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高分辨率CT结合肺功能最大中期呼气流量/用力肺活量比值、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险人群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冯海军 贺航咏 +3 位作者 练越阳 郭晓娟 杨媛华 Liu Yuewu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索胸部高分辨率CT气道壁厚度、肺气肿容积结合肺功能最大中期呼气流量(MMEF)/用力肺活量(FVC)比值(MMEF/FVC)、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风险人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 目的探索胸部高分辨率CT气道壁厚度、肺气肿容积结合肺功能最大中期呼气流量(MMEF)/用力肺活量(FVC)比值(MMEF/FVC)、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风险人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症状及肺功能情况分为COPD稳定期组(100例)、COPD风险组(102例)和对照组(118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胸部高分辨率CT气道壁厚度、肺气肿容积、MMEF/FVC和FeNO水平并探讨其对COPD高风险人群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COPD风险组、COPD稳定期组气道壁厚度、FeNO水平、胸部高分辨率CT全肺CT值低于-950HU的肺容积百分比依次增高,MMEF/FVC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FeNO水平对COPD风险人群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AUC=0.657,95%CI 0.583~0.731),气道壁厚度及全肺CT值低于-950HU的肺容积百分比对COPD风险人群的早期诊断也具有一定价值。结论应用肺功能指标MMEF/FVC和FeNO水平,结合胸部高分辨率CT中全肺CT值低于-950HU的肺容积百分比和气道壁厚度等指标,可用于临床早期识别COPD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高分辨率CT 肺气肿容积 最大中期呼气流量 用力肺活量 呼出气一氧化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高分辨率CT片中肺实质的自动分割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旭 庄天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46-948,共3页
以早期弥漫性肺疾病的高分辨率 CT图片为研究对象 ,针对图片本身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肺部全自动分割法 .该方法结合了阈值技术和区域生长技术 .它首先将待处理源图像二值化 ,并根据用 Sobel算子抽取出的躯干边缘 ,得到纯粹的躯干部... 以早期弥漫性肺疾病的高分辨率 CT图片为研究对象 ,针对图片本身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肺部全自动分割法 .该方法结合了阈值技术和区域生长技术 .它首先将待处理源图像二值化 ,并根据用 Sobel算子抽取出的躯干边缘 ,得到纯粹的躯干部二值图像 .在中值滤波去噪后 ,对其中黑白区域分别进行连通域标记 ,并将面积较小区域 (如气管等 )的像素值取反 .最后再经形态滤波得到肺部精确的模板 .该算法能自动去除气管 /支气管对应的图像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高分辨率CT片 肺实质 自动分割 图像分割 阈值法 区域生长 连通域标记 中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高分辨率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卫东 付云 +1 位作者 高尚兰 栗鸿宝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453-455,共3页
目的研究胸部高分辨率CT (HR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0例COPD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HRCT容积扫描及肺功能检查,记录肺... 目的研究胸部高分辨率CT (HR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0例COPD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HRCT容积扫描及肺功能检查,记录肺气肿体积(TEV)、肺总体积(TLV)、肺气肿指数(EI)、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比例(FEV_(1)%)、残气量/肺总量(RV/TLC),按照COPD病情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组32例、中度组76例、重度组57例、极重度组35例,分析COPD肺气肿患者病情、肺功能参数变化与HRCT检测参数的关系。结果随着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患者的FEV_(1)、FVC和FEV_(1)%水平逐渐降低,而RV/TLC逐渐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患者的TEV、EI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的TL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极重度组患者的TLV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CT检测参数中TLV与肺功能参数无相关性(P>0.05);HRCT检测参数中TEV、EI与肺功能参数有相关性(P<0.05)。结论 HRCT能够清晰显示COPD肺气肿患者肺部的实质破坏情况,HRCT检测参数TEV、EI与肺功能参数有相关性,能够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肺功能 胸部高分辨率 病情严重情况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高分辨率CT对原因不明咯血的临床诊断
4
作者 温林俏 余孟桔 +2 位作者 范敏娟 马加 赵国厚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咯血 诊断 CT 胸部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比值和胸部高分辨率CT对肺结核活动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汉先 骆利敏 +3 位作者 邬利利 吴存文 梅期前 刘树人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0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比值(ESR/CRP)和胸部高分辨率CT对肺结核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南部战区空军医院2008年1月—2020年6月最终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APTB)患者30例和非活动性肺结核(IPTB)患者35例的ESR、CRP和胸部高... 目的:分析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比值(ESR/CRP)和胸部高分辨率CT对肺结核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南部战区空军医院2008年1月—2020年6月最终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APTB)患者30例和非活动性肺结核(IPTB)患者35例的ESR、CRP和胸部高分辨率CT结果,采用ROC曲线推算ESR/CRP截断值,相对危险度推测此值与APTB关联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ESR/CRP和胸部高分辨率CT对APTB的诊断价值。结果:ESR/CRP诊断APTB的截断值为1.74,灵敏度73.30%,特异度68.60%。此截断值与APTB密切相关(RR=2.57,95%CI 1.46~4.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R/CRP和胸部高分辨率CT均能有效诊判断APTB。结论:ESR/CRP与肺结核活动性关联密切,当ESR/CRP=1.74时,对肺结核活动性的诊断效能最高,ESR/CRP和胸部高分辨率CT对于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活动性判断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胸部高分辨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及结果分析
6
作者 车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8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方法:对2018年05月至2019年05月我院确诊的19例ABPA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PA螺旋CT影像学征象以支气管异常、肺实质异常及胸膜异常为主,高...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方法:对2018年05月至2019年05月我院确诊的19例ABPA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PA螺旋CT影像学征象以支气管异常、肺实质异常及胸膜异常为主,高分辨率CT检查的检出率高于常规CT检查,二者在支气管异常、肺实质异常征象的检出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部高分辨率CT对ABPA的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 曲霉菌病 胸部高分辨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间质性肺病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 被引量:4
7
作者 袁新宇 周春菊 +14 位作者 农光民 刘秀云 黄荣妍 赵顺英 陈志敏 赵德育 刘恩梅 邓力 郑跃杰 鲁继荣 尚云晓 张海邻 彭芸 邹继珍 陈慧中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0-313,共4页
间质性肺病包括一组少见的、以弥漫性浸润和换气功能障碍为特点的肺部疾病,病程长短不一。儿童间质性肺病因临床表现多变而难以确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报道以来,高分辨率CT(HRCT)以其可显示肺部细微结构(次级肺小叶间隔等)的... 间质性肺病包括一组少见的、以弥漫性浸润和换气功能障碍为特点的肺部疾病,病程长短不一。儿童间质性肺病因临床表现多变而难以确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先报道以来,高分辨率CT(HRCT)以其可显示肺部细微结构(次级肺小叶间隔等)的优势已经逐渐成为儿童问质性肺病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目前HRCT的应用已经部分取代了肺活检,减少了有创检查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病 胸部高分辨率 CT表现 儿童 肺部疾病 功能障碍 病程长短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胸部CT在肺炎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张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胸部CT在肺炎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2022年1—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进行高分辨率胸部CT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病理检查...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胸部CT在肺炎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2022年1—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进行高分辨率胸部CT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肺炎型肺癌35例,大叶性肺炎25例,分别占比58.33%,41.67%。高分辨率胸部CT检查肺炎型肺癌34例,大叶性肺炎24例,诊断符合率96.67%(58/60)。肺炎型肺癌单纯肺叶、段实变及肺叶肺段实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伴实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混合阴影检出率高于大叶性肺炎(P<0.05)。肺炎型肺癌局限性分布,边缘清晰性低于大叶性肺炎,弥散性分布,边缘模糊性高于大叶性肺炎,肺炎型肺癌瘤体检出率高于大叶性肺炎(P<0.05)。两组病灶容度、强化特征、血管集束征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型肺癌患者空泡征、枯枝征、支气管充气征、蜂窝征、胸腔积液检出率高于大叶性肺炎(P<0.05)。结论:肺炎型肺癌与大叶性肺炎在疾病鉴别诊断过程中利用高分辨率胸部CT检查,能够通过科学的影像学特征对疾病实施鉴别,为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胸部CT 肺炎型肺癌 大叶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RMPP患儿肺功能参数与高分辨率胸部CT图像征象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玉姣 李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8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功能参数与高分辨率胸部CT图像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86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胸部C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并检测其肺功能,分析患儿肺功能参数与CT图像征...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功能参数与高分辨率胸部CT图像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86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胸部C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并检测其肺功能,分析患儿肺功能参数与CT图像征象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值比较,磨玻璃样改变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呈轻度下降,呼气峰流速(PEF)中度下降,最大终端呼气流速(MMEF25~75)重度下降;肺实变组FVC、FEV1呈轻度下降,PEF、MMEF25~75呈现中度下降;斑片样改变组PEF出现轻度下降,余参数均为正常范围。三组比较,FVC从高至低依次为斑片样改变组、磨玻璃样改变组、肺实变组(P<0.05),斑片样改变组FEV1及MMEF25~75高于磨玻璃样改变组、肺实变组(P<0.05),磨玻璃样改变组FEV1/FVC低于肺实变组、斑片样改变组(P<0.05)。结论RMPP患儿肺功能参数与高分辨率胸部CT图像征象存在一定相关性,采取高分辨率胸部CT检查可有效评估患者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高分辨率胸部CT 肺功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高分辨CT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太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6期218-219,共2页
目的:研究在肺结节诊断中应用胸部高分辨率CT的价值和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肺结节患者中进行随机选取,将胸部高分辨率CT及胸部X线分别应用于40例患者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的差异,并对高分辨率CT的应用价值进行... 目的:研究在肺结节诊断中应用胸部高分辨率CT的价值和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肺结节患者中进行随机选取,将胸部高分辨率CT及胸部X线分别应用于40例患者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的差异,并对高分辨率CT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高分辨率CT诊断结果:31例为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内病灶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各为25例,分期为4例0期,12例为Ⅰ期,23例为Ⅱ期,1例为Ⅲ期;胸部X线诊断结果显示:24例为肺门淋巴结肿大,13例为纵膈淋巴结肿大,13例为肺内病灶,分期为8例0期,16例为Ⅰ期,11例为Ⅱ期,5例Ⅲ期。结论:在肺结节诊断中应用胸部高分辨率CT具有更准确的分期以及诊断结果,可宣传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胸部高分辨率CT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分析
11
作者 龚玲 舒畅 冉海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3-508,共6页
目的 分析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临床资料,提高对儿童CTD-IL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53例CTD-IL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治疗及转归等。结果 53例CTD-ILD患儿中,23... 目的 分析儿童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临床资料,提高对儿童CTD-IL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53例CTD-ILD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HRCT、肺功能、治疗及转归等。结果 53例CTD-ILD患儿中,23例诊断CTD的同时经HRCT评估诊断为ILD,4例以ILD起病,26例CTD诊断ILD的时间跨度为15天~7年余。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为咳嗽(47.2%)、气促(28.3%)和啰音(26.4%),但有21例患儿无呼吸道症状,依据HRCT诊断ILD。胸部HRCT显示斑片影(64.2%)、条絮/条片影(55.6%)、条索影(37.7%)、网格/蜂窝影(24.5%)、囊状低密度影(24.5%)、磨玻璃影(22.6%)等。肺功能异常以弥散功能下降(46.5%)、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9.5%)和小气道功能障碍(32.6%)为主。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后,48例患儿临床症状有好转。胸部HRCT:20例有好转,21例无明显变化,6例进展;肺功能:17例有好转,11例无明显变化,3例进展,8例正常。结论 儿童CTD-ILD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胸部HRCT及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病变,需积极完善检查并定期随访;治疗方案主要是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制剂,但生物制剂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临床特征 胸部高分辨率CT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20例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滢 李时悦 罗群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31-633,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的20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男女各10例,年龄16~70岁,中位数48.4岁。...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的20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男女各10例,年龄16~70岁,中位数48.4岁。既往或住院时诊断有鼻窦炎者13例占65.0%。20例患者均有咳嗽、咯痰,活动后气促18例占90.0%,伴喘息3例占15.0%。听诊:双肺可闻及湿哕音19例占95.0%,干哕音12例占60.0%,干湿哕音均可闻及12例占60.0%,伴杵状指占15.0%。行冷凝集试验12例,其中≥1:64者3例占25.0%。动脉血氧分压(Pa02)低于80mmHg9例占50.0%(9/18)。FEV。/FVC〈70%17例占94.4%(17/18),FVC〈80%预计值16例占88.9%(16/18),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80%预计值9例占50.O%(9/18)。胸部高分辨率CT发现典型树芽征改变6例占33.3%(6/18)。肺组织活检患者7例均见细支气管组织呈慢性炎性反应改变: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2例占28.6%(2/7),伴支气管腔内炎性细胞及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5例占71.4%(5/7)。初诊时误诊率为100%(其中1例误诊2次),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6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肺炎4例,间质性肺炎3例,支气管哮喘2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予以大环内酯类为主的综合治疗后见效最短时间为1周,缓解1例,好转17例,因合并肺炎及呼吸衰竭死亡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1例。结论DPB发病率低,误诊率高,发病可能与环境有关,胸部HRCT检查是必要的,实施合理的综合治疗患者收益可能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胸部高分辨率CT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肝脏卡波氏肉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雪芹 李宏军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773-774,共2页
患者男,33岁,汉族。因咳嗽、少量白色泡沫痰,伴恶心、腹泻10d于2003年12月10日入院。5个月前于外院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行抗感染治疗欠佳,转我院住院治疗。我院X线胸片及胸部... 患者男,33岁,汉族。因咳嗽、少量白色泡沫痰,伴恶心、腹泻10d于2003年12月10日入院。5个月前于外院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行抗感染治疗欠佳,转我院住院治疗。我院X线胸片及胸部高分辨率(HRCT)检查提示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氏肉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卡氏肺囊虫肺炎 肝脏 胸部高分辨率 抗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病影像学对比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培锋 郦巧莲 +1 位作者 陈金寅 陈何健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评价胸部X线摄影术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在结节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胸部X线和HRCT的表现和分期,并进行比较。结果肺门淋巴结肿大:胸片18例(66.67%),HRCT23例(85.19%);纵隔淋巴结肿大:胸片10例(3... 目的评价胸部X线摄影术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在结节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胸部X线和HRCT的表现和分期,并进行比较。结果肺门淋巴结肿大:胸片18例(66.67%),HRCT23例(85.19%);纵隔淋巴结肿大:胸片10例(37.04%),HRCT18例(66.67%);肺内病灶:胸片10例(37.04),HRCT 18例(66.67%)。胸片分期:胸片:0期5例(18.52%),Ⅰ期12例(44.44%),Ⅱ期8例(29.63%),Ⅲ期2例(7.41%)。HRCT:0期2例(7.41%),Ⅰ期7例(29.53%),Ⅱ期16例(59.26%),Ⅲ期2例(7.41%)。结论胸部HRCT在肺结节病诊断和分期中相比胸部X线摄影术具有更加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X线摄影术 胸部高分辨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肺骨化症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素月 全松石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弥漫性肺骨化症(DPO)是一种罕见的、无症状的疾病,多是在尸检过程中偶然被发现的[1-2].DPO肺组织内有广泛异位骨组织形成,本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因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近期收治1... 弥漫性肺骨化症(DPO)是一种罕见的、无症状的疾病,多是在尸检过程中偶然被发现的[1-2].DPO肺组织内有广泛异位骨组织形成,本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因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近期收治1例DPO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入院前5 d开始出现胸痛症状,无咳嗽、发热、盗汗等症状.既往有高血压史20年,无心脏病、结核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骨化症 胸部高分辨率CT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演变观察
16
作者 刘娟 严景全 卢雪兰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特征的演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2月18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治的56例COVID-19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数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HRCT表现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特征的演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2月18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治的56例COVID-19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数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HRCT表现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COVID-19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1.25±5.26)d,以发热(85.71%)、干咳(51.79%)、乏力(32.14%)为主要表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在疾病早期波动于正常范围低限,第8~14天回升(均P<0.05);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均于第8~14天下降(均P<0.05)。第8~14天时,2例(3.57%)病灶范围较第4~7天增加,47例(83.93%)原有病灶范围缩小,2例(3.57%)出现新发病灶,仅2例(3.57%)病灶基本完全吸收消失。结论:COVID-19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住院第8~14天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心肌损伤、肺部影像才有改善,肺部病灶基本完全吸收消失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胸部高分辨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小气道病变患儿的病原学分析
17
作者 张佳飞 郑圣坤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4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小气道病变患儿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胸部高分辨率CT出现小气道病变的5岁以下患儿的病原学结果。结果:169例患儿... 目的:探讨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小气道病变患儿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胸部高分辨率CT出现小气道病变的5岁以下患儿的病原学结果。结果:169例患儿中,85例(50.3%)存在支原体感染,73例(43.2%)存在病毒感染,60例(35.5%)存在细菌感染。其中,57例(33.7%)感染类型为单支原体,37例(21.9%)感染类型为单呼吸道病毒,27例(16.0%)感染类型为单细菌。合并2种类型感染者有47例(27.8%),其中细菌合并病毒感染者有20例(11.8%),支原体合并病毒感染者有15例(8.9%),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者有12例(7.1%)。仅1例(0.6%)患儿发生3种类型病原的合并感染。感染呼吸道病毒类型的分布情况是:呼吸道合胞病毒46例(63.0%)、副流感病毒3型13例(17.8%)、腺病毒12例(16.4%)、甲型流感病毒1例(1.4%)、乙型流感病毒1例(1.4%),未检测到副流感病毒1型、2型。感染细菌类型的分布情况是:流感嗜血杆菌26例(43.3%)、卡他莫拉菌19例(31.7%)、肺炎链球菌12例(20.0%)、铜绿假单胞菌1例(1.7%)、草绿色链球菌1例(1.7%)、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1.7%)。按年龄分组后,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中单支原体感染、单呼吸道病毒感染、单细菌感染、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感染患儿的占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岁以下儿童发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时出现小气道病变主要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临床上需加强相关患儿的随访,并监测其小气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道病变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胸部高分辨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纤维化型过敏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春婷 吴晓华 +4 位作者 林芳 赵然然 李云霄 王浩彦 徐波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总结非纤维化型过敏性肺炎(nonfibrotic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nfHP)病例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nfHP的认识。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nfHP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 目的总结非纤维化型过敏性肺炎(nonfibrotic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nfHP)病例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nfHP的认识。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nfHP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抗原暴露史、临床表现、胸部高分辨率CT、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功能、治疗转归等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位年龄54岁,女性占75.0%。环境暴露主要为禽鸟类(22例,68.8%)。临床以喘憋/气促(28例,87.5%)、咳嗽(25例,78.1%)、咳痰(21例,65.6%)为主要表现。胸部高分辨率CT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25例,78.1%)和小叶中心结节影(20例,62.5%),少数患者(9例,28.1%)有马赛克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多(>20%,90.6%;>40%,50.0%)、CD4^(+)/CD8^(+)比值降低(<1.2,65.6%;<0.8,40.6%)。肺功能主要为弥散功能下降(16/26,61.5%),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3/26,50.0%),少数患者可合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6例,23.1%)。nfHP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多数患者(22例,68.8%)经激素短期治疗(4~8周)可好转,少数患者(5例,15.6%)在脱离过敏原后可自行缓解。结论结合患者环境暴露史、典型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淋巴细胞增加可临床诊断nfHP。nfHP患者预后相对良好,治疗上需脱离过敏原,可给予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纤维化型过敏性肺炎 胸部高分辨率CT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间质性肺疾病
原文传递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伴发的间质性肺病相关血清学标志物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真 李向培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2-425,共4页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影响PM/DM预后的重要因素.PM/DM-ILD早期启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因此提前预测ILD或早期诊断预后不良的ILD至关重要.常规监测ILD的指标肺功能及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有助...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影响PM/DM预后的重要因素.PM/DM-ILD早期启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因此提前预测ILD或早期诊断预后不良的ILD至关重要.常规监测ILD的指标肺功能及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有助于ILD的诊断及分型,但肺功能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而HRCT使患者反复暴露于X线下不利于随访监测,且两者均不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如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抗体阳性的快速进展的ILD (RP-ILD),患者在短期内即可导致呼吸衰竭、死亡.因此寻找更简便易行、易于为患者接受的预测PM/DM-ILD的指标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病 血清学标志物 多发性肌炎 早期诊断价值 皮肌炎 预后不良 伴发 胸部高分辨率
原文传递
家族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长荣 邓静敏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4-696,共3页
家族性肺纤维化(familial pulmonary fibrosis,FPF)属罕见病,是指家族中有2个或2个以上成员出现肺间质纤维化.FPF起病隐匿,其临床症状、体征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相似,其组织病理学和(或)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为普通... 家族性肺纤维化(familial pulmonary fibrosis,FPF)属罕见病,是指家族中有2个或2个以上成员出现肺间质纤维化.FPF起病隐匿,其临床症状、体征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相似,其组织病理学和(或)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故又有学者称之为家族性特发性肺纤维化(familial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FI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家族性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PULMONARY PNEUMONIA PULMONARY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胸部高分辨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