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胃管、鼻肠管套入置管方式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凌玲 崔巍 +1 位作者 陈姝妤 方瑾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比较可视喉镜直视下胃管、鼻肠管套入置管插入方法及传统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对患者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1日~2023年2月1日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比较可视喉镜直视下胃管、鼻肠管套入置管插入方法及传统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对患者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1日~2023年2月1日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通过盲插法放置胃管、鼻肠管套入,观察组采用可视喉镜直视下胃管、鼻肠管套入置管插入方法;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血压[BP,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后1、3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入手术室5 min后(T0),观察组SBP、DBP、HR略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成功后将空肠营养管套入胃管进行置管后(T1),观察组HR、SpO_(2)低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成功后(T2),观察组SBP、HR、SpO_(2)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麻醉停药前(T3),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更加平稳。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喉镜直视下胃管、鼻肠管套入置管插入方法操作简便、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鼻肠管套入置管 可视喉镜 并发症 置管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脑出血患者的应用
2
作者 王颖敏 钟丽容 何杏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56-757,共2页
管饲是无法自行进食患者摄取营养的重要途径,鼻肠管是指任何经过食道及幽门的鼻饲管道,如果管道末端在十二指肠,称为鼻十二指肠管,如果在空肠段,称为鼻空肠管[1]。鼻肠管的肺炎发生率要低于鼻胃管[2,3]。鼻肠管盲插置管成功率约为15%~67... 管饲是无法自行进食患者摄取营养的重要途径,鼻肠管是指任何经过食道及幽门的鼻饲管道,如果管道末端在十二指肠,称为鼻十二指肠管,如果在空肠段,称为鼻空肠管[1]。鼻肠管的肺炎发生率要低于鼻胃管[2,3]。鼻肠管盲插置管成功率约为15%~67%[4-6],而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的成功率高达90%以上[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管 饲管 胃管 空肠段 肺炎发生率 肠管 管饲 置管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患者留置胃管和鼻肠管置入时机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冯志英 冯燕芳 +2 位作者 黄素娟 赖梅 张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4期3092-309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置入胃管和鼻肠管的最佳时机。方法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后置管组、麻醉前置管组。麻醉后置管组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摆置手术体位前留置胃管和鼻肠管,麻醉前置管组均在麻醉前留置胃管...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置入胃管和鼻肠管的最佳时机。方法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后置管组、麻醉前置管组。麻醉后置管组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摆置手术体位前留置胃管和鼻肠管,麻醉前置管组均在麻醉前留置胃管和鼻肠管。结果两组患者在舒适度、护理操作的难度和时间、置管首次的成功率、患者置管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留置胃管、鼻肠管置入的最佳时机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摆置手术体位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 胃管 肠管 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陈金连 罗春霞 +1 位作者 曾丽云 田木华 《蛇志》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9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4~9月在三明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鼻胃管置入深度为45~55 cm,观察组鼻胃管置入深度为60~65 cm。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7 d后的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呕吐、显性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胃潴留、胃食管反流、呕吐、显性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Hb、Alb、PA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长鼻胃管置入深度可以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深度 胃管 肠内营养 重症医学 营养改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肠管置入行肠内营养治疗胃食管吻合口瘘5例报告
5
作者 董经光 程思强 +3 位作者 卢金修 李景涛 荣林 高德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食管吻合口瘘 肠内营养治疗 肠管 胸腔闭式引流 冲洗治疗 效果满意 肠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A”三点位在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技术的初步探索
6
作者 陈双梅 刘若萱 +4 位作者 谭亮 苏小洪 刘美麟 齐俊生 曹英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45-2151,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借助超声可视化特点,结合“R-S-A”三点位行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并评估此技术的精准度、有效性。方法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4月-2023年8月收治的全部危重症鼻肠管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借助超声可视化特点,结合“R-S-A”三点位行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并评估此技术的精准度、有效性。方法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4月-2023年8月收治的全部危重症鼻肠管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置管体位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观察组在超声引导的基础上以“R-S-A”三点站位(患者取右侧卧位,置管者站于患者右肩处,超声操作者站于右腹部操作方向)行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对照组仅在超声引导下行鼻肠管置入,对体位无特殊要求。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组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36.2±10.3)min短于对照组(42.3±8.3)min,置管成功率95.2%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少于对照组28.6%,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R-S-A”三点位行危重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技术精准度高、有效性强,能够缩短置管时间,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体位 超声引导 肠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胃区热敷应用于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中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陈丽青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胃区热敷应用于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8月期间67例危重症且在超声引导下需要行鼻肠管置管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33例接受常规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腹部胃区热敷应用于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8月期间67例危重症且在超声引导下需要行鼻肠管置管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33例接受常规超声引导鼻肠管置管,热敷组34例在超声引导鼻肠管置管前30min行腹部胃区热敷,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情况、胃肠功能的恢复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热敷组置管成功率高于传统组(P<0.05),热敷组置管操作消耗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热敷组各不良事件(呕吐、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腹部胃区热敷可提高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及置管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区热敷 危重症患者 超声引导 肠管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气水交替注射在老年重症患者鼻肠管置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8
作者 周萍 黄江婕 覃金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17-220,共4页
探究应用超声技术与气水交替注射方法于老年重症患者鼻肠管置入护理成效,方法 选择40名重症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20)与干预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运用超声技术与气水交替注射方式进行鼻肠管置入护理... 探究应用超声技术与气水交替注射方法于老年重症患者鼻肠管置入护理成效,方法 选择40名重症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20)与干预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运用超声技术与气水交替注射方式进行鼻肠管置入护理,在干预前后,观察患者的基本营养指标以及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MNA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26.11±2.64与24.35±2.41,P=0.0051),BMI亦有显著增加(23.61±2.31 kg/m2与22.12±2.23 kg/m2,P=0.0051)。在不同时段营养指标分析中,干预后干预组的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提高(P<0.05)。结论 超声联合气水交替注射在老年重症患者鼻肠管置入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能提高MNA评分,增加BMI,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气水交替注射 肠管 老年重症患者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胃管置入长度对脑梗死长期鼻饲患者营养改善情况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虹 苏友娣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CI)患者在长期鼻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胃管置入长度对其营养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CI且长期鼻饲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置管长度,置入鼻饲管55... 目的:分析脑梗死(CI)患者在长期鼻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胃管置入长度对其营养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CI且长期鼻饲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置管长度,置入鼻饲管55~65 cm)和对照组(使用传统置管长度,置入鼻饲管45~55 cm),各50例。对比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一次置管成功情况、胃内残留量。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的胃内残留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置管长度对CI长期鼻饲患者进行鼻饲,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指标 并发症 脑梗死 胃管 长期饲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胃管置入长度10cm对鼻饲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静 皮红英 郭亮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6-10,共5页
目的 通过胃管不同置入长度对鼻饲患者相关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为临床提供证据支持及指导意见.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等6个医学数据库相关文献,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4年7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 目的 通过胃管不同置入长度对鼻饲患者相关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为临床提供证据支持及指导意见.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等6个医学数据库相关文献,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4年7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和提取数据,对没有异质性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篇文献、422例病例,延长胃管置入10 cm能够降低鼻饲患者的反流率[OR =o.18,95%CI:(0.10~0.34)]、呛咳率[OR=0.19,95%CI:(0.06~0.58)]、误吸率[OR =0.18,95%CI:(0.07~0.42)]、肺炎发生率[OR =0.13,95%CI:(0.04~0.37)]、腹泻发生率等并发症[OR =0.44,95%CI:(0.20~0.95)],但是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在延长胃管置入组与常规胃管置入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最终纳入文献数量偏少,且有些文献质量偏低,对于延长胃管置入长度10 cm能够降低鼻饲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结论尚不能完全肯定,须临床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 长度 并发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内注气法在鼻肠管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1
作者 王莹 马洁 +2 位作者 惠彩红 郝世静 米颖 《天津护理》 2010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比较应用胃内注气法和螺旋置管法行床边盲插鼻肠管的成功率。方法:将ICU的50例有留置鼻肠管适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胃内注气法和螺旋置管法两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对2组各25例患者进行留置鼻肠管。结果:胃内注气法和螺旋置管... 目的:比较应用胃内注气法和螺旋置管法行床边盲插鼻肠管的成功率。方法:将ICU的50例有留置鼻肠管适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胃内注气法和螺旋置管法两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对2组各25例患者进行留置鼻肠管。结果:胃内注气法和螺旋置管法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内注气法比螺旋置管法成功率高,明显优于螺旋置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注气法 肠管 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管导丝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胃管置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井玉生 范荣伟 解克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627-2627,共1页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期长,常需留置胃管行胃肠营养,此类病人利用常规法留置胃管往往不能成功[1-2].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利用鼻肠管导丝辅助营养胃管置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颅脑损伤患者 胃管 导丝辅助 胃管 肠营养 胃管 术后恢复期 常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下留置鼻肠管在老年胃排空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长文 马景胜 傅华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排空障碍 肠管 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减轻鼻胃管置入疼痛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叶华 唐小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1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探讨鼻胃管置入前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入住我院急诊监护室需要安置鼻胃管的清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置管前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 目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探讨鼻胃管置入前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入住我院急诊监护室需要安置鼻胃管的清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置管前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及置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8.5±13.1mm)vs(60.5±15.0mm),均值差为22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咳嗽、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胃管置入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能显著减少置管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没有临床使用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予以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利多卡因 胃管 雾化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胃镜下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朱佳 赵莹 +2 位作者 孙婷 邢哲 刘长浩 《辽宁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经鼻胃镜引导置入空肠营养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135例,113例为导丝引导法置入,其余为直视拖拉法置入,通过观察是否在消化道内盘曲、是否到达Treize韧... 目的通过观察经鼻胃镜引导置入空肠营养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135例,113例为导丝引导法置入,其余为直视拖拉法置入,通过观察是否在消化道内盘曲、是否到达Treize韧带、注水试验等几项指标计算成功率,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在通过改良置入后成功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经鼻胃镜下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操作技术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管 导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对护生鼻胃管置入成功率和学习兴趣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富爽 张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对护生置管成功率和学习兴趣的影响,为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护生置管成功率和改良教学方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于2015年6月选择2012、2013级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11个班的护理专业学生共542名,分为实... 目的探讨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对护生置管成功率和学习兴趣的影响,为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护生置管成功率和改良教学方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于2015年6月选择2012、2013级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11个班的护理专业学生共542名,分为实验组(272名)与对照组(270名),实验组采用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教教学授课法。比较两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以及学习兴趣的不同。结果实验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为97.4%,置管失败率为1.8%,放弃置管率为0.7%;对照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为47.0%,置管失败率为41.5%,放弃置管率为11.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生的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置管成功率,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生 胃管 成功率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管置入方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庄淑梅 王春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6年第5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胃管 方法 研究新进展 基础操作 置管困难 腔插 流质食物 临床护理 置管失败 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中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柳莺 王玲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645-1646,共2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 胃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报废活检钳辅助鼻饲胃管置入的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艳林 马爱萍 王蕊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10期774-774,共1页
关键词 患者 活检钳 胃管 辅助 胃管 气管插管 方法 支持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置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20
作者 温雅丽 高燕 王松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气管插管 胃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