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4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氨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
1
作者 李莹 程敬亮 +3 位作者 任翠萍 张勇 张文华 林良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2-1576,共5页
目的探讨3D氨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二者联合鉴别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96例骨盆或下肢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采集平扫MRI、APTWI及DWI。分别基于APTWI及DWI获得偏移量为3.5 ppm的非对称性... 目的探讨3D氨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二者联合鉴别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96例骨盆或下肢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采集平扫MRI、APTWI及DWI。分别基于APTWI及DWI获得偏移量为3.5 ppm的非对称性磁化传递率(MTRasym)图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测量病灶MTRasym(3.5 ppm)最大值(MTRasym_(max))、均值(MTRasym_(mean))及最小值(MTRasym_(min)),以及ADC最大值(ADC_(max))、均值(ADC_(mean))及最小值(ADC_(min));比较良、恶性肿瘤各参数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PTWI、DWI及二者联合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96例中,良性41例、恶性55例。恶性肿瘤MTRasym(MTRasym_(max)、MTRasym_(mean)和MTRasym_(min))均明显高于,而ADC(ADC_(max)、ADC_(mean)和ADC_(min))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P均<0.05)。MTRasym_(max)和ADC_(min)鉴别良、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791和0.8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二者联合的AUC为0.944,高于单一项(P<0.001、P=0.041)。结论APTWI联合DWI鉴别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氨基质子转移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肿瘤免疫到器官移植免疫
2
作者 周古翔 李一萱 郑瑾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移植密切相关。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和器官移植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器官移植需要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而肿瘤...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移植密切相关。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和器官移植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器官移植需要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而肿瘤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免疫逃逸现象。深入探讨和比较肿瘤免疫逃逸与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对于制定合理的免疫耐受诱导策略、提高器官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存活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肿瘤免疫 器官移植免疫 免疫逃逸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抗原提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组织特异性Setdb1敲除小鼠的鉴定与生殖器官形态和相关功能蛋白分析
3
作者 胡世昌 张啸 +5 位作者 杜杰 杨伊璐 李宁 程佳 曾文先 年瑞 《中国科技论文》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了解脂肪组织中SET结构域分叉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1(SET domain bifurcated 1,SETDB1)的主要生理生化功能,以野生小鼠(Setdb1F/F小鼠)为对照,检测了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Setdb1小鼠(Fabp4-Setdb1^(-/-)小鼠)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为了解脂肪组织中SET结构域分叉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1(SET domain bifurcated 1,SETDB1)的主要生理生化功能,以野生小鼠(Setdb1F/F小鼠)为对照,检测了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Setdb1小鼠(Fabp4-Setdb1^(-/-)小鼠)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脂肪组织和生殖器官的形态以及生殖组织VASA(DEAD-box helicase 4, DDX4)蛋白表达。结果表明:Fabp4-Setdb1^(-/-)小鼠脂肪组织SETDB1蛋白表达减少;Fabp4-Setdb1^(-/-)雄鼠的肝脏和血清中TG含量无显著变化,Fabp4-Setdb1^(-/-)雌鼠血清TG含量显著低于Setdb1F/F雌鼠(P<0.05);而Fabp4-Setdb1^(-/-)小鼠体内脂肪沉积增多,且脂肪细胞单位面积显著增加(P<0.001)。另外,Fabp4-Setdbl^(-/-)雄鼠睾丸生精小管的管壁薄,生精细胞间隙大,VASA表达下降;Fabp4-Setdb1^(-/-)雌鼠卵巢内的卵泡数量减少。研究结果提示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Setdb1可明显改变小鼠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结构域分叉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1 脂肪组织 生殖器官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应用
4
作者 吴丽芳 林燕桃 +3 位作者 汤奕林 欧阳林 耿月华 陈懿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软组织肿瘤,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24例。...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软组织肿瘤,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APT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获取DWI的ADC值以及APT的非对称性磁化传递率[MTRasym(3.5 ppm)](APT值),比较良恶性肿瘤中ADC值及APT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APT及两者联合鉴别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肿瘤的APT值小于恶性肿瘤(1.90%±1.06%vs.3.29%±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1);良性肿瘤的ADC值高于恶性肿瘤[(1.70±0.54)×10^(-3)mm^(2)/svs.(1.15±0.5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1)。ADC、APT及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7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646~0.879]、62.5%、87.1%,0.838(95%CI:0.714~0.924)、70.8%、90.3%及0.895(95%CI:0.783~0.962)、83.3%、87.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ADC与APT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64,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AUC高于ADC(Z=2.086,P<0.05),但与APT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94,P>0.05)。结论APT及ADC均可用于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骨转移,能治吗
5
作者 石蕾 《漫科学(新健康)》 2025年第1期148-149,共2页
肿瘤骨转移是原发于骨组织以外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直接浸润、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等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那里定植、生长、繁殖,形成转移灶,通常会有剧痛、骨折以及神经受压等表现,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质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本文会深入... 肿瘤骨转移是原发于骨组织以外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直接浸润、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等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那里定植、生长、繁殖,形成转移灶,通常会有剧痛、骨折以及神经受压等表现,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质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本文会深入阐述肿瘤骨转移的有关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疾病的特性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神经受压 淋巴循环 血液循环 组织 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 负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结直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黄艳齐 张玲利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转移性结直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术后病理特征、大体类型、CT表现等。结果23例转移性结直肠恶性... 目的分析转移性结直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术后病理特征、大体类型、CT表现等。结果23例转移性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中男6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35岁(41~74岁)。原发性肿瘤来源于卵巢癌11例,宫颈癌2例,子宫恶性肿瘤2例,胃癌2例,膀胱癌2例,肺癌、肝癌、肾癌、小肠癌各1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里急后重、便血、大便性状改变、下腹部坠胀感等。术后病理:腺癌18例,鳞状细胞癌3例,转移性尿路上皮癌1例,转移性肝细胞癌1例。大体类型:隆起型肿物17例,溃疡型肿物3例,菜花样肿物1例,团块状肿物1例,不规则结节状肿物1例。肿瘤单发19例,多发4例。转移部位以直肠好发,共有15例(65.22%),其次为乙状结肠7例(30.43%),横结肠3例(13.04%),余升结肠、降结肠、回肠末端各1例。CT表现多为肠道管壁增厚及水肿。结论转移性结直肠恶性肿瘤主要来源于卵巢、子宫、胃、膀胱、肺、肾等脏器,好发于直乙状结肠,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多为单发隆起型。胃肠道症状可以在原发肿瘤之前或之后出现。临床工作中可通过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验等早期识别肠道侵袭并辅助判断原发肿瘤来源,降低疾病的漏诊及误诊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鉴别诊断 临床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善华 吕桃珍 +2 位作者 王培军 李晓兵 钱大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的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0例原发性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 CT表现。其中间叶源性肿瘤 15例 ,神经源性肿瘤 8例 ,胚胎残余组织源性肿瘤 5例 ,腹膜间皮...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的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0例原发性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 CT表现。其中间叶源性肿瘤 15例 ,神经源性肿瘤 8例 ,胚胎残余组织源性肿瘤 5例 ,腹膜间皮细胞肿瘤 2例。结果 原发于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较少见 ,CT表现为囊性肿块者均为良性 ,囊实性或实性者以恶性居多。虽然肿瘤来源于多种不同组织 ,但 CT表现可各有其特征。结论  CT是诊断盆腔器官外肿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外软组织肿瘤 CT 诊断 器官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微阵列技术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范松青 张文玲 +2 位作者 徐丽娜 周艳宏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623,共8页
利用高通量组织微阵列结合免疫组化检测MT1-MMP、MT2-MMP、Ezrin、nm23-H1、E-cad和TIMP-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异常表达在鼻咽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筛选鼻咽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结果发现,鼻咽癌组织存在MT... 利用高通量组织微阵列结合免疫组化检测MT1-MMP、MT2-MMP、Ezrin、nm23-H1、E-cad和TIMP-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异常表达在鼻咽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筛选鼻咽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结果发现,鼻咽癌组织存在MT1-MMP、Ezrin蛋白高表达(P<0.01)和nm23-H1、TIMP-2蛋白低表达(P<0.05).临床Ⅱ期、Ⅲ期和Ⅳ期鼻咽癌和淋巴结转移鼻咽癌中MT1-MMP、MT2-MMP和Ezrin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临床Ⅰ期鼻咽癌和无转移癌(P<0.05,P<0.01),但临床Ⅱ期、Ⅲ期和Ⅳ期鼻咽癌和淋巴结转移鼻咽癌中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临床Ⅰ期鼻咽癌和无转移癌(P<0.05).鼻咽癌组织中MT1-MMP与MT2-MMP(r=0.308,P<0.001),nm23-H1与E-cad(r=0.167,P<0.05)及TIMP-2(r=0.279,P=0.001),E-cad与TIMP-2(r=0.279,P=0.001)的蛋白质表达呈显著正相关.MT1-MMP与E-cad(r=-0.188,P<0.05)及TIMP-2(r=-0.233,P<0.05),Ezrin与E-cad(r=-0.204,P<0.05)的蛋白质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聚类分析显示,鼻咽癌MT1-MMP、MT2-MMP和Ezrin蛋白共同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慢性炎性鼻咽上皮(P<0.05),但nm23-H1、E-cad和TIMP-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共同阴性显著高于癌旁上皮和慢性炎性鼻咽上皮(P<0.05,P<0.01).多因素分析和有效性评估发现,MT1-MMP蛋白能较好地独立预测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进展.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多个肿瘤转移基因的蛋白质高表达,转移抑制基因的低表达和这些基因的蛋白质表达失平衡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T1-MMP蛋白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较好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鼻咽癌 组织微阵列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书奎 王自正 +3 位作者 杜同信 夏伟 翁慎毅 周振英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目的 探讨各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编码蛋白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5 6例肿瘤转移和 6 1例肿瘤未转移患者瘤组织的CD4 4V5 +、CD4 4V6 +、c erbB 2 +、nm2 3+、DCC +和p16 +细胞检出率和DNA含... 目的 探讨各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编码蛋白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5 6例肿瘤转移和 6 1例肿瘤未转移患者瘤组织的CD4 4V5 +、CD4 4V6 +、c erbB 2 +、nm2 3+、DCC +和p16 +细胞检出率和DNA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细胞的CD4 4V5 +、CD4 4V6 +和c erbB 2 +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nm2 3+,DCC +,p16 +细胞表达率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肿瘤转移者、多器官转移者、DNA异倍体者、SPF增高者、Apo减低者的CD4 4V5 +、CD4 4V6 +、c erbB 2 +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单器官转移者、DNA二倍体者、SPF不增高者、Apo不减低者 (P <0 .0 1或P <0 .0 5 )。而nm2 3+、DCC +、p16 +细胞的表达率与此相反。结论 肿瘤组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对肿瘤的恶性度、转移潜能、转移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 恶性肿瘤 肿瘤组织 流式细胞术 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P-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奇 王亚峰 +2 位作者 周祥兵 梁力建 彭宝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62-1766,共5页
目的:检测金属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TIMP-3)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和肿瘤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血浆,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肝外转移、门脉转移及淋巴转移几个因素比较TIMP-3蛋... 目的:检测金属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TIMP-3)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和肿瘤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血浆,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肝外转移、门脉转移及淋巴转移几个因素比较TIMP-3蛋白表达水平;取手术标本包括30例原位癌组织标本、30例门脉癌栓组织标本、30例淋巴转移组织标本以及30例肝正常组织标本,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个样本的TIMP-3mRNA及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意义。结果:(1)有肝外转移患者的血浆TIM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肝外转移者(P<0.05)。(2)TIMP-3 mRNA在原位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52±0.09,在门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42±0.07,在淋巴转移灶的表达水平为0.40±0.08,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78±0.09;3组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IMP-3 mRNA表达均降低,显著差异(P<0.01)。(3)TIMP-3蛋白在原位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77.04±8.83,在门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64.43±3.80,在淋巴转移灶的表达水平为62.80±3.73,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为115.08±8.60;3组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IMP-3蛋白表达均降低,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癌患者血浆和组织中TIMP-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在转移灶中的表达下降更显著,提示TIMP-3的低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金属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6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自强 袁红纲 +4 位作者 龙兵 陈晓波 胡敬祖 张平 毛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CD146基因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尿路上皮黏膜中CD146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4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实时... 目的:探讨CD146基因的表达与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尿路上皮黏膜中CD146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4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CD146 mRNA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尿路上皮黏膜(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T分期的升高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其表达水平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6蛋白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尿路上皮黏膜(P<0.01),且随着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升高,其阳性表达率也增加(P<0.01);CD146蛋白在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浅表性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CD14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CD146蛋白与CD146 mRNA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表明CD146蛋白的表达增强与CD146 mRNA表达的上调相关。结论:CD146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上调与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望成为评判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CD146蛋白 上皮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良、恶性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彭敦发 林鸿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6例大肠癌、12例大肠腺瘤、7例幼年性息肉、6例增生性息肉、56例癌旁粘膜及9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nm23/NDPK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上述大肠组织中,nm2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8%(9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6例大肠癌、12例大肠腺瘤、7例幼年性息肉、6例增生性息肉、56例癌旁粘膜及9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nm23/NDPK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上述大肠组织中,nm2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8%(93/96)、91.7%(11/12)、85.7%(6/7)、100%(6/6)、83.9%(47/56)和88.9%(8/9),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在大肠癌中nm23/NDPK常增强表达,分布更广泛,除细胞质外,部分病例细胞膜也有明显表达。nm23/NDPK表达与病人的年龄、组织分化、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近期预后等因素有关。青年人大肠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及粘液细胞癌中,nm23/NDPK常呈明显降低表达,且nm23降低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及近期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多为C、D期癌。结果表明,nm23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并与患者预后有关,在大肠癌的组织发生上可能起重要作用。P<0.01;与高分化腺癌比较△P<0.05,△△P<0.01。本组大肠癌中29例进行了15~43个月的随访,其中nm23/NoPK呈低表达者7例,随访期间死亡4例,死亡率为5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NM23/NDPK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肿瘤分期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丽霞 任成波 +3 位作者 翟明慧 鲍昕 刘博 赵峻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癌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108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检测MTA1及VEGF-C表达水平并收集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癌组织中VEGF-C... 目的分析肺癌癌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108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检测MTA1及VEGF-C表达水平并收集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癌组织中VEGF-C及MTA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MTA1与VEGF-C在肿瘤III~IV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VEGF-C表达与MTA1呈正相关(P<0.05);VEGF-C阳性组和MTA1阳性组1年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VEGF-C与MTA1在NSCLC癌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两者在肿瘤血管和淋巴结生成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发展,其阳性水平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组织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肿瘤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乳腺肿瘤组织TIMP-3及TIMP-4 mRNA表达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晓山 黄信孚 +2 位作者 李吉友 何洛文 刘美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3及TIMP┐4mRNA表达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原发瘤组织中此两种mRNA的表达水平,并观察转移组、非转移...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3及TIMP┐4mRNA表达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原发瘤组织中此两种mRNA的表达水平,并观察转移组、非转移组、良性肿瘤组的表达意义。结果TIMP┐3及TIMP┐4mRNA均表达于肿瘤间质,乳腺癌非转移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转移组及良性肿瘤组。结论TIMP┐3及TIMP┐4mRNA由间质细胞产生,过度表达反映了宿主细胞对肿瘤侵袭的一种应答反应,可能是转移行为的负性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物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晓曦 许东坡 +1 位作者 王力群 高凌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190-2192,F003,共4页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关系还尚未得知。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lloproteinases-2/matrixmelloproteinases-9,MMP...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关系还尚未得知。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lloproteinases-2/matrixmelloproteinases-9,MMP-2/MMP-9)的表达和Ⅳ型胶原(typeIVcollagen,ColⅣ)的分布形式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随机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存档蜡块82例和对照组30例。本组全部为女性,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主要观察指标:检测乳腺癌组织和乳腺非癌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情况和ColⅣ的分布形式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对照组乳腺非癌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情况和ColⅣ的分布形式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在82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3/82)和54%(44/82);ColⅣ分布形式中包裹型占15%(12/82)、崩解型占85%(70/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MMP-2/MMP-9的表达与ColⅣ的分布形式相关(P<0.05),MMP-2/MMP-9的阳性者,则崩解型ColⅣ出现的概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2 MMP-9 乳腺癌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振英 王书奎 +3 位作者 朱月清 吴晓柳 沈宗丽 王亚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66-467,471,共3页
目的 探讨各种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在不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117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的CD4 4S、CD4 4V5、CD4 4V6、cerbB 2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细胞的CD4 4V5 +... 目的 探讨各种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在不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117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的CD4 4S、CD4 4V5、CD4 4V6、cerbB 2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细胞的CD4 4V5 +、CD4 4V6 +和cerbB 2 +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或P <0 .0 5 )。在各种肿瘤之间 ,不同肿瘤转移促进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区别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各种肿瘤转移促进基因编码蛋白在不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不同 ,这提示不同肿瘤的转移机制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促进基因 肿瘤组织 表达 检测 流式细胞术 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蛋白在不同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自正 王书奎 +1 位作者 翁慎毅 周振英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蛋白在不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12 6例癌组织nm 2 3阳性、DCC阳性、p16阳性和 p5 3V阳性细胞检出率进行了检测。 结果 不同肿瘤患者癌组织的nm 2 3阳性、DCC阳性、p16阳性和p5 3...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蛋白在不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12 6例癌组织nm 2 3阳性、DCC阳性、p16阳性和 p5 3V阳性细胞检出率进行了检测。 结果 不同肿瘤患者癌组织的nm 2 3阳性、DCC阳性、p16阳性和p5 3V阳性细胞检出率分别为 (60 .0 2± 2 6.5 5 ) %、(5 1.16± 2 5 .2 5 ) %、(12 .47± 6.0 5 ) %及 (18.3 1± 10 .5 4) % ,前三者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而后者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肿瘤转移患者的nm 2 3阳性、DDC阳性、p16阳性和 p5 3V阳性细胞检出率分别为 (4 8.82± 3 2 .2 5 ) %、(3 1.2 3± 2 2 .69) %、(5 .84± 4.70 ) %和 (2 9.67± 18.3 7) %。前三者显著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1或P <0 .0 5 ) ,而p5 3V阳性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 (P <0 .0 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癌组织中nm 2 3、DCC、p1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伴肿瘤转移者更为显著。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蛋白 肿瘤组织 表达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在食管鳞癌组织及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博 吕洋 +3 位作者 林媛媛 刘军超 李秀娟 乔海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6-539,54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及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36例ESCC及3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TMSG-1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培养...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及食管癌EC109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36例ESCC及3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TMSG-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TMSG-1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培养人食管癌EC109细胞并用常用化疗药物顺铂(CDDP)干预,同时设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TMSG-1的表达情况。结果 TMSG-1在ESCC和正常食管黏膜的阳性率分别为52.2%(71/136)、94.6%(3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G-1的异常表达与ESCC组织学分级、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顺铂干预组EC10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显示,干预组EC109细胞TMSG-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TMSG-1的异常表达与ESCC的发展及转移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TMSG-1) EC109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细胞增殖 顺铂(C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的器官特异性及其分子调节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正丰 姜治国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5-448,共4页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器官特异性 分子结构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SS1、KAI1和FHL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秦文星 颜芳 王雅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KISS1、KAI1和FHL1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和31例非癌组织中的KISS1、KAI1和FHL1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KISS1、KAI1和FHL1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和31例非癌组织中的KISS1、KAI1和FHL1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乳腺癌中KISS1、KAI1和FHL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KISS1、KAI1和FHL1表达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KAI1表达与ER、PR呈负相关(P<0.05);FHL1表达与PR呈负相关(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分析KISS1、KAI1和FHL1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KISS1、KAI1和FHL1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组织芯片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KISS1 KAI1 FH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