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胚性细胞团诱导与增殖的相关因子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韦鹏霄 覃柳兰 +5 位作者 岑秀芬 黄有总 杨燕妮 刘洁云 谭木秀 植菊芳 《甘蔗糖业》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以甘蔗ROC22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相关因子对甘蔗胚性细胞团诱导与增殖的效应。结果表明:2,4-D 3.0 mg/L较利于胚性细胞团的诱导,诱导率为30.33%;KT 0.5 mg/L对胚性细胞团的继代增殖较佳,培养25天后的增殖倍数为38.8倍;培养日龄为15天和... 以甘蔗ROC22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相关因子对甘蔗胚性细胞团诱导与增殖的效应。结果表明:2,4-D 3.0 mg/L较利于胚性细胞团的诱导,诱导率为30.33%;KT 0.5 mg/L对胚性细胞团的继代增殖较佳,培养25天后的增殖倍数为38.8倍;培养日龄为15天和第4代的胚性细胞团增殖倍数较高,分别为42.06倍和44.33倍;先暗培养再光照培养对胚性细胞团的继代增殖较好,培养25天后的增殖倍数为35.0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组织培养 胚性细胞团 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照射甘薯胚性细胞团获得突变体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爱贤 刘庆昌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7-9,12,共4页
用0~100Gy12 C5+和0~200Gy4He2+分别照射甘薯品种栗子香的胚性悬浮细胞,用0~100Gy4He2+照射甘薯品种玉丰的胚性细胞团,以研究甘薯细胞水平离子束辐射的诱变效应.确定了甘薯胚性悬浮细胞适宜的12C5+和4He2+辐射剂量,分别为30~50Gy和7... 用0~100Gy12 C5+和0~200Gy4He2+分别照射甘薯品种栗子香的胚性悬浮细胞,用0~100Gy4He2+照射甘薯品种玉丰的胚性细胞团,以研究甘薯细胞水平离子束辐射的诱变效应.确定了甘薯胚性悬浮细胞适宜的12C5+和4He2+辐射剂量,分别为30~50Gy和70~100Gy;甘薯胚性细胞团适宜的4He2+辐射剂量为50~70Gy.得到大量再生植株,辐射后代的顶叶形、叶形、顶叶色、叶脉色、脉基色、顶端茸毛等性状出现了广泛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胚性细胞团 离子束照射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胚性细胞团诱导影响因子研究
3
作者 李松 杨荣仲 +7 位作者 廖江雄 刘丽敏 余坤兴 淡明 刘红坚 杨柳 谭芳 戴友铭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19-522,共4页
以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新台糖16号、桂糖21号及拔地拉为供试材料,以近生长点0~3 cm的嫩叶鞘组织为外植体、MS固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诱导初期不同分化刺激培养时间和不同激素组合(2,4-D 1.0~7.0 mg/L、ABA 0~2.0 mg... 以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新台糖16号、桂糖21号及拔地拉为供试材料,以近生长点0~3 cm的嫩叶鞘组织为外植体、MS固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诱导初期不同分化刺激培养时间和不同激素组合(2,4-D 1.0~7.0 mg/L、ABA 0~2.0 mg/L)对愈伤组织胚性细胞团诱导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6-BA 1.5 mg/L+NAA 0.5mg/L培养基中对嫩叶鞘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刺激培养24~72 h,可显著提高胚性细胞团的诱导率,以培养48 h的诱导率最高,平均诱导率为44.4%,比对照增加15.7个百分点;在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中,以在培养基MS+2,4-D 3.0 mg/L+ABA0.5 mg/L中培养的不同甘蔗品种胚性细胞团诱导率较高、生长较好,其次是MS+2,4-D 3.0 mg/L;在分化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0.1 mg/L中对来自不同诱导培养基的胚性细胞团进行分化培养,结果发现在MS+2,4-D 3.0 mg/L+ABA 0.5 mg/L和MS+2,4-D 3.0 mg/L中诱导的胚性细胞团的绿苗分化率较高,不同甘蔗品种平均绿苗分化率分别为65.0%、64.9%,但绿苗生根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胚性细胞团 诱导 激素 分化 绿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体系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杰 杨模华 +4 位作者 郑力尉 李朋乐 陈国敏 王舒祺 单易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3-84,共12页
【目的】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率低一直限制着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的实践应用,探讨了影响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几个关键因子及其效应,以期提高胚性细胞团诱导率,优化胚性细胞团诱导发生体系。【方法】以包含未成熟胚的雌配子体... 【目的】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率低一直限制着马尾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的实践应用,探讨了影响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几个关键因子及其效应,以期提高胚性细胞团诱导率,优化胚性细胞团诱导发生体系。【方法】以包含未成熟胚的雌配子体为外植体,LP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讨家系基因型、激素组合、培养基碳源及氮源等因子对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的影响。【结果】家系基因型对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有显著性影响,家系平均诱导率最高达17.5%,最低为0;3组激素组合的诱导率无显著差异,其中1.5 mg/L 2.4-D+1.0 mg/L 6-BA处理获得较高诱导率(14.85%);不同碳源类型及水平处理下(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各家系的最佳诱导反应呈现家系与碳源类型及水平的交互效应,其中k1家系在30 g/L蔗糖处理中可获得最高诱导率(40%),而k3家系则在30 g/L葡萄糖处理中获得最高诱导率(22%),综合4个家系在不同碳源水平处理下的综合诱导效应,在30 g/L蔗糖处理中获得的平均诱导率最高(18.51%);调整培养基中的氨硝比(NH4+/NO3-)有助于胚性细胞团诱导,其氨硝比(NH4+/NO3-)的合适比例范围为0.2~0.4,平均诱导率可达14.23%,而单一性降低NH4+浓度至1/2LP浓度水平或增加培养基中NO3-浓度至3/2 LP浓度水平,诱导率分别可提高到17.86%和15.48%。【结论】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有显著的家系效应,需选择诱导敏感型家系为实验材料来源;调整诱导培养基中碳源类型与浓度水平,同时考虑培养基中的氨硝比,对优化胚性细胞团诱导有积极作用,推荐30 g/L蔗糖为碳源,并调整培养基中的氨硝比(NH4+/NO3-)范围0.2~0.4,可提高胚性细胞团诱导率。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胚性细胞团诱导率建立稳定的马尾松胚性细胞团诱导体系提供研究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胚性细胞团 基因型 碳源 氮源 氨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对甘薯胚性悬浮细胞团的辐射诱变效应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玉萍 刘庆昌 翟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9-522,共4页
以甘薯品种栗子香为材料,用0~10 0Gy1 2 C5+ 和0~2 0 0Gy4 He2 + 离子束分别照射其胚性悬浮细胞团,结果表明,栗子香胚性细胞团适宜的1 2 C5+ 和4 He2 + 辐射剂量分别为30~5 0Gy和5 0~70Gy。对辐照后的材料进行培养,通过体细胞胚胎... 以甘薯品种栗子香为材料,用0~10 0Gy1 2 C5+ 和0~2 0 0Gy4 He2 + 离子束分别照射其胚性悬浮细胞团,结果表明,栗子香胚性细胞团适宜的1 2 C5+ 和4 He2 + 辐射剂量分别为30~5 0Gy和5 0~70Gy。对辐照后的材料进行培养,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获得大量再生植株。将获得的再生植株移栽到大田,对其地上部和地下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离子束辐照后代在叶形、薯皮色及单株结薯性等性状上发生了变异。获得了一批叶形、薯皮色等的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离子束照射 胚性细胞团 诱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对甘薯胚性细胞悬浮系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邱鹏飞 侯夫云 +2 位作者 王庆美 张立明 田霄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15-17,共3页
以甘薯品种济薯21和徐薯18的茎尖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配比,对甘薯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高效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济薯21和徐薯18较适宜的茎尖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2.2 g/L KC l+2.0 mg/L 2,4-D和MS+2... 以甘薯品种济薯21和徐薯18的茎尖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配比,对甘薯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高效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济薯21和徐薯18较适宜的茎尖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2.2 g/L KC l+2.0 mg/L 2,4-D和MS+2.0 mg/L 2,4-D;济薯21胚性细胞团在MS+1.0 mg/L ABA+1.0 mg/L GA3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最高,达到96%,徐薯18胚性细胞团在MS+1.0 mg/LABA培养基上的植株再生率最高,达到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胚性细胞团 植株再生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幼胚培养中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亚馥 崔凯荣 +1 位作者 陈克民 刘志学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29-29,共1页
小麦组织培养中的植株再生,早期认为主要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量植株再生是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我们以小麦幼胚作为外植体,在附加6mg/12,4-D,0.5mg/1 KT,300mg/1 LH 和3%蔗糖的 MS 培养基上可形成大量愈伤组织... 小麦组织培养中的植株再生,早期认为主要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量植株再生是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我们以小麦幼胚作为外植体,在附加6mg/12,4-D,0.5mg/1 KT,300mg/1 LH 和3%蔗糖的 MS 培养基上可形成大量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经过5个月继代培养仍保持较高的分化频率。将2,4-D 浓度从6mg/1降至2mg/1继续培养后,继代中以60%的频率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如再进一步降低2,4-D 浓度至0.5mg/1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幼 细胞 愈伤组织 器官发生途径 继代培养 胚性细胞团 胎发生 脱分化 再生苗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状体发生的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韩碧文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4,共4页
植物组织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是较普遍的现象。由于通过胚状体途径繁殖植物和进行突变体筛选的优越性,使胚状体的实际应用受到极大重视。但是,胚状体发生的一些理论问题还远未解决。本文仅就胚状体发生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研究的新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是较普遍的现象。由于通过胚状体途径繁殖植物和进行突变体筛选的优越性,使胚状体的实际应用受到极大重视。但是,胚状体发生的一些理论问题还远未解决。本文仅就胚状体发生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体 生理生化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胚性细胞团 突变体筛选 胎发生 细胞分化 胞间连丝 脱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和胚状体无性系的研究
9
作者 母秋华 《东北农业科学》 1982年第1期32-39,共8页
证明高等植物细胞存在全能性的最惊人的事实,就是培养植物体细胞可以分化成胚状体,并进而再生成整株植株。自1958年Steward等人用胡萝卜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胚状体后,胚状体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重视。目前在花药培养和组织培养中具有胚... 证明高等植物细胞存在全能性的最惊人的事实,就是培养植物体细胞可以分化成胚状体,并进而再生成整株植株。自1958年Steward等人用胡萝卜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胚状体后,胚状体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重视。目前在花药培养和组织培养中具有胚状体分化能力的种子植物已达117种、34科、75属。我国广西农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1978年分别从玉米花粉愈伤组织得到了可继代繁殖的无性系,但尚未得到结实成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体 花药培养 胚性细胞团 细胞悬浮培养 愈伤组织 高等植物细胞 广西农学院 分化能力 继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植物胚状体发生的重要特性
10
作者 邱瑾 《三明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2-25,共4页
文章指出了开展胚状体研究工作应抓住的几个重要方面,对控制胚状体发生的重要条件进行探讨,试图从形态与物质上的变化方面去说明与胚状体发生机制的关系,尤其关于胚状体发生的鉴别将增强研究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植物状体 状体发生 状体诱导 胎发育 胎原始细胞 胚性细胞团 胎特异蛋白 状体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未受精胚珠离体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伍成厚 潘一山 +2 位作者 罗开梅 叶秀粦 梁承邺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1-894,共4页
以蝴蝶兰大孢子母细胞时期的胚珠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VW+BA0·2mg·L-1+NAA0·2mg·L-1+蔗糖2·0%+植物凝胶0·3%中蝴蝶兰的大孢子母细胞可以发育至二核胚囊;在VW+BA0·2mg·L-1... 以蝴蝶兰大孢子母细胞时期的胚珠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VW+BA0·2mg·L-1+NAA0·2mg·L-1+蔗糖2·0%+植物凝胶0·3%中蝴蝶兰的大孢子母细胞可以发育至二核胚囊;在VW+BA0·2mg·L-1+NAA0·2mg·L-1+蔗糖2·0%+植物凝胶0·3%+椰子汁10%中大孢子母细胞可以发育至四核胚囊或形成胚性细胞团,这些胚性细胞团有可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胚性细胞团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体胚发生与几种专利培养基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丽君 叶建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以火炬松优良家系20-692、20-615、20-1036、20-639不同球果采收期的含未成熟合子胚的雌配子体为外植体,利用4种针叶树体胚发生专利培养基AL、TX、LP、DS,分别与AL、TX、LP培养基激素组合及无激素组合形成16种诱导培养基,开展不同家系... 以火炬松优良家系20-692、20-615、20-1036、20-639不同球果采收期的含未成熟合子胚的雌配子体为外植体,利用4种针叶树体胚发生专利培养基AL、TX、LP、DS,分别与AL、TX、LP培养基激素组合及无激素组合形成16种诱导培养基,开展不同家系、基本培养基、球果采收期对火炬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合子胚发育的第2、3、4阶段为最理想外植体,不同家系、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对ESM诱导率及外植体褐化率均存在显著影响,16种组合的培养基中,在LP-LP、LP-TX、AL-TX培养基上可获得较高的体胚诱导率,分别为18%、1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细胞胎发生 专利培养基 诱导率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体胚增殖与成熟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丽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17-221,共5页
以湿地松未成熟合子胚为试验材料,诱导获得胚性胚柄细胞团(Embryogenic Suspensor Mass-ESM),通过培养基的优化,开展湿地松ESM维持与增殖及体胚成熟培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影响ESM的增殖速率及质量,DC... 以湿地松未成熟合子胚为试验材料,诱导获得胚性胚柄细胞团(Embryogenic Suspensor Mass-ESM),通过培养基的优化,开展湿地松ESM维持与增殖及体胚成熟培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影响ESM的增殖速率及质量,DCR+NAA1.0mg·L-1+6-BA0.32mg·L-1+KT0.30mg·L-1为湿地松ESM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上的预培养是湿地松体胚发育、成熟的必要程序,ABA、PEG、AC和高浓度蔗糖的组合进一步促进了体胚的发育成熟,体胚在培养基LP+ABA50mg·L-1+PEG600020%+6%蔗糖+AC2.5g·L-1上获得了近子叶期体胚,但未能获得完全成熟的体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细胞 维持 增殖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叶松优良家系的体胚发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丽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7,共6页
以长叶松优良家系20-820、20-803、20-822、20-805、20-825不同采收期的大配子体为外植体,选用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专利培养基AL、TX、LP、DS分别与AL、TX、LP培养基激素组合及无激素组合形成16种体胚诱导培养基,开展家系、专利基本培... 以长叶松优良家系20-820、20-803、20-822、20-805、20-825不同采收期的大配子体为外植体,选用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专利培养基AL、TX、LP、DS分别与AL、TX、LP培养基激素组合及无激素组合形成16种体胚诱导培养基,开展家系、专利基本培养基、球果采收期对长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体胚最理想的球果采收期为7月16日和24日,即合子胚发育第1、2阶段,参试的5个家系间的胚性胚柄细胞团(ESM)诱导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2因素对ESM诱导率有极显著影响,LP基本培养基与TX激素组合最适宜诱导长叶松体胚,其体胚诱导率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松 细胞胎发生 专利培养基 诱导率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赤松体胚发生细胞结构观察与增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珺 吴小芹 +1 位作者 许建秀 叶建仁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6-692,共7页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优化原生抗性赤松体胚发生培养体系,本研究通过体式镜定性观察种室中的合子胚分布、胚性胚柄细胞结构变化,通过Image-Pro Plus软件定量分析胚性细胞团在不同生长调节物质配方下胚头胚柄的比例变化,了解体胚发生的营养...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优化原生抗性赤松体胚发生培养体系,本研究通过体式镜定性观察种室中的合子胚分布、胚性胚柄细胞结构变化,通过Image-Pro Plus软件定量分析胚性细胞团在不同生长调节物质配方下胚头胚柄的比例变化,了解体胚发生的营养需求。结果发现,抗性赤松裂生多胚更易形成胚性细胞团;改变原有培养条件细胞团会出现胚头胚柄分离、胚头细胞颜色加深的反应;使用低浓度的混合生长调节物质配比(0.1 mg·L^(-1)2,4-D+1 mg·L^(-1) NAA+0.5 mg·L^(-1) 6-BA)能够提高体胚增殖速度;表明抗性赤松胚性细胞团增殖速度加快的内在机理为增加胚性细胞团中胚头与胚柄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 诱导 增殖 现象 细胞 Image-Pro PLUS
原文传递
甘蔗叶组织诱发胚状体研究成功
16
作者 石波 《遗传》 CAS 1979年第6期21-21,共1页
广西柳城县甘蔗研究室农业技术员曾吉恕于1977年2月开展了甘蔗嫩叶离体培养诱发胚状体与植株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并开始应用于生产。最近广西柳州地区科委和区教育卫生办公室主持鉴定了这项科研成果。鉴定会于197... 广西柳城县甘蔗研究室农业技术员曾吉恕于1977年2月开展了甘蔗嫩叶离体培养诱发胚状体与植株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并开始应用于生产。最近广西柳州地区科委和区教育卫生办公室主持鉴定了这项科研成果。鉴定会于1979年6月12日至14日在南宁举行,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和植物生理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体 植株 甘蔗 糖料作物 胚性细胞团 原料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桉树组培苗繁育造林的中试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炼武 《广西林业》 1990年第1期22-24,共3页
钦州地区林科所于1979年用雷林一号桉和具有杂交优势的柳窿桉种子,通过组培培育出胚性细胞团,并诱导成苗。为了摸索组培过程细胞团增殖分化成苗以及组培苗移栽、造林技术和验证多次继代繁殖的苗木,是否在大面积生产上仍然保持杂种优势,... 钦州地区林科所于1979年用雷林一号桉和具有杂交优势的柳窿桉种子,通过组培培育出胚性细胞团,并诱导成苗。为了摸索组培过程细胞团增殖分化成苗以及组培苗移栽、造林技术和验证多次继代繁殖的苗木,是否在大面积生产上仍然保持杂种优势,广西区科委1981年3月下达了杂交桉树组培苗繁育造林300亩中试研究。由区林科所、钦州地区林科所共同承担,区直七坡、东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科所 培苗 胚性细胞团 中试研究 钦州地区 组培苗移栽 杂交优势 钦廉林场 造林技术 成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其它
18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6期82-85,共4页
922703 离体繁殖香蕉的体细胞克隆变异体的定性分析[英]/Israeli,Y.…∥Sci.Hortic.(Amsterdam).-1991,48(1~2).-71~88[译自DBA,1991,10(25),91-14844] 对离体繁殖的Cavendish亚类7个香蕉(Musa sp.)栽培种Williams、Grand Nain、Nat-... 922703 离体繁殖香蕉的体细胞克隆变异体的定性分析[英]/Israeli,Y.…∥Sci.Hortic.(Amsterdam).-1991,48(1~2).-71~88[译自DBA,1991,10(25),91-14844] 对离体繁殖的Cavendish亚类7个香蕉(Musa sp.)栽培种Williams、Grand Nain、Nat-han、Arnon、Shai、Eilon和Red的体细胞克隆变异体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矮态变异体最普遍,品种Red高株突变体极少,无矮状变异体出现。第二个最普遍的变异体是叶厚度不同、橡胶状窄叶呈现不同的白绿斑点(嵌合状)。据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种质 玉米花粉 细胞克隆变异 胚性细胞团 珠培养 金甲豆 栽培种 基因定位 藤仓赤霉 冷冻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