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段椎体骨折侧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护理体会
1
作者 张红洁 《哈尔滨医药》 2011年第1期71-71,共1页
胸腰段侧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加固定术是十几年来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新治疗技术,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用侧前路手术治疗14例此类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骨折侧前路手术 手术护理 植骨加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广强 朱瑞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5例。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则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5例。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则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结果单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9.92±3.76)min短于双侧组的(47.95±4.42)min,出血量(2.61±0.73)ml、透视次数(4.89±0.78)次、骨水泥使用量(3.42±0.81)ml均少于双侧组的(3.48±1.44)ml、(8.26±1.24)次、(4.23±1.29)ml,骨水泥渗透率11.11%低于双侧组的3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术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07±0.21)、(2.13±0.24)分,均低于本组术前的(6.38±1.14)、(6.35±1.12)分(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术后7 d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与Cobb角分别为(22.15±2.83)%与(11.83±1.21)°,双侧组分别为(22.31±2.79)%与(12.29±1.36)°,均小于本组术前的(31.78±4.52)%、(25.18±2.92)°和(31.77±4.56)%、(25.21±2.87)°(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开展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但单侧入路有助于改善手术指标,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成形术 弓根入路 弓根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多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劲松 曾荣 +2 位作者 林颢 李建宁 胡资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患有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进行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本组22例患者均有骨质疏松并胸腰段多... [目的]探讨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患有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进行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本组22例患者均有骨质疏松并胸腰段多椎体不同程度的压缩骨折,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损伤。术前常规行X线片、CT或MR I检查,术后X线片,观察脊柱稳定性、脊髓功能及慢性胸腰背痛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术后随访植骨部位均达到骨性愈合,感觉、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胸背部疼痛或不适明显缓解,无复发,行椎体成形术的椎体无一渗漏,近期疗效均较满意。[结论]侧前路钢板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有利于同时解决胸腰椎后凸畸形对神经的压迫、脊柱的不稳定及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造成的顽固性胸腰背疼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硫酸钙 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姚振均 张弛 +1 位作者 阎作勤 陈峥嵘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 52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 ,行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 ,对其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椎体高度的恢复、椎管减压的程度、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神... 目的 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 52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 ,行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 ,对其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椎体高度的恢复、椎管减压的程度、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侧前方入路手术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度为 (91±8) % ,手术后没有矫正度的丢失与内固定的失败 ;术前椎体前缘压缩为 (36 .5± 1 4 .8) % ,术后平均压缩 (8.1±1 1 .4) % ,术前椎管前后径压缩为 (46 .2± 1 2 .4) % ,术后平均压缩 (3± 4) % ,术后Frankel评分 1~ 2级及以上的恢复率为 91 %。结论 侧前方减压一期植骨加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非常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骨折 前方减压 内固定 植骨融合 神经损伤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前路减压、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跃 陈顺方 +5 位作者 周海平 冯健 朱海涛 胡祖愉 王俭 胡江 《实用骨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侧前路减压与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9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侧前路减压及髂骨、肋骨、钛网植骨加 Z- plate、Kaneda内固定系统重建脊柱稳定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经平均 13个月随访 ,术后脊柱序...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侧前路减压与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9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侧前路减压及髂骨、肋骨、钛网植骨加 Z- plate、Kaneda内固定系统重建脊柱稳定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经平均 13个月随访 ,术后脊柱序列及生理曲度恢复正常 ,椎管无占位 ,植骨融合良好 ,无继发性后凸畸形发生 ,无钢板、螺丝钉断裂及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侧前路手术可一期实现椎管前方减压 ,且直接、彻底 ,使神经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Z-plate、Kaneda内固定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可以对椎体间支撑和对植骨加压 ,促进植骨融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脊柱重建 治疗 爆裂骨折 内固定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显微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临床研究
6
作者 吴英添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11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显微镜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治疗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三明市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显微镜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治疗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三明市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20例给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显微镜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伤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下床活动、疼痛缓解时间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显微镜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弓根螺钉 入路双减压 爆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骨折前路手术中利用切除肋骨重建髂嵴缺失
7
作者 刘继红 吴弟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6期192-192,共1页
2000年9月~2007年6月,我科行胸腰段椎体骨折前路伤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51例,其中利用切除肋骨重建髂嵴骨缺损27例,效果良好。
关键词 骨折 前路手术 髂嵴缺失 髂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39
8
作者 丁磊 丁伟伟 +5 位作者 闫生亮 焦文勇 王陵江 徐鉴 唐国军 石光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100-7105,共6页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57例非合并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21)、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9)、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并植骨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7)。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引流血量(拔管为标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管侵占率、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与结论:1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技术可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治疗后引流血量(P<0.05)。23种治疗方式均可恢复椎体高度。3治疗后3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弓根通道植骨在围手术期并非改善后凸畸形的因素。4椎弓根通道植骨为改善椎管侵占率的因素。5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可改善治疗后疼痛情况。提示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弓根钉 爆裂性骨折 置钉 弓根通道植骨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向阳 于荣华 +1 位作者 吴宗明 陈豪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434-436,共3页
关键词 骨折 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 老年人群 外伤性骨折 骨折患者 城市老龄化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骨折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沃晔 《中医正骨》 2006年第5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手术期护理 前路手术减压 爆裂性骨折 内固定手术 脊髓损伤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后路手术术后骨缺损形成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伟 杨金华 +1 位作者 黄开 潘文明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6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后路手术术后骨缺损形成情况,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4-06-2017-06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29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术后骨缺损形成情况。将骨缺损患者...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后路手术术后骨缺损形成情况,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14-06-2017-06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29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术后骨缺损形成情况。将骨缺损患者设为缺损组,其余设为未缺损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情况等病历资料,对术后骨缺损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组间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7例患者术后骨缺损形成30例,骨缺损率10.10%。两组骨密度T值、伤椎前缘高度缺失程度、年龄、植骨情况、骨折类型、术前Cobb角、伤椎置钉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T值、伤椎前缘高度缺失程度、年龄、植骨情况,均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后路手术后,容易出现骨缺损;骨密度T值、伤椎前缘高度缺失程度、年龄、植骨情况,均是骨缺损形成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后路手术 骨缺损形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先明 周艳 +2 位作者 赖凤娇 田会军 周旭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评价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后半椎板、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植骨或小关节植骨融合等相应处理。结果经6~18个月随访,术前A级4例,其中术后恢复至D级... 目的评价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后半椎板、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植骨或小关节植骨融合等相应处理。结果经6~18个月随访,术前A级4例,其中术后恢复至D级3例,C级1例;术前B级7例,其中术后恢复E级4例,D级3例;术前C级9例,其中术后恢复至D级3例,E级6例;术前D级1例,术后完全恢复至E级。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重建脊柱稳定性及充分椎管内减压为神经损伤恢复提供良好的条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双平面穿刺与单侧经横突基底部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郁贤舜 刘艺明 +2 位作者 郑科 吕文 王晓陆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比较双侧双平面穿刺与单侧经横突基底部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收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自2018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胸腰段O... 目的比较双侧双平面穿刺与单侧经横突基底部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收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自2018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胸腰段OVCF患者,均为单椎体新鲜骨折。依据术中穿刺路径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单侧经横突基底部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组32例,行双侧双平面穿刺椎体成形术。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期间的VAS评分及伤椎矫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等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Cobb角均获一定程度的矫正,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时,对照组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Cobb角矫正度有所丢失,而观察组尚不明显,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双平面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OVCF患者,在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脊柱力线方面更具优势;但双侧穿刺显著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面 经横突基底部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骨折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沃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694-1695,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前路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树威 黄家良 +1 位作者 张瀚 杨叶峰 《右江医学》 2020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41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20例,给予前外侧入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试... 目的探究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41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20例,给予前外侧入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21例,给予后入路减压联合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指标、疼痛评分和胸腰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101.21±8.15)min短于对照组(172.34±9.84)min(t=25.259,P<0.001);术中出血量(512.34±21.45)mL少于对照组(731.66±23.12)mL(t=31.507,P<0.001);两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均较术前降低,组间比较试验组(2.97±1.05)分更低(t=3.128,P<0.001);两组术前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对照组前缘高度(79.32±3.76)%、后缘高度(91.01±2.55)%均较术前升高,后凸Cobb角(6.22±1.41)°减少,且均优于试验组(t值分别为8.196、7.480、7.570,P<0.001)。结论在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治疗中,后入路手术创伤较小,手术风险较低,而前入路更利于胸腰椎稳定性恢复,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骨折 神经损伤 前后入路手术 骨折内固定术 后凸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结合中药针灸辨证施治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采宁 洪文格 胡孟文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结合中药针灸辨证施治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治疗,研究组进行手术结合中药针灸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手术结合中药针灸辨证施治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治疗,研究组进行手术结合中药针灸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疼痛程度、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治疗中,手术结合中药针灸辨证施治的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中药针灸 辨证施治 骨折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段不稳定性椎体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宇坤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92-192,共1页
不稳定性脊柱骨折最常采用前侧入路手术,这种方法适用于颈、胸和腰椎骨折的病人,而胸腰段椎体正好位于胸腹腔的交界处,该区域的暴露相当困难。前外侧入路途径虽然能够很好地显露胸腰椎,但是操作复杂且对组织的损伤较大。该研究探讨后外... 不稳定性脊柱骨折最常采用前侧入路手术,这种方法适用于颈、胸和腰椎骨折的病人,而胸腰段椎体正好位于胸腹腔的交界处,该区域的暴露相当困难。前外侧入路途径虽然能够很好地显露胸腰椎,但是操作复杂且对组织的损伤较大。该研究探讨后外侧入路手术(PLA)在治疗儿童胸腰段不稳定性椎体骨折中的价值、适应证和临床效果。自1990年至2000年采用PLA对14例儿童胸腰段不稳定性椎体骨折进行手术,术中采用单侧或双侧椎管减压和C-D器械内固定。将病人分为四组:第1组4例(Frankel E级),均无神经损害的表现,其中2例T_(12)骨折,1例L_1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入路 手术治疗 儿童 不稳定性骨折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18例体会
18
作者 刘太福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10期1036-1037,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前路减压 植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前路减压及脊柱序列重建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19
作者 谢江 马原 +2 位作者 黄为民 王成伟 程俊杰 《新疆医学》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在脊柱外科多见,由于骨折块的压迫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因骨折块常在前方压迫脊髓(马尾)而需行侧前路减压内固定以恢复椎体的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我科自2004年8月-2005年10月采用侧前路减压植骨Z-plate、Kaneda...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在脊柱外科多见,由于骨折块的压迫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因骨折块常在前方压迫脊髓(马尾)而需行侧前路减压内固定以恢复椎体的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我科自2004年8月-2005年10月采用侧前路减压植骨Z-plate、Kaneda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骨折 脊柱外科 前路减压 重建治疗 KANEDA内固定 前路减压内固定 Z-PLATE 爆裂性骨折 序列 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爆裂型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江峰 管孟芹 《医学新知》 CAS 2006年第6期382-382,384,共2页
胸腰段椎体爆裂型骨折在临床工作中较常见,骨折通常累及脊柱的前、中柱,影响脊柱稳定性。同时,骨折块常进入椎管内压迫脊髓,引起脊髓前、后综合征。对无神经症状的行后路手术使椎体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行后路植骨稳定脊柱;对... 胸腰段椎体爆裂型骨折在临床工作中较常见,骨折通常累及脊柱的前、中柱,影响脊柱稳定性。同时,骨折块常进入椎管内压迫脊髓,引起脊髓前、后综合征。对无神经症状的行后路手术使椎体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行后路植骨稳定脊柱;对有神经压迫症状的行前路或后路减压、固定及植骨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我科2003年6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胸腰段椎体爆裂型骨折19例,分别采取前、后路手术,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型骨折 手术治疗 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稳定性 无神经症状 后路手术 压迫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