引发皮肤瘙痒,该如何应对?
18
作者 徐莺 徐嘉韵 汪小冬(指导)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11期64-66,共3页
临床上有很多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此类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往往变得更加严重,甚至表现为全身性、难治性瘙痒。皮肤瘙痒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临床上有很多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此类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往往变得更加严重,甚至表现为全身性、难治性瘙痒。皮肤瘙痒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由于瘙痒,患者可能会反复抓挠,导致皮肤红肿、粗糙,甚至出现增生、出血和继发感染。同时,瘙痒还可能使患者出现精神不振、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因此,预防慢性肾衰引起的皮肤瘙痒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 慢性功能 慢性肾衰 继发感染 睡眠质量 皮肤红肿 记忆力减退 全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Ⅰ号方对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湿浊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郑玲 王雨涛 魏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191-193,198,共4页
目的分析肾衰Ⅰ号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湿浊证患者的疗效。方法便利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医院于2021年4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湿浊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 目的分析肾衰Ⅰ号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湿浊证患者的疗效。方法便利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医院于2021年4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湿浊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联合肾衰Ⅰ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分别(122.63±15.17)g/L、(6.62±0.69)×10^(12)/L、(28.75±4.78)%,均高于对照组的(110.50±15.24)g/L、(6.59±0.73)×10^(12)/L、(25.94±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肾衰Ⅰ号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虚湿浊证可改善肾功能,降低炎性指标,促进患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Ⅰ号方 慢性脏病 气虚湿浊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Ⅱ号方颗粒联合西医一体化方案治疗原发性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祎玲 王蒙 +3 位作者 周圆 兰天鹰 邵命海 王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64-169,共6页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颗粒联合西医一体化方案治疗原发性慢性肾脏病(CKD)3~4期脾肾气虚证、湿浊瘀阻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2组均予西医一体化方案治疗,治...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颗粒联合西医一体化方案治疗原发性慢性肾脏病(CKD)3~4期脾肾气虚证、湿浊瘀阻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2组均予西医一体化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肾衰Ⅱ号方颗粒,对照组予肾衰Ⅱ号方免煎安慰剂,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24 h尿蛋白定量(24 UPro)水平;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7、LC3-Ⅱ水平;监测2组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对照组各脱落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22/40),对照组为30%(12/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降低(P<0.01),Scr、BUN、UA、P3-、PTH和24 UPro水平下降(P<0.05,P<0.01),肾小球滤过率(e GFR)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Scr上升(P<0.05),eGFR下降(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Scr、BUN、UA、P^(3-)、PTH和24 UPr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0.05),eGFR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eclin-1、Atg7、LC3-Ⅱ水平上升(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eclin-1水平下降(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eclin-1、Atg7、LC3-Ⅱ与Scr、BUN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衰Ⅱ号方颗粒联合西医一体化方案治疗原发性CKD 3~4期脾肾气虚证、湿浊瘀阻证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CKD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肾脏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脏病 肾衰Ⅱ号方 临床治疗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