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化宣平”理论探讨胃阴不足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辨治
1
作者 郑明娴 何聪 +6 位作者 何云云 刘宇洋 江雨洁 叶懿萱 王轶 朱生樑 周秉舵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2-35,共4页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病位在食管与胃。食管为“胃之系”和胃之延续,故归于六腑,具有胃腑通利水谷、通降腑气、喜柔用空、体阳而用阴等生理特点与功能。NERD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然不同主症存在病机之殊,以烧心为主症者...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病位在食管与胃。食管为“胃之系”和胃之延续,故归于六腑,具有胃腑通利水谷、通降腑气、喜柔用空、体阳而用阴等生理特点与功能。NERD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然不同主症存在病机之殊,以烧心为主症者,常呈胃阴不足之候。以“通化宣平”理论为指导,研究食管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阐释胃阴不足型NERD的发病机理,厘清复杂症候,可解决诊疗难点,明确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 通化宣平 阴不足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误治及防误诊与治疗对策
2
作者 吕林 黄开月 +3 位作者 王凤云 马祥雪 吕咪 唐旭东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3期27-32,共6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当患者以食管外症候群就诊时,易被误诊为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咽喉炎等,虽经相关治疗,效果不佳。GERD的临床症状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当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甚至...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当患者以食管外症候群就诊时,易被误诊为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咽喉炎等,虽经相关治疗,效果不佳。GERD的临床症状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当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甚至为唯一表现时,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分析了该病误诊误治现状及对策,旨在为临床医生在诊断该病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误诊 哮喘 胸痛 慢性咽喉炎 误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术前诊断分型与胃减容手术后临床预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崔莹 王凤侠 +1 位作者 李丽 曹新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5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研究旨在分析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术前诊断分型与胃减容手术后临床预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减容手术的126例肥胖合并GER... 目的研究旨在分析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术前诊断分型与胃减容手术后临床预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减容手术的126例肥胖合并GER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检测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MI、(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分、内镜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BMI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并发症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BMI显著下降,从术前的平均34.50降至术后6个月的28.20(P<0.001)。GSRS评分从术前的18.50下降至术后3个月的12.30(P<0.001)。内镜检查结果显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术前为68%,术后6个月降至35%(P<0.05)。生化指标中,ALT术前为45.30 U/L,术后6个月降至33.60 U/L(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MI与GSRS评分(r=0.52,P<0.01)、内镜检查结果(r=0.47,P<0.01)及ALT水平(r=0.55,P<0.01)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MI截断值为30.25,灵敏度80%,特异度75%;GSRS评分截断值为15.50,灵敏度78%,特异度72%。结论BMI、GSRS评分、内镜检查及生化指标在预测肥胖合并GERD患者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价值。术前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可优化患者的术后管理,有助于提高预后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减容手术 术后并发症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穴九针穴位埋线疗法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
4
作者 施一春 王美樱 +1 位作者 汪玲羽 陈利芳 《新中医》 2025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目的:观察透穴九针穴位埋线疗法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RGER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泮... 目的:观察透穴九针穴位埋线疗法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RGER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透穴九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随访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反流性疾病问卷量表(RDQ)评分、GERD相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10%(27/29),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治疗后、随访时,2组RDQ评分、GERD-HRQ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RDQ评分、GERD-HRQL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安全性良好。结论:透穴九针穴位埋线疗法联合泮托拉唑治疗RGERD,较单用泮托拉唑口服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减少复发方面效果更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 穴位埋线 透穴九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及其对食管动力及食管黏膜病理学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魏世鹏 汤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贲门黏膜套扎缩窄术(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及其对食管动力及食管黏膜病理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19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9... 目的:探究内镜下贲门黏膜套扎缩窄术(PECC)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及其对食管动力及食管黏膜病理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3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19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9例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内镜下PEC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24 h动态胃食管pH、食管动力、食管黏膜病理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DeMeester评分、总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长反流持续时间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食管内pH值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平均值、食管下括约肌长度、食管下括约肌残余压平均值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病理学积分、环氧合酶-2(COX-2)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E-钙黏蛋白(E-cadherin)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PECC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改善24 h动态胃食管pH,提高食管动力,并改善食管黏膜病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贲门黏膜套扎缩窄术 胃食管反流 食管动力 病理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针刀联合和胃降气汤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杨 薛小娜 +3 位作者 吕亚楠 国生 刘晓芳 魏培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究针刀联合和胃降气汤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疗效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RGERD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 目的探究针刀联合和胃降气汤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疗效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RGERD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刀联合和胃降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统计患者使用治疗前后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中医证候评分,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GERD-HRQL)。统计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情况,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IL)-6,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OT)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45),并且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烧心、反酸、反流和胸痛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肝胃郁热、气郁痰阻、胆热犯胃和中虚气逆明显降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GERD-HRQL评分明显降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TNF-α,hs-CRP和IL-6水平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GAS和MOT水平明显升高,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30)。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总发生率要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P=0.031)。结论和胃降气汤联合针刀治疗RGERD具有显著效果,两者结合可提高患者疗效,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胃动力和生活质量,并具有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降气汤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 疗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现代诊断的更新:里昂共识2.0》解读
7
作者 王佳丽 李晓红 +1 位作者 裴文婧 李军祥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2023年9月,《胃食管反流病现代诊断的更新:里昂共识2.0》于线上发布。其提出了23条共识声明,更新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现代定义、优化了GERD的诊断和管理流程,为GERD诊疗提供了最新依据。该国际性... 2023年9月,《胃食管反流病现代诊断的更新:里昂共识2.0》于线上发布。其提出了23条共识声明,更新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现代定义、优化了GERD的诊断和管理流程,为GERD诊疗提供了最新依据。该国际性共识基于评估原版共识发布以来的高质量研究而制订,但由于循证证据的局限性,且不同国家的国情、人群、经济水平等存有差异,有必要对其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促进共识内容传播和落地,并为患者提供更符合临床实践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里昂共识2.0 诊断 共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血清学因子及机制通路探析
8
作者 彭洪姣 时昭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202-206,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获得良好疗效。该研究从血清学指标及相关通路角度总结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机制,常见的血清学因子可分为神经递质、胃肠激素、炎症介质三大类,通过恢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获得良好疗效。该研究从血清学指标及相关通路角度总结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机制,常见的血清学因子可分为神经递质、胃肠激素、炎症介质三大类,通过恢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调控内脏高敏感、改善食管黏膜炎症三大途径来干预胃食管反流病进展。其中恢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的血清学物质主要有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等,通过SCF/c-kit信号通路、PLC-DAG-PKC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调控内脏高敏感的血清学物质主要有P物质、CGRP、5-羟色胺等,通过基于TRPV1蛋白相关因子、MC-PAR2-TRPV1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改善食管黏膜炎症的血清学物质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等,通过TLR4/NF-κB、NF-κB、NLRP3/Caspase-1等通路发挥作用。部分血清学因子对GERD机制呈现互相协同,或多途径作用的效果。该研究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胃食管反流 血清学因子 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阳微阴弦论治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胸痛
9
作者 尹一丹 周正华 王威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胸痛在中医学上可归为“胸痹”范畴,《金匮要略》指出胸痹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在此基础上,根据阳微阴弦的病因病机,从心-脾-肾角度探讨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胸痛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 胸痛 阳微阴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手术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金磊 顾晶 +3 位作者 徐飞麒 李颖 王知非 孙晓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全球迅速蔓延,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超过有40亿人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占全球人口的51%[1],我国成人肥胖率达到18%[2]。肥胖与超重增加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手术是最有效的减重方法,特别是随着腹腔镜手... 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全球迅速蔓延,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超过有40亿人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占全球人口的51%[1],我国成人肥胖率达到18%[2]。肥胖与超重增加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手术是最有效的减重方法,特别是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出现,减肥手术所带来的效益明显大于其风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成人肥胖 腹腔镜手术 减肥手术 超重和肥胖 减重手术 超重或肥胖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守津还”浅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思路
11
作者 龚卓之 钟卓泰 +5 位作者 李腾 闫贺 倪克中 田芸 魏玮 刘涛 《北京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01-205,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中医学“食管瘅”“吞酸”等范畴,其核心病机为津亏致使胃燥失润。“甘守津还”理论源于叶天士的《温热论》,强调甘味药在补气行气、温阳滋阴、生津润燥中的作用,甘味药治疗GERD可补气行气以输布津液、滋阴养血以... 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中医学“食管瘅”“吞酸”等范畴,其核心病机为津亏致使胃燥失润。“甘守津还”理论源于叶天士的《温热论》,强调甘味药在补气行气、温阳滋阴、生津润燥中的作用,甘味药治疗GERD可补气行气以输布津液、滋阴养血以生津补液、温煦阳气以化生津液等,其治疗GERD的机制包括抑制幽门螺杆菌、调节反流物、促进胃肠动力,为GER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守津还 胃食管反流 甘味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抑酸护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刘玲芳 张玉峰 +2 位作者 李楠楠 樊亚芳 赵永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 分析抑酸护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通过在线数据库获得抑酸护胃方的活性成分和靶点以及GERD的靶点,将二者的交叉靶点作为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关系,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 目的 分析抑酸护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通过在线数据库获得抑酸护胃方的活性成分和靶点以及GERD的靶点,将二者的交叉靶点作为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关系,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 抑酸护胃方共有429个活性成分和2005个靶点,GERD有949个靶点,潜在靶点320个;通过GO分析得到生物过程3049个、细胞组分183个、分子功能298个;通过KEGG富集分析得到223条信号通路。结论 抑酸护胃方可能是通过丁香酚、肉桂醛等活性成分,作用于β-肌动蛋白(ACTB)、蛋白激酶B(AKT1)等多个靶点,参与多条信号通路,通过抑菌消炎、抗氧化、保护胃黏膜、抗癌等药理作用治疗GERD,为临床应用抑酸护胃方治疗GERD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同时也为治疗GERD的新药开发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酸 胃食管反流 抑酸护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祖正 王钰 +1 位作者 曹志群 魏凤琴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采用文献整理研究方法对近十年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总结,发现左金丸治疗GERD效果显著,其机制为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止呕的功效符合GERD清肝泻火、疏肝理气、和胃... 采用文献整理研究方法对近十年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总结,发现左金丸治疗GERD效果显著,其机制为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止呕的功效符合GERD清肝泻火、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治疗大法,并且具有兴奋食管下段括约肌、抑制炎症免疫反应、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等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左金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最新进展
14
作者 贺小宝 权乔莉 李元霞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177-1182,共6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反流引起的具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婴儿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GERD严重时导致生长发育落后,甚至死亡,临床诊断困难,且国内尚缺乏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反流引起的具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婴儿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GERD严重时导致生长发育落后,甚至死亡,临床诊断困难,且国内尚缺乏诊断该疾病金标准,各医院之间诊断病例差异极大,本文介绍了食管pH检测,食管阻抗-pH监测,内窥镜检查和活检,唾液胃蛋白酶测量,钡餐检查,超声检查和质子泵抑制试验这些检查在诊断该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is a syndrome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aused by reflux, and it is a commo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ysfunctional disease in pediatrics. The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mainly rel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judg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lated examinations,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various in infancy, and GERD leads to growth retardation and even death in severe cases, which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clinically, and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ng this disease is still lacking in China, and the diagnosis varies among hospital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esophageal pH test, esophageal impedance-PH monitoring, endoscopy and biopsy, salivary pepsin measurement, barium meal examination, ultrasonography and proton pump inhibition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诊断 检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探析:基于“胆气春升”理论
15
作者 李淡姣 黄柳向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3期88-92,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中医学普遍认为其基本病位在食管、胃,诊疗多从肝胃着手,鲜少提及少阳胆脏。“胆气春升”系李东垣《脾胃论》经典理论,也是中医藏象理论的特色组成部分,强调“春气升则万化安”。从“胆气春升”理论出发...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中医学普遍认为其基本病位在食管、胃,诊疗多从肝胃着手,鲜少提及少阳胆脏。“胆气春升”系李东垣《脾胃论》经典理论,也是中医藏象理论的特色组成部分,强调“春气升则万化安”。从“胆气春升”理论出发,发现胆能通过影响脾胃运化、肝之疏泄、心主神明、肺气宣降等方面作用于GERD的发生发展,治疗上当以顾护胆气为重要原则,遣方用药须适当配伍风药以升发清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胆气春升 风药 李东垣 少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视化分析
16
作者 陈琛琛 陈若菡 +3 位作者 周娟 潘炜炳 郭雨菲 白兴华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27-235,共9页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现状,总结主要团队核心治疗思想,为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共7个数...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现状,总结主要团队核心治疗思想,为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共7个数据库中检索建库以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文献,利用Note Express软件进行查重及筛选,使用Cite Space 6.1.R6版和5.7.R5版软件对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年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主题文献量呈现上升趋势,且以中文文献为主。白兴华、谢胜、陈朝明、陈建德为核心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为发文核心机构。发文类型以临床研究类文献为主,其次多见Meta分析类、综述及理论研究类。高频关键词为“针刺”“针灸”“疗效”“肝胃郁热”“中医药”等,“督脉”是理论核心要点。临床研究人员多关注督脉、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并逐渐形成规模,研究热点逐渐向取穴规律转移。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已相对成熟,下一步需要在试验设计、治疗机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中医外治法 针灸 Cite 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平教授基于聚于胃关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证经验
17
作者 顾祝同 刘欣 +2 位作者 安磊 张硕 李平 《光明中医》 2025年第4期669-672,共4页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为临床一种常见疾病,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疗程长且易反复,患者存在信心不足、依从性差等特点。李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收效甚佳,其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理论,以虚实为纲,认为此病的...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为临床一种常见疾病,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疗程长且易反复,患者存在信心不足、依从性差等特点。李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收效甚佳,其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理论,以虚实为纲,认为此病的病位在肺,与肝、胃有关,病机为肺失宣降,胃气上逆,在治疗上应宣降肺气,气顺则咳止,健脾益胃,胃和则湿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伤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辨证论治 名医经验 李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伏诺拉生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
18
作者 胡丽秀 林城江 +1 位作者 徐蕾 吕梁嬿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5年第1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和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3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和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3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伏诺拉生组69例患者接受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奥美拉唑组68例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肠胃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成本-效果比。结果伏诺拉生组治疗有效率为91.30%(63/69)高于奥美拉唑组的77.94%(53/68)(χ^(2)=4.712,P<0.05);伏诺拉生组反流、烧灼感、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0.23±2.54)d、(11.57±2.39)d、(12.82±2.48)d、(13.14±2.72)d]均短于奥美拉唑组[分别为(13.51±3.16)d、(14.23±2.85)d、(15.56±3.07)d、(17.35±3.56)d](t=6.701、5.923、5.750、7.785,均P<0.05)。治疗后,患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伏诺拉生组[(42.49±6.22)pg·mL^(-1)],较奥美拉唑组[(47.52±6.90)pg·mL^(-1)]降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伏诺拉生组[分别为(243.36±16.43)pg·mL^(-1)、(55.83±7.84)pg·mL^(-1)],较奥美拉唑组[分别为(232.93±17.15)pg·mL^(-1)、(50.79±7.51)pg·mL^(-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3、3.635、3.842,均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伏诺拉生组13.04%(9/69)与奥美拉唑组16.81%(11/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0,P>0.05)。成本-效果分析,LA分级中A级、B级和C级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富马酸伏诺拉生治疗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应用奥美拉唑治疗(U=45.315,32.697,69.624;均P<0.05);治疗效果中有效、显效和痊愈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富马酸伏诺拉生治疗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应用奥美拉唑治疗(U=52.314,39.687,59.487;均P<0.05)。结论富马酸伏诺拉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肠胃激素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奥美拉唑,且成本-效果比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伏诺拉生 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 疗效 成本-效果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蕊蕊 卢燕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333-337,344,共6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最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13.3%。在我国,GERD患病率为2.5%~7.8%,虽显著低于欧美国家,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增加,GERD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GERD发病率升高,如何有...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最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13.3%。在我国,GERD患病率为2.5%~7.8%,虽显著低于欧美国家,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增加,GERD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GERD发病率升高,如何有效治疗GERD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GERD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GERD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西药治疗 中医治疗 内镜下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角度论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硕 安磊 +2 位作者 顾祝同 刘欣 李平 《光明中医》 2025年第4期820-824,共5页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指因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GER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流观点有反流理论和反射理论,以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抗反流手术治疗为主要治...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指因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GER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流观点有反流理论和反射理论,以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抗反流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中医将其归属于“胃咳”范畴,其核心病机为“胃失和降,肺失宣肃,上逆作咳”,在治疗上多以经验性治疗为主。此文分别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阐述近10年来诊治GERC的研究进展,以求为更好地诊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