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例非ABO-HDFN血型血清学分析及临床干预结果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洪毅 王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意外抗体致非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non-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non-ABO HDFN)血型血清学分析及临床干预结果比较,为临床准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新生儿科送检,陕... 目的探讨意外抗体致非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non-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non-ABO HDFN)血型血清学分析及临床干预结果比较,为临床准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新生儿科送检,陕西省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室进行检测并最终证实的20例非ABO-HDFN病例,鉴定20例母亲血清及患儿红细胞放散液中的意外抗体及效价;并按照临床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光疗组、光疗后换血组和光疗后输血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三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20例非ABO-HDFN涉及到4个血型系统的9种意外抗体。三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输血组平均住院天数最高(15.8±6.94天),换血组次之(11.25±2.86天),光疗组最短(8.5±1.89天),三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6,P=0.018)。结论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是提高由意外抗体致非ABO-HDFN重要检测手段,临床应根据检出抗体的特性及患儿的病情轻重来评估其风险,及时对患儿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意外抗体 非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抗原阳性患者血清Rh意外抗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林 安宁 +4 位作者 杨世明 江涛 张开 刘世佳 崔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RhD抗原阳性患者血清中检出Rh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和配血对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及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阳性或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血标本,采用试管盐水法(NS)、手工凝聚胺法(MPT)、间接抗... 目的分析RhD抗原阳性患者血清中检出Rh意外抗体的特异性和配血对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及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阳性或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血标本,采用试管盐水法(NS)、手工凝聚胺法(MPT)、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及吸收放散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对患者红细胞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及相应抗原检测,以排除自身抗体的干扰和验证抗体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34例RhD抗原阳性(含Rh弱D型及部分D型各1例)患者血清中,男15例(41.12%),女19例(55.88%),年龄0~90岁。A型13例(38.24%)、B型11例(32.35%)、O型6例(17.65%)、AB型4例(11.76%)。Rh抗E抗体20例(58.82%)、抗C抗体2例(5.88%)、抗c抗体2例(5.88%)、抗Ec抗体4例(11.76%)、抗Ce抗体2例(5.88%)、抗D抗体2例(5.88%)、抗DE抗体2例(5.88%)。抗体类型为IgG类,抗体效价为16~32,凝集强度为2+~3+。DAT阴性30例,DAT阳性4例(均为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结论Rh意外抗体为IgG类抗体,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阳性 Rh弱D型 抗体鉴定 Rh意外抗体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