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术与传统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任忠亮 孟晓敏 +6 位作者 高登文 高富成 薛佳杰 马平 郝青晔 郭雷 王耀军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术与传统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面颈部瘢痕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参照组41例。观察组予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术治疗,参照组予传统皮瓣修复术治疗,记录... 目的探讨与分析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术与传统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面颈部瘢痕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参照组41例。观察组予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术治疗,参照组予传统皮瓣修复术治疗,记录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面颈部瘢痕部位疤痕硬度均低于术前1 d(P<0.05),且观察组的面颈部瘢痕部位疤痕硬度明显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面颈部外形与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 d(P<0.05),且观察组的面颈部外形、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外观主观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瘢痕能降低患者的皮瓣并发症发生率,也可降低患者面颈部瘢痕部位疤痕硬度,改善患者的面颈部外形与功能评分,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术 面颈部瘢痕 疤痕硬度 外形与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创面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方明星 吴祖煌 陈建崇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2503-2506,共4页
目的研究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创面的效果,为面颈部瘢痕患者的瘢痕修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治疗的45例面颈部瘢痕修复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 目的研究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创面的效果,为面颈部瘢痕患者的瘢痕修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治疗的45例面颈部瘢痕修复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传统皮瓣修复术修复面颈部瘢痕,观察组患者采用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部位血运优良率、皮瓣存活率、皮瓣扩张时间、皮瓣即时回缩率、皮肤扩张率、新生瘢痕生成率、后期再次手术率以及患者对外观满意度。并测定移植区羟脯氨酸(OHP)含量,计算移植区Ⅰ/Ⅲ型胶原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运优良率和皮瓣存活率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和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新生瘢痕生成率和再次手术率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和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扩张时间和即时回缩率分别为(33.17±5.08)d、(23.96±4.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9±6.41)d、(37.39±6.12)%,皮肤扩张率为(139.96±10.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7±13.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移植区Ⅰ/Ⅲ型胶原比值为(2.01±0.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移植区羟脯氨酸水平为(3.84±0.32)g/m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2±0.43)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对外观满意评分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扩张器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瘢痕创伤患者可有效缩短扩张时间,提高皮瓣成活率、减少供区的植皮、减少瘢痕再次挛缩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扩张 移植 面颈部瘢痕 挛缩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扩张肩胛皮瓣在胸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焦鹏 刘元波 +5 位作者 战秋衡 唐欣 刘立强 田佳 甘承 范金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预扩张肩胛皮瓣修复胸部瘢痕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I期手术时,取与旋肩胛动脉降支相平行的皮肤切口,掀起皮瓣,在肩胛皮瓣下埋置适当大小的皮肤扩张器;2~3周后,开始注水治疗,直至注水完毕。II期手术时,取... 目的:探讨预扩张肩胛皮瓣修复胸部瘢痕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I期手术时,取与旋肩胛动脉降支相平行的皮肤切口,掀起皮瓣,在肩胛皮瓣下埋置适当大小的皮肤扩张器;2~3周后,开始注水治疗,直至注水完毕。II期手术时,取出皮肤扩张器,以旋肩胛动脉为血管蒂,掀起肩胛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胸部瘢痕切除后所遗留的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临床应用于16例患者,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伤口愈合良好;其中术前实施皮瓣延迟手术的患者7例,扩张时间4~8个月,平均5.3个月,皮瓣大小21cm×6cm~35cm×10cm,平均29.42cm×8.73cm。结论:预扩张肩胛皮瓣适合于胸部较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预扩张产生了延迟作用,皮瓣易于成活;扩张后的组织量较大,供瓣区易于关闭;扩张后皮瓣较薄,形态外观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扩张 肩胛 胸部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胸部扩张带蒂皮瓣在面颈部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华 徐昆明 +4 位作者 昝涛 谢芸 刘凯 顾斌 谢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侧胸部皮瓣经扩张后带蒂修复大面积面颈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本组共10例面颈部烧伤瘢痕患者,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在侧胸部埋入扩张器,注水4~6个月后,二期手术切除面颈部瘢痕,侧胸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面颈部缺损。两期手术前... 目的探讨侧胸部皮瓣经扩张后带蒂修复大面积面颈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本组共10例面颈部烧伤瘢痕患者,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在侧胸部埋入扩张器,注水4~6个月后,二期手术切除面颈部瘢痕,侧胸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面颈部缺损。两期手术前均可行超声血管定位,皮瓣转位前可行延迟手术。结果本组病例侧胸部皮瓣的供血血管来源于胸外侧动脉、胸背动脉以及副侧胸动脉三者中的一支或两支。术后随访3~15个月,其中9例均获得满意疗效,一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植皮修复。供区皆一期闭合。结论侧胸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缺损,皮瓣颜色、质地接近,供区损伤小,为头颈部重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扩张 带蒂 面颈部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邻近扩张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静 张晨芳 +1 位作者 周岳平 梁祎诺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邻近扩张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根治术中胸壁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可行性,评价该法的优越性。方法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肿瘤分期明显降低的前提下,在乳房周边邻近肿瘤安全区域埋植扩张器,定期向扩张器内注水,使其表面皮... 目的探讨邻近扩张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根治术中胸壁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可行性,评价该法的优越性。方法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肿瘤分期明显降低的前提下,在乳房周边邻近肿瘤安全区域埋植扩张器,定期向扩张器内注水,使其表面皮肤不断扩张直至达到可修复预计的皮肤缺损面积,在乳腺癌根治术的同期行局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结果肿瘤累及皮肤组织切除彻底,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无"补丁"样外观。结论邻近扩张皮瓣是局部晚期乳腺癌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乳腺癌根治 邻近扩张 胸壁大面积缺损 胸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皮肤扩张器包绕式埋置修复颈胸部瘢痕畸形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志军 郑鹃 +1 位作者 王野 柯家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多个皮肤扩张器包绕式埋置修复颈胸部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8例患者,根据颈胸部瘢痕周围正常皮肤面积及形状,埋置不同容量的多个扩张器,共72枚,定期注水扩张,掌握好扩张速度,扩张期2~4个月,超量扩张不超过扩张器... 目的:探讨利用多个皮肤扩张器包绕式埋置修复颈胸部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8例患者,根据颈胸部瘢痕周围正常皮肤面积及形状,埋置不同容量的多个扩张器,共72枚,定期注水扩张,掌握好扩张速度,扩张期2~4个月,超量扩张不超过扩张器容量的2.2倍;当达到每8~10ml注水量对应1cm^2瘢痕的比例时停止注水,7~14d后行二期手术,纤维包膜适当处理后,扩张皮瓣交错转移修复瘢痕。结果:本组除1例因对扩张器过敏,改为其他术式,其余均完成二期手术,皮瓣血运良好,外观改善明显。结论:多个皮肤扩张器包绕式埋置修复颈胸部瘢痕畸形,在注重细节基础上,均可完成手术预期目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 扩张 包绕 胸部瘢痕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手术设计 被引量:21
7
作者 马显杰 孙雷 +3 位作者 鲁开化 艾玉峰 郭树忠 韩岩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手术设计。方法 回顾近年来笔者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患者。扩张后皮瓣的手术设计常采用直接推进皮瓣、旋转推进皮瓣和异位皮瓣。术中首先确定可供利用的扩张后新获得皮瓣的面积 ,同时测量... 目的 探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手术设计。方法 回顾近年来笔者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的患者。扩张后皮瓣的手术设计常采用直接推进皮瓣、旋转推进皮瓣和异位皮瓣。术中首先确定可供利用的扩张后新获得皮瓣的面积 ,同时测量出病损部位的面积。采用逆行设计 ,先以病损部位所需皮瓣大小及形态拓印一模板 ,在于扩张后新获得的皮瓣上标出拓下皮瓣的大小 ,在保证血供的基础上 ,适当调整 ,直至设计合理后切除病损处瘢痕 ,行皮瓣转移修复。不同的病损部位行不同的皮瓣设计 ,并强调应尽量减少供区的切口线 ,而且使切口在隐蔽处 ,顺皮纹。结果 本组 5 0例患者 ,瘢痕切除后行扩张后皮瓣修复 ,皮瓣成活良好 ,无继发畸形。随访 2 8例患者 ,皮瓣颜色、质地佳 ,切口瘢痕轻度增生。结论 合理设计扩张后皮瓣行转移修复面部瘢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 修复 设计 面部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术后远期草绿色链球菌感染一例
8
作者 付思祺 范金财 +5 位作者 刘立强 田佳 甘承 焦虎 冯苏云 陈文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845-846,共2页
一般谈到扩张器术后感染多指一期埋置扩张器后组织扩张过程中发生的感染,这也是组织扩张术的主要并发症。可为原发性的,也可继发于血肿、扩张赢外置或扩张器外露后,一。般表现为扩张器区的疼痛、局部发红、皮温高、发热和白细胞计数... 一般谈到扩张器术后感染多指一期埋置扩张器后组织扩张过程中发生的感染,这也是组织扩张术的主要并发症。可为原发性的,也可继发于血肿、扩张赢外置或扩张器外露后,一。般表现为扩张器区的疼痛、局部发红、皮温高、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升高。但是近期笔者发现1例患者存二期扩张器取出皮瓣转移修复术后2月出现局部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反复静脉输注抗乍豢尢明显好转,特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转移 链球菌感染 修复 扩张外露 组织扩张 白细胞计数 后感染 静脉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扩张器联合皮瓣扩张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11例报告
9
作者 李自力 郭晓波 +2 位作者 赵桂香 朱文 王毅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8期700-701,共2页
目的寻求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术。方法同时采用多个扩张器对邻近区域的皮肤进行扩张 ,当扩张皮肤面积大于扩张器基底面积与缺损区面积之和时 ,扩张结束。经一次手术完成修复治疗。结果共治疗 11例 ,经随访 0 5~ 3年 ,外观和功能较满... 目的寻求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术。方法同时采用多个扩张器对邻近区域的皮肤进行扩张 ,当扩张皮肤面积大于扩张器基底面积与缺损区面积之和时 ,扩张结束。经一次手术完成修复治疗。结果共治疗 11例 ,经随访 0 5~ 3年 ,外观和功能较满意。结论对于大面积皮肤缺损 ,如缺损区边缘有适量的正常皮肤软组织 ,本方法能取得较传统手术方法更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扩张 修复 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在颈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振超 樊昌伟 +2 位作者 牛大伟 韩志新 余建功 《临床研究》 2020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在颈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颈部瘢痕患者86例(2017年5月-2019年5月),均行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度、手术前后颈部活动度(前屈、左旋、左侧屈...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在颈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颈部瘢痕患者86例(2017年5月-2019年5月),均行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度、手术前后颈部活动度(前屈、左旋、左侧屈)及颏颈角。结果43例患者行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其中显效26例,占60.47%,好转15例,占34.88%,无效2例,占4.65%,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手术后颈部前屈、左旋、左侧屈活动度及颏颈角较手术前显著改善(P<0.05);43例患者行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其中发生感染1例,占2.32%,神经损伤1例,占2.32%,下颌骨坏死1例,占2.3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98%(3/43);患者对手术不满意者3例,占6.98%、满意者17例,占39.53%,非常满意者23例,占53.49%,手术总满意度为93.02%(40/43)。结论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应用于颈部瘢痕修复中具有良好修复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颈部功能,减少并发症,患者手术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扩张修复 颈部 瘢痕修复 颈部活动度 临床效果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扩张头皮瓣在面颈部病损修复中的应用
11
作者 丁健科 唐银科 +2 位作者 楚菲菲 刘士强 马显杰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扩张头皮瓣在修复面颈部病损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23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利用预扩张头皮瓣修复面部及颏颈部病损50例。Ⅰ期手术根据病损位置及大小在帽状腱膜下埋置扩张器并规律注水。Ⅱ期手术包括:应... 目的探讨扩张头皮瓣在修复面颈部病损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23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利用预扩张头皮瓣修复面部及颏颈部病损50例。Ⅰ期手术根据病损位置及大小在帽状腱膜下埋置扩张器并规律注水。Ⅱ期手术包括:应用额顶部扩张头皮瓣滑行推进修复额部病损;应用颞顶部扩张头皮瓣,以单侧颞浅动脉为蒂,转移修复颞部及面部病损;应用预扩张顶部头皮瓣,以双侧颞浅动脉为蒂转移修复颏颈部病损。Ⅲ期手术包括皮瓣转移术后3周延迟及断蒂,拆线后2周开始激光脱毛治疗。统计手术并发症,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50例,其中额部22例,颞部及面颊部18例,颏颈部10例。Ⅰ期手术血肿1例,感染1例,Ⅱ期皮瓣转移术后血运障碍3例,扩张皮瓣面积5 cm×5 cm~12 cm×30 cm。术后随访2~30个月,转移皮瓣颜色、质地与受区接近,供区无明显瘢痕及畸形。结论预扩张头皮瓣能提供与面颈部皮肤颜色、质地接近的皮肤组织,是修复面部病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 面颈部瘢痕 转移 病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术后修复组织挛缩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汉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分析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术后修复组织挛缩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76例,依手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行游离皮片移植术,观察组行扩张后胸三角... 目的分析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术后修复组织挛缩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76例,依手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行游离皮片移植术,观察组行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比较两组术后修复组织挛缩率、疼痛程度(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6、12个月观察组修复组织挛缩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与对照组7.8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应用于面颈部烧伤后瘢痕,可有效降低修复组织挛缩率,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疼痛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烧伤 瘢痕 扩张后胸三角带蒂转移修复 修复组织挛缩率 疼痛程度
原文传递
扩张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小珍 刘晓红 魏杨辉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7期27-30,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邻近扩张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前使用水囊扩张器扩张皮瓣,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 目的总结应用邻近扩张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前使用水囊扩张器扩张皮瓣,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一期修复手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治疗过程做好水囊扩张期间注射壶、腹壁扩张皮瓣和注水的护理工作,皮瓣修复后做好皮瓣生长护理工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水囊扩张器植入术,并完整修复胸壁软组织缺损,未出现皮瓣坏死,随访6-24个月未发现肿瘤转移。结论扩张皮瓣修复LABC手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间,扩张器植入后皮瓣扩张过程皮瓣护理及手术修复后创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修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器皮瓣在面部大面积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冰 董琪 +6 位作者 姜南 徐扬阳 郝媛媛 王月 张瑜 吕鑫 王廷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兼顾面部美学亚单元,采用扩张器皮瓣进行颜面部大面积美学修复的方法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11例面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例瘢痕挛缩,3例面部胎记,2例眼睑分裂痣)... 目的探讨通过兼顾面部美学亚单元,采用扩张器皮瓣进行颜面部大面积美学修复的方法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11例面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例瘢痕挛缩,3例面部胎记,2例眼睑分裂痣),依美学修复理念设计埋置扩张器的大小、形状、切口、注水及手术方式。Ⅰ期手术后扩张3个月左右取出扩张器,Ⅱ期手术预先设计手术切口及皮瓣转移方式,合理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皮肤,供区达到直接缝合。结果11例患者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在周边放置1~3个皮肤扩张器(容量70~120 mL),共放置19个,平均1.7个,扩张时间(96.3±11.4)d,1例患者Ⅰ期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给予再次手术对症治疗,余患者术后无相关并发症;Ⅱ期手术皮瓣均成活良好,除1例胎记患者缺损面积较大,部分创面全厚皮修复,其余患者缺损均使用扩张皮瓣修复,随访6~12个月,皮瓣无明显回缩,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切口评分<3分,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应用扩张器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缺损应以美学优先为原则,通过精准设计,Ⅰ期手术即合理设计扩张器埋置部位、大小、切口等,Ⅱ期合理设计皮瓣分割、转移方式等,做到皮瓣充分利用,形态自然,切口隐蔽、无张力,兼顾面部美学亚单元理想修复,此种应用方法临床效果更好,患者更为满意,符合美学修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 面部缺损 美学修复 面部美学亚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邻近皮瓣及皮肤扩张术修复感染和外伤所致头皮缺损18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玉书 闻华 +6 位作者 王磊 张激扬 杨志鸣 王金刚 王永才 陈实 尹忠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9X期5-5,共1页
2007年8月-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感染和外伤所致头皮缺损患者18例,所用修复方法为局部邻近皮瓣移植及皮肤扩张术,出院后6个月回访,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扩张 缺损 邻近 外伤 感染 修复 移植 出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皮瓣修复术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来新 付合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0期1393-1394,共2页
目的 对比邻近皮瓣修复术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邻近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 目的 对比邻近皮瓣修复术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邻近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邻近皮瓣修复术相比,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的效果更佳,有利于瘢痕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烧伤后瘢痕 邻近修复 扩张后随意型修复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和单纯邻近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朝阳 陈伯亚 +1 位作者 刘伟信 杨安 《哈尔滨医药》 2018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和单纯邻近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给予单纯邻近皮瓣修复术)和研究组(... 目的分析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和单纯邻近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给予单纯邻近皮瓣修复术)和研究组(n=40,给予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对两组术后疼痛、瘙痒症状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瘙痒症状与疼痛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1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邻近皮瓣修复术,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后瘢痕 肤组织扩张 扩张后随意型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位预扩张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捷 何亭 +2 位作者 张丕红 张明华 黄晓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了解远位预扩张皮瓣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利用13个皮肤扩张器对11例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进行治疗。扩张器容量为200~600 mL。扩张时间3~5个月。扩张器置入部位大部分为正常皮肤,其中5个扩张器置入烧伤后... 目的了解远位预扩张皮瓣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利用13个皮肤扩张器对11例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进行治疗。扩张器容量为200~600 mL。扩张时间3~5个月。扩张器置入部位大部分为正常皮肤,其中5个扩张器置入烧伤后稳定软化的瘢痕下。扩张后行皮瓣转移术,其中8例患者的扩张器置于斜方肌下部深筋膜层内,行以颈横动脉深支为蒂的远位扩张皮瓣移植,3例患者的扩张器置于锁骨下前胸部,预构胸廓内动脉胸前穿支为蒂的胸三角皮瓣。其中6例患者在行扩张器2期手术前行皮瓣延迟术。结果 11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效果满意。术后均未发生血肿、感染等并发症。11例患者随访3-2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均佳,外形及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远位预扩张皮瓣是治疗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可选方法之一。尤其在局部无正常可扩张利用皮肤的情况下,远位扩张以及扩张瘢痕皮肤也是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颈部 瘢痕 外科 修复外科手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继华 杨云 +3 位作者 朱礼昆 张景波 何永静 李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以来,对我科收治的20例患者,其中17例面部瘢痕、2例颈部瘢痕和1例面部黑毛痣,在胸三角区置入300~400ml柱形扩张器,经3~5个月注水,注水后容量为50...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以来,对我科收治的20例患者,其中17例面部瘢痕、2例颈部瘢痕和1例面部黑毛痣,在胸三角区置入300~400ml柱形扩张器,经3~5个月注水,注水后容量为500~1000ml获得足够的皮肤后,切除面颈部瘢痕,创面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1月后断蒂,利用蒂部皮瓣修复剩余瘢痕切除后的创面。结果:共置入22个扩张器,除1例扩张器外露,1例出现感染终止扩张,18例(20个)扩张器顺利扩张。皮瓣转移后2例皮瓣远端发生少量坏死,经换药或植皮后创面愈合,其余16例(18个扩张器)转移的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厚度质地接近正常部位,患者和家属均满意,取得了很好的修复效果。结论:对于面颈部瘢痕或体表病变手术后的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三角 扩张 面颈部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耳面颈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永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耳面颈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解放军第九二六医院收治的80例耳面颈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46... 目的:探讨使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耳面颈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解放军第九二六医院收治的80例耳面颈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46)。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扩张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使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瓣坏死、皮瓣回缩,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其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的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皮瓣坏死率、皮瓣回缩率、水泡的发生率、血肿的发生率及血运障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1年SF-36中的精神健康(MH)评分、社会功能(SF)评分、躯体疼痛(BP)评分、生理职能(RP)评分及生理机能(P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耳面颈部大面积烧伤后瘢痕不易导致患者发生皮瓣坏死和回缩,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超薄穿支修复 耳面颈部 大面积烧伤后瘢痕 坏死 回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