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5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1
作者 郭淑华 《潍坊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3-45,共3页
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中扩增出长为841bp的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ⅡcDNA,PCR产物经凝胶回收纯化后,克隆在PGEM-T载体的T位点。测序结果和序列分 析表明,本人已成功地扩增、克隆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cDNA序列。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RT-PCR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系
2
作者 毛婷婷 蒋琼 +2 位作者 王燕 明霞 娄英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依...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依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5)和未复发组(n=67)。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TGF-β1、IGF-1表达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IGF-1水平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病灶体积、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血清IGF-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术后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GF-β1、IGF-1水平以及二者联合预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803和0.940。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效能优于其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TGF-β1=2.001、Z二者联合-IGF-1=2.318,P=0.045、0.021)。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清TGF-β1、IGF-1显著升高,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临床病理特征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生长因子-1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嘌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通过促进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表达调节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钟妮尔 王菲 +1 位作者 邓纪钊 杨光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和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SOAT1)在心力衰竭(HF)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模型组、sh-NC组、sh-SOAT1组、sh-METTL3组、sh-METTL3+Vector组、sh-ME...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和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SOAT1)在心力衰竭(HF)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获取大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模型组、sh-NC组、sh-SOAT1组、sh-METTL3组、sh-METTL3+Vector组、sh-METTL3+pcDNA-SOAT1组、sh-IGF2BP1组、sh-IGF2BP1+Vector组、sh-IGF2BP1+pcDNA-SOAT1组。对照组细胞在正常氧环境培养,其余各组均在缺氧环境培养。采用Me-RIP分析SOAT1 mRNA的N6-甲基腺嘌呤(m6A)富集水平;RIP分析验证SOAT1 mRNA与METTL3和IGF2BP1蛋白的结合情况;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摄取、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通过横向主动脉收缩(TAC)手术构建HF模型,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F组、HF+LV-NC组、HF+sh-SOAT1组、HF+sh-SOAT1+METTL3组和HF+sh-SOAT1+IGF2BP1组,术后均饲养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分析左心室的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分析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SOAT1、METTL3和IGF2B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氧模型组SO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细胞活力和葡萄糖摄取水平减少,细胞凋亡率、ROS、LDH、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与sh-NC组比较,sh-METTL3组、sh-IGF2BP1组和shSOAT1组SOA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活力和葡萄糖摄取水平增多,细胞凋亡率、ROS、LDH、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P <0.05)。与sh-NC组比较,sh-METTL3组Anti-METTL3抗体下拉的复合物中m6A修饰的SOAT1 mRNA减少,sh-IGF2BP1组SOAT1 mRNA的半衰期更短;分别与sh-METTL3+vector组和sh-IGF2BP1+vector组比较,sh-METTL3+pcD NA-SOAT1组和shIGF2BP1+pcD NA-SOAT1组细胞活力均更低、细胞凋亡均更高(P <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HF组大鼠心脏组织中SOAT1、METTL3和IGF2BP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心脏梗死面积增大,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VFS)、左心室最大压力和dP/dt均降低,左心室舒张内径和收缩内径(LVID,d和LVID,s)]均增大;HF+sh-SOAT1组大鼠心脏梗死面积比HF+LV-NC组减小,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而HF+sh-SOAT1+METTL3组和HF+sh-SOAT1+IGF2BP1组大鼠心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P <0.05)。结论 IGF2BP1通过识别METTL3-m6A介导的SOAT1 mRNA促进其稳定性,上调SOAT1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HF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RNA N6腺苷甲基化 甾醇邻酰基转移酶1 甲基转移酶蛋白3 胰岛素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
原文传递
足月小样儿母体胎盘菌群构成及胎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特征分析
4
作者 何颖 靳雅玲 +2 位作者 冀京雷 冯彩丽 范雪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究足月小样儿母体胎盘菌群构成及胎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邢台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出生、住院且儿童保健门诊定期规律随访和管... 目的探究足月小样儿母体胎盘菌群构成及胎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邢台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出生、住院且儿童保健门诊定期规律随访和管理至满3周岁的128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和体重的关系,将其分为健康组(n=36)和小样儿组(n=92)。分析母婴临床资料(母亲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出生身长、民族、产史、新生儿性别、出生方式、脐动脉pH、脐动脉乳酸、脐静脉pH、脐静脉乳酸)差异及母体胎盘菌群差异,记录其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Richnes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并分析其胎盘微生物群落结构情况,并对胎儿的脐血IGF-1、IGFBP-3的组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健康组和小样儿组的母亲年龄、孕前体重指数、民族、产史、新生儿性别、出生方式、脐动脉pH、脐动脉乳酸、脐静脉pH、脐静脉乳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样儿组的出生身长短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小样儿组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Richnes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中,胎盘微生物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为主,小样儿组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为主。与健康组相比较,小样儿组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例均降低,但未分类的细菌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小样儿组胎盘中以克雷伯杆菌属、多形杆状菌属、代尔夫特菌属、埃希-志贺菌属、Faecalibacterum、草螺菌属、不动杆菌属、乳杆菌属、根瘤菌属占比均较高,小样儿组的普雷沃菌属、丁酸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Ⅺ、小杆菌属、黄曲霉属、链球菌属占比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样儿组的脐血IGF-1和IGFBP-3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小样儿和健康足月新生儿母体胎盘菌群组成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足月小样儿的脐血IGF-1和IGFBP-3水平均低于足月健康新生儿,提示其母体胎盘菌群构成及IGF-1、IGFBP-3对足月小样儿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小 胎盘 菌群构成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8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5
作者 段翔升 宋方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CI组和非CI组,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CI组和非CI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的关系;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CI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I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00例CSVD患者中确诊为CI 49例(49.00%),纳入CI组,剩余51例(51.00%)患者纳入非CI组。49例CI患者中,轻度CI 15例,中度CI 22例,重度CI 12例。CI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CI组(P<0.05),其余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非CI组,而血清IL-8水平高于非CI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1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降低,血清IL-8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组间血清IGF-1、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及CI程度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8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6
作者 韩向飞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6期195-19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妊娠高血压(G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指标对G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00例GH患者,根据妊娠...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妊娠高血压(G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指标对G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300例GH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正常妊娠结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孕中期ADMA、IGF-1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H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GH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300例GH患者中,56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8.67%(56/300)。不良妊娠结局组孕中期血压、孕中期ADM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结局组,孕中期IGF-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结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ADMA和IGF-1是G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舒张压及ADMA、IGF-1预测GH患者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791、0.880。结论孕中期舒张压及ADMA、IGF-1与G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且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IGF-1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胰岛素生长因子-1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营养支持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体发育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龚益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8期74-77,共4页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营养支持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体发育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于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于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营养支持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体发育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于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于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46例采取营养支持纳入对照组,46例采取rhGH联合营养支持纳入观察组,两组均持续治疗1年以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发育、血清IGF-1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骨龄、生长速度、PAH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GH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既可以促进患儿身体发育,还能改善血清IGF-1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营养支持 身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原发性IgA肾病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谭云芝 邹毅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病人尿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IgA肾病病人... 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病人尿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IgA肾病病人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3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27例)。对病人进行预后随访,分为预后良好组(78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采用Pearson和Spearman法分别分析尿HMGB1、IGFBP7水平以及二者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和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原发性IgA肾病以及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尿HMGB1、IGFBP7对重度原发性IgA肾病以及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尿HMGB1[(6.72±1.02)μg/L、(9.61±2.17)μg/L、(12.51±3.14)μg/L]、IGFBP7[(2.25±0.58)μg/L、(5.32±1.26)μg/L、(15.72±3.65)μg/L]水平依次显著增加。预后不良组尿HMGB1[(14.92±4.45)μg/L比(7.62±1.26)μg/L]、IGFBP7[(18.73±3.57)μg/L比(3.15±1.03)μg/L]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得知,尿HMGB1、IGFBP7水平呈正相关(P<0.05),二者均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RP、PCT和WBC、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HMGB1、IGFBP7是影响重度原发性IgA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HMGB1、IGFBP7也是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尿HMGB1、IGFBP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重度原发性IgA肾病(Z_(联合比HMGB1)=2.41、Z_(联合比IGFBP7)=2.32,均P<0.05)。尿HMGB1、IGFBP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Z_(联合比HMGB1)=2.33、Z_(联合比IGFBP7)=2.12,均P<0.05)。结论原发性IgA肾病病人尿HMGB1、IGFBP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以更好地评估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肾病 免疫球蛋白A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脑钠肽前体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张翠云 王燕 徐立婷 《中国医刊》 2025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钠肽前体(pro-BN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3...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钠肽前体(pro-BN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32例接受三联吸入疗法治疗的AECOPD患者,治疗7 d后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评估治疗反应性,根据评估结果分为反应性良好组(47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和反应性不良组(85例,CAT评分较入院时改善<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IGF-1水平、pro-BNP水平及PLR,分析IGF-1、pro-BNP、PLR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对AECOPD患者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不同水平IGF-1、pro-BNP、PLR对AECOPD治疗反应性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反应性不良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pro-BN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LR均高于反应性良好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IGF-1水平低于反应性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与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pro-BNP、PLR与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校正其他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均为AECOPD患者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F-1、pro-BNP、PLR联合预测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5(95%CI 0.879~0.971)。结论血清IGF-1、pro-BNP及PLR与AECOPD三联吸入疗法的治疗反应性密切相关,也是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有助于提高对AECOPD三联吸入疗法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脑钠肽前体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雾化吸入 治疗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表达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淑娟 李伟 谭云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及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4名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和IGFBP-1蛋...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及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4名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和IGFBP-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使用中文版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价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外周血中的IGFBP-1表达增高(P=0.01),而IGF-1的表达与HCs组无明显差异(P>0.05)。IGF-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维度中的工作记忆、言语学习与记忆、视觉学习与记忆、社会认知及MCCB总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IGFBP-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维度中的处理速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正常对照组IGF-1和IGFBP-1与认知功能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IGF-1与IGFBP-1的表达与患者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表明IGF-1及IGFBP-1在精神分裂症认知损伤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微小RNA-29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水平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欢欢 蔡海瑜 +1 位作者 张晓丹 周新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微小核糖核苷酸(micro RNA,miR)-29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本院202例就诊分娩的GDM患者(132例)及同期体检健康孕妇...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微小核糖核苷酸(micro RNA,miR)-29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本院202例就诊分娩的GDM患者(132例)及同期体检健康孕妇(70名)作为研究对象,就诊分娩的GDM患者为患病组,同期体检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根据GDM患者是否伴有胎儿生长受限分为GDM组和胎儿生长受限组,GDM组88例,胎儿生长受限组44例。qRT-PCR法检测血清miR-29a-3p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1表达。TargetScanHuman网站预测miR-29a-3p与IGF-1靶向关系。分析miR-29a-3p、IGF-1及其与胰岛素水平、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9a-3p,IGF-1水平评估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患病组孕妇血清miR-29a-3p水平高于对照组,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患者血清miR-29a-3p水平低于胎儿生长受限组,IGF-1水平高于胎儿生长受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9a-3p直接靶向作用于IGF-1表达;GDM组和胎儿生长受限组孕妇胰岛素、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miR-29a-3p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r=-0.402,P<0.05);血清miR-29a-3p水平与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呈负相关,IGF-1与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29a-3p,IGF-1是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29a-3p,IGF-1水平联合评估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95%CI:0.808-0.928),显著高于两指标单独检测(Z_(miR-29a-3p-联合)=2.893,P=0.004;Z_(IGF-1-联合)=2.810,P=0.005)。结论GDM孕妇血清miR-29a-3p水平上调,IGF-1水平下调,与胎儿生长受限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有较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miR-29a-3p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胎儿生长受限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许圆圆 李志民 +1 位作者 陈龙 张许来 《安徽医学》 2025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庐江县精神病医院七病区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按照MATRIS成套神经认知测试(MCCB)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庐江县精神病医院七病区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按照MATRIS成套神经认知测试(MCCB)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异常组(MCCB<40分,n=60)和认知功能正常组(MCCB≥40分,n=91)。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GF-1与MCCB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相关性以及MCCB评分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1等因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认知功能异常组血清IGF-1、MCCB评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其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和IGF-1均为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与MCCB评分呈正相关(r=0.638,P<0.05),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r=-0.681,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MCCB评分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r=-0.566,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GF-1预测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截断值为65.11 ng/mL,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52%、62.89%;IGF-1联合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精神分裂症发病情况预测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AUC为0.91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37%、90.44%。结论血清IGF-1水平下降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可据此为预测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关系研究
13
作者 卢煜明 张爱民 +3 位作者 卢彦 郑迅风 徐国明 李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眼底筛查,随访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按眼底检查结果发生ROP的20例设为ROP组,20例未发生ROP的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早产儿综合管理治疗。按我国现行的ROP筛查标准,采用眼底照相方法进行眼底筛查。观察两组患儿母体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羊水异常等情况和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的浓度,将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母体因素方面,ROP组中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和羊水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ROP组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体因素和外周血IGF-1浓度是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体因素包括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以及羊水异常与早产儿ROP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及时监测IGF-1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早产儿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母体因素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转化生长因子-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立赤 戚孟春 +3 位作者 孙红 胡静 邹淑娟 李继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000με,40min)。检测MSCs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结果机械张应力刺激下,MSCs的增殖活力、ALP活性以及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TGF-β和IGF-Ⅱ的mRNA水平在加力后瞬时达最高水平;与对照细胞比较,分别增加了51.44和8.92倍。除加力后6h有少许增高外,TGF-β和IGF-Ⅱ的表达随时间逐步下降,并于加力后12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机械张应力刺激可促进MSCs增殖,提高其ALP活性,使TGF-β和IGF-Ⅱ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并最终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机械力学刺激是MSCs骨向分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牵张成骨骨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机械牵张 转化生长因子-Β 胰岛素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成肌细胞对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及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卫宏图 陈世益 +3 位作者 李云霞 陈疾忤 张鹏 李宏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右下肢腓肠肌中段内侧实施急性钝挫伤后,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和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挫伤后第3天,对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损伤局部分别注射等量单纯成肌细胞和转基因成肌细胞,并于损伤后第1、5、10、2 0、30天取材。检测不同时间点MHC -Ⅱb和VimentinmRNA表达水平,观察比较各组骨骼肌修复情况。结果:(1)在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3组小鼠骨骼肌MHC -ⅡbmRNA均明显升高,第2 0天达到峰值。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MHC -Ⅱb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2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VimentinmRNA的表达水平始终在3组中表达最低。结论: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能提高损伤后MHC -IIbmR NA表达水平,促进肌纤维的增生,加速骨骼肌愈合进程。同时,损伤局部注射转hIGF -Ⅰ基因的成肌细胞后,使得损伤局部VimentinmRNA表达低于另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b型肌球蛋白重链 波形蛋白 成肌细胞 修复 胰岛素生长因子- 基因成肌细胞 骨骼肌钝挫伤 肌球蛋白重链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cDN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俊 赵金良 +1 位作者 张敏 代威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501,共7页
为全面获得鳜Siniperca chuatsi GH-IGFs生长发育轴的调控因子特征,采用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cDNA序列。结果表明:鳜IGF-ⅡcDNA全长为1 643 bp,包括5'端非翻译区103 bp、... 为全面获得鳜Siniperca chuatsi GH-IGFs生长发育轴的调控因子特征,采用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cDNA序列。结果表明:鳜IGF-ⅡcDNA全长为1 643 bp,包括5'端非翻译区103 bp、3'端非翻译区892 bp和开放阅读框64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15个氨基酸;鳜IGF-Ⅱ前肽由信号肽、成熟肽和E肽3部分组成,其中信号肽为47个氨基酸,成熟肽为70个氨基酸,E肽为98个氨基酸;鳜IGF-Ⅱ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相似度为81%~98%,与鳜IGF-Ⅰ的相似度为62.5%。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鳜成鱼不同组织以及孵化后0~22 d仔稚鱼中IGF-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ⅡmRNA在鳜脑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心脏、胃、鳃、肾脏中表达量次之,在脾、前肠、后肠、性腺、肝脏中表达量较低;在孵化后早期发育阶段均检测到有IGF-ⅡmRNA表达,孵化当天(0 d)表达量最高,之后表达量有所降低。本研究结果可为鳜IGF-Ⅱ对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R、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道富 刘平 +2 位作者 张小勇 黄霞月 杜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受体(IGF-ⅡR)和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性以及MSI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胃镜下取36例胃癌标本,酚与氯仿...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受体(IGF-ⅡR)和Bax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性以及MSI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胃镜下取36例胃癌标本,酚与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银染PCR-SSCP方法同时检测目的位点。结果:胃癌组织中TGF-BRⅡ、IGF-ⅡR和Bax基因发生突变分别有7例、6例和6例,MSI发生率达58.3%,3种基因突变均见于MSI阳性的胃癌,尤其是MSI-H型胃癌。结论:MSI可通过引起靶基因突变,特别是部分抑癌基因突变,促进了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突变 微卫星不稳定性 转化生长因子受体-β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BAX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利军 郭晓鹤 +4 位作者 董戴源 杨艳 薛耀峰 周保林 秦咏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8-72,77,共6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IFX)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IB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IFX)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IB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对照组给予IFX,实验组给予IFX联合沙利度胺,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疗效、肠道菌群紊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胶囊内镜评分指数(Lewis评分)、血清IGF-1、TGF-β1水平及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CDAI、Lew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IGF-1、TGF-β1和ALB、T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道菌群紊乱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鼻黏膜干燥、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IFX治疗难治性IBD患者,可调节其血清IGF-1、TGF-β1水平,有效缓解临床表现,抑制炎症活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与肠道菌群紊乱,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英夫利西 难治性炎症性肠病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想 杨辰希 +2 位作者 朱钊 吴敏 邹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0期569-573,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壁,根据超声影像特征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斑块组(73例)、稳定性斑块组(51例)、不稳定性斑块组(89例)。检测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清IGF-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IGF-1水平与各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斑块组比较,稳定性斑块组年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不稳定斑块组年龄、HbA1c、TG、LDL-C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性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性斑块组HbA1c、TG、LDL-C水平较高,收缩压、IGF-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年龄、收缩压、HbA1c、L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bA1c、LDL-C、TG、IGF-1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GF-1低水平可能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可辅助评估斑块的形成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2型糖尿病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难治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低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志勇 熊滕仙 +4 位作者 童旭先 陈明根 罗龙华 周嘉明 孙翔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难治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泌尿外科和男科门诊收治的19例难治性ED伴IGF-1低下的患者,年龄25~65岁。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2U,睡...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难治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低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泌尿外科和男科门诊收治的19例难治性ED伴IGF-1低下的患者,年龄25~65岁。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2U,睡前腹壁皮下注射,每周一、周四各1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和第3个月记录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5(IIEF-5)评分,性生活日志(SEP)中的问题2和3(SEP2、SEP3)。同时监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3个月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睾酮、IGF-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共19例患者入组研究并完成随访。治疗第3个月IIEF-5评分为(11.63±2.81)分,高于治疗前的(7.53±2.75)分(P<0.05)。治疗第3个月患者总有效率为68.4%(13/19)。SEP2/3回答“能”:治疗前均为0%,治疗第1和3个月分别为15.8%/5.3%、42.1%/26.3%。治疗后血液指标IGF-1高于治疗前(P<0.05),其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4/19)),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改善难治性ED伴IGF-1低下患者的症状评分,且治疗有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