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激素对早孕蜕膜基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尚为 李蕾 +3 位作者 曹泽毅 彭芝兰 韩字研 杨业洲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3-185,188,共4页
目的 探讨孕激素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受体 (IGF- 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半定量检测不同浓度孕激素作用 72小时后及 0 .1μm ol/ L孕激素作用不同时间后人... 目的 探讨孕激素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受体 (IGF- 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半定量检测不同浓度孕激素作用 72小时后及 0 .1μm ol/ L孕激素作用不同时间后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中 IGF- R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中 IGF- R m RNA呈强阳性表达 ,孕激素降调 IGF- R m RNA的表达 ,并与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r=- 0 .6 80 ,P<0 .0 0 1)。孕激素终浓度为 0 .1μm ol/ L时 ,IGF- R m RNA的表达与作用时间无显著相关性 (r=0 .0 0 5 ,P>0 .0 5 )。结论 孕激素可能通过降调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中 IGF- R m RNA的表达 ,调节基质细胞的增殖和蜕膜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 早孕 蜕膜基质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基因表达 基因调控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娟 吕国栋 +2 位作者 赵军 肖云峰 王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66-1668,1671,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系统中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ⅠR)最为重要,其为一种糖蛋白跨膜受体,属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中上调表达或增加激酶活性从而介导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系统中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ⅠR)最为重要,其为一种糖蛋白跨膜受体,属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中上调表达或增加激酶活性从而介导肿瘤发展、浸润以及抗细胞凋亡等;同时,IGF-ⅠR 还与多房棘球绦虫、线虫、血吸虫等致病因素有关,这些特性使IGF-ⅠR 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抗肿瘤、抗寄生虫靶向治疗潜在靶点。本文对近年来以 IGF-ⅠR 为靶点的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IGF-R 抑制剂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蛋白激酶 多房棘球绦虫 家族成员 肿瘤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与糖尿病足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庆新 肖正华 谢晓斌 《现代医院》 2010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受体两亚基(α,β)在糖尿病足患者(DF组)足溃疡创面、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皮肤和非糖尿病患者(NC组)正常皮肤中的分布和表达特征,旨在阐明其表达水平变化与糖尿病...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受体两亚基(α,β)在糖尿病足患者(DF组)足溃疡创面、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皮肤和非糖尿病患者(NC组)正常皮肤中的分布和表达特征,旨在阐明其表达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内在联系。方法 DF组30例,DM组23例,NC组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足部组织的IGF-ⅠRα、IGF-ⅠRβ的表达。结果在IGF-ⅠRα和IGF-ⅠRβ的阳性细胞率和表达强度上,DM组较NC组表达减弱(p<0.05),DF组较DM组表达进一步减弱(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足溃疡创面IGF-ⅠRα和IGF-ⅠRβ表达减少,提示IGF-ⅠRα和IGF-ⅠRβ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和β 糖尿病足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玉林 王明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Ⅰ及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70.18%和75.44%)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上皮组织(37.50%和25.00%,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喉鳞癌组织中IGF-Ⅰ与IGF-Ⅰ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GF-Ⅰ及IGF-ⅠR的高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彩霞 申凤俊 唐瑾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68-370,37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动态变化,探讨IGF-ⅠR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制备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8周。测定各组门静脉压,对肝组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和马松三色染色,采用...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动态变化,探讨IGF-ⅠR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制备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8周。测定各组门静脉压,对肝组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和马松三色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组织IGF-ⅠR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并将IGF-ⅠR与肝纤维化程度、门静脉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门静脉压逐渐增高,IGF-ⅠR在肝组织中的表达也增加,IGF-ⅠR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及门静脉压呈正相关。结论在肝纤维化进程中,IGF-ⅠR表达逐渐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门静脉压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杰 刘立思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Ⅰ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Ⅰ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型、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情况。结果IGF-ⅠR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喉部组织及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5)。IGF-ⅠR在TNM分期Ⅲ~Ⅳ期、颈淋巴结转移及高分化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中低分化癌患者表达增强(P<0.05)。结论IGF-ⅠR在喉癌组织中表达过度,可能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IGF-ⅠR的表达对预测LSC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喉肿瘤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诱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和雌激素受体间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于正洪 姜恩泽 +5 位作者 赵红 上官俊杰 王新星 吕镗锋 陈礼朋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7-911,共5页
目的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配体的结合导致非核效应,雌二醇可以在所有层面上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Ⅰ)系统。文中研究雌二醇和IGF-Ⅰ所诱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 目的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配体的结合导致非核效应,雌二醇可以在所有层面上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Ⅰ)系统。文中研究雌二醇和IGF-Ⅰ所诱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IR)和ER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和NWTB3细胞,在ER和IGF-IR阳性的MCF-7细胞中转染空载体(NEO)导致IGF-IR下降,而在ER阴性的IGF-IR形成的NWTB3细胞中转染ER。免疫沉淀试验研究ER和IGF-IR相互结合,免疫印迹试验研究IGF-IR下游的信号通路激活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GFR-ER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MCF-7乳腺癌细胞转染IGF-IR反义cDNA(SX13),造成细胞膜上的IGF-IR减少了50%。在NEO的细胞中,雌二醇和IGF-Ⅰ诱导了ER与IGF-IR的快速结合,而在SX13细胞中,该相互作用被遏制。在用ER转染NWTB3细胞过表达IGF-IR后,ER与IGF-IR的相互作用在15 min内被雌二醇和IGF-Ⅰ诱导。结论 ER与IGF-IR的相互作用可能对ER的非核效应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胰岛素生长因子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宫内发育迟缓胎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岩 李书琴 刘晓梅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0-801,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L-精氨酸孕期干预对被动吸烟致宫内发育迟缓胎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探讨L-精氨酸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孕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L-精氨酸小剂量和大剂量防治组。孕21 d剖宫取胎...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L-精氨酸孕期干预对被动吸烟致宫内发育迟缓胎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探讨L-精氨酸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孕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L-精氨酸小剂量和大剂量防治组。孕21 d剖宫取胎,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胎鼠脑组织IGF-ⅠR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胎鼠脑组织中IGF-ⅠR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小剂量和大剂量L-精氨酸防治组胎鼠脑组织中IGF-ⅠR mRNA表达量均比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L-精氨酸可增加宫内发育迟缓胎鼠脑内IGF-ⅠR 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胎儿发育,防治IUG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宫内发育迟缓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在MDS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凌云 李晓 +4 位作者 贺琪 陶英 刘薏芝 杨莲萍 浦权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基因的定量表达情况。方法: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mRNA的表达量。结果:IGF-IR基因表达量在MDS各亚组和正常...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基因的定量表达情况。方法: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mRNA的表达量。结果:IGF-IR基因表达量在MDS各亚组和正常对照存在不同:RAEB组(1.31E-04)和CMML组患者(1.99E-04)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1.45E-05,P值分别<0.05和0.01),而与正常对照相比,RA组患者IGF-IR基因表达量(5.75E-06)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IGF-IR基因在高危组MDS(RAEB/CMML)患者造血细胞存在过度表达,而未见于低危组(RA)患者,提示IGF-IR可能参与MDS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胰岛素生长因子-I受体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瑾 申凤俊 赵彩霞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以及对其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影响。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15只,贝那普利治疗组15只。制备四氯化碳诱导...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以及对其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的影响。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15只,贝那普利治疗组15只。制备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应用贝那普利灌胃,共8周。对肝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马松三色染色,观察各组肝纤维化的程度,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水平。结果贝那普利治疗组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较同期模型组轻(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体重降低(P<0.05)及血清ALT升高(P<0.05),IGF-ⅠR在肝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多(P<0.05),贝那普利治疗组IGF-ⅠR表达减少(P<0.05)。结论贝那普利可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可能与肝组织IGF-ⅠR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贝那普利 胰岛素生长因子-I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系
11
作者 毛婷婷 蒋琼 +2 位作者 王燕 明霞 娄英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依...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依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5)和未复发组(n=67)。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TGF-β1、IGF-1表达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IGF-1水平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病灶体积、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血清IGF-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术后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GF-β1、IGF-1水平以及二者联合预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803和0.940。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效能优于其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TGF-β1=2.001、Z二者联合-IGF-1=2.318,P=0.045、0.021)。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清TGF-β1、IGF-1显著升高,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临床病理特征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生长因子-1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人附睾蛋白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研究
12
作者 黄皎皎 杨晓 +2 位作者 谢小芳 李萍 刘蕾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人附睾蛋白4(HE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术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癌及癌旁组织GLUT1、HE4、...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人附睾蛋白4(HE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术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癌及癌旁组织GLUT1、HE4、IGF-1蛋白表达。分析卵巢癌组织中GLUT1、HE4、IGF-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根据患者癌因死亡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2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卵巢癌组织GLUT1、HE4、IGF-1蛋白表达,行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卵巢癌组织中GLUT1、HE4、IGF-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GLUT1、HE4、IGF-1蛋白在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GLUT1、HE4、IGF-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GLUT1、HE4及IGF-1蛋白阳性表达为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GLUT1、HE4、IGF-1蛋白高表达,且与患者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 人附睾蛋白4 胰岛素生长因子-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通过促进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表达调节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钟妮尔 王菲 +1 位作者 邓纪钊 杨光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和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SOAT1)在心力衰竭(HF)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模型组、sh-NC组、sh-SOAT1组、sh-METTL3组、sh-METTL3+Vector组、sh-ME...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和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SOAT1)在心力衰竭(HF)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模型组、sh-NC组、sh-SOAT1组、sh-METTL3组、sh-METTL3+Vector组、sh-METTL3+pcDNA-SOAT1组、sh-IGF2BP1组、sh-IGF2BP1+Vector组、sh-IGF2BP1+pcDNA-SOAT1组。对照组细胞在正常氧环境培养,其余各组均在缺氧环境培养。采用Me-RIP分析SOAT1 mRNA的N6-甲基腺嘌呤(m6A)富集水平;RIP分析验证SOAT1 mRNA与METTL3和IGF2BP1蛋白的结合情况;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摄取、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通过横向主动脉收缩(TAC)手术构建HF模型,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F组、HF+LV-NC组、HF+sh-SOAT1组、HF+sh-SOAT1+METTL3组和HF+sh-SOAT1+IGF2BP1组,术后均饲养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分析左心室的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分析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SOAT1、METTL3和IGF2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氧模型组SO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细胞活力和葡萄糖摄取水平减少,细胞凋亡率、ROS、LDH、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与sh-NC组比较,sh-METTL3组、sh-IGF2BP1组和shSOAT1组SO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活力和葡萄糖摄取水平增多,细胞凋亡率、ROS、LDH、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P <0.05)。与sh-NC组比较,sh-METTL3组Anti-METTL3抗体下拉的复合物中m6A修饰的SOAT1 mRNA减少,sh-IGF2BP1组SOAT1 mRNA的半衰期更短;分别与sh-METTL3+vector组和sh-IGF2BP1+vector组比较,sh-METTL3+pcD NA-SOAT1组和shIGF2BP1+pcD NA-SOAT1组细胞活力均更低、细胞凋亡均更高(P <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HF组大鼠心脏组织中SOAT1、METTL3和IGF2BP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心脏梗死面积增大,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VFS)、左心室最大压力和dP/dt均降低,左心室舒张内径和收缩内径(LVID,d和LVID,s)]均增大;HF+sh-SOAT1组大鼠心脏梗死面积比HF+LV-NC组减小,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而HF+sh-SOAT1+METTL3组和HF+sh-SOAT1+IGF2BP1组大鼠心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P <0.05)。结论 IGF2BP1通过识别METTL3-m6A介导的SOAT1 mRNA促进其稳定性,上调SOAT1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HF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RNA N6腺苷甲基化 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 甲基转移酶蛋白3 胰岛素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原文传递
足月小样儿母体胎盘菌群构成及胎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特征分析
14
作者 何颖 靳雅玲 +2 位作者 冀京雷 冯彩丽 范雪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究足月小样儿母体胎盘菌群构成及胎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邢台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出生、住院且儿童保健门诊定期规律随访和管... 目的探究足月小样儿母体胎盘菌群构成及胎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邢台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出生、住院且儿童保健门诊定期规律随访和管理至满3周岁的128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和体重的关系,将其分为健康组(n=36)和小样儿组(n=92)。分析母婴临床资料(母亲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出生身长、民族、产史、新生儿性别、出生方式、脐动脉pH、脐动脉乳酸、脐静脉pH、脐静脉乳酸)差异及母体胎盘菌群差异,记录其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Richnes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并分析其胎盘微生物群落结构情况,并对胎儿的脐血IGF-1、IGFBP-3的组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健康组和小样儿组的母亲年龄、孕前体重指数、民族、产史、新生儿性别、出生方式、脐动脉pH、脐动脉乳酸、脐静脉pH、脐静脉乳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样儿组的出生身长短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小样儿组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Richnes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中,胎盘微生物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为主,小样儿组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为主。与健康组相比较,小样儿组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例均降低,但未分类的细菌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小样儿组胎盘中以克雷伯杆菌属、多形杆状菌属、代尔夫特菌属、埃希-志贺菌属、Faecalibacterum、草螺菌属、不动杆菌属、乳杆菌属、根瘤菌属占比均较高,小样儿组的普雷沃菌属、丁酸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Ⅺ、小杆菌属、黄曲霉属、链球菌属占比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样儿组的脐血IGF-1和IGFBP-3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小样儿和健康足月新生儿母体胎盘菌群组成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足月小样儿的脐血IGF-1和IGFBP-3水平均低于足月健康新生儿,提示其母体胎盘菌群构成及IGF-1、IGFBP-3对足月小样儿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小 胎盘 菌群构成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在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相关心脏毒性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5
作者 柴雪祯 曹中伟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是一种广泛表达的多功能跨膜蛋白,其表达水平与心肌细胞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IGF-2R在... 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是一种广泛表达的多功能跨膜蛋白,其表达水平与心肌细胞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IGF-2R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学中表达含量增加。现综述曲妥珠单抗与IGF-2R各自引发心脏毒性的机制,并分析二者间潜在的关联性,为阐明曲妥珠单抗引发心脏毒性的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胰岛素生长因子2受体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8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16
作者 段翔升 宋方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CI组和非CI组,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CI组和非CI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的关系;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CI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I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00例CSVD患者中确诊为CI 49例(49.00%),纳入CI组,剩余51例(51.00%)患者纳入非CI组。49例CI患者中,轻度CI 15例,中度CI 22例,重度CI 12例。CI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CI组(P<0.05),其余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非CI组,而血清IL-8水平高于非CI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1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降低,血清IL-8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组间血清IGF-1、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及CI程度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8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17
作者 韩向飞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6期195-19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妊娠高血压(G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指标对G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00例GH患者,根据妊娠...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妊娠高血压(G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指标对G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00例GH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正常妊娠结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孕中期ADMA、IGF-1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H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GH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300例GH患者中,56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8.67%(56/300)。不良妊娠结局组孕中期血压、孕中期ADM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结局组,孕中期IGF-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结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ADMA和IGF-1是G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舒张压及ADMA、IGF-1预测GH患者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791、0.880。结论孕中期舒张压及ADMA、IGF-1与G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且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IGF-1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胰岛素生长因子-1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营养支持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体发育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龚益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8期74-77,共4页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营养支持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体发育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于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于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营养支持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体发育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于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于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46例采取营养支持纳入对照组,46例采取rhGH联合营养支持纳入观察组,两组均持续治疗1年以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发育、血清IGF-1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骨龄、生长速度、PAH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GH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既可以促进患儿身体发育,还能改善血清IGF-1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营养支持 身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原发性IgA肾病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谭云芝 邹毅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病人尿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IgA肾病病人... 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病人尿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IgA肾病病人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3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27例)。对病人进行预后随访,分为预后良好组(78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采用Pearson和Spearman法分别分析尿HMGB1、IGFBP7水平以及二者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和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原发性IgA肾病以及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尿HMGB1、IGFBP7对重度原发性IgA肾病以及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尿HMGB1[(6.72±1.02)μg/L、(9.61±2.17)μg/L、(12.51±3.14)μg/L]、IGFBP7[(2.25±0.58)μg/L、(5.32±1.26)μg/L、(15.72±3.65)μg/L]水平依次显著增加。预后不良组尿HMGB1[(14.92±4.45)μg/L比(7.62±1.26)μg/L]、IGFBP7[(18.73±3.57)μg/L比(3.15±1.03)μg/L]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得知,尿HMGB1、IGFBP7水平呈正相关(P<0.05),二者均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RP、PCT和WBC、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HMGB1、IGFBP7是影响重度原发性IgA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HMGB1、IGFBP7也是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尿HMGB1、IGFBP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重度原发性IgA肾病(Z_(联合比HMGB1)=2.41、Z_(联合比IGFBP7)=2.32,均P<0.05)。尿HMGB1、IGFBP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Z_(联合比HMGB1)=2.33、Z_(联合比IGFBP7)=2.12,均P<0.05)。结论原发性IgA肾病病人尿HMGB1、IGFBP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以更好地评估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肾病 免疫球蛋白A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脑钠肽前体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张翠云 王燕 徐立婷 《中国医刊》 2025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钠肽前体(pro-BN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3...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钠肽前体(pro-BN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32例接受三联吸入疗法治疗的AECOPD患者,治疗7 d后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评估治疗反应性,根据评估结果分为反应性良好组(47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和反应性不良组(85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IGF-1水平、pro-BNP水平及PLR,分析IGF-1、pro-BNP、PLR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对AECOPD患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不同水平IGF-1、pro-BNP、PLR对AECOPD治疗反应性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反应性不良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pro-BN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LR均高于反应性良好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IGF-1水平低于反应性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与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pro-BNP、PLR与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校正其他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均为AECOPD患者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联合预测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5(95%CI 0.879~0.971)。结论血清IGF-1、pro-BNP及PLR与AECOPD三联吸入疗法的治疗反应性密切相关,也是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有助于提高对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脑钠肽前体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雾化吸入 治疗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