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8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在恶性血液病骨髓有核细胞的表达及其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贺琪 李晓 +3 位作者 陶英 刘薏芝 杨莲萍 应韶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83-487,共5页
为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IR)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有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收集MDS和AML患者各16例骨髓有核细胞,经离心涂片机制片,用免疫酶标记方法(APAAP)及TdT凋亡检测(T... 为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IR)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有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收集MDS和AML患者各16例骨髓有核细胞,经离心涂片机制片,用免疫酶标记方法(APAAP)及TdT凋亡检测(TUNEL)法先后在同一标本上检测IGFIR表达和凋亡信号,并以16名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作对照。结果显示:①MDS组骨髓细胞IGFIR表达[(56.8±14.3)%]高于正常对照[(40.4±9.6)%](P<0.01),AML组骨髓细胞IGFIR表达[(86.8±13.8)%]高于正常对照(P<0.01),AML骨髓细胞IGFIR表达高于MDS骨髓细胞(P<0.01);②MDS组骨髓细胞凋亡率为[(5.4±3.0)%]高于正常对照[(1.2±0.9)%](P<0.01),AML组骨髓细胞凋亡率为[(0.3±0.4)%]低于正常对照(P<0.01),MD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ML组(P<0.01);③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IGFIR阴性细胞[(9.0±4.8)%],IGFIR阳性细胞中凋亡细胞仅占[(1.4±2.4)%](P<0.01),IGFIR表达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r=-0.852;P<0.01);④MDS骨髓细胞IGFIR表达阳性率RAEB/RAEBt/CMML组高于RA/RAS组,分别为(64.1±3.2)%和(53.5±16.2)%,但差异无显著性,细胞凋亡率RAEB/RAEBt/CMML组低于RA/RAS组,分别为(3.1±2.1)%和(6.4±2.8)%,(P<0.05);⑤MDS和AML中IGFIR阳性率与原始细胞百分比存在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骨髓有核细胞 细胞凋亡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的表达与病理学变化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季晨阳 刘来昱 +1 位作者 罗荣城 李爱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5期8003-8005,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nsulin-likegrowthfactor-Ireceptor,IGF-IR)的表达与乳腺癌各种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评价乳腺癌IGF-IR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乳腺癌组织、29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 目的:研究乳腺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nsulin-likegrowthfactor-Ireceptor,IGF-IR)的表达与乳腺癌各种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评价乳腺癌IGF-IR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乳腺癌组织、29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病理石蜡块,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IGF-IR的表达,将表达程度分为0,1,2,3级,2和3级定义为高表达。回顾性研究120例乳腺癌病例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类型、间质反应、肿瘤分化。将IGF-IR的表达与各项病理指标比较,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IGF-IR在乳腺癌原发灶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χ2=5.042,P=0.025)。②低分化乳腺癌IGF-IR高表达比高分化乳腺癌IGF-IR高表达明显减少(χ2=8.955,P=0.003)。③IGF-IR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间质反应无相关性。结论:IGF-IR可能在乳腺癌抗转移方面扮演了一定的角色,IGF-IR的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分化状态相关,提示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型脑钠肽和铁蛋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
3
作者 梁俊霞 王玲玲 +2 位作者 朱雷 刘小婧 许津莉 《中国医药》 2025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铁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BPD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根据早产儿出...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铁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BPD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根据早产儿出生后28 d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38例)和非BPD组(42例)。BPD组患儿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14例)、中度组(13例)和重度组(11例)。分别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并收集其基本临床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BNP、铁蛋白、IGF-1水平,比较BPD组和非BPD组之间及BPD不同严重程度亚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产儿B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BPD组血清BNP、铁蛋白水平高于非BPD组[(1429±408)ng/L比(137±33)ng/L、(372±120)μg/L比(160±50)μg/L],IGF-1水平低于非BPD组[(26±8)μg/L比(37±1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D早产儿血清BNP、铁蛋白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IGF-1水平则随病情严重程度而下降,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D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和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比例均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NP、铁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均为早产儿BPD的危险因素,而IGF-1水平为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BPD早产儿血清BNP、铁蛋白水平升高,IGF-1水平降低,三者可以作为BPD的病情判断指标,对评估早产儿BPD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B脑钠肽 铁蛋白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在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相关心脏毒性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4
作者 柴雪祯 曹中伟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是一种广泛表达的多功能跨膜蛋白,其表达水平与心肌细胞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IGF-2R在... 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副作用,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是一种广泛表达的多功能跨膜蛋白,其表达水平与心肌细胞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IGF-2R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学中表达含量增加。现综述曲妥珠单抗与IGF-2R各自引发心脏毒性的机制,并分析二者间潜在的关联性,为阐明曲妥珠单抗引发心脏毒性的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胰岛素生长因子2受体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单克隆抗体m590抑制乳腺癌细胞增生和迁移 被引量:2
5
作者 符晓阳 陈超 +3 位作者 潘华雄 黄韬 章美云 郑鸿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IR)抗体,m590,抑制乳腺癌细胞增生、迁移及其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及其他试验检测m590对MCF-7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87... 目的探讨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IR)抗体,m590,抑制乳腺癌细胞增生、迁移及其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及其他试验检测m590对MCF-7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87%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离表达IGF.IR;m590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诱导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以及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和细胞骨架黏合班蛋白(Vinculin)在细胞内的分布,使细胞增生、迁移和黏附分别降低至58%、56%和55%,并促进细胞凋亡;M590与赫赛汀联用抑制IGF—I诱导的ERK和Akt磷酸化,使细胞增生降低76%。结论nr590是一个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生、迁移和黏附的抗IGF—IR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增生 迁移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基因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平 周子成 +3 位作者 陈文生 刘为纹 房殿春 杨建民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receptor,IGF ⅠR)对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IGF ⅠR的表达。构建IGF ⅠR...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receptor,IGF ⅠR)对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IGF ⅠR的表达。构建IGF ⅠR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经脂质体介导转入SMMC 772 1肝癌细胞株 ,观测IGF ⅠR正、反义基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1)在肝癌组织中IGF ⅠR呈过度表达 (90 .3% ) ,以膜、胞浆混合型表达为主 ,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肝癌多发结节组高于单发结节组 (P <0 .0 5 )。 (2 )IGF ⅠR反义基因能明显下调内源性IGF ⅠR的表达 ,与 772 1细胞、正义细胞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3)电镜下反义细胞内可见微腺腔、灶性坏死、髓鞘样结构。 (4 )反义细胞G0 /G1期明显增加 (6 3.9% ) ,S期减少 (19.3% ) ,细胞凋亡增加 (5 .89% ) ,与 772 1细胞、正义细胞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5 )反义细胞不能在软琼脂中生长。结论  (1)IGF ⅠR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及侵袭性行为有密切关系。 (2 )IGF ⅠR反义基因下调 772 1细胞内源性IGF ⅠR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凋亡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想 杨辰希 +2 位作者 朱钊 吴敏 邹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0期569-573,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壁,根据超声影像特征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斑块组(73例)、稳定性斑块组(51例)、不稳定性斑块组(89例)。检测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清IGF-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IGF-1水平与各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斑块组比较,稳定性斑块组年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不稳定斑块组年龄、HbA1c、TG、LDL-C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性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性斑块组HbA1c、TG、LDL-C水平较高,收缩压、IGF-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年龄、收缩压、HbA1c、L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bA1c、LDL-C、TG、IGF-1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GF-1低水平可能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可辅助评估斑块的形成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2糖尿病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基因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周平 毛高平 +4 位作者 周子成 陈文生 刘为纹 房殿春 杨建民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型受体 (IGF- R)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肝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 IGF- R的表达。构建 IGF- R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经脂质体介导转入 SMMC- 772 1肝癌细胞...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型受体 (IGF- R)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肝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 IGF- R的表达。构建 IGF- R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经脂质体介导转入 SMMC- 772 1肝癌细胞株 ,观测 IGF- R正、反义基因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结果  (1)在肝癌组织中 IGF- R呈过度表达(90 .3% ) ,以膜、胞浆混合型表达为主 ,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肝癌多发结节组高于单发结节组 (P<0 .0 5 )。 (2 ) IGF- R反义基因能明显下调内源性 IGF- R的表达 ,与 772 1细胞、正义细胞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3)电镜下反义细胞内可见微腺腔、灶性坏死、髓鞘样结构。 4反义细胞 G0 /G1期明显增加 (6 3.9% ) ,S期减少 (19.3% ) ,细胞凋亡增加 (5 .89% ) ,与 772 1细胞、正义细胞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5 .反义细胞不能在软琼脂中生长。 结论  (1) IGF- R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及侵袭性行为有密切关系。 (2 ) IGF- R反义基因下调 772 1细胞内源性 IGF- R的表达 ,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基因 肝细胞癌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彦如 张碧红 +1 位作者 陈环 陈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8-491,共4页
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和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素对Reh细胞具有浓度... 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和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素对Reh细胞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促增殖作用,当胰岛素浓度为10-9 mol/L时其促增殖作用最强,进一步提高浓度,胰岛素的促增殖作用不再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胰岛素10-9mol/L作用24、48及72 h,IR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2.2520±0.7431、1.9956±0.9692和3.9766±1.3189,IGF-ⅠR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1.0803±0.2238、1.6026±0.6158和3.1013±0.1008。胰岛素刺激后IR和IGF-ⅠR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22和P=0.00)。结论:胰岛素能促进Reh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IR和IGF-ⅠR上调有关。IR和IGF-ⅠR的高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eh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微RNA-45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关系
10
作者 舒新乐 侯亚儒 张莹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微RNA-451a(miR-45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病人160例,根据临床诊断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微RNA-451a(miR-451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病人160例,根据临床诊断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将病人分为高血压组60例、高血压合并轻度焦虑情绪组48例、高血压合并中度焦虑情绪组32例和高血压合并重度焦虑情绪组20例,收集整理所有病例的临床基础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451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GF1R表达水平;比较分析高血压病人和高血压合并焦虑情绪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Pearson法分析HAMA评分与血清miR-451a、IGF1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组、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组病人血清miR-451a水平依次降低(0.88±0.30,0.59±0.14,0.48±0.11,0.38±0.09),IGF1R水平依次升高[(2.14±0.60)μg/L,(2.66±0.62)μg/L,(3.08±0.66)μg/L,(3.51±0.74)μg/L];血清miR-451a水平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50,P<0.05),血清IGF1R水平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高血压合并焦虑组收缩压[(142.26±18.51)mmHg,(135.29±17.84)mmHg]、舒张压[(84.25±11.30)mmHg,(78.23±10.25)mmHg]、C-反应蛋白[(4.47±0.96)mg/L,(4.16±0.91)mg/L]、IL-6水平[(36.95±6.31)μg/L,(27.48±5.49)μg/L]显著高于高血压组,IL-10水平[(12.34±3.26)ng/L,(16.24±3.91)ng/L]显著低于高血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OR 95%CI=1.33(1.06,1.67)]、舒张压[OR 95%CI=1.20(1.00,1.45)]、IL-6[OR 95%CI=1.89(1.22,2.93)]、IL-10[OR 95%CI=0.38(0.17,2.93)]、miR-451a[OR 95%CI=0.01(0.00,0.47)]、IGF1R[OR 95%CI=7.62(1.21,48.03)]水平为高血压合并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焦虑病人血清中miR-451a低表达,IGF1R高表达,且与病人焦虑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 微RNA-451a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下丘脑和垂体中生长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的发育性变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金先 夏东 +3 位作者 赵茹茜 胥清富 韦习会 陈杰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501,共7页
GH和IGF 1可作用于垂体或 /和下丘脑负反馈性地调节垂体GH的分泌 ,而这种负反馈作用必须通过下丘脑或垂体的GHR和IGF 1R来实现。为研究猪垂体GH分泌负反馈调节的发育性变化和品种特点 ,分别在 0、3、2 0、30、90、12 0和 180日龄随机选... GH和IGF 1可作用于垂体或 /和下丘脑负反馈性地调节垂体GH的分泌 ,而这种负反馈作用必须通过下丘脑或垂体的GHR和IGF 1R来实现。为研究猪垂体GH分泌负反馈调节的发育性变化和品种特点 ,分别在 0、3、2 0、30、90、12 0和 180日龄随机选取纯种雄性二花脸猪和大白猪各 4头 ,屠宰并取下丘脑及垂体 ,用相对定量RT PCR分析下丘脑和垂体GHR和IGF 1RmRNA水平。结果表明 :下丘脑GHRmRNA表达呈明显的时序性变化 ,在 0到 12 0日龄期间呈逐渐上升趋势 ,180日龄时显著下降 (P <0 0 5 ) ,提示在快速生长期 ,GH负反馈调控机制逐渐加强。下丘脑GHRmRNA表达还表现明显的品种间差异 ,在 0到 180日龄期间大白猪均显著高于二花脸猪 (P <0 0 5 ) ;而垂体GHRmRNA表达相对稳定 ,品种和年龄间差异不显著 ,提示GH的负反馈作用位点可能主要在下丘脑。IGF 1R与GHR的表达发育模式不同。下丘脑IGF 1RmRNA的表达相对稳定 ,无显著的年龄、品种间差异 ;而在垂体 ,大白猪和二花脸猪IGF 1RmRNA水平在出生时均较高 ,随后显著下降 (P <0 0 5 ) ,2 0日龄后逐渐上升至 90日龄的较高水平 ,随后再次下降。大白猪垂体IGF 1mRNA表达在 30日龄和 90日龄时显著高于二花脸猪 (P <0 0 5 ) ,而 180日龄时二花脸猪垂体IGF 1RmRNA水平却显著高于大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基因表达 垂体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双受体功能缺失所致小鼠2型糖尿病 被引量:9
12
作者 喻嵘 成细华 +3 位作者 胡伟 魏开春 Guo Yu-bing Liu Jun-li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8-440,共3页
目的观察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的功能缺失(MKR)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及其生长情况。方法以MKR鼠自然交配繁殖的子代为研究对象,定时检测其血糖、体重、胰岛素。采用C57小鼠为对照。结果MKR鼠所有子代均出现长度... 目的观察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的功能缺失(MKR)转基因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及其生长情况。方法以MKR鼠自然交配繁殖的子代为研究对象,定时检测其血糖、体重、胰岛素。采用C57小鼠为对照。结果MKR鼠所有子代均出现长度为330bp的DNA片断,表明该MKR鼠后代能稳定遗传。新生MKR鼠自出生3周开始,血糖即显著增高,5周后血糖则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体重增长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至4月龄时基本稳定。MKR鼠在2月龄时即表现出显著的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减低,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KR鼠在生长过程中无自然死亡发生。结论MKR鼠是研究2型糖尿病较好的动物模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转基因技术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靶向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的siRNA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万璟 李小毛 +1 位作者 舒珊荣 张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靶向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的siRNA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针对IGF-1R基因设计siRNA,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进行慢病毒包装扩增。转染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后分别...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靶向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的siRNA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针对IGF-1R基因设计siRNA,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进行慢病毒包装扩增。转染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后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其沉默效率,平板克隆法检测其克隆形成情况,Transwell小室方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筛选有效siRNA转染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后,IGF-1R的mRNA水平下降8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91.5%。沉默IGF-1R基因后,HEC-1B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与对照组和转染阴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在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下调IGF-1R水平能降低MMP-2和MMP-9 mRNA表达,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思 刘隽 +5 位作者 周咏明 熊芳 李玥莹 刘伟 王萍 黄士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特点及抗IGF-ⅠR单克隆抗体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表面IGF-ⅠR的表达,并用鼠抗人IGF-...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特点及抗IGF-ⅠR单克隆抗体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表面IGF-ⅠR的表达,并用鼠抗人IGF-ⅠR单克隆抗体(IGF-ⅠRMAb)作用于HL-60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IGF-ⅠR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HL-60细胞普遍表达,原始细胞比例越高,IGF-ⅠR表达越强(P<0.01)。0.001~10.000μg/ml的IGF-ⅠRMAb可抑制HL-60细胞生长,且随时间的延长和药物剂量的增大,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5)。0.001~10.000μg/ml浓度范围内,IGF-ⅠRMAb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高,但对HL-60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结论IGF-ⅠR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普遍表达,IGF-ⅠR的高表达可能与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密切关系。IGF系统对肿瘤细胞的促增殖及抗凋亡作用能被IGF-ⅠR单克隆抗体所阻断,IGF-ⅠR有可能成为抗白血病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急性白血病 抗体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文 冼江 +2 位作者 胡卫列 刘俊 刘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描绘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作用后SW-13细胞株体外培养生长的促进及抑制曲线,并比较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描绘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作用后SW-13细胞株体外培养生长的促进及抑制曲线,并比较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其I型受体抗体组及单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或其I型受体抗体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SW-13细胞增殖,其作用效果与作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P<0.05);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抗体能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SW-13细胞的刺激作用,并且对SW-13细胞的增殖亦有直接抑制的作用(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促进SW-13细胞株的生长,而这种作用亦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传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抗体可明显抑制这种生物学作用,可能在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抗体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反义基因对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文生 刘为纹 +4 位作者 顾健人 周筱梅 周子成 房殿春 杨建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研究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受体 (IGF ⅡR)反义基因对SMMC 772 1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构建IGF ⅡR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用磷酸钙 DNA共沉淀的方法 ,导入SMMC 772 1人肝癌细胞株 ,经G41 8培养基筛选稳定的... 目的 研究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受体 (IGF ⅡR)反义基因对SMMC 772 1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构建IGF ⅡR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用磷酸钙 DNA共沉淀的方法 ,导入SMMC 772 1人肝癌细胞株 ,经G41 8培养基筛选稳定的抗性细胞。采用Northern杂交检测对转染细胞内源性IGF ⅡR基因转录的抑制 ,观察转染细胞克隆形成率 ,细胞生长曲线 ,软琼脂生长及裸鼠致瘤能力的变化。结果 IGF ⅡR反义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的内源性IGF ⅡR基因转录受到有效抑制 ,转染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 ,并失去在软琼脂上生长的能力 ,裸鼠致瘤性明显降低 ,但细胞生长曲线无明显变化。结论 IGF ⅡR反义基因可以有效阻断IGF Ⅱ至IGF ⅡR的自泌 旁泌生长刺激信号环路 ,一定程度地抑制肝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反义基因 肝癌细胞 恶性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肌象皮膏对2型糖尿病大鼠溃疡肉芽组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巧芬 常柏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受体(IGF-1R)含量的动态观察,探讨生肌象皮膏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加链脉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模型动物于背部打... [目的]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受体(IGF-1R)含量的动态观察,探讨生肌象皮膏促进糖尿病大鼠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加链脉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模型动物于背部打孔,造成溃疡模型。糖尿病溃疡Wistar大鼠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糖尿病空白对照组、凡士林组、生肌象皮膏组。分别于1、7、14、21 d每组处死动物10只,手术取新鲜肉芽组织16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及受体的含量。[结果]生肌象皮膏组、凡士林组、糖尿病对照组IGF-1的表达于7 d增加,第14天达到高峰,在21 d各组的IGF-1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在第7、14天凡士林组、糖尿病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生肌象皮膏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增加的趋势。在21 d凡士林组、糖尿病对照组、生肌象皮膏组IGF-1含量明显下降,与空白组比较P<0.05,糖尿病各组间比较各时间点无统计学意义。生肌象皮膏组、凡士林组、糖尿病对照组IGF-1R的分泌在各时间段均低于空白组,且呈递减趋势。第7、14、21天空白组、生肌象皮膏组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14、21天生肌象皮膏组与凡士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GF-1在糖尿病溃疡早期、中期含量增加,而糖尿病溃疡后期含量减少。生肌象皮膏不能促进糖尿病溃疡肉芽组织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却能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象皮膏 糖尿病溃疡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痹康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坐骨神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穆晓红 孙文 +5 位作者 秦灵灵 吴丽丽 李伟笠 郭璇 张露 刘铜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651,共6页
背景:中药复方糖痹康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关键靶点。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背景:中药复方糖痹康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关键靶点。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大鼠,建模后分别灌胃糖痹康4.18,8.35,16.7 mg/(kg·d),并设置阳性对照弥可保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16周。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相比,弥可保组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糖痹康高剂量组血糖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弥可保组、糖痹康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增高(P<0.05或P<0.01)。结果说明,糖痹康通过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表达而起到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糖尿病 坐骨神经 实验动物 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 糖痹康 大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蛋白表达 基因表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俊峰 樊启涛 +3 位作者 石浩 袁先厚 江普查 文志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中的分布和表达,及其与核增殖指标MIB-1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IGF-IR、MIB-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脑胶质...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中的分布和表达,及其与核增殖指标MIB-1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IGF-IR、MIB-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IGF-IR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并且随病理分级(WHO分级)的增高而增高,Ⅰ-Ⅱ级与Ⅲ-Ⅳ级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胶质瘤组织中IGF-IR的表达与MIB-1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rs=0.735)。结论:IGF-IR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可能成为临床病理诊断脑胶质瘤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MIB-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静 潘燕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3期20-28,共9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由配体、受体、结合蛋白组成。其中,配体主要有IGF-1、IGF-2和胰岛素,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涉及受体主要有Ⅰ型IGF受体(IGF-1R)、Ⅱ型IGF受体(IGF-2R)、胰岛素受体(IR)和IGF-1R与IR的杂合受体;此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由配体、受体、结合蛋白组成。其中,配体主要有IGF-1、IGF-2和胰岛素,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涉及受体主要有Ⅰ型IGF受体(IGF-1R)、Ⅱ型IGF受体(IGF-2R)、胰岛素受体(IR)和IGF-1R与IR的杂合受体;此外,IGF系统还包括6种高亲和力IGF结合蛋白(IGFBP-1~6)。IGF系统不仅在调节人体重要生理过程(如细胞生长、分化以及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其各组分表达水平的变化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的研究显示,靶向IGF系统的各个组分或其相关信号通路有助于阻断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对后续肿瘤治疗产生有益作用。本文综述了IGF系统的各组分及相关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目前靶向IGF系统各组分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情况,并分析了靶向IGF系统在肿瘤治疗中遇到的问题,以期为靶向IGF系统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靶向治疗 抗肿瘤药物 胰岛素生长因子配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