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罗强 蓝碧洋 +3 位作者 钟醒能 黄绍华 张晓安 黄斯阳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746-748,共3页
目的: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4例行左胸入路治疗(左胸组)和42例行右胸入路治疗(右胸组)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种径路的手术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率。结果:左... 目的: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4例行左胸入路治疗(左胸组)和42例行右胸入路治疗(右胸组)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种径路的手术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率。结果:左胸组清扫淋巴结12.1±5.3枚,右胸组清扫淋巴结16.9±6.4枚(P<0.05);左胸组3年复发率高于右胸组(P<0.05),3年总生存率低于右胸组(P<0.05);左胸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53%,低于右胸组的47.62%(P<0.05);左胸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5.5±38.9 min和459.4±50.2mL,优于右胸组的288.3±49.8min和519.1±69.2 mL(P<0.05)。结论:经右胸入路操作复杂,并发症较多,但可减少淋巴结复发,并提高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手术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胸中段食管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杰 田锋 +3 位作者 林长锦 胡健 崔永 高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胸中段食管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8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Ivor-Lewis术(A术)患者131例,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B术,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患者51例。对...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胸中段食管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8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Ivor-Lewis术(A术)患者131例,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B术,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患者51例。对2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手术并发症进行统计,观察2组患者5年生存率、5年肿瘤复发率,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关系。结果 A术发生吻合口或胃瘘、吻合口狭窄、喉返神经损伤、乳糜胸、肺部感染、胃扩张、幽门或胃梗阻的概率与B术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手术方式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也无显著差异(χ2=1.927,P=0.165);A术术后5年的生存率为36.64%,而B术术后5年生存率为35.29%,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77);A术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为71%,而B术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为7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52);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肿瘤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05和P=0.027),而与年龄、性别、病变长度、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IvorLewis术与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两种手术方式并不是中段食管癌的预后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手术方式 Ivor—Lewis术 左胸食管大部切除 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旋转容积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晓静 张西志 +3 位作者 李军 花威 陈永东 张先稳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比较瓦里安旋转容积调强(瓦里安为RapidArc)与固定野动态调强(dIMRT)2种调强放疗技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对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RapidArc和dIMRT放射治疗计划。应... 目的比较瓦里安旋转容积调强(瓦里安为RapidArc)与固定野动态调强(dIMRT)2种调强放疗技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对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RapidArc和dIMRT放射治疗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2种计划中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2种治疗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结果 2种放疗计划GTV、PTV的Dmax、Dmean、Dmin、V95%、均匀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的GTV适形度指数CI更接近于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RapidArc计划的双肺V10、V15、V20、Dmean明显低于d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V5、V302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计划,脊髓D01较dIMRT计划略有升高(P<0.05),心脏V40、Dmean也偏高(P<0.05)。结论对于胸中段食管癌,RapidArc治疗计划可以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能够更有效降低肺的受量,且具有减少总MU、缩短治疗时间的优点,并减轻了治疗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及患者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容积调强 固定野动态调强 胸中段食管癌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及其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田界勇 马冬春 +9 位作者 魏大中 徐美青 范军 朱晓枫 郭明发 戎保林 柯立 梅新宇 徐世斌 王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清扫方法,指导临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对95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两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95例胸中段食管患者淋...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清扫方法,指导临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对95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两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95例胸中段食管患者淋巴结转移度为20.4%,肿瘤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胸中段食管癌既有向上到右颈气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旁、食管旁、癌肿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也有向下至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网膜等处淋巴结转移,呈现双向转移趋势。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具有胸腹二野淋巴结转移的倾向,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是淋巴结转移重要区域,右胸及上腹两切口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胸腹二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二野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牟艳红 刘强 +1 位作者 方志祥 梁鹏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方法运用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近期治疗疗效和对其不良反应状况和生存质量带来的影响作用。方法对12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试...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方法运用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近期治疗疗效和对其不良反应状况和生存质量带来的影响作用。方法对12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试验组行IMRT,对照组行三维适形放疗。记录两组放疗后3个月临床缓解率、急性不良反应状况和放疗效果满意率,统计两组放疗前和放疗后3个月生存质量评定分数。结果试验组放疗后3个月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93.8%vs 71.9%,P<0.05)。试验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放疗前生存质量评定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3个月两组分数均提高,试验组生存质量评定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放疗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6.9%vs 75.0%,P<0.05)。结论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实施IMRT的近期治疗疗效良好,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状况较轻,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近期疗效 不良反应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途径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VEGF-C表达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志红 李勇强 陈鑫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治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6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2例经左胸两切口(左胸—颈部)入路手术为L组...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治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6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2例经左胸两切口(左胸—颈部)入路手术为L组,95例经右胸3切口(上腹部—右胸—颈部)入路手术为R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结果: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2h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淋巴结清扫数均明显低于R组(均P<0.05),两组术后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所见淋巴结转移数、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R0切除率为90.53%,与L组(86.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Stathmin和VEGF-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R组显著低于L组(P<0.05)。R组3年累计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L组(34.74%vs 50.00%),而3年总生存率则显著高于L组(74.74%vs5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胸两切口入路比较,经右胸3切口路径较左胸两切口路径具有更好的肿瘤切除完整性和淋巴结清扫彻底性,能够降低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降低复发转移率并改善术后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左胸入路 右胸入路 复发转移 STATHMIN VEG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简化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媛媛 张思杏 +5 位作者 郑青平 石成良 罗展雄 李旌 于斌 李中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评估三维适形放疗与简化调强放疗两种不同放疗技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3DCRT和sIMRT两种放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均为66 Gy/33 f。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与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及加速... 目的:评估三维适形放疗与简化调强放疗两种不同放疗技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3DCRT和sIMRT两种放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均为66 Gy/33 f。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与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及加速器跳数( MU)。结果 sIMRT在PTV的剂量覆盖、均一性及适形度均优于3DCRT(P<0.05);3DCRT与sIMRT的双肺V30 Gy及双肺V20 Gy分别为11.61±3.68 vs.10.33±3.02(P=0.010)和23.37±8.38 vs.18.89±4.45(P=0.001)。两组的双肺V5 Gy无显著性差异。3DCRT与sIMRT的MU分别为542.24±76.32和530.80±97.13(P=0.677)。结论与3DCRT相比,sIMRT有较满意的PTV高剂量覆盖及均匀的剂量分布。在危及器官保护方面,sIM-RT的双肺高剂量区范围明显低于3DCRT。两组计划的MU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简化调强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邵中夫 徐岗 +1 位作者 王远东 陈永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2177-217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使用效果和技巧。方法:7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超声刀,对照组未使用超声刀,2组各有39例患者,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使用效果和技巧。方法:7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超声刀,对照组未使用超声刀,2组各有39例患者,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和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清扫淋巴结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在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精确切割、时间缩短、出血量少、损伤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超声刀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手术入路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罗建明 王一成 +1 位作者 熊磊 罗小亮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成A(n=26)、B(n=30)两组,A组行经左胸两切口(左胸、颈部)入路治疗方案,B组行经右胸三切口(右胸、上...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成A(n=26)、B(n=30)两组,A组行经左胸两切口(左胸、颈部)入路治疗方案,B组行经右胸三切口(右胸、上腹部、左颈部)入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肿瘤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3年随访情况。结果两组肿瘤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引流时间、总引流量、总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淋巴结清扫个数均低于B组(P<0.05)。3年随访期内,A组纵膈淋巴结复发率高于B组,无复发生存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入路方案在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中各有利弊,需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后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手术入路 手术效果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左胸切断结扎奇静脉弓行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16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立阳 张刚 姜达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食管癌根治术 奇静脉弓 左胸 结扎 根治性切除 手术治疗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切口右胸路径手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鲍传明 彭均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的右胸路径手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右胸路径组(51例)与左胸入路组(46例),右胸... 目的:探讨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的右胸路径手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右胸路径组(51例)与左胸入路组(46例),右胸路径组采用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右胸路径组的手术时间[(218.4±48.9)min]、术后住院时间[(14.7±3.9)d]均显著的低于左胸入路组的手术时间[(287.6±57.3)min]、术后住院时间[(18.5±4.6)d],而右胸路径组清扫淋巴结数目[(21.8±5.9)枚]显著高于左胸入路组清扫淋巴结数目[(13.7±4.8)枚](P<0.05)。右胸路径组的食管残端阳性率(3.92%)显著低于左胸入路组的17.39%(P<0.05)。右胸路径组的肺部感染率为2.17%、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35%,均显著低于左胸入路组的17.65%、23.53%(P<0.05)。右胸路径组的2年生存率为72.00%(36/50)显著高于左胸入路组的52.27%(23/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路径组患者的随访24个月的中位生存时间21.50个月,显著长于左胸入路组患者的18.00个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96,P=0.041)。结论: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的右胸路径手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更加彻底,术后2年生存率高,术中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路径手术 胸中段食管癌 左胸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冼国明 骆学全 +4 位作者 张文 张波 强生廷 陈华增 张峰 《现代医院》 2007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比较62例胸中段食管癌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结果右进胸的切除率为100%,左进胸为83.3%,现随访48例效果良好。结论胸中段食管癌若病灶位于主动脉弓后及Ⅲa期后的病例切除以做右胸...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比较62例胸中段食管癌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结果右进胸的切除率为100%,左进胸为83.3%,现随访48例效果良好。结论胸中段食管癌若病灶位于主动脉弓后及Ⅲa期后的病例切除以做右胸、上腹切口为佳,能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生存率,效果良好。主动脉弓下Ⅰ~Ⅱ期中段食管癌行左胸切口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应用适形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对比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亮 吴金宇 鞠再双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胸中段食管癌应用适形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剂量学方面的优劣及价值。方法5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患者采用3DCRT,B组患者采用IMRT,对比两组的靶区剂量以及正常器官... 目的分析胸中段食管癌应用适形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剂量学方面的优劣及价值。方法5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患者采用3DCRT,B组患者采用IMRT,对比两组的靶区剂量以及正常器官受量。结果在PTV-C剂量为50 Gy梯度时,B组靶区剂量D98%、D95%明显高于A组,治疗区BodyV95%、V95%明显高于A组,适形度指数(CI)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均勻度指数(H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的V5(56.29±8.45)%、V10(37.86±5.12)%、V20(21.08±3.44)%和全肺平均照射剂量(MLD)(1140.25±174.83)cGy均明显低于A组的(68.14±9.36)%、(49.20±9.08)%、(33.37±8.97)%、(1371.57±198.43)cGy,V30(9.54±3.16)%明显高于A组的(6.91±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说,B组肺的受量更低。B组心脏与脊髓的V30(42.87±9.13)%明显低于A组的(52.42±1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与脊髓的V4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中段食管癌的根治放疗中,IMRT与3DCRT在靶区剂量上无明显优劣,但IMRT能更好地保护正常器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适形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金锐 张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84-85,共2页
目的对两种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6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右胸路径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左胸路径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 目的对两种径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6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右胸路径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左胸路径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切除、淋巴结转移、切缘残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胸路径所体现出的效果更符合胸中段食管癌的治疗原则,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路径 左胸路径 胸中段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二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国栋 王树钦 +1 位作者 林松青 陈昭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现代二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30例可手术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完全随机分成两组(n=15):A组(研究组):经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左颈吻合+现代二野清扫术;B... 目的:探讨现代二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30例可手术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完全随机分成两组(n=15):A组(研究组):经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左颈吻合+现代二野清扫术;B组(对照组):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左颈吻合+标准二野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切除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切除率均为100%。两组在胸部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喉返神经链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经右胸三切口行现代二野清扫操作安全可行,可更彻底清扫胸中段食管区域淋巴结,术后病理分期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现代二野清扫 标准二野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彦中 韩文周 张海旺 《中国民康医学》 2004年第9期547-548,共2页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方法 :回顾性收集胸中段食管癌 82 3例分两组 :A组 (弓上吻合组 ) 3 2 1例 ,B组 (颈部吻合组 ) 5 0 2例 ,比较两组术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 ,5年生存率。 结果 :A组切缘癌...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方法 :回顾性收集胸中段食管癌 82 3例分两组 :A组 (弓上吻合组 ) 3 2 1例 ,B组 (颈部吻合组 ) 5 0 2例 ,比较两组术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 ,5年生存率。 结果 :A组切缘癌残留发生率高于B组P <0 0 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两组 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3年生存率B组高于A组P <0 0 5。5年生存率有显著意义P <0 0 1。 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应行食管次全切除颈部吻合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颈部吻合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照射野设计的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
17
作者 刘慧 崔念基 +3 位作者 胡永红 黄晓延 陈立新 卢丽霞 《中国肿瘤》 CAS 2002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用DVH评价胸中段食管癌放疗的常规、二维(2D)和三维(3D)方案 ,为合理选择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在7例患者中模拟常规、2D和3D方案 ,用DVH评价不同计划中GTV、PTV、肺脏和脊髓剂量与体积的关系。[结果]2D和3D方案原发灶100 %体... [目的]用DVH评价胸中段食管癌放疗的常规、二维(2D)和三维(3D)方案 ,为合理选择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在7例患者中模拟常规、2D和3D方案 ,用DVH评价不同计划中GTV、PTV、肺脏和脊髓剂量与体积的关系。[结果]2D和3D方案原发灶100 %体积均达64.6Gy,常规方案受照体积较低 ;2D和3D方案中淋巴结均达60Gy,常规方案肿大淋巴结受照不足 ;2D和3D方案PTV190 %体积达64.6Gy,常规方案有4例低于75 % ;3种方案肺脏受照30Gy体积均未超过1/3 ;例6和例7的2D和3D方案脊髓受照体积较高。[结论]病灶偏右或居中、长度<10cm、横径≤4cm、无淋巴结转移时可使用常规方案 ;2D方案的剂量分布有较好的代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照射野设计 放射疗法 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质量反馈理论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惠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质量反馈理论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入院顺序将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质量反馈理论联合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围术期质量反馈理论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入院顺序将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质量反馈理论联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中段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质量反馈理论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反馈理论 整体护理干预 胸中段食管癌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应用左右胸不同路径手术治疗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善涛 《系统医学》 2019年第6期141-143,共3页
目的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左右不同路径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纳入观察中,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左胸手术路径... 目的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左右不同路径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纳入观察中,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左胸手术路径,研究组采取右胸手术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组(t=3.297、P=0.001;t=10.323、P=0.000;t=4.062、P=0.022),但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t=0.261、P=0.052;t=-2.182、P=0.720;t=0.929、P=0.63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高于常规组的15.55%(χ~2=5.207,P=0.010);术后随访3年,研究组复发率为40.00%。生存率为53.3%,常规组复发率为37.78%、生存率为48.8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829;χ~2=0.178、P=0.673)。结论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左胸手术入路操作便捷,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但淋巴结清扫数量相对低于右胸入路,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左胸手术路径 右胸手术路径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术式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伟 李仁拴 +4 位作者 苗满园 曹晓鹏 张坤 苗栓林 刘光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陕西省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9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左胸单切口手术组(A组,41... 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陕西省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9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左胸单切口手术组(A组,41例),左颈—左胸双切口手术组(B组,32例),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手术组(C组,24例)。对比3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A组和B组,且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均明显多于A组和B组(均P<0.05)。C组的肺部感染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P<0.05)。3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切口术式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淋巴结清扫较左胸单切口及左颈—左胸双切口更为彻底,可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路径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