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的情况及对其进行二次手术和放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士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0期37-38,共2页
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直肠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近年来,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放化疗的推广,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本文主要是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的情况... 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直肠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近年来,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放化疗的推广,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本文主要是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的情况及对其进行二次手术和放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肿瘤局部复发 二次手术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对降低肿瘤局部复发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腾华 《临床研究》 2018年第6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对降低肿瘤局部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41例乳腺癌患者,均于保乳术后以局部皮瓣修复乳房缺损,其中采用外侧胸背筋膜皮瓣31例,胸腹壁皮瓣10例。统计并记录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对降低肿瘤局部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41例乳腺癌患者,均于保乳术后以局部皮瓣修复乳房缺损,其中采用外侧胸背筋膜皮瓣31例,胸腹壁皮瓣10例。统计并记录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外观效果及复发率。结果本组41例患者中,切除乳腺体积34~879(364.52±51.36)cm3,伤口Ⅰ期愈合38例,供区感染2例,皮瓣远端局灶坏死1例,经干预均治愈;经乳房外观评估,术后乳房外形优良率为(97.56%)。术后随访13~27(21.58±5.14)个月,复发率为(2.44%)。结论局部皮瓣修复保乳术后乳房缺损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乳房外形恢复较佳,且有利于降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保乳术 局部皮瓣 乳房外形美观 肿瘤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对预防肿瘤局部复发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铮宇 陈超群 +3 位作者 陈嵩 邝永龙 朱富达 黄俊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预防肿瘤局部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4年0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观察组)和传统经腹会... 目的:探讨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预防肿瘤局部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4年0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观察组)和传统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术后1年、2年局部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骶前引流管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穿孔率、术后环周切缘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肠梗阻、泌尿生殖系统障碍、会阴部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0.7)年,观察组1年、2年局部肿瘤复发率为9.09%、28.26%,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1.21%、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明显降低术后1年、2年局部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局部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MRI诊断早期单纯黏膜型鼻咽癌局部复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泽燕 吴磊迪 +3 位作者 钟柱 王星蕊 肖学红 王志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目的探讨颈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neck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s,NI-RADS)MRI对单纯黏膜型鼻咽癌局部复发(exclusive mucosal local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EMLRNPC)与黏膜治疗后改变(mucosal posttreatment ch... 目的探讨颈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neck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s,NI-RADS)MRI对单纯黏膜型鼻咽癌局部复发(exclusive mucosal local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EMLRNPC)与黏膜治疗后改变(mucosal posttreatment changes,MPTC)的诊断价值,尝试为NI-RADS MRI词典中的局灶性黏膜异常建议附加定性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标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经病理或影像随访确诊的21例EMLRNPC和29例MPTC。先由2名影像医师独立评价MRI表现,进行NI-RADS MRI分类,再进行附加定性DWI标准的改良NI-RADS MRI分类,3个月后,由其中的1名高年资影像医师再次进行分类。采用Cohen’s Kappa检验评估观察者间、观察者内NI-RADS分类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这两种NI-RADS分类对EMLRNPC与MPTC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NI-RADS MRI、改良NI-RADS MRI的分类观察者间与观察者内一致性为0.69与0.88、0.83与0.96。NI-RADS MRI和改良NI-RADS MRI鉴别诊断ELRNPC与MPTC的AUC、敏感度、特异度为0.84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15~0.932]、100.0%(95%CI:83.9%~100.0%)、69.0%(95%CI:49.2%~84.7%)和0.966(95%CI:0.871~0.997)、100.0%(95%CI:83.9%~100.0%)、93.1%(95%CI:77.2%~99.2%),两种分类的AU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5,P=0.003)。结论NI-RADS MRI与附加定性DWI标准的改良NI-RADS MRI对EMLRNPC与MPTC均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改良NI-RADS MRI分类的诊断效能、一致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局部肿瘤复发 磁共振成像 颈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术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局部肿瘤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勇挺 冯晓华 +1 位作者 徐夏 陈国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局部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139例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感染与局部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局部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139例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感染与局部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感染率为15.1%(21/139)。年龄、手术类型及时间、临床分期是喉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5,2.982,2.371,1.736,P均<0.05)。感染组喉癌患者局部肿瘤复发率为33.3%,高于非感染组的11.9%(P<0.05)。结论:年龄、手术类型及时间、临床分期是喉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明显增加患者局部肿瘤的复发率,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局部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肿瘤局部免疫细胞亚群与其复发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翔 尹雅楠 +1 位作者 孔姿莉 王颜刚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免疫细胞亚群局部浸润相关模式,探讨肿瘤局部免疫细胞亚群与DTC复发的相关性。方法TCGA数据库下载DTC病人转录本及临床相关数据,应用CIBERSORT软件反卷积算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在DTC病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免疫细胞亚群局部浸润相关模式,探讨肿瘤局部免疫细胞亚群与DTC复发的相关性。方法TCGA数据库下载DTC病人转录本及临床相关数据,应用CIBERSORT软件反卷积算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在DTC病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所占比例,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DTC病人肿瘤复发与免疫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中下载509例DTC样本,根据病人无病生存期数据应用CIBERSORT软件以P<0.05为条件筛选出匹配样本184例,其中癌旁组织17例,癌组织167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K细胞高比例DTC病人1年无病生存率为98.7%,5年无病生存率为93.6%;而NK细胞低比例DTC病人1年无病生存率为92.0%,5年无病生存率为65.5%,两组5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7.591,P<0.05)。结论DTC免疫细胞亚群与临床结果密切相关,活化的NK细胞比例增加可提高甲状腺癌病人无病生存率,针对NK细胞的免疫疗法可能成为预防DTC复发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
7
作者 王明星 梅永霞 《医学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方法】11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8周的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每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 【目的】探讨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方法】11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8周的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每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癌症复发恐惧[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分]、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和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FACT-B)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FoP-Q-SF、FACT-B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CMQ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癌症复发恐惧,并提升其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情绪调节 肿瘤复发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鉴别舌癌重建术后皮瓣与肿瘤复发
8
作者 许奇俊 邢振 +3 位作者 陈潭辉 王峰 林成灿 曹代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5-679,共5页
目的观察MRI鉴别舌癌重建术后皮瓣与肿瘤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39例舌癌皮瓣重建术后患者,对比观察皮瓣与复发灶术后平扫及增强MRI表现。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局部皮瓣于T1WI始终以等信号为主,于T2WI则5个月内以高信号、之后以等信... 目的观察MRI鉴别舌癌重建术后皮瓣与肿瘤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39例舌癌皮瓣重建术后患者,对比观察皮瓣与复发灶术后平扫及增强MRI表现。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局部皮瓣于T1WI始终以等信号为主,于T2WI则5个月内以高信号、之后以等信号为主;游离皮瓣持续呈T1WI、T2WI混杂高信号,内可见条状、片状肌肉信号;复发灶持续呈稍不均匀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皮瓣强化程度均逐渐减弱,复发灶则持续重度强化。皮瓣边界于术后5个月内以不清为主、≥13且<74个月则以清楚为主,且体积有逐渐变小趋势,而复发灶边界持续不清。5个月内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均以肿胀为主,之后均萎缩。术后5个月后术区见血肿、囊腔形成。复发灶位于皮瓣与残余舌组织交界处后下方,同侧或对侧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边缘可见毛刺,可伴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MRI有助于鉴别舌癌重建术后皮瓣与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外科皮瓣 肿瘤复发 局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肝复乐片降低射频治疗后肝癌局部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思德 白杨 +5 位作者 郭文 张亚历 蓝琳 侯淑琴 崔生达 姜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中成药肝复乐片对射频治疗后原发性肝癌复发的影响。方法严格选取单个病灶且病灶最大直径在3.0-5.0cm范围内的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射频治疗组(A组,20例)和射频+肝复乐治疗组(B组,21例)。肝复乐片口服,用... 目的研究应用中成药肝复乐片对射频治疗后原发性肝癌复发的影响。方法严格选取单个病灶且病灶最大直径在3.0-5.0cm范围内的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射频治疗组(A组,20例)和射频+肝复乐治疗组(B组,21例)。肝复乐片口服,用法为每次6片(单次剂量3.0g),3次/d,连续服药6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时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随访9个月时,A组有5例复发(26.32%),B组有3例复发(15.79%);随访12个月时,A组共有8例复发(42.10%),B组共有4例复发(21.05%)。结论肝复乐可一定程度减少射频消融术后的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复乐 射频消融 肿瘤 肿瘤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再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石川 成其峰 +1 位作者 莫汉文 王彤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1-391,共1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再治疗的效果。方法  3 6例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乳腺癌患者 ,分为 3组 :Ⅰ组 ,单纯放疗 ;Ⅱ组 ,手术加化疗加放疗加内分泌治疗 ;Ⅲ组 ,化疗加放疗加内分泌治疗。结果 Ⅰ ,Ⅱ ,Ⅲ组 3年生存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再治疗的效果。方法  3 6例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乳腺癌患者 ,分为 3组 :Ⅰ组 ,单纯放疗 ;Ⅱ组 ,手术加化疗加放疗加内分泌治疗 ;Ⅲ组 ,化疗加放疗加内分泌治疗。结果 Ⅰ ,Ⅱ ,Ⅲ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18% ,81% ,5 3 %。Ⅱ组 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Ⅰ组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或区域淋巴结复发与初次手术的病期、手术方式及操作技术有关 ,术后要重视随访 ,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上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要积极、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局部复发 综合治疗 根治术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纲 李世拥 +1 位作者 崔伟 陈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对我院低位直肠癌306例的保肛手术后随访结果,按年龄、病理分期、肿瘤至齿状线的距离及保肛手术方式与术后局部复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TNMⅢ、Ⅳ期的病人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病...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对我院低位直肠癌306例的保肛手术后随访结果,按年龄、病理分期、肿瘤至齿状线的距离及保肛手术方式与术后局部复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TNMⅢ、Ⅳ期的病人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分化较好的高中分化腺癌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分化差的低分化及黏液腺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肿瘤距齿状线距离以及不同的保肛手术方式与术后复发率无明显相关。结论病人年龄、肿瘤的分期及病理类型是影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局部复发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吻合 肿瘤局部复发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微RNA-212、微RNA-137、微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效能研究
12
作者 张家兴 张际青 +5 位作者 杨云波 唐伟 刘海超 刘桂迁 李卫旗 裴志圣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27-732,共6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微RNA-212(miRNA-212)、微RNA-137(miRNA-137)、微RNA-200(mi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复发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燕达医院100例膀胱癌病人,比...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微RNA-212(miRNA-212)、微RNA-137(miRNA-137)、微RNA-200(mi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复发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燕达医院100例膀胱癌病人,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不同病理特征病人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并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212、miRNA-137、miRNA-200预测复发的价值,比较不同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水平病人复发率。结果 癌组织miRNA-212为2.03±0.56低于癌旁组织4.52±1.18(P<0.05),癌组织miRNA-137、miRNA-200表达分别为2.69±0.45、24.56±7.39,高于癌旁组织的1.28±0.30、7.33±2.21(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TNM分期递增,miRNA-212表达逐渐降低,miRNA-137、miRNA-200表达逐渐升高(P<0.0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miRNA-212低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RNA-137、miRNA-200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P<0.05);复发组miRNA-212(1.73±0.39)低于未复发组(2.28±0.44)(P<0.05),复发组miRNA-137、miRNA-200分别为3.06±0.72、37.96±12.18,高于未复发组2.35±0.40、22.86±7.50(P<0.05);miRNA-212高水平病人复发率低于低水平病人,miRNA-137、miRNA-200高水平病人复发率高于低水平病人(P<0.05)。结论 膀胱癌组织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联合检测对TURBT后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作为预测术后复发的一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微RNA-212 微RNA-137 微RNA-200 肿瘤复发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5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建林 陈吉东 +3 位作者 廖勇 安宇 李俊 邱明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肾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平均70.4(66~76)岁;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时间为术后18~156月;复发位置肾窝4例(其中累及腰大肌1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肾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平均70.4(66~76)岁;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时间为术后18~156月;复发位置肾窝4例(其中累及腰大肌1例)、肾上腺区1例;复发肿瘤位于左侧2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平均直径4.6(2.5~6.8)cm;肿瘤单发4例,局部两处病灶1例。5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患者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耐受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4例患者使用2根消融针;1例患者使用1根消融针;每针消融时间为15.8(6~30)min。5例患者均1次微波消融便治疗成功,消融成功率1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1~4)d。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皮肤坏死、伤口感染,经换药及抗感染等治疗后愈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1(6~36)月:1例患者于治疗术后15月因全身多发转移死亡;其余4例患者均存活,复查均显示局部包块无长大。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安全有效,为不适宜手术及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根治性肾切除术 肿瘤局部复发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平 宋丹 +2 位作者 房振羽 刘德干 胡广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 食管癌根治术后约一半患者复发,复发后影响生存的因素大多数是未知的.文中比较食管癌术后病理示淋巴结阳性与阴性局部复发后再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后行放化疗的86例患者,术后病理示淋巴结阳性与淋... 目的 食管癌根治术后约一半患者复发,复发后影响生存的因素大多数是未知的.文中比较食管癌术后病理示淋巴结阳性与阴性局部复发后再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后行放化疗的86例患者,术后病理示淋巴结阳性与淋巴结阴性各43例,术后复发时间为1~72个月,均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为60~66Gy,联合化疗4~6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100%,2组局部复发再次治疗后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4%、23.3%、4.7%和90.7%、60.5%、32.6%,2组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复发病例中,术后病理示淋巴结阴性局部复发后治疗疗效优于术后病理示淋巴结阳性局部复发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术后 肿瘤局部复发 放疗方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建斌 陈国勇 +1 位作者 孙建军 李彩丽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收治的9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肝癌复发后仍然继续...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郑州人民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收治的9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肝癌复发后仍然继续原免疫抑制方案,抗肿瘤治疗予索拉非尼口服每次400mg,每日2次,直至病情进展、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死亡中止用药。9例患者每月至少随访1次,全面评价病情,同时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排斥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3例。用药后2例患者AFP进行性上升,4例患者AFP水平稳定(升高≤10%),3例AFP水平明显下降(下降≥5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4.2个月,总生存期为6.9个月。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主要为1或2级,包括皮疹、腹泻、手足皮肤反应、恶心、呕吐、脱发、食欲减退、乏力、高血压等。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能耐受,无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9例患者服用索拉非尼后均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索拉非尼作为一种新型多靶向性抗肿瘤药物,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晚期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原发性肝癌 肝移植 局部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肿瘤 被引量:6
16
作者 江萍 马月 +3 位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姜玉良 曲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9例既往接受过颈部外照射或颈清扫术联合外照射后再次局部或区域复发患者,局部麻醉,利用超声引导插植18 G粒子针,针间距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9例既往接受过颈部外照射或颈清扫术联合外照射后再次局部或区域复发患者,局部麻醉,利用超声引导插植18 G粒子针,针间距1 cm,范围包括肿瘤靶区+外周0.5 cm;后退式植入125I粒子,粒子间距1 cm;中位植入粒子数27颗(范围3~61颗),粒子活度0.35~0.80 mCi(1.30×107~2.96×107Bq)。术后即刻或24 h内行CT扫描,层厚5 mm,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质量验证。结果:随访3~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术后剂量验证D90(90%靶区内体积接受的照射剂量)为90~160 Gy,中位剂量为130 Gy。1年局部控制率为53.1%,2年为34.8%,3年为17.4%,全组病例中位控制时间8个月(95%CI 2.8~21.1)。1年生存率54.1%,2年生存率27.5%,3年生存率27.5%,全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95%CI 7.6~18.3)。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头颈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操作的微创治疗方法,是较好的挽救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肾癌根治术后孤立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洋 肖云翔 +2 位作者 周利群 何志嵩 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肾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疗效以及肾癌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局限性肾癌接受根治术后出现局部孤立复发病灶患者资料。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局部复发定义为肾窝、...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肾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疗效以及肾癌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局限性肾癌接受根治术后出现局部孤立复发病灶患者资料。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局部复发定义为肾窝、同侧肾上腺以及同侧腹膜后淋巴结出现的复发病灶。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与肿瘤复发模式的评估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结果:从1994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有1 045名患者因肾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了肾癌根治术,其中有15名患者在随访时间(62.7±36.2)个月中出现了局部复发,有9名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余6名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87%,未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为60%;4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为72%,在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仅为30%。手术治疗组和未接受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51.8±7.4)个月和(28.4±9.2)个月,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39.4±29.5)个月和(29.3±23.9)个月。结论:有选择地对肾癌局部复发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并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切除术 肾细胞 肿瘤复发 局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与肿瘤复发及患者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金贞 郑虹 +10 位作者 朱志军 邓永林 潘澄 张雅敏 张建军 蒋文涛 王亮 沈中阳 傅志仁 丁国善 张友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及其与术后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03年2月~2004年2月收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31例肝细胞肝癌行原位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患者...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及其与术后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03年2月~2004年2月收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31例肝细胞肝癌行原位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患者术前外周血AFP mRNA表达水平,均采用尸体供肝经典原位肝移植.以SPSS 12.0软件分析AFP mRNA的表达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的相关性.结果:31例患者中有10例AFP mRNA表达阳性,表达量为57~10 400 copy/μg,中位数为360 copy/μg.患者Child-pugh分级,肿瘤的大小、个数,病理Edmond分级与术前AFP mRNA的表达水平无关.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AFP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01);脉管浸润的患者AF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脉管浸润者(P=0.029).肝移植术前AFP mRNA阴性组的无瘤生存及总体生存显著高于AFP mRNA阳性组.结论:术前AFP mRNA表达的水平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是术前可能存在肝外微转移的指标,可作为预后的判断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移植 甲胎蛋白 肿瘤复发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再次手术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大保 彭程 +2 位作者 张雪芬 凌斌 孙敏文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再次手术的指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28例共39次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上皮性卵巢癌组和其他类型组,上皮性卵巢癌组又根据复发时间分为>6个月组、≤6个月组和肿...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再次手术的指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28例共39次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上皮性卵巢癌组和其他类型组,上皮性卵巢癌组又根据复发时间分为>6个月组、≤6个月组和肿瘤进展组。依据复发灶的数目分为单病灶组和多病灶组两组。观察比较每组再手术的满意减灭术例数,手术并发症例数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中单病灶组获得满意减灭术67.8%,多病灶组为45.4%,上皮性卵巢癌生存时间中位数11个月,其中>6个月组,≤6个月组和进展组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10个月和6个月,而其他类型组2年存活率82%(7/8),5年存活率50%(4/8)。手术并发症以多病灶组为高。结论单病灶复发,停止化疗>6个月复发者再次手术可以获得较满意疗效;非上皮癌则不受此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切除术 肿瘤复发 局部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和MRI及血浆EB病毒水平对鼻咽癌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昀 郭岚晏 +5 位作者 彭荷苇 林城 王杰松 庄晴阳 张瑜 林庆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MRI在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疗后改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确定更合适的SUV_(max)诊断阈值,探索血浆EBV-DNA在发现鼻咽癌复发转移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放疗结束至少6个月后在...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MRI在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疗后改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确定更合适的SUV_(max)诊断阈值,探索血浆EBV-DNA在发现鼻咽癌复发转移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放疗结束至少6个月后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进行复查的鼻咽癌患者208例,均进行MRI、PET/CT及EB病毒DNA检查(均在1个月内完成)。以活检病理结果或影像学的密切随访(至少1年)作为诊断鼻咽癌是否局部复发的标准,对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有83例患者确诊为鼻咽癌局部复发,125例确诊为无局部复发,后者中77例伴有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PET/CT和MRI对鼻咽癌局部复发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vs.67.5%,90.4%vs.92.0%,89.9%vs.82.2%。当诊断临界值SUV_(max)=3.85时,PET/CT的诊断准确性最高,与SUV_(max)=2.5相比,特异性(89.6%vs.68.0%)和准确性(89.4%vs.78.4%)均有显著提升。对纳入患者中治疗失败患者的EB病毒DNA分析发现,局部复发患者的血浆EBV-DNA检测敏感性低于区域复发或远处转移患者。局部复发肿瘤患者的SUV_(max)值与血浆EBV-DNA存在相关性。结论:^(18)F-FDG PET/CT对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疗后改变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MRI。SUV_(max)诊断阈值设为3.85时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能。血浆EBV-DNA检测在鼻咽癌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较灵敏,局部复发者的阳性率并不高,对这部分患者的诊断价值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局部肿瘤复发 核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EB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