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基因启动子P3甲基化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卫 杨冬华 汤绍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建立检测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基因启动子P3甲基化状态的方法。方法:培养三株肝癌细胞系(BEL7402、SMMC7721、HepG2),选取正常肝组织3例;提取基因组DNA,亚硫酸氢钠修饰,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加甲基化特异性PCR(...  目的:建立检测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基因启动子P3甲基化状态的方法。方法:培养三株肝癌细胞系(BEL7402、SMMC7721、HepG2),选取正常肝组织3例;提取基因组DNA,亚硫酸氢钠修饰,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加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IGF-II基因启动子P3的甲基化状态,PCR产物经克隆、测序验证。结果:三株肝癌细胞系IGF-II基因启动子P3去甲基化,正常肝组织IGF-II基因启动子P3甲基化,目的片段无突变,甲基化修饰完全。结论:巢式PCR加甲基化特异性PCR可准确检测IGF-II基因启动子P3的甲基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胰岛素生长因子 启动子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2)的表达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姚金翠 林德熙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9年9月-2011年9月于南京明基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组)病理组织86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29例,轻度子痫前期2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9年9月-2011年9月于南京明基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组)病理组织86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29例,轻度子痫前期27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及8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胎盘中IGF-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①IGF-2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孕妇胎盘中表达均为阳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在重度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轻度子痫患者(P<0.05);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IGF-2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IGF-2=-0.301,P<0.05),且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IGF-2=0.416,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IGF-2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胰岛素生长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伐替尼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杜廷伟 原高明 +1 位作者 刘鹤阳 陈忠 《海南医学》 2025年第4期457-462,共6页
目的探究仑伐替尼联合介入化疗栓塞(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就诊的73例老... 目的探究仑伐替尼联合介入化疗栓塞(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就诊的73例老年PHC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TACE治疗方案)36例和观察组(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方案)37例。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1 d及治疗6周后的血清IGF-Ⅱ、VEGF及肝功能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为70.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F-Ⅱ水平为(506.19±97.39)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4.16±71.36)pg/m L,VEGF水平为(250.43±34.16)p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92±41.06)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ST水平分别为(16.42±2.04)μmol/L、(41.12±7.65)U/L、(34.69±5.64)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9±2.94)μmol/L、(65.94±11.32)U/L、(59.36±7.8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62%,略高于对照组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存活率分别为94.59%、8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内存活率为75.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老年PHC患者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仑伐替尼 化疗栓塞 胰岛素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系
4
作者 毛婷婷 蒋琼 +2 位作者 王燕 明霞 娄英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依...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依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5)和未复发组(n=67)。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8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TGF-β1、IGF-1表达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IGF-1水平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病灶体积、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血清IGF-1表达水平与患者月经量、人流刮宫史、子宫体积、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状态、异位腺体周期相关(P<0.05)。术后复发组血清TGF-β1、IGF-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GF-β1、IGF-1水平以及二者联合预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803和0.940。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效能优于其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TGF-β1=2.001、Z二者联合-IGF-1=2.318,P=0.045、0.021)。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清TGF-β1、IGF-1显著升高,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血清TGF-β1、IGF-1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临床病理特征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生长因子-1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及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朱泽琴 梁扬扬 +2 位作者 姜春蕾 薛菁 池淑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的表达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的相关性并构建活动度风险预测列线图。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12例RA患者与5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GF...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的表达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的相关性并构建活动度风险预测列线图。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12例RA患者与5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GFBP4的表达。56例体检者作为健康组(n=56),112例RA患者按DAS28-ESR评分分为稳定组(n=56)和活动组(n=56)。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与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中IGFBP4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用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验证这些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效用。结果 RA组血清IGFBP4水平高于健康组(P<0.001),RA稳定组与健康组比较血清IGFBP4水平升高,且活动组高于稳定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BP4与RA疾病活动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及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等]呈正相关(P均<0.05);单/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关节压痛计数、IGFBP4、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及CRP可作为RA活动度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可有效识别RA发生活动度的风险,列线图ROC曲线面积为0.943,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别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及临床净收益。结论 基于IGFBP4联合临床经典指标(ACPA、ESR、CRP及关节压痛计数)可建立有效识别RA活动度的列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疾病活动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6
作者 冯琳 李萌 +2 位作者 潘浩东 王丽华 李千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获取汇总统计数据,以基因决定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的血清水平为暴露因素,以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为结局,使... 目的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获取汇总统计数据,以基因决定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的血清水平为暴露因素,以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为结局,使用包括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法等5种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包括Cochran′s Q检验、MR-Egger截距测试等多项敏感性分析,筛查结果是否存在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以确保结果的稳健性。结果IVW分析显示,遗传预测的高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5与多发性硬化患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显著关联(P=0.042,OR=1.121,95%CI:1.004~1.252),敏感性分析显示不存在水平多效性或异质性。此外,反向MR分析显示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结论血清IGFBP-5水平升高是多发性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B型脑钠肽和铁蛋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
7
作者 梁俊霞 王玲玲 +2 位作者 朱雷 刘小婧 许津莉 《中国医药》 2025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铁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BPD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根据早产儿出...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铁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BPD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根据早产儿出生后28 d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38例)和非BPD组(42例)。BPD组患儿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14例)、中度组(13例)和重度组(11例)。分别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并收集其基本临床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BNP、铁蛋白、IGF-1水平,比较BPD组和非BPD组之间及BPD不同严重程度亚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产儿B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BPD组血清BNP、铁蛋白水平高于非BPD组[(1429±408)ng/L比(137±33)ng/L、(372±120)μg/L比(160±50)μg/L],IGF-1水平低于非BPD组[(26±8)μg/L比(37±1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D早产儿血清BNP、铁蛋白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IGF-1水平则随病情严重程度而下降,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D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和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比例均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NP、铁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均为早产儿BPD的危险因素,而IGF-1水平为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BPD早产儿血清BNP、铁蛋白水平升高,IGF-1水平降低,三者可以作为BPD的病情判断指标,对评估早产儿BPD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B型脑钠肽 铁蛋白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许圆圆 李志民 +1 位作者 陈龙 张许来 《安徽医学》 2025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庐江县精神病医院七病区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按照MATRIS成套神经认知测试(MCCB)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庐江县精神病医院七病区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按照MATRIS成套神经认知测试(MCCB)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异常组(MCCB<40分,n=60)和认知功能正常组(MCCB≥40分,n=91)。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GF-1与MCCB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相关性以及MCCB评分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1等因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认知功能异常组血清IGF-1、MCCB评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其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和IGF-1均为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与MCCB评分呈正相关(r=0.638,P<0.05),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r=-0.681,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MCCB评分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r=-0.566,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GF-1预测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截断值为65.11 ng/mL,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52%、62.89%;IGF-1联合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精神分裂症发病情况预测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AUC为0.91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37%、90.44%。结论血清IGF-1水平下降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可据此为预测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8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9
作者 段翔升 宋方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CI组和非CI组,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8(IL-8)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CI组和非CI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的关系;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CI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IGF-1、IL-8水平,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IL-8水平与CI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00例CSVD患者中确诊为CI 49例(49.00%),纳入CI组,剩余51例(51.00%)患者纳入非CI组。49例CI患者中,轻度CI 15例,中度CI 22例,重度CI 12例。CI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CI组(P<0.05),其余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非CI组,而血清IL-8水平高于非CI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1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降低,血清IL-8水平随CI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组间血清IGF-1、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IL-8水平与CSVD患者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GF-1、IL-8水平与CSVD患者CI发生及CI程度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8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矮小症与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蔡炜 王娜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矮小症与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5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 目的:分析特发性矮小症与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5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身高、骨龄以及骨龄指数(BAI)差异,分析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身高、骨龄以及BAI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身高、骨龄以及BAI呈正相关(P<0.001)。结论: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缺乏与特发性矮小症密切相关,可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25羟维生素D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原发性IgA肾病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谭云芝 邹毅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病人尿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IgA肾病病人... 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病人尿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IgA肾病病人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3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27例)。对病人进行预后随访,分为预后良好组(78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采用Pearson和Spearman法分别分析尿HMGB1、IGFBP7水平以及二者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和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原发性IgA肾病以及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尿HMGB1、IGFBP7对重度原发性IgA肾病以及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尿HMGB1[(6.72±1.02)μg/L、(9.61±2.17)μg/L、(12.51±3.14)μg/L]、IGFBP7[(2.25±0.58)μg/L、(5.32±1.26)μg/L、(15.72±3.65)μg/L]水平依次显著增加。预后不良组尿HMGB1[(14.92±4.45)μg/L比(7.62±1.26)μg/L]、IGFBP7[(18.73±3.57)μg/L比(3.15±1.03)μg/L]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得知,尿HMGB1、IGFBP7水平呈正相关(P<0.05),二者均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RP、PCT和WBC、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HMGB1、IGFBP7是影响重度原发性IgA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HMGB1、IGFBP7也是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尿HMGB1、IGFBP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重度原发性IgA肾病(Z_(联合比HMGB1)=2.41、Z_(联合比IGFBP7)=2.32,均P<0.05)。尿HMGB1、IGFBP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Z_(联合比HMGB1)=2.33、Z_(联合比IGFBP7)=2.12,均P<0.05)。结论原发性IgA肾病病人尿HMGB1、IGFBP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以更好地评估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肾病 免疫球蛋白A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D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娟 李悦芃 +2 位作者 张任飞 赵籥陶 邱蕾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D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T_(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D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T_(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联合运动干预和控制饮食等常规血糖控制方法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二甲双胍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血磷、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IGF-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维生素D_(3)水平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2 hPG、HbA1c、血磷、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血钙、骨钙素、T-PⅠNP、骨密度、IGF-1、维生素D_(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82±0.20)mmol/L比(2.40±0.15)mmol/L、(19.9±2.4)ng/L比(13.6±2.1)ng/L、(48±4)μg/L比(37±4)μg/L、(0.98±0.16)g/cm^(2)比(0.78±0.15)g/cm^(2)、(206±35)μg/L比(137±25)μg/L、(37±3)μg/L比(29±3)μg/L](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D治疗T_(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上调血清IGF-1水平,改善机体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二甲双胍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微小RNA-29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水平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欢欢 蔡海瑜 +1 位作者 张晓丹 周新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微小核糖核苷酸(micro RNA,miR)-29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本院202例就诊分娩的GDM患者(132例)及同期体检健康孕妇...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微小核糖核苷酸(micro RNA,miR)-29a-3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其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本院202例就诊分娩的GDM患者(132例)及同期体检健康孕妇(70名)作为研究对象,就诊分娩的GDM患者为患病组,同期体检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根据GDM患者是否伴有胎儿生长受限分为GDM组和胎儿生长受限组,GDM组88例,胎儿生长受限组44例。qRT-PCR法检测血清miR-29a-3p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1表达。TargetScanHuman网站预测miR-29a-3p与IGF-1靶向关系。分析miR-29a-3p、IGF-1及其与胰岛素水平、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9a-3p,IGF-1水平评估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患病组孕妇血清miR-29a-3p水平高于对照组,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患者血清miR-29a-3p水平低于胎儿生长受限组,IGF-1水平高于胎儿生长受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9a-3p直接靶向作用于IGF-1表达;GDM组和胎儿生长受限组孕妇胰岛素、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miR-29a-3p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r=-0.402,P<0.05);血清miR-29a-3p水平与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呈负相关,IGF-1与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29a-3p,IGF-1是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29a-3p,IGF-1水平联合评估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95%CI:0.808-0.928),显著高于两指标单独检测(Z_(miR-29a-3p-联合)=2.893,P=0.004;Z_(IGF-1-联合)=2.810,P=0.005)。结论GDM孕妇血清miR-29a-3p水平上调,IGF-1水平下调,与胎儿生长受限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GDM孕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有较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miR-29a-3p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胎儿生长受限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静 潘燕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3期20-28,共9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由配体、受体、结合蛋白组成。其中,配体主要有IGF-1、IGF-2和胰岛素,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涉及受体主要有Ⅰ型IGF受体(IGF-1R)、Ⅱ型IGF受体(IGF-2R)、胰岛素受体(IR)和IGF-1R与IR的杂合受体;此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由配体、受体、结合蛋白组成。其中,配体主要有IGF-1、IGF-2和胰岛素,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涉及受体主要有Ⅰ型IGF受体(IGF-1R)、Ⅱ型IGF受体(IGF-2R)、胰岛素受体(IR)和IGF-1R与IR的杂合受体;此外,IGF系统还包括6种高亲和力IGF结合蛋白(IGFBP-1~6)。IGF系统不仅在调节人体重要生理过程(如细胞生长、分化以及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其各组分表达水平的变化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的研究显示,靶向IGF系统的各个组分或其相关信号通路有助于阻断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对后续肿瘤治疗产生有益作用。本文综述了IGF系统的各组分及相关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目前靶向IGF系统各组分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情况,并分析了靶向IGF系统在肿瘤治疗中遇到的问题,以期为靶向IGF系统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靶向治疗 抗肿瘤药物 胰岛素生长因子配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对高血糖环境诱导人足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晓晨 迟坤 +9 位作者 杜军霞 宋晨雯 丁潇楠 冀雨薇 张可颖 张益帆 韩秋霞 傅博 洪权 朱晗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10-617,共8页
背景糖尿病肾病患者日益增加,仍有患者在现有治疗中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迫切需要新型治疗靶点。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对高血糖环境诱导人足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背景糖尿病肾病患者日益增加,仍有患者在现有治疗中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迫切需要新型治疗靶点。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对高血糖环境诱导人足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足细胞随机分为正常血糖(normal glucose,NG)组(5 mmol/L)以及高血糖(high glucose,HG)24 h组、HG 48 h组、HG 72 h组(30 mmol/L)。采用RT-qPCR法检测IGFBP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GFBP2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以此确定后续实验HG处理的最佳时间点。将IGFBP2小干扰RNA转染进入足细胞并分为NG组、阴性对照干预组(NG-NC-siRNA)、IGFBP2敲低siRNA干预组(NG-IGFBP2-siRNA1、NG-IGFBP2-siRNA2、NG-IGFBP2-siRNA3),RT-qPCR检测IGFBP2 mRNA表达水平,选择敲低效率最高的IGFBP2-siRNA用于后续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将足细胞随机分为:(1)NG组和HG组;(2)NG组和NG+125 ng/mL rhIGFBP2组;(3)HG组和HG-IGFBP2-siRNA组。(1)(2)(3)均通过RT-qPCR检测TNF-α和ICAM-1 mRNA表达水平,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和活性氧荧光强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随HG处理时间增加,RT-qPCR结果显示IGFBP2、TNF-α和ICAM-1 mRNA水平随时间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GFBP2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随时间升高。与NG组比较,RT-qPCR结果显示IGFBP2、TNF-α和ICAM-1均在HG 72 h时mRNA水平最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GFBP2在HG 72 h时和Cleaved Caspase 3在HG 48 h时蛋白水平最高(P<0.05),据此选72 h为后续实验诱导时间点。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相比,阴性对照干预组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NG-IGFBP2-siRNA2组IGFBP2 mRNA表达水平最低(P<0.05),敲除效率最高,因此选择IGFBP2-siRNA2进行后续实验。与NG组相比较,HG组线粒体膜电位绿/红色荧光强度比值、线粒体超氧化物和活性氧荧光强度以及细胞凋亡率均增强(P<0.05)。与NG组相比较,NG+125 ng/mL rhIGFBP2组的TNF-α和ICAM-1 mRNA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绿/红色荧光强度比值、线粒体超氧化物和活性氧荧光强度以及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与HG组相比较,HG-IGFBP2-siRNA组的TNF-α和ICAM-1 mRNA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绿/红色荧光强度比值、线粒体超氧化物和活性氧荧光强度以及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结论敲除IGFBP2后通过减弱高血糖处理下的线粒体功能紊乱和氧化应激降低人足细胞凋亡,因此抑制IGFBP2的表达有望成为糖尿病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线粒体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卢煜明 张爱民 +3 位作者 卢彦 郑迅风 徐国明 李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眼底筛查,随访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按眼底检查结果发生ROP的20例设为ROP组,20例未发生ROP的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早产儿综合管理治疗。按我国现行的ROP筛查标准,采用眼底照相方法进行眼底筛查。观察两组患儿母体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羊水异常等情况和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的浓度,将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母体因素方面,ROP组中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和羊水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ROP组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体因素和外周血IGF-1浓度是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体因素包括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以及羊水异常与早产儿ROP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及时监测IGF-1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早产儿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母体因素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轴与其抑制剂在肿瘤中的作用
17
作者 田静 付瑶 +1 位作者 孙钰 王志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6-888,共13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是一种体内平衡调节因子,参与全身多种生理、合成和代谢过程,在促进生长中起着关键的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作用,涉及多种组织器官内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节。大量体内、体外实验及临床报道发现IGFs分子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是一种体内平衡调节因子,参与全身多种生理、合成和代谢过程,在促进生长中起着关键的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作用,涉及多种组织器官内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调节。大量体内、体外实验及临床报道发现IGFs分子的异常表达在各种呼吸系统、消化道恶性肿瘤、生殖系统肿瘤及其他肿瘤的增殖侵袭过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临床角度来看,异常表达的IGF信号轴分子可被认定为癌症的诊断标志物、预后因素和现代抗肿瘤治疗的靶点。因此,针对不同肿瘤组织中IGFs变化所引发的下游分子及信号通路改变,配合靶向分子抑制剂进行针对性用药,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方式。总结了IGFs信号轴在正常人体与癌症组织发展中的变化,并对IGFs信号轴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归纳,希望能为以后的癌症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借鉴,为未来分子靶向治疗辅助癌症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肿瘤 抑制剂 靶点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表达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淑娟 李伟 谭云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及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4名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和IGFBP-1蛋...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及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4名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和IGFBP-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使用中文版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价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外周血中的IGFBP-1表达增高(P=0.01),而IGF-1的表达与HCs组无明显差异(P>0.05)。IGF-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维度中的工作记忆、言语学习与记忆、视觉学习与记忆、社会认知及MCCB总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IGFBP-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维度中的处理速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正常对照组IGF-1和IGFBP-1与认知功能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IGF-1与IGFBP-1的表达与患者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表明IGF-1及IGFBP-1在精神分裂症认知损伤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想 杨辰希 +2 位作者 朱钊 吴敏 邹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0期569-573,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壁,根据超声影像特征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斑块组(73例)、稳定性斑块组(51例)、不稳定性斑块组(89例)。检测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清IGF-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IGF-1水平与各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斑块组比较,稳定性斑块组年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不稳定斑块组年龄、HbA1c、TG、LDL-C水平较高,IGF-1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性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性斑块组HbA1c、TG、LDL-C水平较高,收缩压、IGF-1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年龄、收缩压、HbA1c、L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bA1c、LDL-C、TG、IGF-1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GF-1低水平可能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可辅助评估斑块的形成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2型糖尿病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利军 郭晓鹤 +4 位作者 董戴源 杨艳 薛耀峰 周保林 秦咏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8-72,77,共6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IFX)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IB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IFX)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IB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对照组给予IFX,实验组给予IFX联合沙利度胺,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疗效、肠道菌群紊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胶囊内镜评分指数(Lewis评分)、血清IGF-1、TGF-β1水平及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CDAI、Lew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IGF-1、TGF-β1和ALB、T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道菌群紊乱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鼻黏膜干燥、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IFX治疗难治性IBD患者,可调节其血清IGF-1、TGF-β1水平,有效缓解临床表现,抑制炎症活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与肠道菌群紊乱,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英夫利西 难治性炎症性肠病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