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触诊判断胃管位置法在ICU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蓓蕾 田秀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6期140-140,142,共2页
目的:探讨触诊判断胃管位置法在ICU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ICU留置胃管患者186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在胃区听气过水声法和触诊判断胃管位置法。结果:两组判断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诊... 目的:探讨触诊判断胃管位置法在ICU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ICU留置胃管患者186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在胃区听气过水声法和触诊判断胃管位置法。结果:两组判断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诊判断胃管位置法在ICU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 胃管位置 留置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海兰 付莲英 李建斌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2508-2509,共2页
目的:探讨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要留置胃管的难置性胃管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判断胃管位置,观察组采用二次试水法判断胃管位置。比较两组胃管位置判... 目的:探讨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要留置胃管的难置性胃管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判断胃管位置,观察组采用二次试水法判断胃管位置。比较两组胃管位置判断情况、一次置管成功率、疼痛情况、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管位置易判断率为86.67%、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61.67%、81.67%,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中胃管位置判定、操作技术、服务态度、舒适与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试水法应用于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能够提高胃管位置判断准确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降低疼痛程度,从而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置胃管 二次试水法 胃管位置判定 舒适度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许淑静 朱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13-16,共4页
研究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02至2023.02,将难置胃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应用抽签法,66例病人分到参照组、试验组,各33人。两组分别应用常规判断方法、二次试水法等。对各组的胃管位置判定情... 研究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02至2023.02,将难置胃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应用抽签法,66例病人分到参照组、试验组,各33人。两组分别应用常规判断方法、二次试水法等。对各组的胃管位置判定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胃管位置的误判率比参照组更低,GCQ评分高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应用二次试水法,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其痛苦,从而降低胃管位置的误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置胃管 胃管位置判定 二次试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口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黄海燕 温景莲 +1 位作者 陈彩云 胡飞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口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1例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测量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进行胃管测量,观察... 目的:探讨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口胃管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1例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测量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进行胃管测量,观察组采用公式计算方法测量胃管,以X线摄片确定胃管位置,比较两组患儿胃管在胃内的位置和置管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胃管达到胃底部者占77.14%(27/35),高于对照组的58.33%(21/36)(χ~2=8.094,P=0.004);观察组患儿发生恶心呕吐、返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43%(4/35),低于对照组的47.22%(17/36)(χ~2=10.916,P=0.001)。结论:超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公式计算法计算胃管长度,可提高胃管达到胃底部的比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舒适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置管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 长度测量方法 胃管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胃管置入最佳循证实践方案的制定和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岩 苏兰 冯丽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经鼻胃管置入的临床实践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遵循澳大利亚JBI证据临床应用模式,检索并总结病人术前经鼻胃管置入方法、判断胃管在位及减轻胃管置入不适感的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通过证据应用前对肝胆外科病区... 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经鼻胃管置入的临床实践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遵循澳大利亚JBI证据临床应用模式,检索并总结病人术前经鼻胃管置入方法、判断胃管在位及减轻胃管置入不适感的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通过证据应用前对肝胆外科病区的29名医护人员和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进行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再审查,判断实施效果。结果最佳证据应用后,改良了常规胃管置入操作流程,证据应用后医护人员对每条审查指标的知晓率提高,病人应用每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提高,病人不适减轻,胃管位置正确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病人术前鼻胃管置管的最佳证据总结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可提高医护人员留置胃管的操作水平,规范操作行为,减轻病人的不适,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置入 肠减压 舒适 胃管位置 循证实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