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食干预对内镜胆管内引流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脱落的影响
1
作者 刘万玉 高秀珍 +1 位作者 尤永梅 张诚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99-502,共4页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内镜胆管内引流(ERBD)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脱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及ERBD置入7 Fr 5cm单猪尾胆管支架治疗的...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内镜胆管内引流(ERBD)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脱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因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及ERBD置入7 Fr 5cm单猪尾胆管支架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病区A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试验组,n=209),病区B的患者采取常规饮食干预(对照组,n=106),比较两组患者餐后腹痛发生率、不同时间段支架脱落率、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果 试验组餐后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2%(13/209) vs 25.47%(27/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总脱落率高于对照组[86.60%(181/209) vs 85.85%(91/106),P=0.854],其中试验组术后1~2 d支架脱落率低于对照组[4.78%(10/209) vs 12.26%(13/106),P=0.016],术后3~7 d支架脱落率低于对照组[27.14%(54/199) vs38.71%(36/93),P=0.046],但术后8~30 d支架脱落率高于对照组[80.69%(117/145) vs 73.68%(42/57),P=0.274]。试验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9%(3/64) vs 18.37%(9/49),P=0.022],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4.83%(7/145) vs 5.26%(3/57),P=0.898]。试验组术后残石率低于对照组[0.96%(2/209) vs 7.55%(8/106),P=0.002]。结论 特定的饮食干预能显著降低内镜胆管内引流术后单猪尾胆管支架早期脱落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符合快速康复护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胆管内引流 饮食干预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内引流后行一期缝合胆总管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朴松山 李光燮 +2 位作者 李浩 刘在文 姜惟龙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胆管内引流 胆总管切开术 一期胆总管缝合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胆汤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行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鹏 孙健 赵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胆管内引流(ENB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ST)术后应用柴胡清胆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和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132例采用ENBD治疗的A<ST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药治疗分为对... 目的观察内镜下胆管内引流(ENB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ST)术后应用柴胡清胆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和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132例采用ENBD治疗的A<ST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药治疗分为对照组(42例)及柴胡清胆汤组(9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ENBD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炎治疗;柴胡清胆汤组在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清胆汤加减(组成:柴胡18 g、茵陈30 g、黄罠20 g、赤芍20 g、黄苓15g、郁金15g、虎杖15 g、紫花地丁 30g、红藤30 g、连翘20 g、佛手15 g),每日1剂分2次服用,10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柴胡清胆汤组手术成功率髙于对照组〔97.78%(88/90)比95.24%(40/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清胆汤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d :6.1±1.1比7.4± 1.5, PV0.05),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d : 2.1 ±0.4比2.2±0.6, 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体温、白细胞计数(WB<)、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逐渐降低,治疗后10 d达到最低水平,且柴胡清胆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温(t ):36.44 ±0.24 比 37.04±0.39, WB<( X 109/L): 7.03± 1.23 比 8.92±2.11, DBil(pnol/L): 12.03±4.53 比 20.32±6.12, ALT(U/L): 31.23±4.23 比 68.92±6.19, AST(U/L): 34.03± 11.23 比78.92±22.19,均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5 d明显低于对照组(p.mol/L: 61.59± 11.64比82.33± 12.05, P<0.05)。柴胡清胆汤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90)比28.57%(12/42), 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 11.4±2.2比18.2±3.4, P<0.05)。结论对于A<ST患者,ENBD术后联合柴胡清胆汤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腹痛缓解时间,加速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急性重症胆管 胆管内引流 柴胡清胆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并胆管内双J管内引流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汤可立 石承先 +2 位作者 徐贤刚 赵鹏伟 李克跃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并胆管内双J管内引流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9月~2011年7月收治的19例胆总管直径大于8m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胆管内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并胆管内双J管内引流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9月~2011年7月收治的19例胆总管直径大于8m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胆管内双J管内引流术,总结该术式的适应证、操作技术及临床疗效,并将之与其他术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手术获成功,1例中转开腹,术中取尽结石,术后未发现胆漏、胆管狭窄或残余结石。胆管内双J管17例于术后5~7d在胃镜下拔出,2例在术后1周内随大便自行排出。结论对于胆总管直径大于0.8cm,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双J管内引流术是可行的,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胆总管结石 胆管内引流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胆管劈开整形盆式内引流治疗多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狭窄164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广和 《消化外科》 CSCD 2003年第1期15-15,45,共2页
关键词 高位胆管劈开整形盆式内引流 治疗 多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同胰胆管引流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曹臻 陈春雷 曾瑜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0期49-50,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胰胆管引流方法的疗效,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更好的胰胆管引流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4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 目的比较两种胰胆管引流方法的疗效,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更好的胰胆管引流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4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并发症(胆漏、胰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胆管支架内引流术优于外引流术,可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常规引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管支架内引流 胆管支架外引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线法总胆管十二指肠后内引流术的护理
7
作者 葛秀琴 杨柳易 《齐鲁护理杂志》 1996年第6期18-19,共2页
报告挂线法总胆管十二指肠后内引流72例的护理,重点介绍挂线法的材料准备、护理措施,并进行了橡皮筋拉力试验,以期望有助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经72例的医疗护理结果表明,无死亡和胆瘘发生,挂线脱落时间为12~35d,平均19.4d。挂线脱落后... 报告挂线法总胆管十二指肠后内引流72例的护理,重点介绍挂线法的材料准备、护理措施,并进行了橡皮筋拉力试验,以期望有助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经72例的医疗护理结果表明,无死亡和胆瘘发生,挂线脱落时间为12~35d,平均19.4d。挂线脱落后经T管造影显示引流口通畅,效果满意。对挂线的护理和所选橡皮筋的拉力试验作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线法 胆管十二指肠后内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扩张术联合单猪尾胰管支架对胆管小结石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郎绪龙 郑洁 +3 位作者 张莉 董学刚 潘志广 曹金恒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8期77-79,83,共4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联合单猪尾胰管塑料支架治疗胆总管小结石(直径<1.0 cm)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林业总医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联合单猪尾胰管塑料支架治疗胆总管小结石(直径<1.0 cm)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林业总医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总管小结石患者60例的资料,随机分两组,EPBD组采用EPBD联合胰管支架置入(n=31);EST组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n=29)。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EPBD组支架脱落、内镜取出情况。结果EPBD组及EST组分别30例(96.8%)、28例(96.6%)完整取石(P>0.05),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分别为9.7%、10.3%(P>0.05),EST组出血1例,无穿孔,EPBD组无出血、穿孔发生。EPBD组术后1 d内支架脱落1例;术后2周未脱落1例,内镜下成功取出;其余均2周内安全脱落。结论EPBD组与EST组取石成功率相近,PEP无明显升高,但术后出血率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 胰管支架胆管内引流 胆管小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引流方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2例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曹臻 陈春雷 曾瑜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1期79-80,共2页
目的总结支架内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优点。方法对3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32例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其中1例并发胰瘘,在短期内治愈,一例并发胆瘘,无一例死亡。结论胰肠、胆肠吻合口支架内引... 目的总结支架内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优点。方法对3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32例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其中1例并发胰瘘,在短期内治愈,一例并发胆瘘,无一例死亡。结论胰肠、胆肠吻合口支架内引流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支架内引流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在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诚 杨玉龙 +3 位作者 林美举 史力军 张洪威 李婧伊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取十二指肠镜技术诊治的28例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 目的探讨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取十二指肠镜技术诊治的28例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憩室11例,胆胰合流异常8例,壶腹部狭窄3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4例。其中21例行ERCP治疗,2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1例胆胰合流异常及2例Odd/括约肌功能障碍行药物治疗。随访20例,时间1个月~4年,其中18例ERCP术后未再发生急性胰腺炎,l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及1例胆胰合流异常患者多次复发急性胰腺炎,该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患者在随访第27个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治疗。结论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往往与十二指肠乳头憩室、胆胰合流异常、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ERCP技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乳头憩室 胆胰合流异常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 内镜下胆管内引流 内镜下胰管内引流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胆石病46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凡 徐其洋 姚登义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616-1619,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胆石症病人88例,其中观察组46例,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联合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胆石症病人88例,其中观察组46例,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术,对照组42例,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胆漏、胆管结石残余)。结果观察组腹腔引流时间[(5.08±0.53)d比(5.52±0.72)d]、术后住院时间[(6.37±0.64)d比(6.79±0.97)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24.37±6.57)min比(124.50±5.89)min]及术中出血量[(66.39±9.05)mL比(66.45±8.96)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并发胆漏、胆总管结石残留各2例,观察组出现胆总管结石残留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术可减少胆石症病人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检查 支架 胆管内引流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技术对胰胆疾病的治疗研究
12
作者 李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9期51-51,共1页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治作用。方法:对收治胰胆疾病患者103例,利用Pantex-ED24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进行诊治。结果:胆总管结石49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18例,壶腹、乳头癌18例,胰头癌15例,原发性胆管癌3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治作用。方法:对收治胰胆疾病患者103例,利用Pantex-ED24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进行诊治。结果:胆总管结石49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18例,壶腹、乳头癌18例,胰头癌15例,原发性胆管癌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平均住院时间6天。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是目前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道疾病 胆管引流 塑料支架胆管内引流 金属支架胆管内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联合胰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腹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晓武 郭婉薇 +3 位作者 李博 王伟福 柳勤译 许鸣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40-441,444,共3页
[目的]考察胆管支架内引流配合胰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 [目的]考察胆管支架内引流配合胰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胆管支架内引流配合胰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淀粉酶、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和ALP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各时点腹痛程度,比较2组生存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淀粉酶、Tbil、ALT和AL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段研究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研究组中位生存期是个8.72个月与对照组的8.4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支架移位和阻塞发生率为20.0%(8/40),对照组为25.0%(10/4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支架内引流配合胰管支架内引流术可以有效缓解中晚期胰腺癌并胰管扩张患者的疼痛,但不影响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管扩张 胆管支架内引流 胰管支架内引流
原文传递
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钦寿 车斯尧 +2 位作者 潘思波 何龙光 黎福良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71-72,共2页
目的总结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行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反流性胆管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胆漏、总胆红素下降等指标。结果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 目的总结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行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反流性胆管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胆漏、总胆红素下降等指标。结果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8.6%,胆漏发生率为3.4%,术后第一天肛门恢复排气10.3%,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为93.1%。结论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并发症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简单、安全、省时,值得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 胆道梗阻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中药防治急性胆道感染时肠道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锋 鲁焕章 吴咸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65-167,294-295,共5页
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胆管减压内引流模型。以^(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为示踪物,取门静脉血、外周血、肝脏、肺脏、脾脏进行测定,观察了在急性胆道感染时肠道细菌移位情况和不同治疗方法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急性胆道感染会... 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胆管减压内引流模型。以^(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为示踪物,取门静脉血、外周血、肝脏、肺脏、脾脏进行测定,观察了在急性胆道感染时肠道细菌移位情况和不同治疗方法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急性胆道感染会诱发肠道细菌移位。单纯胆管减压或胆管减压加氨苄青霉素治疗不能防止移位的发生,反而加重了细菌移位的程度。中药“活血清解灵”能有效地抑制肠道细菌移位。其确切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道感染 细菌移位 胆管内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liary drainage 被引量:7
16
作者 Disaya Chavalitdhamrong Peter V Draganov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91-497,共7页
Endoscopic ultrasound(EUS)-guided biliary drainage has emerged as a minimally invasive alternative to percutaneous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biliary obstruction who had failed endoscopic retrograde ... Endoscopic ultrasound(EUS)-guided biliary drainage has emerged as a minimally invasive alternative to percutaneous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biliary obstruction who had faile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EUSguided biliary drainage has become feasibl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channel curvilinear therapeutic echo-endoscopes and the use of real-time ultrasound and fluoroscopy imaging in addition to standard ERCP devices and techniques.EUS-guided biliary drainage is an attractive option because of its minimally invasive,single step procedure which provides internal biliary decompression.Multiple investigators have reported high success and low complication rates.Unfortunately,high quality prospective data are still lacking.We provide detailed review of the use of EUS for biliary drain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ing endoscopists with specific focus on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e duct Biliary obstruction Biliary drainage Endoscopic ultrasound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biliary drain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stological changes at an endosonography-guided biliary drainage site:A case report 被引量:4
17
作者 Naotaka Fujita Yutaka Noda +5 位作者 Go Kobayashi Kei Ito Takashi Obana Jun Horaguchi Osamu Takasawa Kazunari Nakahar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1期5512-5515,共4页
Endosonography-guided biliary drainage (ESBD) is a new method enabling internal drainage of an obstructed bile duct. However,the histologic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fistula development via the duodenum to the bile... Endosonography-guided biliary drainage (ESBD) is a new method enabling internal drainage of an obstructed bile duct. However,the histologic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fistula development via the duodenum to the bile duct have not been reported. We performed ESBD 14 d preoperatively in a patient with an ampullary carcinoma and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changes in and around the fistula. The female patient developed no complications relevant to ESBD. Levels of serum bilirubin and hepatobiliary enzymes declined quickly,and pancreatoduodenectomy was carried out uneventfully. The resected specimen was sliced and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eosin.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puncture site in the duodenum and bile-duct wall,and the sinus tract revealed no hematoma,bile leakage,or abscess in or around the sinus tract. Little sign of granulation,fibrosis,an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was observed. Although further large-scale confirmatory studies are needed,the findings here may encourage more active use of ESBD as a substitute for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drainage in cases with failed/difficult endoscopic biliary ste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ONOGRAPHY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ndoscopic biliary drainage Biliary stenting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 iopancreatography Obstructive jaundice Biliary stri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胆管支撑内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红兵 王生祥 +5 位作者 周丽霞 刘春燕 苏发德 王吉胜 陶积春 张金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胰胆管支撑内引流改良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年间接受胰胆管支撑内引流术的2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拔管时间及恢复饮食时间等... 目的探讨胰胆管支撑内引流改良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年间接受胰胆管支撑内引流术的2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拔管时间及恢复饮食时间等。结果术中出血300~600(平均400)mL;手术时间4~7(平均5)h;3~6(平均4)d胃肠功能恢复,4~6(平均5)d后营养管进流食,5~7(平均6)d拔除腹腔引流管(除胰瘘外);7 d经口恢复饮食;仅1例在切除胰头时因残留部分胰腺钩突,术后发生小量胰瘘,量〈50 mL/d,20 d后痊愈拔管;1例发生碱性反流性胃炎;无1例发生严重的胰瘘等并发症及死亡。住院时间11~16(平均)14 d。结论胰胆管支撑内引流改良技术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具有术后恢复快、腹腔引流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管支撑内引流 改良技术
原文传递
Biliary drainage of the common bile duct with an enteral metal stent 被引量:1
19
作者 Irene M Dek Bram DJ van den Elzen +1 位作者 Paul Fockens Erik AJ Rauw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9期2423-2424,共2页
In this case report we present an elderly patient who was referred to our hospital with recurrent episodes of cholangitis that persisted after placement of fi ve metal stents for a distal common bile duct(CBD) stenosi... In this case report we present an elderly patient who was referred to our hospital with recurrent episodes of cholangitis that persisted after placement of fi ve metal stents for a distal common bile duct(CBD) stenosis.All metal stents were endoscopically removed from the CBD by forceps after balloon dilatation of the papilla.A profoundly dilated CBD with sludge and concrements was seen.To ensure adequate bile drainage an enteral metal stent was inserted in the CBD.This case shows that proximally migrated uncovered metal stents in the CBD can be safely removed endoscopically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We suggest that in the case of a CBD drainage problem due to an extremely dilated CBD,placement of an enteral metal stent in the CBD could be considered,especially in patients who are unfi t for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ANGITIS Dilated common bile duct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nteral metal stent Metal stent remo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20
作者 潘洪涛 刘会春 +3 位作者 费圣贤 李宗狂 王勇 殷运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3-396,共4页
肝门部胆管癌因其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低,并发症多,姑息性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胆道支架置入胆管内引流则是姑息性治疗的首选。
关键词 胆道支架置入 ^125I粒子 腔内照射治疗 肝门胆管 临床疗效 姑息性治疗 肝门部胆管 胆管内引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