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8篇文章
< 1 2 1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湿热蕴结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8例
1
作者 陈文增 姚颖玉 +1 位作者 王庆敏 林湫莹 《浙江中医杂志》 202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湿热蕴结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住院分娩的湿热蕴结型ICP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且完成研究的56例ICP孕妇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湿热蕴结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住院分娩的湿热蕴结型ICP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且完成研究的56例ICP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患者瘙痒评分、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围产期结局的差异。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瘙痒评分、血生化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剖宫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分娩孕周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湿热蕴结型ICP,能明显缓解孕妇皮肤瘙痒,改善肝功能,延长分娩孕周,降低不良的围产儿结局,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加味茵陈蒿汤 胆汁 皮肤瘙痒 围产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患者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冯晓霞 陈玉仙 张晓萍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ICP孕妇234例,根据是否合并HBV感染将患者分为ICP组(172例)和HBV感染组(6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ICP孕妇234例,根据是否合并HBV感染将患者分为ICP组(172例)和HBV感染组(6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8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凝血及肝功能指标。记录所有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将ICP患者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170例)和妊娠结局不良组(64例)。分析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CP组和HBV感染组纤维蛋白原(FIB)及肝功指标依次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ICP组和HBV感染组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新生儿畸形、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均P<0.05)。与妊娠结局良好组比较,妊娠结局不良组有糖尿病史、合并HBV感染患者占比以及FIB、谷丙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合并HBV感染、白蛋白、FIB、ALT、TBA、AST是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增加,合并HBV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进一步提高,HBV感染、肝功能、凝血功能是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乙型肝炎病毒 妊娠结局 肝功能 凝血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巨噬细胞数量及其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代逃芳 吴晓容 曾莉 《肝脏》 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巨噬细胞数量及其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并分娩的ICP患者105例,分为轻型ICP组(n=51)和重型ICP组(n=54);同期选择住院正常妊娠健康产妇30名为对...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巨噬细胞数量及其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并分娩的ICP患者105例,分为轻型ICP组(n=51)和重型ICP组(n=54);同期选择住院正常妊娠健康产妇30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胎盘总巨噬细胞数和M1、M2型巨噬细胞亚群数、IL-10、IL-4、IL-12、INF-γ、TNF-α、TBA、ALT、AST、TBil水平。结果重型ICP组总巨噬细胞、M1型亚群、M2型亚群为(3.04±0.87)%、(19.75±5.73)%、(81.84±10.98)%,轻型ICP组(2.07±0.54)%、(28.42±7.65)%、(72.11±9.86)%,对照组为(0.32±0.10)%、(46.55±12.44)%、(50.76±8.5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1.265、100.055、92.183,均P<0.05)。3组IL-10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重型ICP组IL-4、IL-12、INF-γ、TNF-α为(37.01±10.35)、(51.44±8.51)、(181.76±15.64)、(108.35±12.73)pg/mL,轻型ICP组(76.33±19.32)、(38.94±7.63)、(153.54±12.65)、(84.53±11.71)pg/mL,对照组为(128.17±22.54)、(23.95±6.42)、(136.22±11.73)、(62.34±10.08)pg/m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158、122.976、117.775、152.725,均P<0.05)。重型ICP组TBA、AST、ALT、TBil为(83.54±11.35)μmol/L、(198.76±51.85)U/L、(347.95±103.74)U/L、(23.54±3.11)μmol/L,轻型ICP组(30.07±5.23)μmol/L、(50.21±11.38)U/L、(64.35±18.26)U/L、(11.72±2.89)μmol/L,对照组为(14.15±4.57)μmol/L、(28.93±8.76)U/L、(30.17±9.78)U/L、(7.29±1.32)μmol/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2.232、349.851、320.673、420.008,均P<0.05)。总巨噬细胞、M2型亚群、IL-4、IL-12、INF-γ、TNF-α水平与ICP患者肝功能均呈正相关(P<0.05);M1型亚群、IL-4水平与ICP患者肝功能均呈负相关(P<0.05);IL-10水平与ICP患者肝功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CP患者胎盘巨噬细胞数量及其亚群分化存在异常,M1/M2型巨噬细胞亚群失衡可能会造成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损伤,引起发病和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 胎盘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连翘赤小豆-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郑慧 徐洲 +2 位作者 赖丽 张瑞琪 扈晓宇 《四川中医》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重度ICP患者63例,随机分配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 目的:探讨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重度ICP患者63例,随机分配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UCDA)联合S-腺苷蛋氨酸(SAMe)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黄连翘赤小豆-茵陈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瘙痒评分、血清TBA、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TBA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产后出血率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其中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茵陈蒿汤”联合西药的治疗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度ICP的生化指标及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熊去氧胆酸 S-腺苷蛋氨酸 麻黄连翘赤小豆-茵陈蒿汤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与管理指南》解读
5
作者 陈瑞欣 阮洁 +1 位作者 刘兴会 何国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妊娠并发症,其症状常发生在妊娠晚期,表现为皮肤在无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出现瘙痒,伴有母体胆汁酸水平升高。ICP的病因复杂,涉及激素因素、遗传易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妊娠并发症,其症状常发生在妊娠晚期,表现为皮肤在无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出现瘙痒,伴有母体胆汁酸水平升高。ICP的病因复杂,涉及激素因素、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该病的发病率在不同人群中有明显差异,发病率从0.1%~27%^([1]),而在中国又以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发病率最高^([2])。ICP与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和死产。2024年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 and Gynecologists of Canada,SOGC)发布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与管理指南》(本文简称“指南”),该指南旨在为医师提供适当的临床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ICP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妇产科医师 原发性疾病 妊娠晚期 管理指南 CANADA 临床指导 妊娠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urnal of Hepatology|中国人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与历史乙型肝炎流行的潜在关联
6
作者 刘斯洋 刘艳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2,共1页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常见且高风险的肝脏疾病,与多种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深入理解ICP的发病机制是探索新型诊治方案、保障ICP患者母婴健康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ICP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欧洲地区,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常见且高风险的肝脏疾病,与多种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深入理解ICP的发病机制是探索新型诊治方案、保障ICP患者母婴健康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ICP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欧洲地区,但具体原因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来自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的Liu等开展了针对中国人群的大规模ICP遗传学研究,首次从遗传学、基因多效性和演化医学角度,系统解析了东亚人群ICP发病的遗传病因及其与欧美人群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医学角度 不良妊娠结局 遗传学研究 诊治方案 乙型肝炎 肝脏疾病 母婴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伴慢性高血压合并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孕妇病案讨论
7
作者 袁黎明 周盛萍 +1 位作者 陈洪琴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5,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30岁,G_(1)P_(0),因孕30^(+6)周,皮肤瘙痒2周于2024年8月29日入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此次为自然受孕。停经30^(+)d,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提示妊娠,当地医院彩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早期(孕6周)于本院超... 1病历摘要。患者,30岁,G_(1)P_(0),因孕30^(+6)周,皮肤瘙痒2周于2024年8月29日入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此次为自然受孕。停经30^(+)d,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提示妊娠,当地医院彩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早期(孕6周)于本院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脏三尖瓣反流(轻度),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不齐;泌尿系彩超检查提示双肾及膀胱位置及形态改变,右肾囊肿;肺功能测试提示肺通气储量百分比89.6%,肺通气储备功能轻度下降,小气道气流受阻,肺功能稍受损;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脾门处查见直径1.1 cm弱回声,疑副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不齐 肝内胆汁淤积症 病案讨论 平素月经规律 肺通气 三尖瓣反流 慢性高血压 小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丁丽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158-160,18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接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基...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接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时间、血清学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另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RISC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PSQI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后,观察组TBA、TBIL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97.14%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提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睡眠质量,缩短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心理弹性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
9
作者 姜璐 陆轶杰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目的 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ICP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熊去氧胆酸组与联合治疗组,各90例。熊去氧胆酸组予... 目的 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ICP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熊去氧胆酸组与联合治疗组,各90例。熊去氧胆酸组予以熊去氧胆酸片,联合治疗组在熊去氧胆酸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Ribaha评分、实验室相关指标[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胆酸(CG)、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2组Ribaha评分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熊去氧胆酸组(P<0.01);2组血清TBA、AST、ALT、CG、sICAM-1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熊去氧胆酸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羊水胎粪感染、产后出血、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熊去氧胆酸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与熊去氧胆酸组的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可有效缓解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瘙痒 肝功能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效果
10
作者 周晶云 华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该院收治的80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该院收治的80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血清学指标[总胆汁酸、胆碱酯酶、载脂蛋白AⅠ(APOAⅠ)]、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汁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胆碱酯酶、APOA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IL-12、IL-1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30.00%(12/40),低于对照组的57.50%(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清学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降低肝功能指标和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熊去氧胆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多烯磷脂酰胆碱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炎性因子 肝功能 不良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孕妇早期胆汁酸谱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宏辉 付旭峰 +4 位作者 印永祥 赵军 贾笑天 孙敏雅 张岩 《肝脏》 2024年第3期327-331,369,共6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孕妇早期胆汁酸谱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6例HBV感染孕妇,根据IC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HBV组(124例)和HBV并发ICP组(62例),收... 目的探讨HBV感染孕妇早期胆汁酸谱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6例HBV感染孕妇,根据IC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单纯HBV组(124例)和HBV并发ICP组(62例),收集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及妊娠早期围保肝生化指标和胆汁酸谱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孕妇并发ICP的主要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预测诊断效能。结果与HBV组比,HBV并发ICP组AST[(46.60±38.98)U/L比(30.97±31.49)U/L,P=0.004]、ALT[(50.80±36.81)U/L比(40.32±29.45)U/L,P=0.037]、DBil[(6.07±2.34)μmol/L比(4.73±1.83)μmol/L,P<0.001]、TBA[(16.98±2.48)μmol/L比(6.01±2.34)μmol/L,P=0.010]明显升高,CA[(0.59±0.49)μmol/L比(0.40±0.34)μmol/L,P=0.007]、GCA[(2.41±1.04)μmol/L比(1.52±0.70)μmol/L,P<0.001]、GDCA[(0.92±0.35)μmol/L比(0.67±0.37)μmol/L,P<0.001]、GCDCA[(2.14±0.89)μmol/L比(1.67±0.56)μmol/L,P<0.001]也升高,且AST、DBil、GCA、GDCA、GCDCA为HBV并发ICP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AST、DBil、GCA对HBV并发ICP诊断价值较高(分别AUC 0.747、0.725、0.761);GCDCA、GDCA的诊断价值一般(AUC 0.667、0.688)。结论胆汁酸谱GCA、GCDCA、GDCA亚型升高及AST、DBil升高均是HBV感染孕妇并发IC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且GCA的预测诊断价值最高,临床应结合肝功能指标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胆汁酸谱检测 胆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世林 杨璈 +2 位作者 刘育祯 程威 邓玉清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分娩的GDM孕妇5517例(GDM组)和非GDM孕妇5517例(非GDM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和分层分析法分析ICP与GDM、ICP与...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分娩的GDM孕妇5517例(GDM组)和非GDM孕妇5517例(非GDM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和分层分析法分析ICP与GDM、ICP与血糖水平、总胆汁酸与GDM的相关性。结果:GDM组中ICP比例显著大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合并ICP患者的OGTT-1h血糖显著高于GDM未合并ICP患者(P<0.05),两组患者OGTT-0h或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GDM组比较,GDM组中重度ICP占ICP总体的比例显著增高(34.88%vs 9.68%,P<0.001);ICP病例中,与未合并GDM患者比较,合并GDM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显著升高(中位数29.10μmol/L vs 20.65μmol/L,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ICP与GDM显著相关(OR=1.426,95%CI为1.011~2.011,P=0.043),这与非高龄妊娠、单胎妊娠、经产妇中的分层分析结果一致。结论:ICP与GDM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在重度ICP中更明显,ICP可能是GDM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血糖 胆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胆通胶囊治疗胆汁淤积症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钦 金智华 蔡亮亮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89-197,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胆通胶囊治疗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本草组鉴(HERB)、PharmMapper和Uniprot数据库搜索胆通胶囊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胆通胶囊治疗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本草组鉴(HERB)、PharmMapper和Uniprot数据库搜索胆通胶囊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胆汁淤积症的靶点。绘制韦恩图得到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胆通胶囊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得到胆通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将主要活性成分、药物-疾病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10.0软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PubChem数据库与PyMol、AutoDockTools软件将胆通胶囊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胆通胶囊的活性成分25个,获得疾病靶点1039个。韦恩图显示,药物-疾病的交集靶点92个。胆通胶囊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苏齐内酯、决明内酯、番泻苷E、20-殷金醇棕榈酸、(-)-儿茶素和棕榈胺A有较高的度值,为胆通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ALB)、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类视黄醇X受体α(RXRA)等蛋白在PPI网络中的度值较高,是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在体内主要参与精氨酸分解代谢、尿素循环、雌激素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在体内主要涉及精氨酸生物合成、甲状腺癌、内分泌抵抗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胆通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对核心靶点蛋白发挥调控作用。结论:胆通胶囊通过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胆汁淤积症的多个靶点,发挥多通路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症 胆通胶囊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pgRNA、PreS1抗原表达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李佳 何霞 李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09-713,共5页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前S1抗原(PreS1Ag)水平变化及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前S1抗原(PreS1Ag)水平变化及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2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病人是否患有ICP分为合并ICP组43例、未合并ICP组236例。比较两组病人血清中HBV pgRNA、PreS1 Ag水平,并分析两组血清HBV pgRNA、PreS1 Ag表达与HBV DNA表达水平相关性;比较两组病人妊娠结局,并分析合并ICP组病人血清HBV pgRNA表达水平及PreS1 Ag阳性表达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V pgRNA、PreS1 Ag光密度[D(λ)]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效能。结果 合并ICP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水平[(3.71±0.92)log IU/mL]、HBV e抗原(HbeAg)阳性率[65.12%(28/43)]、HBV DNA含量[(8.03±1.69)log copies/m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9.68±15.73)U/L]、丙氨酸转氨酶(ALT)[(72.08±16.95)U/L]、PreS1 Ag阳性表达率[88.37%(38/43)]、PreS1 Ag D(λ)值水平(1.24±0.25)及HBV pgRNA表达水平[(5.17±1.25)log copies/mL]明显高于未合并ICP组[(2.26±0.74)log IU/mL、24.15%(57/236)、(5.19±1.07)logcopies/mL、(23.01±12.47)U/L、(21.76±10.51)U/L、67.80%(160/236)、(0.92±0.23)、(3.02±0.98)logcopies/mL](P<0.05)。血清HBV pgRNA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灵敏度为81.40%,特异度为80.50%。PreS1 Ag D(λ)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AUC为0.83,灵敏度为76.70%,特异度为79.20%。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灵敏度为93.00%,特异度为78.40%。合并ICP组、未合并ICP组血清PreS1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DNA、HBV pg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reS1 Ag阴性表达病人(P<0.05)。合并ICP组、未合并ICP组血清HBV pgRNA、PreS1 Ag D(λ)值均与HBV D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合并ICP组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ICP组(P<0.0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ICP病人血清PreS1 Ag阳性表达率、PreS1 Ag D(λ)值、HBV pg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病人(P<0.05)。结论 合并ICP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pgRNA表达水平、PreS1 Ag阳性表达率及D(λ)值水平均明显升高,对ICP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两者水平变化均与HBV DNA含量有关,并可能预示病人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 乙型肝炎 慢性 HBV前基因组RNA 前S1抗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O-1、Nrf2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李小珍 冯丹丹 张向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HC)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CHB合并IH...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IHC)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CHB合并IH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HO-1、Nrf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1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肝脏生化指标水平、瘙痒评分、12项健康调查简表(SF-12)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HO-1、Nrf2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患者的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CHB合并IHC疗效及安全性更佳,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促进胆汁淤积症状缓解及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和HO-1、Nrf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苦黄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 肝内胆汁淤积症 因子 血红素加氧酶-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自分泌运动因子、甲壳质酶蛋白40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和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王安鑫 马颖 徐菊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自分泌运动因子(ATX)、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ICP患者178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清自分泌运动因子(ATX)、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ICP患者178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26)和重度组(n=52);且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n=128)和不良妊娠组(n=50)。另选同期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ATX、YKL-40水平并计算Th17/Treg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ATX、YKL-40与Th17/Treg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重度组ATX、YKL-40、Th17、Th17/Treg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且轻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且轻度组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TX、YKL-40与Th17/Treg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Th17/Treg、高YKL40、高ATX、高TBA、高TBil为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ATX、YKL-40与ICP患者Th17/Treg失衡相关,高TBil、高TBA、高ATX、高YKL40、高Th17/Treg为I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血清自分泌运动因子 甲壳质酶蛋白40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率的影响
17
作者 刘丽 莫惠美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为本次研究病例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符合病例选择方法为电脑程序随机抽选,要求该病例患者为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为本次研究病例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段,符合病例选择方法为电脑程序随机抽选,要求该病例患者为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应的干预方式为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干预,各组含有43例患者,共计86例符合条件患者,对研究完成后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干预前,SAS与SDS评分未见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所拥有的各心理状态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为其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患者能够拥有更加稳定的情绪状态,对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唐红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73-174,178,共3页
目的:观察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治疗中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以胆汁淤积症酒精肝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观察酒精肝所致胆汁淤积症治疗中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01月-2021年12月)收治以胆汁淤积症酒精肝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治疗配合熊去氧胆酸治疗为对照组,对照组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为研究组。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判定治疗效果,并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功能指标及瘙痒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研究组患者在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3例(7.50%),低于对照组10例(25.00%)(P<0.05)。结论: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症酒精肝,可降低肝功能指标,减轻瘙痒症状的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症 酒精肝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熊去氧胆酸 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芍药甘草汤治疗高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黄富娟 王茜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研究柴胡芍药甘草汤治疗高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4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高龄ICP产妇分为观察组(给予柴胡芍药甘草汤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和对照组(给... 目的 研究柴胡芍药甘草汤治疗高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4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高龄ICP产妇分为观察组(给予柴胡芍药甘草汤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和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产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和瘙痒症状评分,随访记录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皮肤瘙痒程度量表(Ribah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血清TBA、TBIL、AST及AL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2例不良妊娠结局,对照组8例,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熊去氧胆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芍药甘草汤治疗高龄ICP的效果更好,有助于减轻皮肤瘙痒症状,保护肝功能,安全性良好且可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芍药甘草汤 高龄产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曹双元 张涛 张素华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8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单用...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单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炎症因子水平及胆汁代谢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羊水污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汁酸、雌三醇、甘胆酸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