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抑制胃癌肿瘤细胞增殖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爱红 黄兰燕 米志宽 《陕西中医》 2018年第3期403-405,共3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毒副作用明显,易形成耐药性;而传统中医药具有低毒、有效、价廉等特点,抗肿瘤治疗优势愈加明显,其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也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就中药抑制胃癌增殖的研究近...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毒副作用明显,易形成耐药性;而传统中医药具有低毒、有效、价廉等特点,抗肿瘤治疗优势愈加明显,其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也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就中药抑制胃癌增殖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使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细胞增殖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胃癌40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彭轶霞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探讨健脾、祛瘀、通络散结类中药配伍对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枳朴六君汤加味(枳壳、厚朴、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党参、乌蛇、蜈蚣、土鳖、甘草等)内服,配合中成药平消片,治疗胃癌40例。结果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2.50%;生存质... 目的探讨健脾、祛瘀、通络散结类中药配伍对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枳朴六君汤加味(枳壳、厚朴、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党参、乌蛇、蜈蚣、土鳖、甘草等)内服,配合中成药平消片,治疗胃癌40例。结果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2.50%;生存质量提高13例,稳定23例,降低4例;体重增加12例,稳定24例,下降4例。提示本方法有健脾祛瘀、通络散结,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枳朴六君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医辨证分型与TFF1、EGFR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延军 黄丽 《陕西中医》 2018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究胃癌中医辨证分型与TFF1表达、EGFR表达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其分为实证组(43例)及虚证组(37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在征得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下对其三叶因... 目的:探究胃癌中医辨证分型与TFF1表达、EGFR表达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其分为实证组(43例)及虚证组(37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在征得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下对其三叶因子1(TFF1)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进行测定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证组、虚证组、对照组TFF1表达、EGFR表达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组及虚证组内各证型患者TFF1表达、EGFR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F1表达与胃癌中医辨证分型呈负相关性,而EGFR表达则与胃癌中医辨证分型呈正相关性,可作为胃癌辨证分型的微观分子指标加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和散逆转胃癌SGC7901/VCR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夏跃胜 王建华 +1 位作者 吴永忠 王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圣和散逆转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圣和散(浓度2.5、5和10mg/ml)处理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糖蛋白(P-gp)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 目的探讨中药圣和散逆转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圣和散(浓度2.5、5和10mg/ml)处理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糖蛋白(P-gp)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结果实验组SGC7901/VCR细胞Bcl-2表达A值(121.34±0.16)明显高于对照组(104.37±0.089)(P<0.05),Bcl-2表达减少,P-gp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圣和散能逆转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多药耐药,其作用可能与调节Bcl-2和P-g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抗药性 多药/中医药疗法 @圣和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剂在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应用价值研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媛媛 邓运宗 +1 位作者 王红玲 于冬冬 《陕西中医》 2018年第5期632-634,共3页
《伤寒论》原著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将其中关于外感热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伤寒论》,将其它关于内科杂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中的泻心汤系列方主要用于治疗升降失和、脾胃虚弱以... 《伤寒论》原著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将其中关于外感热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伤寒论》,将其它关于内科杂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中的泻心汤系列方主要用于治疗升降失和、脾胃虚弱以及湿热内蕴形成的"痞满"证。包括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以及黄连汤等。泻心汤类方剂历来为中医常用方剂,经久不衰。经长期研习《伤寒论》后认为,其中泻心汤类方剂在现代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习内容总结于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泻心汤/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胃康宁对实验性胃癌PCNA、p53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余谦 李庆明 +1 位作者 吴伟康 曾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8-42,共5页
:【目的】了解胃康宁对大鼠实验性胃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白鼠 5 0只 ,用N 甲基 N' 亚硝基 N 硝基胍 (MNNG)限期饲饮法诱导大鼠腺胃发生腺癌 ,大鼠分为三组 :阳性对照组、胃康宁 1组 (WKN 1,防癌模型 ... :【目的】了解胃康宁对大鼠实验性胃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白鼠 5 0只 ,用N 甲基 N' 亚硝基 N 硝基胍 (MNNG)限期饲饮法诱导大鼠腺胃发生腺癌 ,大鼠分为三组 :阳性对照组、胃康宁 1组 (WKN 1,防癌模型 )、胃康宁 2组 (WKN 2 ,治癌模型 ) ,用光镜、电镜观察大鼠胃粘膜细胞恶性表型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 (PC NA)、突变型 p5 3蛋白表达。【结果】胃康宁能阻止大鼠胃粘膜细胞核异形性、胞核浓染、核浆比增大等恶性表型 ,能降低PC NA和突变型p5 3蛋白表达 (与对照组比较 ,WKN 1组P <0 0 0 1,WKN 2组P <0 0 0 1)。【结论】胃康宁对大鼠实验性胃癌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此作用与降低PCNA、p5 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药物作用 康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毒化瘀法治疗中晚期胃癌30例 被引量:9
7
作者 熊墨年 唐晓玲 +2 位作者 余炅 张进 陈晓玲 《陕西中医》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清毒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中医益气清毒化瘀方药治疗的同时联合化疗,对照组仅采用化疗。观察2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益气清毒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中医益气清毒化瘀方药治疗的同时联合化疗,对照组仅采用化疗。观察2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血清CEA及CA19-9等变化,同时计算2组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和3年生存率。结果: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64.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体瘤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血清CEA、CA19-9水平以及降低化疗毒副反应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32.8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27.6月,2组比较第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2、3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益气清毒化瘀法联合化疗能够明显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有益气清毒化瘀、扶正抑瘤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益气健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瘤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白吉庆 王小平 叶峥嵘 《陕西中医》 2012年第2期244-245,共2页
目的:研究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Bcl-2基因表达。结果:藤梨根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p53和Bcl-2表达阳性灰度值分别为185.48±1.05... 目的:研究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Bcl-2基因表达。结果:藤梨根提取物大、中、小剂量组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p53和Bcl-2表达阳性灰度值分别为185.48±1.05,124.05±1.53,95.51±0.19;103.41±1.01,104.05±1.23,90.52±1.09。结论:藤梨根提取物能够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p53和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提取物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藤梨根提取物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瘀扶正汤治疗中晚期胃癌30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亚密 王希胜 高玉梅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89-891,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自拟清瘀扶正汤(黄芪、白芍、元胡、草果、乌贼骨等)和化疗(EPA方案、小剂量CF方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中药...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自拟清瘀扶正汤(黄芪、白芍、元胡、草果、乌贼骨等)和化疗(EPA方案、小剂量CF方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中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示:采用活血化瘀、益气养血、软坚散结类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药/治疗应用 补气药/治疗应用 @清瘀扶正汤 中药配伍治疗 中晚期 扶正汤 活血化瘀 益气养血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泻心汤对大鼠胃癌前病变EGF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宗柱 谢卫平 +2 位作者 葛震 王永杰 吴彦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50-1551,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泻心汤对大鼠胃癌前病变EGF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78只,随机抽取18只作为模型空白组(B),其余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加味四逆泻心汤高剂量组(C)、加味四逆泻心汤中剂量...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泻心汤对大鼠胃癌前病变EGF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78只,随机抽取18只作为模型空白组(B),其余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加味四逆泻心汤高剂量组(C)、加味四逆泻心汤中剂量组(D)、加味四逆泻心汤低剂量组(E)、维酶素对照组(F)。除A组大鼠正常饲养外,其余5组大鼠采取综合方法复制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为期20周。全部动物从造模第2d每日采取如下处理:A,B组每只给予蒸馏水3ml灌胃;C,D,E组每只相应给予加味四逆泻心汤高、中、低剂量药液3ml灌胃;F组每只给予维酶素溶液3ml灌胃。20周后处死动物取材,光镜下观察胃粘膜病理学改变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的胃粘膜病理改变明显,EGFR表达明显增多,原癌基因C-erbB-2表达明显增多;与B组相比,C、D、E、F组病理改变明显改善,EGFR表达明显减少(P<0.05),原癌基因C-erbB-2表达明显减少(P<0.05),以D最优。结论:加味四逆泻心汤可能通过对EGF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影响而有阻断胃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泻心汤/药理学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胃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珍 傅志泉 +2 位作者 李春霞 李华铭 胡甜甜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2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胃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一般营养支持疗法;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分别比较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胃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一般营养支持疗法;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分别比较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及生活质量卡氏(Karnofsky)评分改变。结果:治疗28天后观察组NK、CD3+、CD4+细胞数明显升高,CD8+细胞数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升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亦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卡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对照组治疗后CD3+、CD4+细胞数呈降低趋势,CD8+细胞数相对增加,CD4+/CD8+比值降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卡氏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应用于胃癌晚期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血红蛋白及免疫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圆柏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索安 陈增良 +5 位作者 徐涛 杜蓬 陶锋 王玮 仇容 沈健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0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祁连圆柏体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显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祁连圆柏醇提物作用不同时间后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特点;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胞周... 目的:探讨祁连圆柏体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显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祁连圆柏醇提物作用不同时间后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特点;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胞周期阻滞点;免疫组化SP法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P53、Fas表达。结果:祁连圆柏对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使G2/M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20μg/ml用药24小时在G1期细胞前出现亚二倍体峰,既"凋亡峰"出现。药物组细胞PCNA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Fas表达明显升高,而P53在诱导前后均无表达。结论:祁连圆柏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及侵袭性并可通过诱导该细胞系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以上作用均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Fas基因激活和G2/M期阻滞可能是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祁连圆柏/治疗应用 细胞凋亡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脾化瘤饮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TNF、NK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洁 杨承祖 +1 位作者 宋延平 姜姗姗 《陕西中医》 2017年第8期1142-1143,115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扶脾化瘤饮对荷人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对荷瘤裸鼠TNF、N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荷瘤对照组予纯净水灌胃,扶脾化瘤饮大、中、小剂量组予...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扶脾化瘤饮对荷人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对荷瘤裸鼠TNF、N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荷瘤对照组予纯净水灌胃,扶脾化瘤饮大、中、小剂量组予扶脾化瘤饮煎剂灌胃,20ml/kg,1次/d;阳性对照组予环磷酰胺灌胃,20mg/kg,1次/d。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采用L929细胞杀伤实验检测TNF活性及NK细胞活性。结果:扶脾化瘤饮大、中剂量对荷人胃癌SGC-7901裸鼠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抑瘤率为44.46%、35.79%(P<0.01,P<0.05),同时能显著促进产生TNF,细胞毒指数分别为55.53%、52.52%(P<0.01);扶脾化瘤饮大剂量对脾脏NK细胞活性也有提高作用,细胞杀伤率为30.59%(P<0.05)。结论:扶脾化瘤饮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的生长,且能拮抗荷瘤所致的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扶脾化瘤饮 肿瘤坏死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养阴降浊冲剂治疗胃癌前病变6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俊柳 胡冬菊 黄梅淑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85-887,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降浊类中药配伍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液CEA、血清Cu/Zn和HP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0例,用中药清热养阴降浊冲剂(当归、白芍、菖蒲、郁金、灵脂、麦冬、黄连、莪术、茯苓、石斛、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降浊类中药配伍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液CEA、血清Cu/Zn和HP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0例,用中药清热养阴降浊冲剂(当归、白芍、菖蒲、郁金、灵脂、麦冬、黄连、莪术、茯苓、石斛、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治疗,对照组60例,用胃复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较对照组的66.6%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液CEA含量、血清Cu/Zn比值和HP(+)患者例数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清热养阴降浊冲剂能降低胃液CEA含量、血清Cu/Zn比值及对HP有抑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补阴剂/治疗应用 @清热养阴降浊冲剂 中药配伍治疗 癌前病变 清热养阴 降浊 冲剂 Cu/Zn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柴芍六君方对大鼠胃癌前病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敏玲 江伟 +1 位作者 杨键 范剑薇 《陕西中医》 2016年第10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柴芍六君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的生长及Sky、突变型p53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平均分为6组,采用综合造模法获得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用药物干预16周后,观察胃窦黏膜组织的生长情况,并用免疫... 目的:探讨加味柴芍六君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的生长及Sky、突变型p53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平均分为6组,采用综合造模法获得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用药物干预16周后,观察胃窦黏膜组织的生长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胃窦黏膜组织细胞中Sky、突变型p53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药物干预组胃窦黏膜组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明显较模型对照组低(P<0.05);药物干预组胃窦黏膜细胞中Sky的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药物干预组胃窦黏膜细胞中突变型p53与Surviv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柴芍六君方可以从病征和病因两方面抑制或逆转大鼠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加味柴芍六君方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辨证调查量表编制的客观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娟 王克穷 叶峥嵘 《陕西中医》 2010年第1期67-68,共2页
为了对胃癌中医辨证指标进行量化评定,本研究遵循中医辨证注重整体思维的原则,借鉴心理测量学中评定量表法的编制要求与程序,从评定指标的纳入、项目反应的分级评价、评定指标的筛选确定以及指标观测过程的客观控制四方面入手,力求保证... 为了对胃癌中医辨证指标进行量化评定,本研究遵循中医辨证注重整体思维的原则,借鉴心理测量学中评定量表法的编制要求与程序,从评定指标的纳入、项目反应的分级评价、评定指标的筛选确定以及指标观测过程的客观控制四方面入手,力求保证胃癌辨证调查表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以收集到真实、有效的"四诊"信息,更好地为临床诊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FOLFOX方案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32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卞美广 邢海燕 +1 位作者 罗毅 肖雅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组成改良FOLFOX方案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奥沙利铂联合CF/5-FU组成FOLFOX方案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32例,方案为奥沙利铂100m g/d,静脉滴注2h,...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组成改良FOLFOX方案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奥沙利铂联合CF/5-FU组成FOLFOX方案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32例,方案为奥沙利铂100m g/d,静脉滴注2h,第1、8d;CF200mg/d,静脉滴注2h,第1、2d;5-FU 375mg/d电脑微泵持续静脉输注24h,第1-14d;生脉注射液40ml/d静脉滴注,第1-14d,4周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参加疗效评定。结果32例患者中CR 3例(9.4%),PR 15例(46.9%),SD 10例(31.3%),PD 4例(12.5%),总有效率(CR+PR)为56.3%。较明显的毒副反应为外周神经炎、口腔粘膜炎、白细胞减少,其次为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轻,绝大多数为Ⅰ-Ⅱ度。提示改良FOLFOX方案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尤其适合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的晚期胃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补气药/治疗应用 @生脉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菌孢多糖对胃癌大鼠ΜΦ、IL-1的影响及其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席孝贤 乔红梅 贺新怀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6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姬松茸菌孢多糖对胃癌大鼠ΜΦ、IL-1的影响及其抑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经免疫抑制处理(注射阿糖胞苷与60Co全身照射)后,皮下接种胃癌细胞悬液,制成胃癌大鼠模型。其中3组分别... 目的:探讨中药姬松茸菌孢多糖对胃癌大鼠ΜΦ、IL-1的影响及其抑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经免疫抑制处理(注射阿糖胞苷与60Co全身照射)后,皮下接种胃癌细胞悬液,制成胃癌大鼠模型。其中3组分别用姬松茸菌孢多糖大、小剂量及香菇多糖灌胃治疗,空白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用相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0天后,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及相关免疫指标ΜΦ活性、IL-1含量。结果:胃癌大鼠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ΜΦ吞噬功能、IL-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经香菇多糖和姬松茸菌孢多糖治疗后,腹腔ΜΦ吞噬功能、IL-1含量均显著提高(P<0.01),瘤块明显减小(P<0.01);且姬松茸菌孢多糖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香菇多糖组(P<0.05)。结论:姬松茸菌孢多糖有促进胃癌大鼠免疫功能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姬松茸菌抱多糖/治疗应用 对比研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补肾方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云霞 姚立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0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补肾方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探究益气补肾方抗胃癌转移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益气补肾方水煎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细胞黏附试验、细胞体外侵袭实验、细胞趋化运动试验,研究益气...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补肾方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探究益气补肾方抗胃癌转移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益气补肾方水煎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细胞黏附试验、细胞体外侵袭实验、细胞趋化运动试验,研究益气补肾方不同浓度下对SGC-7901细胞的黏附、运动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益气补肾方不同浓度处理SGC-7901细胞后,体外黏附、运动以及侵袭能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益气补肾方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体外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益气补肾方/治疗应用 肿瘤转移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建新治疗胃癌经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喜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6-426,441,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李建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